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銀行信貸受疫情影響情況
4月份社會融資數據明顯低於市場預期,疫情反復起伏對融資需求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對銀行業的影響不言而喻。
多位銀行人士坦言,由於防疫措施升級和經濟下行,年內信貸需求相對較低。銀行也擔心風險,所以謹慎惜貸。在此背景下,銀行頃則世業務員攜帶的業績指標並未減少,而且隨著大銀行的下沉,行業競爭更加激烈,銀行「掐人」現象越來越明顯。
信貸需求的各個方面
央行公布的4月份社會經濟數據顯示,新增社會服務規模同比減少近1萬億元,明顯小於市場預期。此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
「現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很多好公司不願意擴大規模,對信貸的需求自然減弱。」東南某城商行高管表示。
「一方面,宏觀經濟疲軟,市場主體投資和融資的意願不強,比如不願意擴大生產;另一方面,雖然監雀肢管層要求商業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但沒有實質性的配套政策,商業銀行惜貸惜貸現象依然存在。」某大銀行中部省份分行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需求的地區差異更加顯著。受疫情影響較小的某省某大型國有銀行人士表示,其所在地區的信貸需求保持穩定。
「前段時間貸款的企業比較少,主要是因為疫情;現在啟封啟動,很多企業復工復產需要比較大的資金,需要銀行的支持。」他補充道,「現階段有很多貸款,你不用出去找。有很多顧客上門。尤其是商業、化工、出口、工程、建材等行業的中小企業處於資金需求旺季。很多項目要開工,施工企業要墊資,工人工資要預存,這些都需要資金。"
警惕疫情的長期影響。
目前,部分地區銀行的信貸投放明顯受到疫情反復擾動的影響,特別是上海等地區,由於防控措施嚴格,部分地方銀行的增量信貸業務一度近乎停滯。
「銀行要求,原則上不做新的信貸業務,但也要支持實體經濟。股票業務原則上可以充分發展和延伸,不收取罰息。」消息人士透露。
不斷增加的經濟不確定性也使得銀行在放貸時更加謹慎。「銀行現在流動性充裕,尤其是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資金就是『一切』。信貸人員也在努力增加投入,但如何平衡投入和風險是目前的一個難點。」該人士進一步補充道,「怕企業生意不好,到時候會有風險。業務員也很重視這一塊。」
前述城商行人士也表示,目前存量風險較大,導致新發行風控門檻收緊。「貸款投放的風險暴露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很多疫情前期遇到困難的企業還沒有緩過來,一拖再拖。我們擔心經過一段時間後,這些企業的風險會逐漸顯現。」該人士表示。
展覽業很「忙」
隨著供求關系的不同調整,「投貸」之間的主動權在一些領域發生了變化。
「過去,你讓我高不可攀。今天,我無視你的愛。」這是長三角某科技企業負責人在接受國內券商采訪時對銀行貸款的嘲諷。據他回憶,早在2012年,企業處於盯租起步階段,資金需求非常迫切,但沒有多少銀行願意提供
近日,國信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王堅選取了6家大型國有銀行、8家股份制銀行和13家農村商業銀行作為樣本,並推出了其他銀行數據。通過分析上述各類銀行貸款的市場份額發現,2018年以來國有大行貸款市場份額逐年上升,2023年一季度已超過50%;入選的13家頭部城商行和農商行佔比相對穩定,而股份制銀行和其他銀行的增量市場份額呈下降趨勢。
大銀行的明顯優勢在於資金成本較低。「我們借給客戶4%,他們可以借3%。價格戰肯定不是大銀行能承受的。」前述城商行人士表示。
不過,一位來自大行的從業者認為,大行下沉並不意味著單邊向下收割。「股份制銀行和城市農村商業銀行也在爭取大銀行原有的優質客戶。整個行業都參與進來,大銀行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這個情況也被一個做普惠業務的大銀行家證明了。他指出,過去一些小企業因為自身資質問題,很難從大銀行貸到款。「當時大銀行並沒有重點做下沉業務,但當時一些地方區域性銀行幫助了這些企業,他們已經建立了良好的人脈和用戶習慣。」
在下沉服務階段,當地企業主的服務習慣短時間內沒有改變。「我們這里有一個現象。一些小企業主來了,發現我們的利率比他們以前的地區銀行低,但很多人不知道。」上述人士表示,事實上,很多客戶對銀行普惠內容的推廣接受度較低。另一方面,銀行的流程決策鏈條長,對於一些急著用錢的客戶,沒有辦法保證及時服務。
面對大銀行下沉的競爭壓力,本土銀行迫切需要發揮自身優勢做出差異化。「隨著大銀行下沉,中小銀行只能比它們下沉更多,也就是客戶群下沉,擔保方式下沉。比如大銀行要求抵押,我們就提供信貸產品來維持業務規模。」前述城商行人士表示,「我們的區域資源更集中,本地人員的投入可以比大銀行更大,服務可以更好。」
對於被疫情打壓的融資需求,業內分析人士其實並不悲觀。「預計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這部分需求會逐漸回升。」華安證券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然而,從長期來看,銀行業的信貸供給
難而出現的「內卷」現象,其實反映的是銀行業務同質化問題,金融供給側改革任務仍艱巨。
一位曾在銀行工作多年的企業融資負責人表示,盡管開展供給側改革已經有一段時間,但企業現在主要的融資渠道還是銀行信貸。
早在2020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就已明確,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大中小合理分工的銀行機構體系,優化金融資源配置。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陳佳表示,中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經濟等方面有差異,加上廣大中小微企業自身發展狀況也不盡相同,這些都需要更多更加精準、及時的服務,因此勢必需要呼喚更多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適配。
但當前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在新舊動能交替轉換的過程中,如何利用綠色信貸、數字經濟等新理念不斷推動銀行信貸結構轉型,目前行業仍在探索。
「金融機構對傳統房地產行業及政府融資平台貸款的依賴,短時間內還沒有轉變,這也是當前信貸投放的一大難點所在。」華東地區某大行的一位人士表示,這幾年銀行也在向科技型企業、戰略新興企業、普惠小微企業加大信貸投放,但是由於這類企業存在經營不確定性和普遍缺少抵質押物,銀行還是比較謹慎。
伴隨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紮根於中國廣袤土壤之上的4000多家中小銀行,必然要不斷探索差異化定位,才能在競爭加劇的行業環境中立足,進而建立起一個能夠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之融資需求的多層次金融體系。
『貳』 交通銀行:線上金融服務助力穩經濟惠民生,線上服務有多便利
手機能夠幫助我們完成生活中很多瑣碎的事情,眾多的應用程序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只要我們在手機中進行相對應的操作以後,那麼就可以順利的下單購買物品了,這樣的便捷方式帶給我們的是更加方便的生活狀態,只要是餓了就可以點外賣,家裡面缺生活用品了就讓跑腿小哥幫忙購買,等等的模式也正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狀態,手機的金融服務也是十分發達的。
其次線上服務能夠給群眾隨時隨地都能夠查詢到咨詢的平台,我們可以通過線上的金融服務軟體查詢到自己想要獲得的優惠信息,減少了各式各樣繁雜應用的打開,對老年人來說是有益處的,只要點開線上服務平台就能夠查詢到政策,可以使得他們更加快速的掌握使用方式,讓老年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叄』 疫情期間沒有經濟來源可否向銀行貨款,銀行能貸嗎
可以貸款,會有優惠政策。
《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貨幣信貸支持力度;
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人民銀行繼續強化預期引導,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常備借貸便利、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動性,保持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貨幣市場利率平穩運行。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因春節假期調整受到影響的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適當提高2020年1月下旬存款准備金考核的容忍度。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區、行業和企業提供差異化優惠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要通過調整區域融資政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實施差異化的績效考核辦法等措施,提升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金融供給能力。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應取消反擔保要求,降低擔保和再擔保費。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的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減半收取再擔保費。
完善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對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金融機構要優先處理,適當擴展責任范圍,應賠盡賠。
法律依據
《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
第四條完善受疫情影響的社會民生領域的金融服務。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對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金融機構要優先處理,適當擴展責任范圍,應賠盡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