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司是在哪一年成立的
我國首批消費金融公唯缺慎司是在哪一年指敬成立的?
1.2006年
2.2010年
正確答案:2010年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銀監會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的,不吸收公眾存款,以扮明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2010年,國內首批3家消費金融公司於1月6日獲得中國銀監會同意籌建的批復,首批獲批的消費金融公司發起人分別為中國銀行、北京銀行和成都銀行,這3家公司將分別在上海、北京和成都三地率先試點。
⑵ 消費金融變局捷信
3354對話Basker Rangachari,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產品與市場負責人。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是銀監會批準的首批四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的外資公司。
他在巴斯克銀行和消費金融領域擁有超過30年的國際經驗,專注於數字營銷、品牌增長、客戶分析等領域。
以下是與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產品和市場負責人Basker Rangachari的對話:
1.我們了解到,捷信從去年開始實施「2023戰略」,這個戰略的核心之一就是「數字化」。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捷信的品牌戰略有哪些調整?這些調整背後有哪些市場洞察?
巴斯克:捷信的2023戰略不僅是數字化轉型,也是將客戶置於我們業務的中心。
在過去的30年裡,我們看到中國客戶已經完全數字化,消費者已經適應了數字化的趨勢。他們更渴望舒適的生活方式,更願意為便利、靈活和放鬆買單。現在,他們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幫他們省錢、省時、省心的金融服務夥伴。
捷信深耕中國市場多年,品牌形象一直專業、可敬、值得信賴。市場調研結果顯示,客戶對捷信品牌的認知度在消費金融牌照商中處於前列,尤其是在非提示性認知和第一非提示性認知的表現上,優於其他品牌。
但捷信現有的品牌認知更多的是基於之前的商業模式,即更強調線下消費場景和銷售人員引導;事實上,捷信的商業模式已經升級。在信貸服務的基礎上,提供更多創新產品和超值福利,滿足客戶多樣化的日常消費需求。
因此,品牌建設對捷信2023戰略至關重要。可以塑造客戶對捷信的認知,在客戶和捷信之間建立積極的情感聯系。這決定了客戶是否願意進入我們的新生態系統並保持忠誠。
我們的品牌承諾保持不變:捷信是最佳購物夥伴,提供無縫金融服務和超值體驗。
我們現在做的是克服消費者對捷信品牌認知的差距。通過分析客戶的數字化行為,通過各種數字化渠道,讓客戶了解並認同我們的整個生態產品體系。
2.您曾在多家跨國金融企業擔任主管市場品牌的高管,尤其熟悉亞洲市場。在你看來,一個成功的消費金融品牌應該具備哪些要素?
巴斯克:為了建立一個成功的消費金融品牌,我們必須首先深入研究我們服務的客戶群體。在過去的銀行從業經歷中,我發現銀行服務的客戶群體非常廣泛,而消費金融公司主要服務於藍領階層,大部分畢笑是從事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勞務人員,或者是小業主和靈活就業人員。
藍領工人既缺錢又沒時間。大部分都是小時工。
他們擔心工作時間不足會影響收入,也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機器自動化取代,這讓他們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安全感。
好的消費金融公司要考慮目標客戶的心理需求,讓他們相信它提供的服務和展示的形象是安全可靠的,就像朋友一樣。
因此,我認為,一個成功的消費金融品牌應該具備四個特徵:
1.隨時隨地提供即時金融服務,為客戶節省時間;
2.透明的定價和簡單的溝通有助於建立信任,幫助客戶省心;
3.全渠道客戶服務,滿足目標群體的獨特需求,幫助客戶節省人力;
4.喜歡和踏實的品牌調性,可以成為目標客戶群值得信賴的專家顧問和朋友。
3.你認為中國的消費金融市場和其他國家有哪些異同?
巴斯克:對比亞洲、美國、歐洲的市場,我想分享三個相同點和三個不同點。
三個相似之處是:
1.目標客戶群的基本需求、生活願景和家庭價值觀;
3.在中國,美國,歐洲和一些發達的亞洲市場,監管機構正在不斷重塑市場動態,並在價格控制和資本充足率方面發揮積極的監督作用。
三個區別是:
1.得益於過去20年中國經濟強勁穩定的增長,中國客戶對未來更有信心,對失業的擔憂也相對較低。因此,他們更願意使用信貸設稿斗施來享受更高質量的生活。這促進了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使其比其他國家更具活力。
2.除了有類似創業夢想的越南人,中國人的創業慾望比很多東南亞市場都要強烈得多。其他市場的消費者願意尋求更多的休閑時間。另一方面,中國消費者毫不猶豫地努力工作,並願意長時間工作以提高收入和社會地位鍵數磨。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中國人的一個信念。中國消費者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並願意推遲即時休閑來賺取額外收入。因此,在尋求金融服務時,價格並不是中國消費者唯一關心的問題。他們也看重效率和實用性。
3.我個人因為在很多國家生活工作過,所以發現數字支付在中國比較普遍,金融服務的線上發展也非常迅速。
4.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獨特性對捷信這樣的外資企業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巴斯克:就中國而言,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獨特性和挑戰性在於,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必須與擁有世界領先技術、雄厚財力、龐大規模和客戶群的互聯網巨頭競爭。盡管捷信集團在捷克、哈薩克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都有業務,但在這些國家,電子商務仍在增長,沒有類似的互聯網巨頭引領市場。
但中國市場的機會也非常有吸引力。首先,以我的經驗來看,監管正在向有利於持牌機構的方向發展,非持牌機構的業務在萎縮,監管也在加強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事實上,這有利於市場的長期增長,確保合規牌照持有人有足夠的客戶基礎和
資本持續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
對於消費金融機構來說,成功不在於一味的大量放貸,更在於是否有成熟的風控催收系統和資產組合促成有效回款。這正是捷信比較擅長的地方,因為捷信在其他國家有銀行業務,我們的風控水平在質量和深度上都更接近銀行。隨著監管的積極調控,捷信作為持牌機構將可以在市場競爭中更具優勢。
為了優化媒體渠道和內容,我們與業界領先的DMP數據管理平台提供商合作,並與第三方數據供應商達成戰略合作。利用合作夥伴的技術和資源,我們可以實時監控媒體表現,並根據客戶反應完善我們的受眾定向、創意素材、投放競價和頻次策略。
6.您多次強調要加強捷信客戶與品牌的「情感聯系」。一般認為捷信服務的是長尾人群,是價格敏感型客戶。「情感聯系」對捷信的客戶真的重要嗎?為什麼?
巴斯克:當然重要。在我看來,客戶會根據不同的購買決策做出不同的行為。舉個我們身邊的例子:如果一位女士面前有兩個手包,她可能會根據喜好選擇任意一款,但如果我們展示手包上的logo,其中一款是香奈兒,那位女士則大概率會選擇香奈兒,即便那款包更難看一點,因為香奈兒是優雅和高貴的象徵。這就是情感聯系的力量。
事實上,我們的客群分布在過去兩年中也發生了變化。兩年前,我們的客群主要以中年成家的客群為主,而這群人對價格相對更敏感一些,因為他們要為家庭開銷精打細算。但是現在,我們的客群中年輕人的佔比正在逐漸增長,他們享受消費的樂趣勝過計算價格。麥肯錫,凱度等行業調研報告也顯示,年輕群體享受當下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續增加,並且他們也逐漸習慣通過短期信貸服務快速實現願望,之後再按期還款。這些年輕人大多是精明的,他們清楚自己的償付能力。他們也樂意去支持他們認同的品牌,所以與年輕群體建立情感聯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捷信的品牌塑造有兩個方向:1)對於年長一些的客群,我們要讓他們意識到我們之間的情感聯系勝過價格,我們也有更多樣便捷的服務供他們選擇;2)對於年輕客群,我們首先要和他們建立牢靠的情感基礎,驅使他們主動選擇捷信。
7.請分享一個近期捷信成功的品牌戰役。
接下來,我們將會陸續上線更多的權益包。本月,我們將推出全新的捷享半年卡,更加優惠,面向全市場的客戶。我們也將在下半年加大品牌曝光力度以及默客喚醒活動。屆時,我們將很樂意分享相關進展給大家。
捷信金融於2004年進入中國,2007年12月在廣東省正式啟動消費金融業務,在深圳設立了第一個中國運營後台,搭建了國內領先的金融數據處理和業務支持平台。通過與全國零售商建立戰略合作,為客戶提供店內消費貸款服務。捷信還是是中國首批試點的4家消費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外資公司。截止2019年7月份,已經在全國29個省和直轄市開展業務,涉及312個城市,有1600萬活躍用戶。
捷信金融2018年財報
截至2018年底,捷信消費金融凈利潤為13.96億元,同比增36.56%;發放貸款846.51億元,同比增15.28%;貸款余額為898.35億元,同比增15.29%;不良貸款率3.98%。分析其利潤表可知,營業收入主要為利息及手續費,截至2018年底,該項營收為261.51億元,同比增43.12%。261.51億都是借款人的血汗錢。初步估計貸款綜合利率超過36%,以捷信官網的商品貸為例,貸款金融為1萬元,期限24期,每個月在不包含服務包服務費和靈活還款服務費的前提下,最低每個月還款590.47元,這個是借款人能拿到的最好價格,算下來利率正好為36%,如果再算上各種服務費,肯定遠遠超過36%,妥妥的高利貸。捷信真是聰明,產品利率踩著高利貸線,通過服務費收取變現高額利息。
捷信商品貸介紹。
⑶ 捷信公司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一家平均年化借款利率達31.3%的荷蘭「放貸」公司,於7月15日下午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國是其開展業務的主陣地,截至2019年一季度,來自中國用戶的貸款貢獻比例超過六成。
這家公司名為捷信集團,注冊地在荷蘭,由捷克人皮特·凱爾納於1997年在捷克創立,主要在包括中國、東南亞以及中東歐在內的9個國家提供銷售點貸款(在線下銷售門店提供貸款服務)、現金貸以及循環貸款等產品。它於2007年進入中國,2010年成立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
左為皮特·凱爾納,捷信集團創始人和大股東;右為依西·施梅茲,捷信集團CEO
9年間,捷信在中國積累了5030萬名客戶,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8%。2018年,捷信業務收入達39.52億歐元,凈利潤為4.98億歐元。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元;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
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是高達上萬起投訴的「黑歷史」。
盡管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持牌機構,但捷信的貸款利息居高不下,通過收取利息、手續費、傭金等,其貸款利率一度超過36%。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其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被投訴的主要問題是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典型高利貸」。在其招股書中,也明確稱「過往,我們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來捷信的不良貸款率也逐年上升。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不良貸款率依次為6.1% 、6.9%、8.4%,而同樣持牌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一般不超過2%。
未來,伴隨著越來越強的法律監管,怎樣解決高利率帶來的高壞賬,是捷信需要面對的問題。
1、高收入:放貸1500億收入305億
捷信招股書顯示,其消費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銷售點貸款、現金貸款及循環貸款。現金貸款是捷信最大的業務,2016年底該業務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50.9%,截至2019年3月31日,上升至70.5%;其次是銷售點貸款,截至2019年3月31日佔總額的比例為24.1%。
在經營業績方面,2018年捷信客戶貸款總額為19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509億元。其中,現金貸款和售點貸款各佔比69%和25.5%。其經營收入高達39.5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凈利潤為4.98億歐元,比上年增長81%。2019年一季度,其經營收入為10.23億歐元,凈利潤為1.54億歐元。
捷信提到,經營收入及利潤增長主要由於公司經營所處各國家的未償還貸款余額(尤其是現金貸款)增加;而經營業績影響最大的項目是凈利息收入。招股書中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捷信凈利息收入在2019年一季度、2018年、2017年、2016年占年度經營收入比例分別是88.0%、81.4%、77.4%及76.6%。
從2016年至今,中國是捷信開展業務的主陣地。與其他地域相比,貸款貢獻比例一直處於首位(超過50%)且連年走高,截至2019年一季度該佔比已上升至63.9%。
2007年,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成為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2009年8月13日,原銀監會正式發布了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工作,捷信當初與中銀消費金融等藉此時機獲得首批頒發的消費金融試點牌照。彼時,捷信中國公司所在地天津濱海新區的管委會主任何樹山曾表示,捷信消費金融公司的建立,標志著濱海新區金融改革試點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使天津成為繼北京、上海和成都之後的第四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27家機構拿到消費金融牌照,其中24家已經開始營業,捷信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在這些已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20家有銀行背景,其中城商行背景的有15家,國有大行控股的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背景的2家,台資銀行背景的1家。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稱,盡管捷信屬於外資機構,但根據現有規定,外資不是消費金融牌照頒發的門檻,而且目前也沒有明確不對外資機構頒發消費金融牌照,實際上,後來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有一些有外資股東。
捷信在中國以線下渠道模式而聞名,在華有超過23.9萬個銷售點,覆蓋逾300個城市,雇員人數約5.8萬人。截至2019年3月末,捷信在中國有5030萬名客戶,未償還貸款134億歐元。主要集中於銷售點貸款及現金貸款(包括消費貸款),並開始推出循環貸款。
目前其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28%,在24家中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銷售點貸款未歸還余額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其在新增貸款業務方面頗具優勢。
招股書顯示,2018年其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收入凈額為1.79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3.82億元。
此前監管對現金貸業務整頓,對捷信在中國區的業務也產生了影響。捷信表示,在中國的總貸款及經營收入於2016-2018年增長,收入凈額於2017年下跌,2018年上半年產生虧損,是因實施多項法律及法規後市場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為應對市場擾動所採取的審慎措施所致。
2、高利率:年化利率超30%,僅手續費年入64億
捷信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客戶存款、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以及聯合貸款安排、資產出售及經紀等輕資本融資模式。從2016年12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捷信有借款或承諾信用額度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數量由35家增加到140多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樣的資金來源成本較高。
較高的資金成本,必然抬升其貸款利息。根據招股書信息,過往,其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但在中國監管文件之後,其下調有關利息低於36%。自2018年5月30日起,捷信已將其所有產品類型的年化實際利率(包括可選服務費)調整至符合36%上限范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平均年化實際利率下降至31.3%。
這意味著,盡管捷信作為一家持牌正規消費金融機構,但其貸款利率仍然高於現行法律保護的范疇。按照規定,年利率小於24%的借貸屬於國家司法保護范疇。年利率超過36%的借貸利息,超出部分無效。
實際上,除了利息之外,其收入構成中還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招股書中稱,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主要產生自客戶隨發放貸款一同購買的客戶保障計劃及其他服務等附加產品所專區的傭金,以及較小程度上產生自預期貸款的滯納金。
張葉霞稱,這是行業比較常見的收費方式,目前行業絕大部分的貸款類公司收入來源基本可分為利息收入、服務費以及逾期罰金等。在這種收費情況下,名義借款利率確實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綜合借款利率,需要借款人自行計算。
在2018年其39.52億歐元的經營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就達到8.36億歐元,摺合人民幣64.5億元。在這其中,客戶保障費用收入佔大頭,超過5.5億歐元。
而根據捷信用戶的說法,這些客戶保障費用在放款時以「砍頭息」的方式被扣除,這也是其被用戶詬病的地方之一。
3、高投訴:投訴上萬起,中國貸款不良率達9.7%
2017年,捷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依西·施梅茲在接受采訪時稱,捷信集團70%的客戶都是從未向銀行貸款的首次借款人,捷信中國客戶的平均單筆貸款額度為2500元左右,線上申請的平均額度為1500元左右。而對於之前合作過、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通過交叉銷售,平均額度可達到1.2-1.4萬元。
伴隨著業務的擴張,捷信面臨的投訴也不少。
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問題集中在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稱其為「變相高利貸」。
高利率必然伴隨著高壞賬,捷信也不例外。根據捷信的招股書,其在中國境內的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的4.3%上升至2018年時達到9.7%。
張葉霞表示,根據此前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報來看,其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為3.98%,與其招股書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有差異,可能是因為統計口徑的問題。
「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中公布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的公司較少,僅有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兩家公布相關數據,與中銀消費金融公司(3.15%)相比,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處於略高的水平。」她稱。
實際上,這一不良率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的水平。就在今年7月初,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發布會上稱,當前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穩定在2%左右。兩相比較,凸顯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策略。
招股書中也對該壞賬的變化做出解釋。捷信表示,這些壞賬增加主要由於2017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產生的現金貸款賬齡的增長,該等貸款受市場發展導致貸款批次風險增加所影響。此外,還有2018年組合增長速度下跌。
張葉霞認為,相較於其他的消費金融公司,盡管捷信一直在布局線上業務,但其線下業務相對較強,尤其是線下現金貸業務,其擁有諸多裝修、3C等領域的場景。這部分不良率相對較高,捷信所准備的風險計提(即不良貸款覆蓋率)也相對較多。
捷信不良貸款率上升也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招股書顯示,其2016年至2018年總體不良貸款比率分別為6.1%、6.9%、 8.4%,2019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為7.8%。
盡管如此,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蛋糕已是有目共睹。根據測算,中國消費金融貸款的未償還結余總額預期由2018年12月31日的12550億歐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550億歐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預期消費金融貸款滲透率於同期由11%增至17%。
但在日趨嚴格的國內金融市場上,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還能支撐多久?這是其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⑷ 消費金融公司名字
消費金融公司的名字有以下幾個:
1、中銀消費金融:中國銀行的附屬機構,由中國銀行設立;
消費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