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反洗錢法2020新規
反洗錢法新規:
1、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建立起客戶身份識別的制度,要求客戶在辦理金融業務時出示真實有效的身份證原件,進行登記和核對;
2、金融機構應執行大額可疑交易的報告制度,出現在一定時間內超過規定交易金額的可疑交易應及時向反洗錢中心報告;
3、進行反洗錢調查時人數不得少於兩人,並且應出示合法的身份證件和調查證明。
一、洗錢罪的構成要件包括:
1、洗錢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具體來說,洗錢罪不但危害了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還對司法機關追繳上游犯罪的工作造成了障礙。因此洗錢罪的客體不是單一客體,而是復雜客體;
2、洗錢罪在客觀上就是表現為通過金融手段,將非法所得偽裝成合法收入;
3、洗錢罪的主體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目前的立法趨勢是洗錢罪也可以有單位犯罪;
4、從洗錢行為的外觀來看,洗錢罪的主觀要件應該是行為人故意實施的。洗錢罪目的性很強,同時存在很高的技術性,洗錢的手段非一般人所能掌握,因此過失不能構成洗錢罪。
二、洗錢罪的量刑標准包括:
1、沒收違法所得,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
2、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洗錢數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罰金。
綜上所述,洗錢罪是指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而提供資金賬戶的,或者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的,或者通過轉帳或者其他支付結算方式轉移資金的,或者跨境轉移資產的,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行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一條【洗錢罪】為掩飾、隱瞞毒品犯罪、黑社會性質的組織犯罪、恐怖活動犯罪、走私犯罪、貪污賄賂犯罪、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詐騙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的來源和性質,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沒收實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產生的收益,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提供資金帳戶的;
(二)將財產轉換為現金、金融票據、有價證券的;
(三)通過轉帳或者其他支付結算方式轉移資金的;
(四)跨境轉移資產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來源和性質的。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⑵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留存投訴資料投訴辦結後留存
應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留存投訴資料,並在投訴辦結後進行妥善保存。
一、投訴資料的留存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接收客戶投訴時,應詳細記錄投訴內容、投訴時間、投訴人信息等相關資料。這些資料是後續處理投訴的重要依據,也是監管部門進行監督檢查的重要參考。因此,金融機構應確保投訴資料的完整性和准確性,避免因資料缺失或錯誤導致處理不當或無法追溯。
二、法律法規與監管要求
銀行業金融機構在留存投訴資料時,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對金融機構的客戶投訴處理提出了明確要求,包括建立投訴處理機制、保障客戶合法權益等。同時,監管部門也會發布相關通知或指引,進一步規範金融機構的投訴處理工作。
三、投訴辦結後的資料保存
投訴辦結後,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對投訴資料進行妥善保存。這既是對投訴處理工作的總結,也是對金融機構內部管理水平的體現。保存投訴資料有助於金融機構分析投訴原因、改進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同時,這些資料也是金融機構應對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或監管檢查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投訴處理與資料管理的建議
為了進一步提升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投訴處理與資料管理水平,建議金融機構加強內部培訓,提高員工對投訴處理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建立完善的投訴處理機制,確保投訴能夠得到及時、公正、有效的處理;加強與監管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共同推動投訴處理工作的規范化、標准化。
綜上所述: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監管要求留存投訴資料,並在投訴辦結後進行妥善保存。這不僅是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機構規范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舉措。通過加強投訴處理與資料管理工作,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贏得客戶信任,實現可持續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客戶投訴處理機制,對客戶投訴應當登記,並及時、公正、有效地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規定: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⑶ 金融機構應當設立什麼機構負責反洗錢工作
指定內設機構負責反洗錢工作。
根據《反洗錢法》第十九條: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在業務關系存軒期間,客戶身份資料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客戶身份資料,客戶身份資料在業務關系結束後、客戶交易信息在交易結束後,應當至少保存五年,金融機構破產和解散時,應當將客戶身份資料和客戶交易信息移交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定的機構。
(3)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客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特定非金融機構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等規章制度,開展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如有對特定非金融機構開展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更為具體或者嚴格的規范性文件,特定非金融機構應從其規定,如沒有更為具體或者嚴格規定的,特定非金融機構應參照適用金融機構的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規定執行。
對於未按照有關規定開展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工作的特定非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或特定非金融機構的行業主管部門應依法對其採取監管措施或實施行政處罰。
⑷ 反洗錢規定金融機構應當建立的反洗錢基本制度有哪些
交易記錄保存制度、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和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根據《反洗錢法》
第十九條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建立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
在業務關系存軒期間,客戶身份資料發生變更的,應當及時更新客戶身份資料。
客戶身份資料在業務關系結束後、客戶交易信息在交易結束後,應當至少保存五年。
金融機構破產和解散時,應當將客戶身份資料和客戶交易信息移交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定的機構。
第二十條金融機構應當按照規定執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
金融機構辦理的單筆交易或者在規定期限內的累計交易超過規定金額或者發現可疑交易的,應當及時向反洗錢信息中心報告。
第二十一條金融機構建立客戶身份識別制度、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保存制度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制定。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4)金融機構應當建立客戶擴展閱讀
《反洗錢法》
第三十二條金融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設區的市一級以上派出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的;
(二)未按照規定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的;
(三)未按照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的;
(四)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或者為客戶開立匿名賬戶、假名賬戶的;
(五)違反保密規定,泄露有關信息的;
(六)拒絕、阻礙反洗錢檢查、調查的;
(七)拒絕提供調查材料或者故意提供虛假材料的。
金融機構有前款行為,致使洗錢後果發生的,處五十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款,並對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特別嚴重的,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責令停業整頓或者吊銷其經營許可證。
對有前兩款規定情形的金融機構直接負責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建議有關金融監督管理機構依法責令金融機構給予紀律處分,或者建議依法取消其任職資格、禁止其從事有關金融行業工作。
⑸ 金融機構配合反洗錢調查的義務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國務院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省一級派出機構發現可疑交易活動,需要調查核實的,可以向金融機構進行調查,金融機構應當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文件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