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服務外包行業前景
目前,我國正在興起服務外包業招商引資的熱潮。來自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去年世界范圍內的服務外包業務額超過1.2萬億美元。中國計劃在2013年實現300億美元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目標。 4月初,世界500強企業——德國郵政敦豪旗下的物流品牌DHL與成都市高新區正式簽訂投資合作協議,在高新區投資設立敦豪(成都)商業服務有限公司。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一名工作人員對《中國產經新聞》表示,與DHL的合作是成都市今年繼引進埃森哲成都全球交付服務中心和亞馬遜訂單服務中心後,又一個世界500強投資的服務外包項目。 這也正如德意志銀行首席歐洲經濟學家Thomas Meyer在2月上旬舉行的印度NASSCOM年會上所言,中國服務外包業在人才數量、市場規模及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近年來,IT服務行業在中國的迅猛發展也證明了中國的巨大潛力,中國將毫無疑問地成為新一輪全球經濟格局整合的受益者。 什麼是服務外包業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認為,服務外包業是繼製造業之後,世界范圍內的新一輪產業轉移。 從定義來講,服務外包是指企業將價值鏈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礎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業務和基於IT的業務流程剝離出來後,外包給企業外部專業服務提供商來完成的經濟活動。因此,服務外包是基於信息網路技術,並採用現代通信手段進行交付,使企業通過重組價值鏈、優化資源配置等方式,降低成本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簡而言之就是企業降低成本的一種方式。」中投顧問行業研究部高級研究員張硯霖對本報記者表示,相對於製造業,外包服務產業有許多和製造業不同的地方。服務部門進入國際貿易的產值比製造業低;商品生產轉移絕大部分只涉及製造業公司,而服務外包則涵蓋服務業、製造業及其他行業所需要的服務流程;現代服務業沒有污染,資源消耗也相對較少;並且服務外包的資本密集程度和成本較低,因而比外包製造業的遷移具有更大的隨意性。 另外,服務外包業對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服務貿易及推動國內服務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等,都具有積極意義。 未來五年將迎來黃金期 據商務部預計,2010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6000億美元。另據分析,全球離岸服務外包市場規模未來幾年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隨著跨國公司經營理念的進一步變革,非核心業務的離岸外包將成為大的趨勢,可以預見,未來5~10年將是我國服務外包發展的黃金時期。 目前,我國服務外包業務尚處於起步階段。近年來,在商務部等部委的大力推動下,服務外包業務迅速發展。截至2008年底,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達到3300家,從業人員52.7萬人,合同執行金額46.9億美元。2008年,經過培訓後新增近10萬大學生就業,是2007年的1.9倍。 2009年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問題的復函》,批復了商務部會同有關部委共同制定的促進服務外包發展的政策措施。經國務院批准,將北京、天津、上海、重慶等20個城市確定為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深入開展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試點。 國家將在這20個試點城市實行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包括稅收優惠、財政資金支持、實用人才培訓、特殊勞動工時、金融支持等,把促進服務外包產業發展作為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如果說製造業是中國的過去和現在,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則認為,「中國的未來必將是服務外包業,中國未來的發展策略最重要一點是發展服務外包業。」 龐大的就業蓄水池 在我國,服務外包產業迅速發展,已成為繼製造業之後又一國民經濟運行的主要產業。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我國將在20個試點城市實行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措施,把促進服務外包業發展作為推進中國產業結構調整、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機會的重要途徑。 那麼,我國服務外包業的就業層面有多大?又能促進多少就業機會呢? 數據顯示,在2006年,我國服務業從業人員就達到24614萬人。按照有關部門確定的發展目標,未來5年,國內服務外包業務有望提供百萬大學生就業機會。來自中國教育部網站4月10日的消息,為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中國教育部將與商務部合作,力爭在未來5年內培養120萬服務外包類人才,新增100萬高校畢業生就業。 然而如果服務外包業真正全面啟動,這座就業蓄水池的容量將更為龐大。 服務外包還可以分為這樣的兩部分:一部分是信息技術外包,比如應用軟體開發與服務、嵌入式軟體開發與服務等。另一部分是業務流程外包,包括呼叫中心、金融和財務技術支持、消費者支持服務、營運流程外包等。 照此看來,服務外包業遠遠不只是能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認為,「如果再加上其他階層的人群,這一數字將會是大學生就業崗位的數倍。」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服務外包業將成為我國新一輪產業轉移的焦點,也將是我國產業轉移後新的經濟增長點。
2. 我國金融服務外包業 如何搶占未來制高點
我國國際服務外包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將金融服務外包業作為鞏固提升的優勢領域加快發展,並提出要在擴大現有行業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向高端服務拓展,提高我國金融服務專業化、標准化和國際化水平。本文根據國際、國內金融服務外包業發展的態勢,對如何加快我國金融服務外包業發展談幾點建議。 全球金融服務外包的發展態勢 金融服務外包最早產生於20世紀70年代,當時發達國家一些金融公司為節約成本,將列印及記錄等業務外包。20世紀90年代後,金融服務外包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外包業務擴展到IT部門及人力資源等更多領域。近年來,發達國家出現了新一輪的金融服務外包浪潮,在所有行業中,金融業外包規模已經僅排在製造業之後位居第二,覆蓋了銀行、保險、證券、投資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各種規模的金融機構。目前,全球金融服務外包呈現出以下的發展態勢: 第一,金融服務外包規模持續迅猛增長。以軟體及信息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正以空前的速度實現跨國界轉移,專業化服務出現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金融後台服務行業正進入高速成長期。金融機構在全球IT技術的發展、成本壓力以及自身安全要求和轉移風險等因素的驅動下,通過將前、後台業務分離,將金融後台服務包括金融數據處理、金融服務軟體及系統研發、金融災難備份、清算中心、銀行卡業務等外包來提高效率,更專注於核心業務,增強其在全球金融領域中的競爭力。 第二,金融服務外包的內容逐漸深化。金融服務外包起步於金融ITO,成長壯大於金融BPO,而發展趨勢將是金融KPO。以前的金融服務外包主要是IT業務的外包,包括提供桌面協助、大型數據系統或網路的連接等服務。近年來,許多大型銀行競相將其操作管理中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業務派送到海外,離岸外包業務從一般IT服務擴展到金融服務領域,外包的商業模式也從一般軟體配套服務進入了運營操作過程承包。目前,外包市場逐步向縱深即KPO發展,一些專、精特定業務的外包商目前很受歡迎。近年來,這些提供特殊專、精功能的外包商為了保持其競爭力而不斷加大外包業務的深度,正在大力開拓專家型外包業務,並配以高科技的智能應用,創造出新的知識資本,大力降低成本。 第三,離岸金融服務外包趨勢不斷擴大。由於行業競爭的加劇,各公司的利潤率不斷下降,同時客戶提出更高要求的服務,推動了各金融服務公司在不斷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服務品質。最初,歐美公司進行離岸外包是充分利用全球的勞動力差價進行勞動力套利,發展中國家低廉的勞動力降低了公司成本,使公司在競爭中獲得成本優勢。許多跨國公司試圖通過建立離岸交易及服務中心來提高本機構整體效率。金融機構除將業務外包給服務商外,也會把一些業務交由海外附屬機構來完成。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統計顯示,2001年僅有10%不到的金融機構參與到離岸外包的行業,而到2006年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75%。據金融研究公司Tower Group的調查,一批世界超級金融機構,包括美國運通、GE Capital等都向海外大規模地外移了客戶呼叫中心與軟體開發業務。 第四,金融服務外包的全球格局初步形成。美國、歐盟、日本等國是主要的金融服務外包發包方,而印度、愛爾蘭等國是主要的接包方。美國公司占據全球離岸經營業務的70%。歐盟和日本占據剩餘的份額,其中英國在歐盟居於主導地位。科爾尼咨詢公司研究指出,從金融結構、商業環境和專業技術人才的獲取三個方面來考察離岸目的地國家,印度處於絕對領先地位,中國、馬來西亞、捷克等緊隨其後。目前,國際金融服務外包市場已經形成以印度市場為核心,同時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新興服務外包市場的整體格局。 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現狀 全球金融服務外包的蓬勃發展為我國提供了兩大機遇:一是根據WTO協議,隨著我國銀行業的全面開放,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在華設立外包服務中心,我國有望成為繼印度之後又一個離岸金融服務外包中心,為國內金融服務外包商提供了發展機會;二是國內金融機構也將越來越多地借鑒國外同行的成功經驗,選擇合適的外包商,將非核心業務剝離,提高自身經營效率。但總體而言,目前我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仍處在起步階段,發展潛力巨大。 第一,我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迅速。我國的金融服務外包始於20世紀90年代的IT外包。1992年中國銀行成立的博科信息產業有限公司,1996年中國工商銀行成立的軟體開發中心,都專門為本行提供應用軟體的開發與維護。目前,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軟體開發、技術研究、支持推廣業務均外包給了隸屬於總行的軟體開發中心,其他中小商業銀行則多採用將信息技術服務外包給專業公司的做法。金融外包業務也在IT以外的其他領域快速推進,其中以信用卡和保險後援中心發展最快。隨著我國金融外包業務發展速度的加快以及發包主體范圍的逐漸擴展,其規模會越來越大。 第二,我國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擁有競爭優勢。我國在承接金融外包業務方面具有以下競爭優勢:一是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投資環境良好,集聚了眾多金融服務外包機構。目前我國既有埃森哲、IBM等世界著名的BPO公司,也有如Infosys、塔塔等來自印度的公司。歐洲流程外包研究機構Morgan Chamber分析稱,中國銀行業的變革以及外資銀行的發展計劃,將給中國的BPO提供商帶來戰略性的機遇,我國將有機會同全球領先的銀行合作,分享銀行領域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這種合作將會成為我國BPO走向世界的橋梁。二是我國擁有大批專業技術人才,人才儲量大。三是我國在人力資源、能源、基礎設施方面享有較大的成本優勢。四是我國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特別是在電信、交通領域基礎設施堪稱一流。五是我國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跨國公司紛紛在我國建立起客戶群,香港和上海正在成為整個亞洲的金融中心,以市場帶動的服務外包趨勢勢不可擋。六是我國在地理位置上處於亞洲的中心,經濟發達的日本和韓國都靠近我國,文化傳統相似,日、韓兩國企業發放金融外包業務一般首選我國。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金融發達城市以及鄰近上海的崑山已先後規劃建立了金融服務外包基地。北京、深圳、崑山也先後規劃建立了朝陽區金盞金融服務園區、羅湖金融配套服務中心和花橋國際商務城。可以預見,上海、北京、深圳、崑山將成為未來我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基地。 第三,我國金融服務外包市場還有待培育完善。目前,外資跨國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比較廣泛,涉及數據處理、IT服務、人力資源管理和部分操作性業務等,而中資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外包尚處在起步階段,部分國內金融機構開展了服務外包業務的嘗試,主要集中於信息技術相關業務、信用卡業務的外包。近幾年來,我國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外包在有效利用外部資源、集中資源於自己的核心業務、縮短新業務或新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效果。然而,我國金融服務外包市場還很不完善:一是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規范的糾紛處理機制缺失,外包監控制度尚不成熟;二是外包服務商資格審查制度欠缺,質量信譽優異的外包服務商缺乏;三是外包業務范圍狹窄,目前國內金融服務外包主要集中於IT業,IT系統規模小的地方性商業銀行通過外包服務所能帶來的成本節約不具有吸引力。但從長遠發展趨勢看,隨著我國金融業開放程度的加深,國內金融行業的競爭將日趨激烈,國內金融機構也將更加關注自己的核心業務,對外包服務的需求將不斷擴大,而國內IT行業、技術和管理咨詢行業的迅速成長也會帶動外包服務的增長,伴隨著金融外包行業的成熟,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外包商也將涌現出來,中國金融服務外包的市場需求和供給均會不斷擴大。 第四,我國承接國際金融服務外包仍需進一步努力。近年來,在全球金融服務外包市場體系中,中國正越來越受到世人的矚目,並被認為有機會成為繼印度之後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務外包中心。畢博管理咨詢公司彼得·郝勒維茨認為,到2015年中國和印度將成為全球金融服務外包業的中心。因為中、印兩國擁有大量受過良好培訓的外包業務人才,具有勞動力成本優勢,能提供滿足需求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我國在綜合成本、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比其他發展中國傢具有優勢,因此我國是發達國家金融服務外包的首要選擇。然而,相對於印度而言,我國在承接國際金融服務外包方面還存在差距,在全球金融服務外包市場中,印度是我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而且居於優勢地位。 加快我國金融服務外包發展的建議 根據當前國際、國內金融服務外包發展態勢,並考慮到我國發展金融服務外包的優、劣勢,要想擴大離岸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和積極發展在岸金融服務外包業務,就要學習借鑒國際的經驗,積極拓展金融服務外包領域,進一步增強承接國際金融外包業務能力。 第一,要發揮比較優勢,擴大業務承接范圍。首先,積極發揮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健康、基礎設施完善、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等優勢,提高自主創新和研發的能力,增強競爭優勢,爭取全球服務外包的核心業務的承接。分行業有計劃地選擇重點行業拓展外包領域,鼓勵企業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外包市場,不僅要拓展信用等級評估、市場調研、後勤保障、計算機業務及系統的維護維修、人力資源管理、企業形象建設等通常業務,還要拓展新興業務及復雜程度較高的業務流程外包。發揮文化、地理優勢,從向韓國和日本金融機構提供IT服務外包逐漸擴展到服務領域,在細分市場的基礎上提供專、精式服務外包。其次,積極發展國內金融機構外包業務,在提高風險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從IT相關業務、信用卡業務、人力資源管理、後勤保障服務,向金融數據處理和災備、客戶服務、財務和會計、營銷、研發設計等高端外包業務發展。 第二,加強對企業和人才培育,完善金融服務外包法律環境。針對我國金融服務外包存在的大型金融服務外包企業少、金融外包服務專業人才短缺、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保護還不夠完善等薄弱環節,加強企業和人才培育,完善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保護等法律環境建設,增強金融服務外包發展潛力。在對企業培育上,不僅要繼續引進國際知名金融服務外包公司,更要積極培育更多的本土型競爭力強的專業金融外包服務商;在對人才培育上,加大對金融服務外包業務的專門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通過進行職業資格認證、培訓和招攬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等多渠道方式,培育大批高素質的金融服務專業人才,為我國金融服務外包業的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在完善知識產權和信息安全保護等法律環境建設上,研究制定保護知識產權和個人信息安全的國家法規和行業規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大力倡導企業誠實守信,保護客戶商業秘密,遵守國際通行的信息保護規則,在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內設立保護知識產權舉報投訴服務機構,加強軟體盜版等各類侵害知識產權行為的打擊,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第三,加快金融服務產業集群基地建設,發揮產業集群優勢。以上海、北京、深圳、崑山等金融服務外包產業基地為重點,推動金融服務外包產業集群發展。
3. 中國的服務外包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金融全球化、一體化進程加快,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優化配置的新一輪國際產業轉移發展迅猛。其中,金融服務外包特別是離岸外包,以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升質量、改進效能等多重優勢,成為國際產業轉移的重點領域,對金融服務貿易貢獻與日俱增,在金融服務業中的地位日趨重要。從全球范圍看,金融服務外包行業正處於行業周期的高速成長期,並已成為國際外包市場的主流。
從我國大型金融服務外包企業分支機構數量和地域分布變化看,無論是以金融服務外包為主業的公司,還是兼營金融服務外包的企業;無論是以在岸外包為主的外包公司,還是以離岸外包為主的外包公司,雖然設立時間普遍不到10年,但網點鋪設速度較快,不僅在國內重點城市廣泛布點,而且在發包方最集中的歐美和日韓等設立了分支機構或辦事處。如華拓數碼、東南融通、文思創新、軟通動力等,在國內的沿海發達城市和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等都設有分支機構。由此可見,近年來我國金融外包業務發展迅速。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為120億元;2013年,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為210億元左右。預計未來幾年行業市場規模增長率在22%-30%,到2018年我國金融服務外包市場規模約795億元。
由於中國的金融外包監管等配套政策出台時間較短,尚不完善,對外包發展的政策支持程度比較有限。此外,本土金融服務外包提供商由於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本土金融服務外包商的營業規模普遍偏低;②本土金融服務外包商的人員規模普遍較小;③本土金融服務外包行業集中度較低;④本土金融服務外包行業利潤率較低;⑤本土金融服務提供商產業組織和管理較不成熟;⑥跨國金融機構和大型跨國服務外包機構在華設立外包機構普遍屬於"尋求市場"型的服務投資,導致我國金融外包整體競爭力較低,難以在國際舞台上大展拳腳。
前瞻產業研究院金融外包行業報告分析認為,我國金融外包行業的發展可以借鑒印度的經驗,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人才培養、稅收等方面採取措施,另外,可以從渠道建設、品牌建設、區域拓展等方面採取不同的策略來提升整體的實力。
總體來說,雖然金融服務外包行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整體行情還是很好的,增長速度也很快,是一個很不錯的行業,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
4. 金融外包是什麼意思
簡單點說,就是金融企業將自己的應該自己完成的部分工作,外發給其他企業承擔。比如說,銀行需要ATM機,但是他自己不會生產和後續維護,這個工作就可以金融外包給專業的技術公司來生產和維護這些設備。
5. 請高手解答有關貸款服務外包業務
LZ你好,本人就在這行業工作,友情相助一下。貸款服務外包,屬於商業銀行服務外包中的一種。根據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商業銀行外包風險管理指引》第三條對「商業銀行服務外包」的定義:外包是指商業銀行將原本應由自身負責處理的某些實務委託給服務提供商進行處理的經營行為。服務提供商包括:獨立第三方,商業銀行或其所屬集團設立在中國境內或者境外的子公司、關聯公司或附屬機構。因此,包括貸款外包在內的銀行外包行為,在規章層面已經得到了中國銀監會的承認和支持。
從實例來看,以行業典型企業國內知名的江川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分類來看,在其接受銀行等金融機構委託,提供的全程貸款流程中、包括但不限於貸款營銷、調查、信用評級、評審、審查、擔保物評估、擔保登記、放款審查、台賬管理、貸後管理、催收清欠等貸款服務。
6. 上半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9875億元,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據媒體報道,商務部公布了上半年我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額為9875億元,這也讓許多人感到好奇,這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會有何影響呢?據了解,此次我國企業承接的服務外包金額同比增長也是十分多的,同時也會拉動我國經濟的增長,擴大我國國民經濟的內需,促進高質量發展。
據此,筆者認為,這一事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也是有著許多作用的,可以有效拉動我國經濟的增長,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和對外交流,希望我國的相關企業能夠加快走出去的步伐,提高我國的產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