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服務實體廣東

金融服務實體廣東

發布時間:2023-09-02 23:50:59

Ⅰ 「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發展有了「導航儀」

來源:南方日報

9月3日,廣州召開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據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邱億通介紹,《廣州市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將於近日正式印發實施。

專家學者評價認為,《規劃》已經成為未來廣州5年乃至到2035年的金融發展線路圖和導航儀,為廣州的金融改革與發展提供明確的定位和戰略方針。

打造風險管理中心強化定價中心功能

這份「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發展的藍圖明晰了廣州金融改革發展的路徑和方向,把「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發展總體定位概括為建設「三中心、一標桿、一高地」。

據邱億通在發布會上介紹,「三中心」即高標准建設廣州期貨交易所,發展完整的期貨產業鏈,吸引全球投資者和各類企業廣泛參與, 探索 形成國際標准,打造風險管理中心。加快推進金融高端集聚功能區建設,匯集機構、人才、業務和資金,建設面向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化金融資源配置中心。

高標准打造風險管理中心為何如此重要?廣東省 社會 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認為,廣州作為國內乃至東南亞重要的大宗商品定價中心,非常需要金融工具作為價值發現手段。打造立足廣州、輻射大灣區、面向全國的風險管理中心,對推動相關現貨產業生產、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強化定價中心功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非常有價值有意義。

「一高地」即以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為核心,加快完善綠色金融機構體系、創新綠色金融服務產品、拓寬綠色融資渠道,建設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綠色金融創新發展高地。

在任志宏看來,《規劃》已經成為未來廣州5年乃至到2035年的金融發展線路圖和導航儀。這份《線路圖》體現了廣州金融發展與廣州經濟 社會 發展同頻共振。「著重在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現產業、金融和 科技 融合發展。」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易行健則認為,《規劃》為廣州的金融改革與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定位和戰略方針。

培育有全國影響力的持牌金控集團

按照發展定位,《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廣州金融業發展主要目標,包括總體目標和行業目標。

「廣州金融的總體目標是到2025年,金融綜合實力明顯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全市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9.5%;金融業總資產突破11萬億元。」邱億通表示,「十四五」時期,廣州的法人金融機構競爭力和影響力將不斷增強,金融業稅收收入達700億元;金融交易平台輻射力明顯提升,打造1—2個全國性的交易平台;培育1—2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持牌金融控股集團公司。

對於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持牌金控集團公司,任志宏認為,支持廣州金控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是因為廣州金控是金融資產僅排在光大和中信後的地方金融機構,其位次高過廣州金融發展其他指標的排序,「廣州金控取得金融控股公司牌照,可成為廣州地方金融發展的壓艙石。」

在此基礎上,《規劃》區分銀行業、保險業、證券基金期貨業、地方金融業四個行業設置了12個指標。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提出,優化金融區域布局,增強金融綜合競爭能力。提出包括越秀區推進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建設,天河區依託國際金融城打造粵港澳金融合作示範區、黃埔區 探索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科創金融示範區、南沙區建設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示範區和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等舉措。

在易行健看來,11個區的金融發展定位不同,是實現規模經濟和分工協作的要求,「對不同區根據其實際情況和特點制定不同的金融發展定位,有利於發揮其各自的優勢,揚長避短、分工協作以實現整體的經濟效益最大化。」

「11個區的金融發展定位是廣州金融版的『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任志宏評價表示,11個區金融發展特色鮮明、分工明確,最大程度減少了內部同質化競爭、低水平重復和內耗式發展的粗放模式。

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搶占數字資產標准話語權

緊扣「十四五」廣州金融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規劃》謀劃提出12項重點任務,總體上可以概括為「增強十個能力、提升兩個影響力」。

「十個能力包括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增強金融資源配置能力;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供給能力;構建科創金融體系,增強金融支持科創能力;推動數字金融創新,提升金融 科技 服務能力等。」邱億通這樣解讀。

數字金融在《規劃》中被反復提及。易行健分析表示,《規劃》把「加快數字化發展」提到了一個新的戰略高度。廣州市數字金融的發展將輻射帶動全省乃至整個大灣區的傳統金融業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有利於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可及性以及加強風險管理,從而促進居民和企業消費,以及中小企業對實體經濟的投資。」

圍繞《規劃》既定的目標和主要任務,廣州謀劃了一批金融重點項目和工作,包括以廣州期貨交易所為核心建立期貨產業園區、推進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設立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支持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申請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等40項重點項目和工作。

「期貨產業鏈」是《規劃》濃墨重彩的部分。易行健表示,建立期貨產業園區有利於產業集聚,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期貨公司、期貨倉庫、金融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有利於降成本提效率,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對於廣州明確提出「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易行健分析,爭取廣州數字人民幣試點有利於實現廣州市民支付的數字化、便捷化,並進一步提高資金管理與配置的效率,為全國其他地區推廣數字人民幣提供借鑒。任志宏進一步評價,這意味著廣州搶占數字資產標准制定的話語權和新高地,並對提升廣州在全國乃至全球數字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十分重要。

邱億通表示,通過40項重點項目和工作,可以重點項目落實促進規劃落實,為未來五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廣州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數讀

一圖讀懂

廣州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戰略方向

《廣州市金融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發布。這份推動廣州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了未來5年廣州市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方向、行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

12項重點任務

增強十個能力、提升兩個影響力

1 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增強金融資源配置能力

2 優化金融服務體系,增強金融供給能力

3 構建科創金融體系,增強金融支持科創能力

4 推動數字金融創新,提升金融 科技 服務能力

5 發展普惠金融,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能力

6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增強綠色發展能力

7 聚力推進期貨市場建設,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8 優化金融區域布局,增強金融綜合競爭能力

9 優化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

10 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提升金融發展能力

11 推進金融開放合作,不斷提升廣州金融國際影響力

12 推進金融人才和金融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廣州金融文化影響力

40項重點項目和工作

(部分重要項目如下)

推進重點機構設立和運營,服務大灣區建設發展

設立和運營重點機構:

廣州期貨交易所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

港澳保險售後服務中心

高水平建設金融載體:

廣州國際金融城開發建設

廣州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

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

……

Ⅱ 廣東18條支持中小企業金融政策

2月13日,廣東省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廣東銀保監局、廣東證監局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聯合印發《關於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支持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平穩發展的意見》,這是防疫期間全國首個省級支持中小企業金融專項文件。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意見》提出了18條中小企業金融支持政策,其中,為了積極履行地方金融企業服務功能,《意見》在地方金融企業服務方面一共出台了8項措施。
具體包括,降低小額貸款和小額再貸款利率、適度放寬優秀小貸公司融資杠桿、免收再擔保費、降低政府性擔保收費、減免融資租賃租金利息、減免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費用、發揮商業保理公司作用、下調典當行續當費率。
在中央已出台金融政策基礎上,《意見》出台的多項全國首創政策提升金融企業服務功能,具體可以概括為「三降三免一放寬」。
「三降」是指降低小額貸款和小額再貸款利率5%-10%,降政策性擔保收費至最高不超過貸款總額的1%,降續當費率1‰-5‰;「三免」是免再擔保費,免不超過6個月的融資租賃租金利息和租金罰息,免區域性股權市場服務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一放寬」是指放寬融資杠桿率。對於監管指標優良、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小額貸款公司,其融資余額可放寬至不超過凈資產的5倍,其中非標准化融資杠桿放寬到2倍,標准化融資工具融入資金的余額放寬至不超過凈資產3倍。另外,還有延期或展期1-3個月、免除1-3個月罰息等優惠。

Ⅲ 增速居珠三角地市首位!今年上半年東莞新增貸款1470億

8月20日,東莞市召開 全市2020年上半年金融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部署會議。 市金融工作局、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東莞銀保監分局主要負責人,各園區鎮(街)分管金融工作的領導,以及重點金融機構、市屬投融資公司、金融行業協會負責同志等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會議指出,全市金融系統上半年為保市場主體築牢資金「補給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血脈,全市金融系統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我市建設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三區疊加」的政策紅利,緊扣市委關於「 灣區都市、品質東莞」 建設的戰略部署和「1+1+6」工作要求,繼續強化融資服務保障,以金融力量推進產業鏈提質升級、激發小微企業經營活力、穩外貿穩外資,為我市加快形成「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下半年需再接再厲,在潤實體、惠小微、助外貿等方面發揮更為突出的作用,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會議要求,全市金融系統要准確把握大局乘勢而上,為我市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提供強力金融支撐。一要在落實 「金融30條」 上創新求嘩緩寬變,全力亂亮推動各項工作盡早、盡快落實達效。二要在強化金融服務保障上精準發力,盡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影響。三要哪慧在防控金融風險上保持警覺,切實履行地方金融風險防範化解責任。

會議還傳達了2020年上半年全省金融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部署會暨「金融30條」調度會會議精神,聽取了我市上半年金融工作情況報告,金融工作局就貫徹落實「金融30條」行動方案、推動莞企利用資本市場三年行動計劃、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專項行動方案做了說明解讀;東城街道、塘廈鎮,中國銀行東莞分行、建設銀行東莞市分行、東莞證券、太平洋財險分別了作經驗交流發言。

上半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304.57億元,同比增長8.8%;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資產總額合計9244.66億元;各項存款、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為13.8%和23%,新增貸款1470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速居珠三角地市首位,製造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5.96%,外貿企業貸款余額、貿易融資余額分別同比增長63.1%和71.91%;新增境內上市企業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延伸閱讀】

東莞上半年金融工作可圈可點

截至6月末,全市銀行存貸比達65.1%,同比提高4.9個百分點,新增貸款已超去年全年八成。其中,全市重點監測庫企業貸款余額1803.36億元,同比增長71.91%,銀行信貸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余額也達706.67億元,而年內新增境內上市企業數量更居全省地級市首位,證明基本穩住對產業鏈核心企業的金融供給。

分領域來看,東莞上半年金融工作可圈可點。

一是信貸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地方金融風險總體可防可控。 為有效應對疫情對實體經濟的沖擊,我市把運用央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作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舉措,並把銀行運用支小再貸款發放的信用類貸款支持的市場經營主體納入風險補償白名單,盡量緩釋銀行的風險顧慮,轄內銀行機構申請運用央行低成本政策性資金超140億元,有力帶動各項存貸款增速保持強勁,增量創歷年同期新高。截至6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602億元,比年初增加1470億元,新增貸款已超去年全年八成,同比增速更達23%,貸款增速居珠三角九市首位。與此同時,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7%,處於近三年的較低區間,非法集資新發案件同比下降70%,整體風險可控。

二是銀行信貸結構持續優化,製造業貸款比重居各項新增貸款之首。 自我市去年啟動建設省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來,製造業貸款在各行業貸款總增量中的比重大幅提升至50%左右,而今年以來則延續上述趨勢。截至6月末,轄內製造業貸款突破2000億元大關,比年初增加511.56億元,同比增速高於轄內各項貸款28.42個百分點左右,繼續保持各行業貸款增量排名第1位。小微企業貸款余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分別同比增長14.01%和44.53%,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5.38萬戶,較年初增加1.37萬戶。外貿企業貸款余額、貿易融資余額也分別同比增長63.1%和71.91%,助力穩住外貿基本盤。

三是科創板上市工作取得突破,上市後備企業資源居全省地級市首位。 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境內外上市企業4家,其中開普雲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目前共有境內外上市企業53家,境內上市企業數量躍升至全省地級市第二位,且我市已向證監會、交易所申報材料以及在廣東證監局輔導備案的企業共有30家,數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另有2家企業已通過發審會將於近期正式上市、有1家企業進入創業板注冊制首批受理企業名單,絕大部分處於先進製造業領域。

【更多 東莞 房產 、 東莞 房價 訊息可關注 東莞 樓盤 網】

Ⅳ 微眾銀行:擁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以科技創新賦能金融服務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志著大灣區建設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粵港澳大灣區要想成為國際上首屈一指的灣區,離不開科技創新驅動的力量。它肩負著構築我們國家創新發展新高地、引領和帶動珠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創新轉型的歷史重任。

深圳地處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科技創新能力與金融業總體發展水平在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中實力位居前列,科技和金融要素結合緊密。作為全國首家獲批開業的互聯網銀行, 微眾銀行 誕生於這座創新創意之都。成立以來,微眾銀行一直發力金融科技建設,積極探索人工智慧(AI)、 區塊鏈 (Blockchain)、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等技術在金融方面的落地應用,發揮金融科技在賦能實體經濟、助力普惠金融發展上的積極作用。

「ABCD」開道,年度104件專利居全球第五

科技和金融的融合,可以深度驅動銀行業的金融創新,積極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微眾銀行在成立之初就確立了「科技、普惠、連接」的企業願景,將「ABCD科技戰略」提升到全行發展戰略的高度,希望能夠通過科技的手段,探索出一個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互聯網銀行服務模式,服務目前傳統金融行業未能覆蓋的市場,踐行普惠金融的初心。據悉,開業四年來,微眾銀行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金融科技方面累計投入10億元以上,全行科技人員始終保持員工總數一半以上。

憑借開源技術、分布式架構的技術平台創新搭建方式,微眾銀行已成功建成完全自主可控、可支撐億量級客戶和高並發交易的銀行核心系統。目前,微眾銀行已建成253個關鍵系統、1223個子系統,入選了中國人民銀行2015 年金 融信息化10件大事,並在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榮獲深圳市金融創新一等獎。據了解,微眾銀行2018年公開申請的專利數量已躍居全球第五、居中國第三,全年專利申請高達104件。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身在其中的金融科技企業想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佔有一席之地,其關鍵在於「開放合作」。微眾銀行在金融科技方面一直貫徹「三大開放策略」:一是開放平台,通過API、SDK等方式,為合作夥伴提供金融能力。二是遵循開源的科技潮流,通過開源及開放軟體的方式,將自身的科技能力開放出來給市場。三是開放協作,包括和金融同業,特別是大灣區「9+2」城市群的金融機構之間協作,以及和產業之間進行協作,使金融真正服務好實體經濟。

強化金融科技能力,賦能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離不開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四大板塊。微眾銀行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強化金融科技能力;另一方面,結合自身的「三大開放策略」,與其他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開展了多個層面的合作,賦能金融服務,力圖形成行業合力推動金融服務業改革,獲得新的競爭力、觸動銀行業的發展未來。

作為一家純線上的創新型銀行,微眾銀行沒有營業網點和櫃面人員。為解決客戶身份認證、客戶服務等問題,微眾銀行將人工智慧、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遠程客戶身份認證、智能客戶服務等領域,構建了具有微眾銀行特色的創新產品服務。在智能客服方面,微眾銀行推出的智能雲客服「微金小雲」,通過深度學習模型訓練而成。目前,一個智能機器人(行情300024,診股)可替代400位人工客服,98%的客服服務均由智能雲客服完成,不僅有效支撐了海量客戶需求,而且極大地節約了人工成本。

人工智慧在發展過程中,也會面臨一系列的新問題。最典型的比如「數據孤島」問題,該問題一日不被解決,將可能抑制人工智慧領域的長期發展,並造成嚴重的商業後果。針對以上問題,楊強教授與微眾銀行經過眾多努力,提出了基於「聯邦學習」的系統性的通用解決方案,可以解決個人 (to C) 和公司間 (to B) 聯合建模的問題。近期,微眾銀行還牽頭主辦了IEEE P3652.1(聯邦學習基礎架構與應用)標准工作組第一次會議,IEEE P3652.1項目是首個聯邦學習領域的國際標准。將來,「聯邦學習」有望能夠打破各領域、各行業的數據壁壘,將人工智慧帶來的紅利落實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微眾銀行在區塊鏈運用方面也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區塊鏈具有包括分布式架構、一致性、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等屬性。微眾銀行在創立之初就投入資源發展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構建了自主研發的分布式銀行核心架構,以處理海量客戶和高並發交易。2016年5月,微眾銀行聯合多家機構發起成立了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著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落地。同年,聯合上海華瑞銀行推出基於聯盟鏈的機構間對賬平台,這也是國內首個在生產環境中運行的銀行業聯盟鏈應用場景,致力於解決金融機構間對賬成本高的問題。最近,微眾銀行還與澳門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設立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將以區塊鏈等創新技術作為主要支點,加強特區的科創能力,推動智慧城市發展,進一步落實科技惠及民生的福祉措施。

產學研深度融合,確保持續科技創新能力

要持續保持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符合需求的金融科技人才成為關鍵。微眾銀行非常注重產、學、研的深度融合,為了充分發揮深圳本土金融科技資源優勢,引入國際優質教育資源,2018年微眾銀行聯手深圳大學成立了金融科技研究院,由雙方共同承擔科研和開發項目、聘任高水平研究人員,共同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後人才,以推動教師基礎研發實踐、學生科技創新鍛煉和企業技術項目研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共贏。

今年1月,微眾銀行又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共同創辦了新加坡金融科技聯合研究中心,將充分結合微眾銀行金融科技創新優勢、南洋理工大學國際一流科技大學科研優勢,緊密追蹤金融科技領域前沿技術研發及應用,加速相關技術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進程,大力培養金融科技領軍人才隊伍,構建行業與專業聯動、教學與科研貫通、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校企合作模式。

微眾銀行還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計算所等在區塊鏈的架構、性能、安全、共識演算法、跨鏈通信等方向展開研究合作,還擬將硬體計算加速、高通量虛擬機等前沿技術應用到更多金融場景中,共同打造新一代高通量區塊鏈計算引擎。

在政府合作方面,微眾銀行積極對接國標委、工信部標准院、ISO/TC307、IEEE等標准組織,深度參與了多個區塊鏈相關的國際、國家、行業與團體標準的制定;與央行、互聯網金融協會、支付清算協會、金信委等組織的區塊鏈研究工作組深度合作,開展相關課題的研究。

守正創新者進。微眾銀行將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以金融科技創新推動金融服務於實體產業,不斷藉助金融科技創新手段,持續增強風控能力,提升風控水平,提高服務效率,降低融資成本,化解企業融資難題,扶持中小微企業,助推實體產業轉型升級,從而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Ⅳ 26條重量級政策"落戶"大灣區 帶來哪些影響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一年多後,5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促進金融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創新水平、切實防範跨境金融風險五個方面提出26條具體措施。5月15日,《意見》發布和工作部署會議在廣州召開。

「《意見》的發布顯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並未因疫情的影響而放緩,彰顯了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和決心。」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發布會上指出,《意見》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注入經濟增長新動能,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

1

綱領性文件帶來哪些影響

總體來看,《意見》是在前期一系列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的創新與突破。興業研究報告指出,《意見》中部分措施在此前《關於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匯發〔2019〕28號)、《關於外匯管理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發展的通知》(粵匯發〔2020〕15號) 等政策中已經落地,包括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試點、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簡化外債注銷登記、簡化資本項下境內資金支付程序、擴大跨境資產轉讓業務試點、支持非投資性企業開展股權投資試點(由上海自貿區推廣到全國) 等。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也談到,《意見》是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相關金融內容的進一步細化,同時又在新的形勢下增加了粵港澳建設進程中需要金融支持的新內容,是政策集成創新的典範,具有重要意義。

他續稱,《意見》的出台有三方面重大意義:

一是表明了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堅定不移支持重大區域發展的決心。

二是提升跨區域金融服務水平是當前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關鍵保障。

三是表明了國家堅定不移推動金融開放取得更大成效的信心。

《意見》立足於通過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持引領作用,特別是通過對港澳加大開放助力打造高質量開放新標桿和新樣板。

另外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撰文指出,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意見》的出台進一步推進了金融開放創新試點,為深圳更好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契機,推進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指明了方向,開拓了空間。同時,也為深圳在更高的起點和層次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今年2月,《關於進一步加快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金融支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意見》已落地。時隔三個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再次發布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至此,兩大重點區域都有明晰且強大的政策框架與細則,為下一步區域發展指明方向。

2

重點:理財通、人民幣跨境使用、

銀證保對外開放……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持綱領性文件,《意見》都有哪些亮點呢?

《意見》圍繞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提出多項舉措,在傳統貿易、貿易新業態和保險業務跨境收支等方面簡化匯兌管理,大力提升本外幣兌換和使用便利度。在資本項目開放方面,推動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開展跨境貸款、跨境資產轉讓和本外幣合一跨境資金池業務,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投資試點。

其中,「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具體指的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港澳銀行購買港澳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港澳居民通過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興業研究指出,關於理財通的討論自2019年起就已經在香港金管局和內地相關部門之間發起,《意見》發布後,相關規則的制定有望加速,待管理細則出台後,關注額度管理、資金匯兌等方面的安排。

何飛表示,完善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推進資本項目便利化改革、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等舉措,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特別是建立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或將對現有銀行賬戶格局形成深遠影響。

值得關注的還有金融業開放方面。《意見》提出進一步擴大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對外開放,在大灣區率先落地各項金融業對外開放措施,重點支持港澳銀行、證券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拓展發展空間。

對此何飛談到,支持境外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支持商業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發起設立不設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等政策,是協同推進擴大開放和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

資金融通方面,《意見》提出「支持港澳私募基金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型企業融資,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以及「研究探索在廣東自貿區內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興業研究的報告指出,通過整合粵港澳地區金融優勢力量,充分發揮金交會等金融交流平台優勢,建立國際商業銀行不僅能夠支持大灣區內基礎設施和科技創新建設,還能夠對區外形成溢出,有望成為類亞投行的綜合投融資機構。

管濤指出,《意見》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於金融改革開放先行先試,例如逐步擴大大灣區內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和范圍,其中包含了,推動人民幣在大灣區跨境便利流通和兌換;支持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支持三地開展跨境融資、跨境擔保、跨境資產轉讓、再保險業務等業務時使用人民幣計價結算;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支持香港開發更多離岸人民幣、大宗商品及其他風險管理工具。

在上述內容中,推動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備受關注。對於此,香港監管局近期發布《發展人民幣資產市場 提升香港人民幣樞紐地位》,提出爭取開通債券通南向通和ETF通,研究建立人民幣巨型基金,推出以港交所RXY指數為基礎的期貨、期權和ETF產品,允許CMU以系統內的債券作為抵押品,在債券回購產品中設計包括對沖人民幣匯率波動的條款等。

3

多項創新已落地大灣區

事實上在《意見》制定過程中,部分開放創新工作已經穩步推進並落地。

潘功勝在上述會議上指出,在民生金融方面,人民銀行根據各方意見,已經制定推出近期大灣區內社會訴求較為強烈的幾項金融政策。包括,採用遠程方式,為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遠程開立內地銀行結算賬戶試點,並逐步擴大機構使用范圍和規模;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使用移動電子支付;港澳版銀聯「雲閃付」、微信和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等項目均已投產。在投融資便利化方面,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和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等舉措已在廣東進行初步嘗試。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廣東自貿區率先開展貨物貿易收支便利化、資本項目本外幣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同時,部分重大創新政策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包括探索建立與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跨境理財通」機制等重大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將在條件成熟時陸續推出。

更多先行先試在粵港澳大灣區「開花結果」,如,對廣東自貿區南沙、橫琴片區保險支公司及以下機構的設立、遷址和撤銷事項實現由審批制改為備案管理;再如,港澳保險代理公司在內地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所需的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年限由10年降低至3年;又如,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商業銀行、保險服務中心等重點機構或平台籌設,國內首單在澳門本地登記發行、託管清算並上市交易的公司債券(簡稱「蓮花債」)開創內地企業赴澳門發債先河等等,大灣區多層次金融體系建設正有條不紊持續推進。

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方面也有大幅度突破。2019年,大灣區內地9市與港澳地區發生人民幣跨境收付2.32萬億元,同比增長17.3%,占本外幣跨境收支的45.4%,比全國高出5.8個百分點,人民幣已持續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二大結算貨幣,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澳門人民幣清算行已初步建立起覆蓋葡語國家的人民幣清算網路。在跨境人民幣融資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企業通過全口徑跨境融資業務融入資金839.84億元。在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業務方面,截至2019年末,大灣區內地9市共設立跨境雙向人民幣資金池580個,累計辦理資金池收付1.42萬億元。在便利港澳股權投資基金在大灣區內地投資方面,廣東粵澳合作發展基金以QFLP方式引入的200億元澳門財政儲備資金已全部匯入,有力推動了廣東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

Ⅵ 南粵銀行董事長蔣丹:數字化為中小銀行開啟新的增長曲線


「數字經濟下的金融競爭已經超越了產品之爭,服務之爭,渠道之爭,更多地體現為跨行業、跨業態的立體競爭」。
11月11日,廣東南粵銀行董事長蔣丹在「第十五屆亞洲金融年會之中小機構主題論壇」的演講中如是表示。她坦言,中小商業銀行能否適應時代發展,轉變經營模式,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
在中小銀行突圍方面,她認為中小銀行一方面可以通過差異化定位提供的差異化價值,即在業務布局上「有所為,有所不為」。另一方面通過更加高效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深化差異化定位優勢,充分將自身經營優勢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打造「拳頭產品」和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
在數字化轉型的探索方面,蔣丹表示,金融科技能為銀行創造的真正核心價值,是實現金融服務的無界。南粵銀行以金融科技為引擎,打造第二發展曲線,推動戰略轉型。
以下為演講全文:
尊敬的韓瑞芸女士,張亮副秘書長,各位嘉賓,大家下午好!
數字經濟下的金融競爭已經超越了產品之爭,服務之爭,渠道之爭,更多地體現為跨行業、跨業態的立體競爭。中小商業銀行能否適應時代發展,轉變經營模式,建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是決定其成敗的關鍵。今天我分享的主題是加速數字化轉型,探索中小銀行特色化經營之道。謹代表我個人的觀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第一點是中小銀行的困境與突圍。我國中小銀行數量多,規模小,主要客戶集中於民營和中小企業,是我國區域經濟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銀行的風險偏好相對更高,且深耕地方,渠道下沉,更加具有支持小微民營企業的基因和優勢。隨著金融監管政策及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過去中小銀行高速發展中積累的問題開始顯性化,這也導致中小銀行重新思考戰略定位及發展路徑,如何破解在盈利能力、資產規模擴張、資產質量、資本充足水平、公司治理等方面的難題,培養差異化的競爭優勢,謀求可持續發展,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
從中央政策層面來看,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排在了三大攻堅戰之首。在此背景下,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做好普惠金融,努力支小,成為中小商業銀行在新時代必須擔當的歷史重責運衡茄。與大中型銀行相比,中小銀行為地方客戶提供的價值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通過差異化的定攔仔位,提供的差異化價值。在業務布局上有所為有所不為;二是通過更加高效的服務和更低的價格,深化差異化定位優勢,充分將自身經營優勢與地方特色結合起來,打造「拳頭產品」和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中小銀行的轉型發展之路先要精準定位,再思考轉型的方向,通過細分領域優勢,以及精細化的發展戰略,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經營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突圍。
第二點是通過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覆蓋范圍、效率和精確度,構建特色化經營模式。針對大銀行更多圍繞大企旁察業提供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融資存在較大的缺口的市場供求情況,我們廣東南粵銀行從成立之初就確定了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立行宗旨。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廣東南粵銀行進一步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布局,針對實體經濟的需要,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體系,開辟綠色審評通道,服務小微、三農和實體經濟,將信貸資源向零售、小微和三農領域傾斜,落實減費讓利的政策。在探索特色化經營的過程中,南粵銀行依託金融科技,下沉金融中心,通過獲客、產品、風控以及運營的全流程,加大對三農的服務力度。積極的探索支農支小的創新服務模式,一方面藉助移動金融、大數據等手段,將金融服務深度融入支農支小的領域,加大手機銀行、微信銀行在鄉村地區的推廣力度。改善鄉村支付的環境,讓廣大鄉村居民的體驗更加便捷,高效的移動支付、理財和貸款服務。另一方面,我們通過設置農村金融服務站、智能網點等手段,構建三位一體模式,方便農戶及時的獲得貸款資金的支持,享受安全、便捷的理財和支付金融服務,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此外,我們也充分發揮我們湛江地區水產農業等地域特點,建立起以綠色農業為特色的商城服務,幫助本地農民打開產品銷路,把綠色健康的農產品送到千家萬戶。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結合的科技扶貧模式,幫助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為脫貧攻堅注入持久的動力。
第三點,以金融科技為引擎,締造第二發展曲線,推動戰略轉型。銀行業是有上百年歷史的傳統行業,在數字經濟時代,唯有加快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轉型作為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抓手,將科技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提高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智能化水平,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發展。銀行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是將數字化的技術和業務進行有效的整合,以客戶為中心,對業務流程和服務產品進行數字化的改造,重構產品和服務,優化資產負債表,改善企業的營收結構。
我們堅信金融科技為銀行提供的真正核心價值是實現金融服務的無界,這里所說的無界更多指的是服務范圍上的無界,而不是突破監管的框架。在這種模式下,場景、用戶、產品和數據將實現完美的融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傳統企業的價值曲線,以資產負債表為載體,數字化轉型則更加強調數據這一新的生產要素,對新經濟的發展所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銀行必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以數據為支點,撬動原有的業務流程、運營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轉變,真正實現客戶服務的千人千面極致體驗,內部運營的高效集約、靈活便捷,經營管理的精準定位、精細操作,開啟新的價值增長曲線。
二是金融服務不僅要打破服務場景的局限,還要能夠根據不同客戶群體的特徵,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服務的體驗和流程,提升金融產品的易用性和安全性,讓不同群體,特別是中老年群體也能充分享受到數字的紅利,消除數字的鴻溝,讓更多的人共享金融科技發展的成果。廣東南粵銀行以金融科技為引擎,聚焦服務實體經濟,通過向內發力,開源節流,全面推動戰略轉型。首先是科技賦能,我們通過科技手段,為金融賦能,把金融科技的力量發揮出來,讓金融更加智慧、便捷,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其次是金融向善,金融本身是一種配置資源,是有效的平台,渠道和手段,金融能否讓實體經濟、社會資源配置更加高效和合理,體現了金融的責任與擔當。我們要善於運用好金融,通過金融讓產業更發達,生活更美好,社會更進步。我們作為金融機構不能功利主義、機會主義,而是要堅持長期主義、價值主義,用時間打造一個百年老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金融本身的價值,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
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的新起點,我們廣東南粵銀行將深入貫徹黨中央部署決策,堅持零售、小微、三農和科技我們的轉型發展方向,與變局中開新局,通過深化金融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深入推進金融科技的創新應用,以科技賦能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金融科技對業務轉型發展的引領,有效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鄭重聲明: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Ⅶ 中山廣發銀行的地址有哪些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孫東支行 中山石岐孫文中路99號 88830099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順景支行 中山東區孫文東路465號 88304559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西區支行 中山西區富華道252—254號 88611194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郊區支行 中山石岐蓮園東路52號 88705584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小欖支行 中山小欖鎮新市路150號 22262041 528415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港口支行 中山港口鎮星港灣2號1-5卡 88405265 528447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廣盛支行 中山石岐東明路29號 88789557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彩虹支行 中山石岐松苑新村彩虹閣1—3卡 88306813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東鳳支行 中山東鳳鎮興華路96號 23379921 528425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績東支行 中山小欖績東民安路億利C幢 22102880 528425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中山市石岐華柏路55號 88861987 528403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營業部 中山市石岐華柏路55號 88861987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東區支行 中山石岐東區柏苑路明珠坊139號 88327143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開發區支行 中山市張家邊頤景苑聚豪廳1幢4-7卡 88299800 528400
廣東發展銀行中山分行 古鎮支行 古鎮中興大道六坊花園B區5-6卡 22369028 528421
卡部是指信用卡發行部,是在廣州的。(如果是說有關信用卡問題,也可以打電話95508,或者在每個分行都設有信用卡專用櫃台的,可以去那裡了解)
靠近黃圃的應該就是東鳳支行了:中山東鳳鎮興華路96號 0760-3379922

Ⅷ 簡述廣東發展金融服務業的政策支持措施

http://94fw.com/yhcy/2011/201102/2011-02-21/yhcy_20110221092228_22707.html
第一種回答:
(三) 簡述廣東發展金融服務業的政策支持措施
一、突出發展重點,加強規劃引導
二、大力培育市場主體,奠定產業基礎
三、深化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四、推動自主創新,提升產業素質和競爭力
五、擴大對外開放,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六、完善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七、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
第二種回答:
1、加快發展金融產業和區域金融中心建設。推進粵港澳金融合作與開放,加快建立粵港澳金融交流合作平台。支持廣州、深圳市吸引金融機構在兩市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建設金融功能區和廣東金融高新技術服務區,加快建設華南(深圳)技術產權交易市場。進一步發展和完善信貸、資本、保險、擔保、期貨、外匯、黃金和產權等各類金融市場。支持中央和全國性駐粵金融機構做大做強,積極培育地方金融龍頭企業和社區性、專業性金融機構,探索建立政策性信用擔保公司、社區中小銀行、融資租賃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汽車金融公司、企業財務公司等,加快發展金融中介服務組織。加快發展農村金融服務組織,提高金融服務「三農」水平。
2、加強對服務業企業的金融支持。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企業通過境內外資本市場融資,加大力度推進廣東省中小企業到創業板上市,使服務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規模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相適應。支持服務業企業通過產業投資基金、發行企業債券、私募股權投資等多渠道籌措資金。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風險投資基金,支持高新技術企業創業和開展技術研發。鼓勵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安排一定比例的擔保資金,用於支持中小服務企業融資。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完善貸款授權授信管理制度,研究綜合運用各種抵押、質押、保證等單一或組合擔保方式,創新貸款模式,加大對中小服務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資發展社區金融機構,設立適應特定對象、提供特色服務的中小金融企業。認真落實國家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准入政策,制定地方配套措施引導社會資本到農村設立新型金融機構和小額信貸組織。大力推進農業保險試點,逐步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統籌發展城鄉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責任保險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商業保險業務。研究用財政資金擔保和貼息等方式支持信貸資金投入「三農」和中小企業等弱勢領域的辦法。
出自:http://www.94fw.com/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實體廣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 瀏覽:537
迪拜機場美元匯率 瀏覽:891
預防蝗蟲股票 瀏覽:835
新網銀行有理財產品嗎 瀏覽:682
銀行2021沒有保本的理財了嗎 瀏覽:718
的方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942
境外匯款支行選擇 瀏覽:752
有貸款能申請按揭嗎 瀏覽:931
數據供應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7
麟軟體股票 瀏覽:944
河南美好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28
網信理財杭州分公司地址 瀏覽:153
股東權屬證明在哪查詢 瀏覽:868
消毒製品股票 瀏覽:618
攜程傭金可以壓多少 瀏覽:410
張青項目投資與融資培訓課程 瀏覽:295
華龍證券融資融 瀏覽:950
勘設股份中簽率算高嗎 瀏覽:464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降低說明了什麼 瀏覽:269
論述股票上市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