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的機構設置
上海市浦東新區金融服務局設5個內設機構,2個階段性專項工作辦公室。另外,浦東新區推進上市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我局。
一、內設處室
(一)辦公室
協調局內各業務部門的相互配合,督促檢查局重點工作的落實情況;負責重要文件發布工作;負責機關內部會議組織、文電處理、電子政務、檔案、機要、保密等行政工作;負責財務和資產管理、安全保衛、後勤保障等工作;負責外事工作;負責組織建設,做好乾部的培養、選拔、任免、監督等工作;負責局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培訓、獎懲、福利及機構編制的管理工作;負責黨風廉政建設,指導局工會、共青團、婦女等群眾組織開展工作;負責國內金融區域合作和交流;負責對外聯絡、接待工作。
(二)機構發展服務處
對口聯系金融監管部門及其駐滬機構;負責傳統監管類金融機構的引進和日常聯系,了解傳統監管類金融服務行業的發展情況,研究制定完善相關的政策;負責傳統監管類金融行業的綜合統計和分析;推動傳統監管類金融機構的創新和發展;負責傳統監管類金融行業的風險監測、防範和化解。
(三)金融規建協調處
負責服務各類金融市場和配套機構;負責金融專業配套服務企業的引進和日常聯系,優化金融專業配套服務業的結構和機構組成;研究金融專業配套服務業與金融業互相促進的各類政策舉措;支持本土的專業配套服務機構提升服務能力。
(四)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處
研究金融業服務地方經濟社會事務,制定推動金融業與新區產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的措施;利用金融資源支持新區重點產業發展融資,加大對科技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制定並落實「銀政合作」方案,通過「徵信平台」和「金融服務窗口」為金融機構和中小微企業提供聯系的橋梁;促進金融機構支持「三農」;推動金融機構參與新區的民生事業,促進社會發展。
(五)金融創新服務處
負責重要文件起草工作;負責浦東金融核心功能區建設的推進和協調工作;組織研究浦東金融業發展和國際金融的重大問題;研究分析國內外宏觀金融形勢、國家金融政策和新區金融運行情況,提出政策建議;推進新區金融法制環境的建設;負責金融創新項目的前期研究,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和對外開放;負責籌備社區金融文化活動,增強浦東金融文化氛圍;負責籌備各類金融學術專題活動,增強浦東金融學術研究氛圍。
二、專項辦公室
(一)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發展辦公室
負責私募股權投資、財富管理等新興金融機構的引進和日常聯系,了解私募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情況,研究制定完善相關的政策;受理股權投資管理企業和股權投資企業各項備案,受理外資股權投資企業合格境外投資人資格認定申請;負責私募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行業的綜合統計和分析;推動私募股權投資、財富管理企業的創新和發展;負責私募股權投資、財富管理行業的風險監測、防範和化解。
副主任:余佩珍(主持工作)
(二)地方金融管理辦公室
負責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准金融行業日常監督和管理;負責新區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等經營許可的預審和日常監管;負責商務部審批的融資租賃企業的引進和日常聯系,了解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情況,研究制定完善相關的政策;負責地方金融行業的綜合統計和分析;推動地方金融機構的創新和發展;負責地方金融行業的風險監測、防範和化解;負責上海信託登記中心建設的推進工作。
副主任:郭暉(主持工作)
三、浦東新區推進上市聯席會議辦公室
推動新區上市公司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資產質量;編制新區企業上市工作計劃,推進企業上市;支持和鼓勵新區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並購重組;負責區內企業資本市場融資的指導和協調工作。
主任:施海寧(兼)
常務副主任:董勤發(兼,主持日常工作)
常務副主任:陳滸(兼,負責主任交辦的專項工作)
副主任: 沈乃恩(兼)、張曉燕(兼)、門慶兵(兼)、余佩珍(兼)
專職副主任:楊阿侖
按有關規定設置紀檢監察機構。
② 浦東的發展
相信即便是對上海了解不多的人,也聽說過「浦東」這個名字。事實上,近年來上海的開發開放正是從浦東的開發開放開始的,可以說一個浦東盤活了整個上海,浦東開發帶來的是整個上海的復興。
10月13日,我市黨政代表團來到浦東新區學習考察。在疾駛的車里,就能感受到浦東發展浪潮撲面而來:你看,有著100米寬和5000米長的世紀大道,恢宏氣勢令人嘆為觀止;而要想一窺東方明珠電視塔或者比鄰而居的金茂大廈的全貌,也必須抬頭仰望才得見……
浦東負責人的介紹則進一步加深了這一印象,他說,15年來,浦東新區匯集金融機構170多家,固定資產投資達到5300億人民幣。目前,浦東新區分為四大功能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金橋出口加工園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和外高橋保稅區。浦東新區的GDP已經從1991年的60億增長到2004年的1790億,年均增長19%。「十一五」期間,我們要把浦東新區建設成為外向型、多功能、現代化新城區,到2010年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說實在的,隨同市黨政代表團在浦東參觀學習時,總覺得這學習合作的「抓手」很難找,且不說,整體發展難望項背,就是一個項目動輒投資幾十億、上百億的實力,也只能讓人望洋興嘆。而這天下午,市黨政代表團與上海市經濟委員會進行座談,座談中,上海市經委副主任樂景鵬的一番話則解開了記者的這個「疙瘩」。
樂景鵬說,作為長三角的領軍城市——上海發展迅猛,但這兩年發展速度趨緩,我們把這看作游泳時換氣的過程。游泳換氣,如果換得好下半程還會保持良好的速度,如果換不好,後面速度就要受影響,進而影響全程的速度。所以,在「十一五」期間,上海按照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對產業格局進行調整,由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產業結構,向高技術產業邁進。
這讓人想起了浦東現在的情形:中央對浦東開發的支持帶來的優惠政策對於創業者和企業家們來說無疑具有巨大的誘惑力。周邊省份的很多大公司都將總部遷到上海。同時,由於大批跨國龍頭企業的被引入,其所發生的產業集群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於是,眾多的資本和人才雲集浦東。大量的集聚也使得「資本溢出效應」初露端倪。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將注冊地放在上海,而將生產製造基地往周邊地區轉移。這樣上海的經濟結構的調整就為周邊地區招商引資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有著「上海後花園」之稱的崑山,其發展就是依靠浦東的開發開放,利用上海的輻射作用主動與上海接軌。
知道這些也就明白了,樂景鵬所說的這個「換氣」過程,很大程度就是上海產業轉移的過程。我們知道,在經濟學的教科書上,產業轉移指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資源供給或生產需求條件發生變化,某些產業從一個國家或地區轉移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企業自發的經濟行為和過程。產業轉移是國際間或地區間產業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轉移國或地區與轉移對象國或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
其實,產業轉移的前提,可以簡單地概括為成本條件和比較優勢。比如,現在浦東可供利用的土地資源越來越少,地價也越來越高,有關資料表明,那裡的地價,每平方米土地的開發成本已經超過100美元,在此情況下,占浦東GDP大半壁江山的製造業的發展遭遇到了瓶頸。所以,浦東要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的結構,不斷提高第三產業發展的能級,在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會展旅遊等行業,初步形成對長三角和長江流域強有力的服務和輻射功能。這樣,產業轉移勢在必行。
我市黨政代表團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赴滬的,尋找承接產業轉移的機遇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如果說崑山背靠上海是其承接產業的比較優勢,那麼我市對俄的區位優勢和富集的資源也同樣是吸引上海產業轉移的比較優勢。也正是對於自己的比較優勢充滿了信心,市委書記馬曉林在滬期間,接受上海東方衛視采訪時說:「要把牡丹江打造成為上海的北方後花園。」
所以,聆聽了浦東的發展浪潮,我們的信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