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肥咖法案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

肥咖法案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13 12:11:21

Ⅰ 目前的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是否有影響

影響一◆◆
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

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於此次席捲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在6-7月份沖高的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又將遭遇考驗,張斌說,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

影響二◆◆
加大國內進口商品成本

進口方面,由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則與美元匯率密切相關,目前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元走勢的強弱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低,從可以觀察到的數據來看,由於近期美元逐漸反轉走強,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顯現下降趨勢,這對需要大量資源性產品的中國來說本屬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倒閉、美林公司被收購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國政府宣布接管的「兩房」,美國金融市場反復動盪嚴重影響到美元匯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
雖然中長期還是看好美國經濟走強和美元匯率走高,但是短期內弱勢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場所認可,如此一來,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將被再度推高,我國進口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大為增加。

影響三◆◆
重創國內金融市場信心

雷曼兄弟公司破產是美國次債危機的延續,帶給金融機構的損失和震動相當大,華爾街五大投行擁有強大的投資和研究團隊,資產超過數千億美元,信息資源也極為豐富,這樣大型的投行也紛紛倒閉,說明了此次危機的嚴重性。「不同的金融機構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失,有所區分的只是損失額度大小,像雷曼兄弟,還包括前面被美國政府接管的「兩房」和3月份被摩根大通收購的貝爾斯登等,但與其估算投資者的直接損失不如考量對金融市場的信心打擊。

影響四◆◆
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直接損失

雷曼兄弟破產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我國的金融機構、投資者持有較多的次級債券,形成實際損失;另一方面,金融危機導致美國出現衰退,它會傳導到中國來。

華爾街金融風暴在很大程度上也會減緩中國的經濟增長。奧運會之後,中國經濟增長步伐已然放慢,美國此次的金融風暴只會使這個問題更加嚴重。金融風暴引起美國股指暴跌,而中國政府曾在華爾街購入大量股票,中國的銀行、基金公司也曾買入大量美國基金;除此以外,金融危機引發的貸款困難還會直接影響中國的貿易出口。

其實中國現在宏觀經濟下滑,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國內經濟因素,還有一部分的確也是來自於美國,來自於外部所導致的。我們講輸入型通貨膨脹,其實經濟衰退在某種意義上也具有輸入性,因為美國是全球最大經濟體,它對各個國家的商品、投資等方面的需求量都會非常大,所以美國經濟一旦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導致全球或者許多主要國家的經濟出現下滑或者經濟出現衰退。

參考資料:華爾街金融風暴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Ⅱ 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2007年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在2008年以來沒有出現任何緩和的跡象。美國部分金融機構經營陷入困境的局面,直接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動盪,次貸危機向全球范圍內擴散的速度也開始加快。為了緩解市場危機,一些國家央行通過注資、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統緊急注入流動性,一場全球范圍的救贖行動正在上演。在這一背景下,此次危機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關注。關於「次貸」形成的背景、表現和原因、損失及影響,以及一些國家應對危機的政策干預和效果評價等問題,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熱點話題。美國次貸危機是指由於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借款人違約增加,進而影響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導致的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和流動性危機。在這一危機中,高度市場化的金融系統相互銜接產生了特殊的風險傳導路徑,即低利率環境下的快速信貸擴張,加上獨特的利率結構設計使得次貸市場在房價下跌和持續加息後出現償付危機,按揭貸款的證券化和衍生工具的快速發展,加大了與次貸有關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風險的傳染性與沖擊力,而金融市場國際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又加快了金融動盪從一國向另一國傳遞的速度。在信貸市場發生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次貸危機最終演變成了一場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波。與傳統金融危機不同的是,次貸危機中風險的承擔者是全球化的,所造成的損失是不確定的。次貸的證券化分布以及證券化過程中的流動性問題,使得經濟金融發展中最擔心的不確定性通過次貸危機集中體現出來。也正是由於上述不確定性造成了次貸損失的難以計量和對市場的巨大沖擊。既然如此,那麼次貸危機會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有哪些有用的啟示呢?由於我國仍然存在一定的資本管制,次貸危機通過金融渠道對中國經濟的穩定與健康的直接影響比較有限,對中國經濟的短期直接影響總體上不會太大。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國與美國、全球經濟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中的間接影響不可低估。(一)直接影響:比較有限1、國內金融機構損失有限國內一些金融機構購買了部分涉及次貸的金融產品。由於我國國內監管部門對金融機構從事境外信用衍生品交易管制仍然比較嚴格,這些銀行的投資規模並不大。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虧損數據,但這些銀行的管理層普遍表示,由於涉及次貸的資金金額比重較小,帶來的損失對公司整體運營而言,影響輕微,少量的損失也在銀行可承受的范圍內。2、國內金融市場動盪加劇隨著國內外金融市場聯動性的不斷增強,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持續動盪,必將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產生消極的傳導作用。一方面,會直接加劇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另一方面,外部市場的持續動盪會從心理層面影響經濟主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預期。以2008年年初為例,部分國際知名大型金融機構不斷暴露的次貸巨虧引發了一輪全球性的股災。1月份,全球股市有5.2萬億美元市值被蒸發,其中,發達國家市場跌幅為7.83%,新興市場平均跌幅為12.44%,中國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續動盪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會影響到市場的資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場與內地市場的互動關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場的持續動盪很可能對內地市場形成實質性的壓力。在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很可能會引起國內資產價格的調整,從而進一步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二)間接影響:不可低估1、出口增長可能放緩在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從經濟總量上看,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不斷升高,2006年超過1/3,2007年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仍增長了25.7%。從就業上看,外貿領域企業的就業人數超過8000萬人,其中,加工貿易領域就業近4000萬人。2001年以來,在所有的對外出口中,中國對美國出口比重一直保持在21%以上,出口增長速度也很快。由於外貿對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之一,因而美國經濟放緩和全球信貸緊縮,將使我國整體外部環境趨緊。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經濟增長存在較大的下行風險,消費者信心快速下滑。盡管中國出口結構的升級和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美國需求變化對出口的影響,但事實上,中國出口增速從未與美國經濟增長脫節。只要美國經濟出現衰退,中國出口就有可能明顯放緩。2007年第四季度的數據也顯示,中國的出口增速較前三個季度下降了6個百分點,低於全年的平均水平。因此,次貸危機可能會對我國未來的出口產生不利的影響,而對出口的影響一方面會直接作用於我國的經濟增長,另一方面會通過減少出口導向型企業的投資需求而最終作用於整個宏觀經濟。2、貨幣政策面臨兩難抉擇全球經濟的復雜多變,嚴峻挑戰著我國的貨幣政策。一方面,美歐等主要經濟體開始出現信貸萎縮、企業獲利下降等現象,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衰退的可能性加大。另一方面,全球的房地產、股票等價格震盪加劇,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市場糧食、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加大。所以,我國不但要面對美國降息的壓力,而且要應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這些都使貨幣政策面臨兩難的抉擇。3、國際收支不平衡可能加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運行的潛在風險和不確定性上升。一方面,在發達國家經濟放緩、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美元持續貶值和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的情況下,資本凈流入規模加大。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惡化,美國可能採取放鬆銀根、財政補貼等多種方式來防止經濟衰退,而這些政策可能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加劇全球的流動性問題,國際資本可能加速流向我國尋找避風港。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市場的持續動盪、保守勢力的抬頭、我國企業自身競爭力不足等因素可能會對我國的資本流出產生影響,導致資本凈流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加劇我國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另一方面,由於發達國家的金融優勢,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可能向發展中國家轉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越來越高,境外市場的動盪可能會影響到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和速度,加大資金調節的難度,而且一旦出現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可能會加大我國國際收支波動的風險。4、人民幣升值預期可能加大在美國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可能會採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和弱勢美元的匯率政策,來應對次貸危機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些都可能加劇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一方面,在美國採取寬松貨幣政策同時,中國趨緊的貨幣政策會加大人民幣的升值壓力。近幾年,在國際收支不平衡和流動性偏多的情況下,為了緩解國際游資投機人民幣的壓力,我國央行傾向於把人民幣存款利率與美元存款利率保持一定的距離。自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為應對次貸危機的負面影響,採取了減息等貨幣政策措施。1月22日、1月30日和3月18日,美聯儲分別宣布,降低聯邦基金利率75個、50個和75個基點,減息幅度非常大。目前,中美利差已經形成了倒掛。如果中美貨幣政策繼續反向而行,擴大的利差將增大熱錢流入的動力,人民幣將面臨更大的升值壓力,央行的對沖也將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弱勢美元政策在不斷向全球輸出流動性的同時,會直接影響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貶值。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至2007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3.31%,對歐元匯率累計貶值6.12%,對日元匯率累計升值14.04%。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對大部分非美元貨幣貶值的結構性差異一直伴隨著匯改,並在最近幾個月的國際金融震盪中更趨明顯。在這種情況下,非美元貨幣地區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要求可能會加大,不對稱的匯率結構體系給人民幣升值帶來新的壓力。5、境外投資風險加大從企業「走出去」的角度看,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影響可以分為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有利的是,次貸危機有助於我國金融機構繞過市場准入門檻和並購壁壘,以相對合理的成本擴大在美國的金融投資,通過收購、參股和注資等手段加快實現國際化布局,在努力提升自身發展水平的同時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支持。不利的是,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動盪和貨幣緊縮,無疑加大我國企業走出去的融資風險和投資經營風險。而且,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深入,投資者的風險厭惡和離場情緒會引起更高等級的抵押支持證券的定價重估,從而危及境內金融機構海外投資的安全性和收益性。目前,次貸危機還沒有結束,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還有待作進一步的分析和觀察。然而,可以明確的是,在現階段必須高度重視次貸危機對美國經濟和全球經濟的進一步影響,防止外部環境惡化作用於國內整體經濟運行。尤其是要重視觀察前期宏觀調控政策的累積效應,結合外圍和內部情況的變化適時作出靈活反應,熨平經濟波動,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Ⅲ 美國簽署2.2萬億刺激法案 會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簽署2.2萬億刺激法案會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是。有利於維護世界各國的經濟穩定,積極刺激民眾消費,有利於推動經濟,貨幣有可能會貶值。具體如下:

經濟學家指出,雖然巨額財政刺激能暫時平息市場對疫情的恐慌情緒,但這一政策治標不治本,只有將疫情防控放在首位才能加速推動經濟金融回歸平穩軌道。不僅如此,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還將給美國經濟埋下長期隱患。

雖然美聯儲已將基準利率降至零附近,有利於美國政府減少舉債成本,但新增的2萬億美元支出無疑會進一步擴大財政缺口,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彌補。「不能通過無休止地印鈔或借錢來支持經濟,這樣做只是把負擔轉移給我們的後代,會導致國家破產,惡性通貨膨脹。」

目前由於全球衛生安全情況持續惡化,美歐經濟遭受到嚴重打擊,市場流動性高度緊張,工業品價格普遍走低,所以國際市場暫時呈現的是通縮現象,後期一旦衛生安全情況有所好轉,經濟活動只要一抬頭,全球流動性就會急劇膨脹。



3、向航空公司撥款250億美元,向貨運公司撥款40億美元,專門用於支付員工工資、薪酬和福利,另外分別撥款250億美元和40億美元,用於貸款和貸款擔保;為「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企業」提供170億美元貸款和貸款擔保;撥款1170億美元用於醫院和退伍軍人醫療;

4、提供160億美元用於國家戰略葯品和醫療用品儲備;向小企業提供3500億美元貸款,用於支付薪酬和福利,相當於僱主每月工資的250%,最高貸款額為1000萬美元;針對被迫停業的企業或總收入較上年下降50%的企業的稅收抵免,

5、用於留住員工,其價值相當於危機期間所支付工資的50%;要求團體醫療計劃和保險提供商提供與新冠疫情有關的預防服務,無需分擔費用;推遲針對僱主的工資稅,要求2021年年底前繳納一半遞延稅,2022年年底前繳納另一半遞延稅;

6、禁止接受政府貸款的企業在償還貸款滿一年前回購股票;禁止去年至少獲得42.5萬美元收入的員工或高管加薪;阻止總統特朗普及其家族企業接受納稅人緊急救助,這項規定也適用於副總統彭斯、行政部門負責人、國會議員及其家人。

Ⅳ 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主要有哪些影響

1.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
2.對中國的具體影響:
(1)美國消費減少影響中國出口:出口方面:可以預料的是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將由於此次席捲華爾街的金融風暴而更顯嚴峻。海關總署的進出口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外貿出口額的增幅下行放緩的趨勢明顯,由於美國是中國商品最大的出口市場,一度在6-7月份沖高的中國外貿出口增速又將遭遇考驗,張斌說,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中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進口方面:受此次金融危機的沖擊,美國經濟在下半年仍有下滑的可能,從而導致其國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慾望繼續降低,而投資支出將出現增加,「這對中國的外貿出口並不是一個利好消息」,如果美國國民的消費需求減少而製造業因投資增加而逐漸恢復活力,那麼勢必減少從中國進口商品的數量。
(2)加大國內進口商品成本:進口方面,由金融風暴帶來的沖擊則與美元匯率密切相關,目前國際市場上大宗商品幾乎都以美元定價,美元走勢的強弱決定了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高低,從可以觀察到的數據來看,由於近期美元逐漸反轉走強,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顯現下降趨勢,這對需要大量資源性產品的中國來說本屬利好消息,然而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倒閉、美林公司被收購不期而至,再加上一周前被美國政府宣布接管的「兩房」,美國金融市場反復動盪嚴重影響到美元匯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
(3)重創國內金融市場信心.
(4)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直接損失:雷曼兄弟破產給國內金融機構帶來的直接影響,包括兩方面:一方面,金融機構、投資者持有較多的次級債券,形成實際損失;另一方面,美國出現衰退,它會傳導到中國來。根據破產文件顯示,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也曾給雷曼貸款5000萬美元。
3.比起歐洲國家(如美國底特律汽車城已經是蕭條得很了),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同時,國家也在通過擴張財政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40000億拉動內需等措施,現在又進行了人民幣匯率的下調,如果各項宏觀經濟措施實施有效,對於中國也就1年左右的時間能夠過去.

Ⅳ 美國2萬億救濟法案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除非你炒美股可能會有點影響,否則這2萬億基本都是美國內部生產消費消化掉的,不會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太直接的影響,再說看美國這鳥樣子怕是2萬億砸下去也不夠,小老百姓還是更多關心一下自己眼前的事兒吧。

Ⅵ 金融危機對中國資本市場的影響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形勢簡析

⑴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的產生主要由於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聯儲長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資產投資的泡沫及經濟的虛假繁榮;

2、 美國衍生工具和信用評級的金融監管不力,致使類似網路泡沫的經濟重現,使世界各國深受其累;

3、 美國對次貸危機的危害性估計不足,沒能在早期及時糾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現在難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國金融危機的後果:

1、 造成美國及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很多貌似強大的國家一夜之間就達到了瀕臨破產的邊緣;

2、 此次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度和廣度都較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要大,因為現在的全球經濟一體化放大了危機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⑶美國及全球經濟趨勢預測:

1、 雖然全球各國都已經信誓旦旦的聯合起來救市,為此出台了天文數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後幾個月的觀察。而且救市產生的金融國有化問題、救市所需資金的來源問題及其後續影響、救市單單只針對金融的流動性手段是否合適問題、今後實體經濟也面臨「救市」問題(如汽車行業)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聯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時間也很漫長,經濟的中長期衰退已經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分析

1、 由於中國國際收支的資本項目還未完全開放、資產證券化的規模還處於初級階段、中國有大量外匯儲備,這些因素是中國免於受到此次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

2、 但是,中國金融資產在美國的實際損失預計也是巨大的,具體數字有待今後的時間來檢驗和消化;(如中投對大摩、黑石、貨幣基金的投資損失慘重,各大銀行持有的次貸及雷曼債券損失也將是巨大的,這從平安90%的巨大投資損失可以看到)

3、 中國雖然沒有在金融上遭受嚴重危機的沖擊,但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的影響對中國的沖擊和考驗也是嚴峻的。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國際分工高度化、中國長期以來用外需來支持經濟的發展模式等,都決定了中國不可能再一枝獨秀。正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頭的危機靠他們自己是無法消化的,例如美國7000億美金的救市資金肯定不會自己全部買單,中國勢必會成為最終的買單一族,只是買單多少的問題而已;

5、 中國雖然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試圖用啟動強大的內需來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經濟影響,但為時太晚,長期的外需拉動型經濟豈是短期內可以改變的。而且中國面臨著通脹、通縮、滯脹的三重威脅,勢必使中國的政策制定較為艱難,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現在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已經改變,即使連續降息也難以在短期拉動內需,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機及經濟衰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

1、 全球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是針對嚴重依賴出口的實體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資的金融機構。這部分損失目前還無法完全預計,最終的損失數字也將是個天文數字。並且,出口型企業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也將在此次合駿集團的倒下後展開,更多的外向型企業死掉將是必然的;

2、 銀行業雖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但由於我國金融管制較嚴,致使損失相對較小,涉水不深。中長期看中國有持續降息的預期,但是由於消費者的心理預期變更,將在短期內有更多的資金暫時迴流到銀行,後續就看各家銀行如何應對了。

3、 房地產業的冬天現在還是剛剛開始,房地產業在過去的幾年中由於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滅後,一些不利因素紛紛顯現,比如體制上的土地分配製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紛紛出現,地面價值迅猛拉高)、房價的上漲速度遠遠超過消費者工資的上漲速度、股市的持續下跌使大量資金套牢(消費者財產性收入嚴重縮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產業的資產證券化改革還處於初級階段,由此避免了類似美國的次貸危機。

4、 鋼鐵行業受危機的影響開始顯現,表現在鋼鐵價格持續下跌,產能縮減。但是,就中國鋼鐵業來說,由於中國拉動內需的預期,勢必將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時冒著再次陷入通脹的危險,***也將放鬆固定資產投資。對於鋼鐵及機械製造業來說中期看好,至少不會嚴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業的影響將是長期的,表現在能源價格將持續走低(由於需求降低),未來風險處於中等水平。也可能由於中國內需的快速啟動致使能源價格不致下降過快,而且現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冬季取暖期,對能源的需求將在未來半年內是穩定和持續的。

6、 黃金等貴金屬、奢侈品行業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黃金價格已經在過去持續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對於黃金及其奢侈品行業來說冬天即將到來。更多的資金將撤出這個市場,消費者對實物的購買也將直線下降;

四、關於救市

1、 房地產業:現在針對房地產業的救市論甚囂塵下,本人認為此時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費納稅人錢的變相利益輸送。

⑴ 從此次房地產冬天的形成因素來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通貨膨脹、中國貨幣升值的影響產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過程中房地產業的暴利是眾所周知的,這部分利潤必須在市場的調節下回吐;

⑵ 現在房價相對消費者的工資來說還是太高,特別是中小城市後期的房地產價格上漲還未明顯下降,應該由市場來決定房地產業的未來;

⑶ 房地產業受金融危機的沖擊主要體現在需求的不足,但這正是房價過高造成的。中國百姓有嚴重的「買房情節」,潛在購買力是巨大的,只是因為房價過高,一旦房價回歸合理水平,大量的購買力將使房地產業自然復甦,所以無需救市。
以上引用網路知道

Ⅶ 美國最新通過的金融法案會帶來什麼影響

新法案被認為是「大蕭條「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將成為與「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3年銀行法案》)比肩的又一塊金融監管基石,並為全球金融監管改革樹立新的標尺。

根據該法案,美國金融監管體系將全面重塑,原先金融企業「大而不倒」狀況將得到有效改變,金融機構過度投機行為將得到有效遏止。

新法案的通過,還會增加美國金融業務的成本。法案裡面有很多的內容不僅限制美國大宗商品的交易,對衍生品也有很多的限制,美國在商品期貨上在過去的100年基本上都是處於壟斷地位的,但是新的金融法案會把這些業務推向美國以外,使得這些業務流向新加坡、迪拜、倫敦等其他金融中心。

Ⅷ 美國經濟危機對中國的金融機構有什麼影響

金融機構損失有限

中國金融機構的直接損失相當有限。由於美國政府信用擔保,我國金融機構持有的大量美國機構債不會有損失。但是在全球化的時代,

外圍金融市場的動盪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金融市場產生消極傳導作用。

陸挺:此次全球金融海嘯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比較復雜。首先,金融機構的直接投資所造成的損失相對較小。 據初步統計,我國共

持有海外公司債券約為120億美元,其中僅有小部分受到影響。如中國各銀行借給雷曼資金總計大概為7.2億美元左右。在外匯儲備投資方

面,截至7月底,我國持有519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大約4440億美元為機構債。對於美國的機構債券,美國聯邦政府已經對此進行擔保,

只要持有到期就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第二,實際上,最近由於金融市場動盪,美國國債價格正向上走,這是因為大家發現持有其他資產反而變得更加不安全、從而更願意去

持有美國國債。當然這裡面也有風險。由於美國的救市行動而發行的大量國債勢必會導致更多的貨幣供給。從中長期角度看,會抬高美國國

債利率和引起美元貶值,這會對我國以美元計價的固定收益資產造成一定的損失。但這僅是一種風險而已,美元的匯率涉及美國經濟、全球

經濟、美國貨幣供給、其他經濟體貨幣供給等多重因素,所以將來也未必一定會出現美元幣值走弱的現象。

至於美國中長期利率是否會走高的問題,其實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利率」。目前的聯邦基準利率只有2%,而且進一步減息的可能非常

大。美國國債的利率最近也持續走低。但由於市場信心走弱,互相不信任對方,金融機構間的借貸利率不斷上升,這就是這一段時間出現的

所謂credit crunch(信貸危機)問題。這種情況下,美國政府近來不斷通過各種手段擴大貨幣供給,目的在於提振市場信心,降低拆借利率

。當然,如上所言,如果美國發債較多,從中長期而言會拉高國債利率,但這並不是目前所考慮的主要問題。

李稻葵:短期而言,對中國金融機構影響有限,因為我國金融機構在投資方面還是趨於保守,而這次投資在美國、雷曼等投資銀行的大

部分還是美國、歐洲等的機構。此外,我們還要關注我們在境外的機構是否有投資,比如一些「中」字型大小的企業,它們手頭擁有大量外匯,是

否進行過投資尚不得而知。

中期而言,確實存在風險,如果中期內美國金融市場能夠穩定、金融機構不再繼續破產、金融市場進入整頓時期,則未來半年內,發達

國家投資在中國的各種資金有可能出現逆轉迴流,由此導致新興市場國家本幣貶值、投資規模下降、經濟增長放緩甚至衰退等。

美國也會採取一些措施,使得美元對全世界其他貨幣匯率保持穩定。如果美國金融界的地位進一步下降,對美國會形成進一步打擊。至

於匯率問題,我相信,美國在中美匯率問題上不會有太大要求,而是主要希望中國不從美國國債上撤離。

黃益平:對我國金融系統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內金融機構在海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從目前金融危機發展的情形來看,金融機構面對的

最大問題,第一是投資者信心,第二是流動性。毫無疑問,隨著國際資產價格大幅度下跌,我國在海外證券市場的投資已經出現虧損。不過

這些國外資產本身就是用外匯購買的,因此尚不至於對國內的流動性造成重大影響。況且對於許多金融機構而言,這些虧損也僅僅是賬面上

的。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美國的金融危機會引發國內金融機構系統性的風險。我國大多數大型金融機構都是國家所有或控股的,不會出現

倒閉的現象。即使是非國有的銀行,也受到政府隱性擔保的支持,因此也不會出現系統性風險。

從資金流動的角度,一些短期資本的流出、在證券市場投資的回撤等存在可能性,但是我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抵禦這種沖擊綽綽有餘。另

外,如果美元幣值出現大幅波動,有可能使得人民幣匯率很難再持續盯住美元。最近2-3個月的進展表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波動越來越

大,而對一攬子貨幣匯率變動則越來越穩定。這實際是一個好現象,意味著匯率政策開始真正落實2005年提出的參照一攬子貨幣的有管制

的浮動,實際反而能增加匯率的穩定性。

Ⅸ 92年歐洲貨幣體系金融危機對中國產生的影響

他都在中國的印象還是非常大的他對中國又不大的影響

Ⅹ 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

金融危機給我國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直接的、顯性的影響。

第一,對我國金融的影響。首先,持有美國投資銀行的股份或債券的金融機構,受金融危機影響,股票債券大幅縮水。目前來看,中國銀行是擁有美國按揭信貸證券化產品數量最大的國內銀行,故其所受的損失應該是最大的。但由於中國的資本管制及中國銀行較為單一的盈利模式使金融危機對其影響不深。其次,金融危機會導致中國金融市場的資金流動放緩。主要是由於國外各商業銀行縮緊銀根所導致。再次,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中國股市的一蹶不振,幾乎套牢了所有的股民,投資者信心受損,影響了整個金融業的經營環境。

第二,中國的出口型企業,特別是東南沿海的中小型企業,面臨著經營困難甚至倒閉的風險。今年不少沿海中小企業紛紛裁減員工,破產倒閉。雖然這與中國近幾年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使其融資困難、人民幣的升值引起的出口成本上升等原因分不開。但美國的金融危機引發的海外需求下降導致企業生產過剩,產品無法銷售,這一原因任然是沿海企業倒閉破產的直接原因。

第三,中國的外匯儲備面臨嚴重縮水的威脅。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末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5850億美元,一舉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人。美國的國債市場是一個類似寡頭壟斷的格局,國債被幾家官方機構所持有,稍有動作便會引發匯率的劇烈變動。所以我國作為強勢美元的重要支撐者,一旦拋售美元,必將影響匯市,美元的貶值將使得中國通過貿易順差積攢起來的財富迅速縮水。但在美國金融危機的前提下,美元的走弱又是必然的,所以我們外匯結構的特點導致了我們即使是在危機的時刻,也不能隨意拋售美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外匯資產縮水。

(二)間接的、隱性的影響。這主要是通過經濟傳導來造成的影響。

1、通過投資來影響經濟。
從國內投資看,金融危機帶來的主要是不利影響。

一是導致投資熱情下降,信心不足。危機之下使人們對經濟增長信心普遍下滑。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大,及投資收益預期不佳,短期人們會適當控制投資規模。二是利用外資的能力減弱。隨著金融危機的不斷演進,國外金融機構和企業紛紛甩賣海外資產,回籠資金,以套現應對危機。外資的紛紛撤離必然導致我國可利用的外資大幅減少。三是預期投資成本的上升,隨著各國的救市措施的實行和危機的緩解必然導致資源和初級產片價格的迅速反彈,使得投資成本上升。美國為了解決自身存在巨大的債務問題,必然通過降息、發行貨幣等手段減輕壓力,結果很可能就會導致美元貶值和資源價格重新上升。在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必然也會抑制企業的投資積極性,使得實際投資增幅也難以大幅回升。

從國外投資來看,由於金融危機,投資者為規避風險,使得各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緩。

2、對中國出口的影響。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其「消費過剩」矛盾凸顯。短期內必定大幅度減少生產,解僱工人,減少對供應商的原料采購,隨著危機的蔓延,其他國家也會採取類似的措施,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多年貿易順差的的出口國而言,必然面臨著
「生產過剩」的困境。生產商擔心存貨過多,就會縮減生產,反過來又進一步縮減消費需求。

危機爆發後,美國不斷注資救市,有關報道,
2009年美國國債的發行額度可能會達到近乎天量的1.8萬億美元。而新上任的總統奧巴馬對減稅計劃、醫保改革等措施的承諾,必然使得下屆美國政府的財政壓力加大。因此,從長期來看,美元貶值的風險還是很大的。美元貶值必然導致人民幣匯率下降,從而使出口成本增加。

所以需求的縮減和成本的上升的雙重壓力將極大削弱我國外向型企業出口量和出口利潤的增長。

3、對中國消費的影響。一是消費者實際購買力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國大批中小企業倒閉,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的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紛紛裁員,數百萬職工面臨失業的風險,所以消費者必然需要勒緊腰帶,全面縮減消費支出。同時中國股市一蹶不振,股民幾乎被一網打盡,其消費開支也必定大幅縮減。二是消費者的預期收入下降。金融危機及其帶來的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預期顯然進一步惡化了我國居民對未來收入增長的預期。收入預期下降了,消費者必定壓縮開支,減少消費。

閱讀全文

與肥咖法案對中國金融機構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庄影指標公式 瀏覽:930
股市先知指標公式 瀏覽:438
監管層再融資溝通紀要 瀏覽:561
百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
理財小白適不適合買基金 瀏覽:703
理財公司跑路能搬東西嗎 瀏覽:183
江西贛州鎢礦集團 瀏覽:153
醫院融資租賃規模 瀏覽:598
外幣賬戶利息收入做賬匯率 瀏覽:584
2016年20萬台幣換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74
風力發電廠融資難 瀏覽:168
海爾消費金融公司電話 瀏覽:330
通達信指標中如何表示虛線 瀏覽:509
添加指標遠航版本 瀏覽:591
美期貨開盤收盤時間 瀏覽:611
銀行買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瀏覽:734
中介收取傭金多少 瀏覽:637
利用了杠桿省力的小製作 瀏覽:598
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徵信蘇州 瀏覽:237
香港融資通過中介公司需什麼流程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