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服務性營銷和一般產品營銷在理論上是否有本質區別,論文最後!謝謝,在線等
當然不一樣。一般產品營銷可以通過讓客戶直觀了解產品的質量、性能、外觀等方面來促成交易。而金融服務性營銷在交易達成時或交易完成的短時期內是無法獲得直觀效益的,如基金、保險等更是如此。另一方面,一般產品的營銷對客戶來說風險很小甚至無風險,但金融類產品對客戶來說要承擔高風險。所以就營銷來講,金融服務性營銷和一般產品營銷在理論與實際操作上是有本質區別的。
首先,選擇第一種觀點。因為,金融類服務產品是以服務為主體,而實體類企業是以產品為主體,主體不同針對於這兩種主體的理論知道也不同。金融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服務的不可分割性。當一個金融企業向客戶提供其產品時也就提供了相應的服務。產品的提供在時間和地點上與服務具有同步性。因此,營銷金融服務組織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控制服務質量。而營銷方向也側重於對服務的營銷。反觀實體類企業的營銷方向主要是為了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提升產品的使用價值。不斷滿足消費者的使用需求是企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在產品的營銷過程中主要以產品的自身價值為主體。
其次,消費者對金融服務和實體類產品的消費預期不同,消費者在對金融服務進行消費時主要是為了滿足金融服務所帶來的預期收益,是對未來收益進行消費,如:基金,股票。在消費過程中存在風險性,要求消費者在消費前期對金融服務的內容有詳盡的了解。而消費者對實體類產品的消費預期是為了滿足自身對產品使用價值的需求,在購買過程中可以直觀明確的了解產品的質量、性能、外觀等多方面信息。並通過對比,和衡量產品的使用價值來確定是否購買。所以針對消費者的消費預期心理,所制定的營銷指導理論也是不同的。
② 金融方面的論文
如何提高我國銀行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摘要:根據中國政府加入WTO 時的承諾,我國在去年內已經取消人民幣業務地域和客戶對象的限制對外資銀行提供國民待遇,實現銀行業的全面開放。如何形成健康而富有競爭力的中國銀行業,如何更有效地應對外資銀行的激烈競,這是我國商業銀行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關鍵字:銀行;國際貿易;競爭力
一、我國對外貿易現狀和銀行中的作用
中國加入WTO,為對外貿易的增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全球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使我國近些年對外貿易的增長速度迅速提高,貿易對GDP的貢獻也在不斷增強。
盡管中國政府已經做出了鄭重承諾,通往成功的道路仍然必須要經歷許多的商業風險、法規障礙及文化挑戰。事實上,中國銀行業並非只是一個單一的市場,而是由許多類型、規模及地理位置各異的銀行組合而成。我們在華的多年經驗告訴我們,盡管中國已具有現代銀行業的雛形,但外國投資者仍須遵循四條原則,以跨過危險抓住機遇。
二、我國銀行在國際貿易領域的尚待改進之處
雖然我國銀行業目前尚在不斷完善中,但在國際貿易領域,為此銀行還存在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管理體制落後,管理方式陳舊。我國銀行業管理體制不完善。1997年以來,我國金融業實行嚴格的「分業經營、分業監管」體制。在銀行體系風險降低的同時,業務范圍也受到極大的限制,實現利潤方式的減少,使風險更為集中,反而不利於銀行的管理。另外,在管理方式上,中資銀行不具備先進靈活性。因為缺乏自主經營的優勢,中資銀行不能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整策略,並且,由於呆帳准備金提取額度的不足和呆帳核銷自主性的缺乏,我國銀行對國際貿易中風險的規避能力極為缺乏。
2、貿易融資對象不合理,銀行信貸水平低。近年來新增貸款量在不斷增大,但銀行主要融資於大型商貿企業,對一些中小企業,由於抵押物不足或資信核實的困難,銀行很少為其提供大規模貸款,由此使部分中小企業獲得授信無法滿足貿易發展的需求,但中長期信貸和權益性資本的供給在貿易額度大時仍略顯緊缺。商業銀行資金大量進入貿易活動,成為貿易信貸的潤滑劑,但現在各銀行的貿易信貸仍不足以維持貿易的高增長速度。在我國,應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注重發展保理之類的新型業務。
3、銀行創新力度小。要拓寬中資銀行的業務領域,就應積極鼓勵銀行業的創新。在我國銀行業的發展進程中,有幾點原因阻礙了金融業務的創新。其一,我國與世界金融改革思路的差距。以避險為主要目的,我國採取分業經營的管理模式,不利於銀行在貿易領域的創新。其二,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成為其它銀行進行業務創新的阻力。其三,金融創新是以金融工具為實現手段的,雖然我國目前注重金融電子化的推廣和應用,但此過程中出現的客戶資料的安全性保管問題還有待解決。另外,海外聯行網點少也成為制約創新的一大因素。國際結算往往通過總行代理,環節多,速度慢,由此使資金在途時間長,加大了匯率風險和交易成本。
三、提高中資銀行參與國際貿易競爭力的策略
中國加入WTO,金融業的逐步開放使外資銀行大量湧入,對我國銀行來說,這是機遇,也是挑戰。為此,中資銀行必須採取適當的策略以提高國際貿易領域的競爭力。
1、強化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機制轉換。
(1)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產權改革的步伐。國有商業銀行的逐次上市表明國家決心將國有商業銀行推向國際市場,讓市場引導銀行改制,最終實現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上市募資使銀行資本實力雄厚,防範風險能力增強,管理經驗的引進也起到推動改革進程的作用。改制後的銀行具備充足的資本金和一流的管理團隊,可為國際貿易提供有力的支持。
(2)加快國有商業銀行機構改革的進程。國有商業銀行機構須一改以往層層按照行政區劃設立分支機構的做法,應以精簡為原則,按照經濟區域及業務發展需要決定機構的設立和撤並。對業務量小,虧損面大的分支機構,應根據業務需要靈活調整。
(3)加大復合人才的開發培養力度。人才在國際競爭中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我國極度缺乏既通曉國際貿易又擅長銀行業務的專業人員。因此,在保持原有人才優勢,防止人才流失的同時,更應注重對現有復合人才的開發和培養,使其專業素質不斷提升,從而適應新形勢下銀行領域的國際貿易業務。
2、加強銀行業的風險監控。事實證明,加強對經濟金融運行中新情況、新問題的監測分析和風險預警,是保障資產安全性的必要措施。尤其是我國在發展對外貿中小企業的貸款時,基於利率變動的不確定性,更應做好安全防範工作,建立銀行風險評價體系,提高內控有效性,堅持以風險為本的審慎監管。
3、創新業務領域。要加快國際業務的創新步伐,更好地發揮銀行作為金融機構的作用,一是要打開業務市場:首先,擴大銀行國內市場的的服務范圍;其二,開拓發展國外市場;其三,爭取三資企業、外資企業金融業務,開辟國內國際外資客戶業務市場。二是業務品種的創新。在穩步增加國際貿易結算額的同時,根據貿易形式的轉變和客戶的需要,推出如銀保、保理等業務新品種,利用資源共享優勢打開產品市場銷路,提高其知名度。
四、促進商業銀行競爭力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充分發揮政府作用,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為商業銀行與企業開展合作提供良好的環境
首先要切實消除對商業銀行和企業的歧視,政府應該對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的中小商業銀行在稅收、財政補貼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並且適當放寬中小企業的受信門檻,保證其順利獲得生產所需資金;其次要採取措施妥善處理商業銀行現存的不良資產,可通過適當注資或拍賣轉讓來降低不良資產率;最後要減少政府對商業銀行經營業務的不合理干預,使其按照市場化的方式化解自身的問題。
(二)發揮地方金融優勢,參與企業的改制和重組
發揮地方商業銀行與地方企業長久以來形成的良好銀企關系的優勢,積極協助企業搞好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界定等工作,主動幫助他們與有關部門一道制定具體的改制、重組方案,提出有針對性的債權處理意見,對改制、重組後債權債務已落實的企業,其正常的生產經營中所需的資金可按信貸原則予以優先解決。同時要以資產重組為切人口,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以增強企業的活力,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加強商業銀行自身建設,提高為企業融資服務的能力
首先要調整信貸結構,豐富信貸業務品種,擴大企業貸款選擇范圍,積極支持其合理的資金需求。同時公開信貸政策,簡化業務流程和擔保手續,為企業「二次創業」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其次要加強優質服務,如開辦信用卡、票據承兌、貼現業務和推選個人支票、異地通匯等結算方式,從而更加方便廣大企業的存、取、匯、兌業務。
面對著中國的入世,中國銀行業的發展,世界貿易的飛速發展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使中國銀行業在國際市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面臨的問題仍然非常顯著,因為我國商業銀行在這種環境下更應正確的把握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加強自身國際貿易的競爭力,才能在以後更長遠的時間內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為中國國際貿易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美)喬治 H 漢普爾,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2] 曾康霖,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研究,西南財大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 黃亞鈞、吳富佳,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
[4] 揚錫懷。企業戰略管理:理論與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3.
[5] 彼德,羅斯·商業銀行管理[M].美國:McGraw Hill,2003
③ 改進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思考
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
銀監發〔2006〕90號
各銀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國家郵政局郵政儲匯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北京、上海農村商業銀行,天津農村合作銀行,銀監會直接監管的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
為解決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金融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等問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適度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門檻,強化監管約束,加大政策支持,促進農村地區形成投資多元、種類多樣、覆蓋全面、治理靈活、服務高效的銀行業金融服務體系,以更好地改進和加強農村金融服務,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就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有關問題提出如下意見:
一、適用范圍和原則
本意見適用於中西部、東北和海南省的縣(市)及縣(市)以下地區,以及其他省(區、市)的國定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以下統稱農村地區)。
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調整涉及面廣,要積極、穩妥地開展這項工作,按照「先試點,後推開;先中西部,後內地;先努力解決服務空白問題,後解決競爭不充分問題」的原則和步驟,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完善辦法,穩步推開。首批試點選擇在四川、青海、甘肅、內蒙古、吉林、湖北6省(區)的農村地區開展。
二、准入政策調整和放寬的具體內容
(一)放開准入資本范圍。積極支持和引導境內外銀行資本、產業資本和民間資本到農村地區投資、收購、新設以下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一是鼓勵各類資本到農村地區新設主要為當地農戶提供金融服務的村鎮銀行。二是農村地區的農民和農村小企業也可按照自願原則,發起設立為入股社員服務、實行社員民主管理的社區性信用合作組織。三是鼓勵境內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在農村地區設立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四是支持各類資本參股、收購、重組現有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也可將管理相對規范、業務量較大的信用代辦站改造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五是支持專業經驗豐富、經營業績良好、內控管理能力強的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到農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鼓勵現有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在本機構所在地轄內的鄉(鎮)和行政村增設分支機構。
上述新設銀行業法人機構總部原則上設在農村地區,也可以設在大中城市,但其具備貸款服務功能的營業網點只能設在縣(市)或縣(市)以下的鄉(鎮)和行政村。農村地區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尤其是新設立的機構,其金融服務必須能夠覆蓋機構所在地轄內的鄉(鎮)或行政村。
對在農村地區設立機構的申請,監管機構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審批。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農村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且開展實質性貸款活動的,不佔用其年度分支機構設置規劃指標,並可同時在發達地區優先增設分支機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在大中城市新設立分支機構的,原則上應在新設機構所在地轄內的縣(市)、鄉(鎮)或行政村也相應設立分支機構。
(二)調低注冊資本,取消營運資金限制。根據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規模及業務復雜程度,合理確定新設銀行業金融機構注冊資本。一是在縣(市)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300萬元;在鄉(鎮)設立的村鎮銀行,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100萬元。二是在鄉(鎮)新設立的信用合作組織,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30萬元;在行政村新設立的信用合作組織,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三是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設立的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50萬元。四是適當降低農村地區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合並、重組、改制方式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注冊資本,其中,農村合作銀行的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1000萬元,以縣(市)為單位實施統一法人的機構,其注冊資本不得低於人民幣300萬元。
取消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對在縣(市)、鄉(鎮)、行政村設立分支機構撥付營運資金的限額及相關比例的限制。
(三)調整投資人資格,放寬境內投資人持股比例。適當調整境內企業法人向農村地區銀行業法人機構投資入股的條件。境內企業法人應具備良好誠信記錄、上一年度盈利、年終分配後凈資產達到全部資產的10%以上(合並會計報表口徑)、資金來源合法等條件。
資產規模超過人民幣50億元,且資本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以及不良資產率等主要審慎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的境內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可以在農村地區設立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
村鎮銀行應採取發起方式設立,且應有1家以上(含1家)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發起人。適度提高境內投資人入股農村地區村鎮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持股比例。其中,單一境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持股比例不得低於20%,單一自然人持股比例、單一其他非銀行企業法人及其關聯方合計持股比例不得超過10%。任何單位或個人持有村鎮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股份總額5%以上的,應當事先經監管機構批准。
(四)放寬業務准入條件與范圍。在成本可算、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支持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各類銀行業務,提供標准化的銀行產品與服務。鼓勵並扶持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符合當地客戶合理需求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農村地區銀行業法人機構的具體業務准入實行區別對待,因地制宜,由當地監管機構根據其非現場監管及現場檢查結果予以審批。
充分利用商業化網路銷售政策性金融產品。在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在不增設機構網點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政策性銀行要逐步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力度,加大信貸投入。鼓勵政策性銀行在農村地區開展業務,並在平等自願、誠實信用、等價有償、優勢互補原則基礎上,與商業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業務合作,適當拓展業務空間,加大政策性金融支農服務力度。
鼓勵大型商業銀行創造條件在農村地區設置ATM機,並根據農戶、農村經濟組織的信用狀況向其發行銀行卡。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開辦銀行卡業務。
(五)調整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准入資格。一是村鎮銀行的董事應具備與擬任職務相適應的知識、經驗及能力,其董事長、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從事銀行業工作5年以上,或者從事相關經濟工作8年以上(其中從事銀行業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經驗,具備大專以上(含大專)學歷。二是在鄉(鎮)、行政村設立的信用合作組織,其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高中或中專以上(含高中或中專)學歷。三是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負責人,由其投資人自行決定,事後報備當地監管機構。四是取消在農村地區新設銀行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審查的行政許可事項,改為參加從業資格考試合格後即可上崗。五是村鎮銀行、信用合作組織、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可根據本地產業結構或信貸管理的實際需要,在同等條件下,適量選聘具有農業技術專長的人員作為其董(理)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從事信貸管理工作。
(六)調整新設法人機構或分支機構的審批許可權。上述准入政策調整范圍內的銀行業法人機構設立,分為籌建和開業兩個階段。其籌建申請,由銀監分局受理,銀監局審查並決定;開業申請,由銀監分局受理、審查並決定。在省會城市所轄農村地區設立銀行業法人機構的,由銀監局受理、審查並決定。
其籌建行政許可事項,其籌建方案應事前報當地監管機構備案(設監管辦事處的,報監管辦事處備案)。其開業申請,由銀監分局受理、審查並決定;未設銀監分局的,由銀監局受理、審查並決定。
上述法人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金融許可證,由決定機關頒發。
(七)實行簡潔、靈活的公司治理。農村地區新設的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針對其機構規模小、業務簡單的特點,按照因地制宜、運行科學、治理有效的原則,建立並完善公司治理,在強化決策過程的控制與管理、縮短決策鏈條、提高決策經營效率的同時,要加強對高級管理層履職行為的約束,防止權力的失控。一是新設立或重組的村鎮銀行,可只設董事會,並由董事會行使對高級管理層的監督職能。董事會可不設或少設專門委員會,並可視需要設立相應的專門管理小組或崗位,規模微小的村鎮銀行,其董事長可兼任行長。二是信用合作組織可不設理事會,由其社員大會直接選舉產生經營管理層,但應設立由利益相關者組成的監事會。三是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其經營管理層可由投資人直接委派,並實施監督。
農村地區新設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科學設置業務流程和管理流程,精簡設置職能部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實現高效、安全、穩健運作。
村鎮銀行、信用合作組織以及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的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外資金融機構除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78號)和《境外金融機構投資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3年第6號)等法律、法規外,在農村地區的其他准入政策適用本意見。
三、主要監管措施
(一)堅持「低門檻、嚴監管」的原則,實施審慎監管。要強化對農村地區新設銀行業法人機構資本充足率、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不良資產率及單一集團客戶授信集中度的持續、動態監管。農村地區新設銀行業法人機構必須執行審慎、規范的資產分類制度,在任何時點,其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資產損失准備充足率不得低於100%,內部控制、貸款集中、資產流動性等應嚴格滿足審慎監管要求。村鎮銀行不得為股東及其關聯方提供貸款。
(二)根據農村地區新設銀行業法人機構的資本充足狀況及資產質量狀況,適時採取差別監管措施。一是對資本充足率大於8%、不良資產率在5%以下的,監管機構可適當減少對其現場檢查的頻率或范圍,支持其穩健發展。二是對資本充足率低於8%、大於4%的,要督促其限期提高資本充足率,並加大非現場監管及現場檢查的力度,適時採取限制資產增長速度、固定資產購置、分配紅利和其他收入、增設分支機構、開辦新業務以及要求其降低風險資產規模等措施,督促其限期進行整改。三是對限期達不到整改要求、資本充足率下降至4%、不良資產率高於15%的,可適時採取責令其調整高級管理人員、停辦所有業務、限期重組等措施。四是在限期內仍不能有效實現減負重組、資本充足率降至2%以下的,應適時接管、撤銷或破產。
對專營貸款業務的全資子公司,應主要實施合規監管,並與其母公司實施並表監管。
(三)引導和監督新設銀行業法人機構的資金投向。原則上,信用合作組織應將其資金全部用於社員,確有資金富餘的,可存放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或購買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對新設立的信用合作組織,只要其管理規范,誠實守信,運行良好,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可根據其實際需要予以融資支持。鼓勵農村地區其他新設銀行業金融機構在兼顧當地普惠性和商業可持續性的前提下,將其在當地吸收的資金盡可能多地用於當地。對確已滿足當地農村資金需求的,其富餘資金可用於購買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或通過其他合法渠道向「三農」融資。
(四)建立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支農服務質量評價考核體系。一是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制定滿足區域內農民、農村經濟對金融服務需求的信貸政策,並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明確的服務目標,保證其貸款業務輻射一定的地域和人群。二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在農村地區開展貸款業務的特點,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構建正向激勵約束機制,建立符合「三農」實際的貸款管理制度,培育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適應的信貸文化。三是監管機構應建立對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支農服務質量考核體系,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對該機構綜合評價、行政許可以及高級管理人員履職評價的重要內容,促進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安全穩健經營,滿足農村地區的有效金融需求。
二○○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④ 幫忙寫一篇有關,金融機構與金融體系的論文!
黃金市場是黃金生產者和供應者同需求者進行交易的場所。世界各大黃金市場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完善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系統。其構成要素,從作用和功能上來考慮,可分為:
(1)為黃金交易提供服務的機構和場所
歐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市場里的黃金交易沒有一個固定的場所。比如倫敦黃金市場,整個市場是由各大金商、下屬公司相互聯系組成,通過金商與客戶之間的電話、電傳等進行交易;而蘇黎世黃金市場,則由三大銀行為客戶代為買賣並負責結帳清算。倫敦和蘇黎世市場上的買價和賣價都是較為保密的,交易量也都難於真實估計。
美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交易市場實際上建立在典型的期貨市場基礎上,其交易類似於在該市場上進行交易的其它商品。期貨交易所作為一個非贏利機構本身不參加交易,只是提供場地、設備,同時制定有關法規,確保交易公平、公正地進行,對交易進行嚴格地監控。
亞式黃金交易:這類黃金交易一般有專門的黃金交易場所,同時進行黃金的期貨和現貨交易,交易實行會員制,只有達到一定要求的公司和銀行才可能成為會員,並對會員的數量配額有極為嚴格的控制。雖然進入交易場內的會員數量較少,但是信譽極高。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為例:其場內會員交易採用公開叫價,口頭拍板的形式來交易,由於場內的金商嚴守信用,鮮有違規之事發生。
(2)黃金市場買賣參與者
國際金商:最典型的就是倫敦黃金市場上的五大金行,其自身就是一個黃金交易商,由於其與世界上各大金礦和黃金商有廣泛的聯系,而且其下屬的各個公司又與許多商店和黃金顧客聯系,因此,五大金商會根據自身掌握的情況,不斷報出黃金的買價和賣價。當然,金商要負責金價波動的風險。
銀行:又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僅僅為客戶代行買賣和結算,本身並不參加黃金買賣,以蘇黎世的三大銀行為代表,他們充當生產者和投資者之間的經紀人,在市場上起到中介作用。也有一些做自營業務的,如在新加坡黃金交易所(UOB)里,就有多家自營商會員是銀行的。
對沖基金:近年來,國際對沖基金尤其是美國的對沖基金活躍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各個角落。在黃金市場上,幾乎每次大的下跌都與基金公司借入短期黃金在即期黃金市場拋售和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及黃金期貨交易所構築大量的淡倉有關。一些規模龐大的對沖基金利用與各國政治、工商和金融界千絲萬縷的聯系往往較先捕捉到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利用管理的龐大資金進行買空和賣空從而加速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化而從中漁利。
各種法人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這里既包括專門出售黃金的公司,如各大金礦、黃金生產商、黃金製品商(如各種工業企業)、首飾行以及私人購金收藏者等,也包括專門從事黃金買賣的投資公司、個人投資者等。從對市場風險的喜好程度看,又可以分為避險者和冒險者:前者希望黃金保值而迴避風險,希望將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如黃金生產商、黃金消費者等;後者則希望從價格漲跌中獲得利益,因此願意承擔市場風險,如各種對沖基金等投資公司。
經紀公司(Brokerage Firm):是專門從事代理非交易所會員進行黃金交易,並收取傭金的經紀組織。有的交易所把經紀公司稱為經紀行(Commission House)。在紐約、芝加哥、香港等黃金市場里,有很多經紀公司,他們本身並不擁有黃金,只是派出場內代表在交易廳里為客戶代理黃金買賣,收取客戶的傭金。
(3)有關的監督管理機構
隨著黃金市場的不斷發展,為保證市場的公正和公平,保護買賣雙方利益,杜絕市場上操縱價格等非法交易行為。各地都建立了對黃金市場的監督體系。比如:美國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FC)、英國的金融服務局(FSA)、香港的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
(4)有關的行業自律組織
世界黃金協會:是一個由世界范圍的黃金製造者聯合組成的非贏利性機構,其總部設在倫敦,在各大黃金市場都設有辦事處。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引導黃金市場上的結構性變化(例如:消除稅收,減少壁壘,改善世界黃金市場的分銷管道等)來盡可能提高世界黃金的銷量。對世界黃金生產形成穩定的支持,並在所有實際和潛在的黃金購買者之前樹立起正面的形象。
倫敦黃金市場協會(LBMA):成立於1987年,其主要職責就是提高倫敦黃金市場的運作效率及擴大倫敦黃金市場的影響,為倫敦招商,促進所有參與者(包括黃金生產者、精煉者、購買者等)的經營活動。同時與英國的有關管理部門,如英國金融管理局,關稅與消費稅局等共同合作,維持倫敦黃金市場穩定而有序的發展。
⑤ 求 儲存業務中客戶服務策略 論文一篇
關於商業銀行「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的思考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發展,國內商業銀行正逐步樹立起「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不少銀行推行了客戶經理制,由客戶經理將客戶的需求集中起來,提供「一站式」服務。而國外銀行在走過客戶經理營銷階段後,轉而強調為客戶經理提供強有力支撐的內部支持系統,形成「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面對這種狀況,我國的商業銀行應借鑒國外商業銀行客戶服務體系的經驗,總結實行過程中的教訓,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客戶服務體系。
關鍵字:四位一體 客戶服務體系 商業銀行
一、「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的涵義
所謂「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是指商業銀行的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四者之間的分工協作、共同為客戶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一種架構。
客戶經理是全權代表銀行與客戶聯系的「大使」,由客戶經理將客戶的需求集中起來,提供「一站式」服務。但由於客戶需求是多方面、無定式的,涉及到的專業知識繁多,盡管銀行可以通過各種手段來提高客戶經理們的業務素質,但由於金融市場環境的復雜多變,客戶經理不可能也不必要成為一個「全能人才」,在很多情況下,客戶經理只能將客戶需求轉達給行內有關部門,再將行內部門的認知及建議轉達給客戶。因此,客戶經理自身不光要滿足客戶的業務需求,同時還要促進銀行內各部門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滿足客戶的需求。[1]
從產品經理與客戶經理的關系來說,客戶經理面向的是客戶,包括開發客戶和維持與客戶的良好關系,而產品經理則根據客戶經理的要求量身定做客戶所需產品或產品組合,設計符合客戶特點的個性化方案,並負有引導客戶需求、完善產品的職責。產品經理的出現可以幫助客戶經理解決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出現的依靠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從而縮短反應時滯,快速、圓滿地發掘和滿足客戶需求,增強銀行的營銷效果。
從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的關系來說,客戶經理處在與客戶接觸的第一線,負責對客戶的調查了解、信用信息採集和客戶未來發展前景的預估。而風險經理則根據銀行風險管理的需要,對客戶的風險進行識別和度量,獨立提交風險評估報告供信貸委員會決策參考。通過在分支機構派駐直屬總行的風險經理,可以使風險管理更貼近市場,有利於及時發現風險、控制風險,而且可以將銀行的風險管理關口前移,實現風險的源頭控制,同時也可以減輕客戶經理在開拓業務時對風險防範的疑慮,並協作客戶經理更有針對性地開拓客戶。
從客戶經理與項目經理的關系來說,兩者同樣是一種業務協作關系。由於客戶經理與客戶聯系緊密,了解客戶有關投行項目的需求,但客戶經理對於復雜的投行項目並不具備規劃運作的知識和能力。而項目經理擁有投行項目運作的專業知識和能力,但與客戶的聯系較少,難於發現客戶的項目需求。因此,客戶經理與項目經理的支持、協作,是一種完美的投行業務運作模式,客戶經理專門負責收集、反饋客戶項目需求,項目經理負責項目的具體運作和提供專業化服務。在項目運作過程中,還涉及到產品經理提供產品組合,風險經理評估業務風險的環節。
總之,客戶經理的主要作用是通過縱向暢通的客戶服務系統,集中優勢對客戶進行差異化營銷,而考慮到業務的專業性、復雜性特點,銀行相應設置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和項目經理,由客戶經理採集市場需求、產品經理提供專業化產品,風險經理評估控制風險,項目經理具體運作復雜的投行項目,他們共同組成市場拓展和專業化服務互動協作的業務團隊,體現了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分工協作和「專業化」的特點。這就是「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見圖1)。在這個體系中,客戶經理處於中心環節,起著溝通後台支持系統和客戶的作用。
二、國外商業銀行客戶服務體系的經驗借鑒
國外商業銀行按照「以客戶為中心」、分工協作和提供專業化服務的原則,普遍建立了以客戶經理為核心的包括產品經理、風險經理和項目經理在內的多維度的支持保障體系。
1.從客戶經理來說,主要是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例如,花旗銀行的客戶經理主要負責與客戶的聯系,跟蹤客戶的生產、經營、財務、發展等情況,及時了解並受理客戶的服務需求,負責銀行業務的拓展、宣傳及信息收集,等等。又如,德累斯頓銀行實行「一站式」的客戶經理負責制,無論是跨國公司還是大型的企業集團等,每個客戶都只對應一個客戶經理,他是客戶的金融總顧問,不僅要做好客戶的拓展、管理與維護,而且要為客戶提供包括戰略規劃、市場研判、投資專家、理財顧問、業務操作等一系列的綜合金融服務。
2.成立獨立的產品經理組織機構以支持客戶經理的營銷活動。「一站式」的客戶經理負責制對客戶經理的要求很高,但越來越復雜的金融產品已不是客戶經理一個人所能全部掌握的,其背後必然要有強大的支持力量。因此,在產品服務上,很多大銀行都成立了獨立的產品經理組織機構,推行產品經理制,設立助理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組或產品經理崗位。例如,花旗銀行在其銀行從業人員中設有專業的〃產品經理〃,產品經理的職責主要是:產品利潤指標,每年要有15%的增長;新產品的開發,每年有兩個新產品;新產品在世界的排名,全世界前三名之一;產品經理配合客戶經理,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設計和提供金融產品。在這種機制下,花旗銀行的金融新產品始終處於行業領先的技術水平,其客戶經理的營銷活動也得以維持強大的競爭優勢。
3.在授信業務領域都推行風險經理制,突出其在整個風險管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風險經理一般都是由具有較豐富的風險管理經驗,且掌握風險識別、控制技術的人員擔任;他不僅要承擔審批的職責,且要承擔一定數量客戶風險和資產質量的動態監控的職責;在審批方式上實行客戶經理與風險經理「雙簽」審批和委員會會議審批的審批制度;採取授權到個人的授權管理和垂直管理的方式。例如,美聯銀行按照風險類別和管理的業務產品配置風險經理,他們在相對固定的崗位上可以全面了解各種產業、行業、客戶、地區、產品和業務流程的風險因素,成為該領域的專家,從而更有利於發現風險和控制風險,也便於分清責任。又如,德累斯頓銀行客戶行動組的風險經理是公司銀行內為客戶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經理,有效地為銀行和客戶降低了風險。
4.客戶經理與專業的項目機構或人員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服務。對於復雜的投行項目,國外許多大的商業銀行基本上是在旗下或在金融控股公司旗下成立獨立的投行公司,由投行公司專業化運作證券承銷、IPO及上市財務顧問、並購和資產重組財務顧問、證券化等投行項目。當然,商業銀行與其關聯投行公司在投行業務的信息、客戶、資金等方面還是保持著密切的互動協作關系的。至於中小規模商業銀行,他們多數是在銀行內部設立商人銀行部,配備專業的項目經理,與客戶經理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投行項目服務。
三、國內商業銀行客戶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
金融產品具有高度的同質性。在拼搶優質、高端客戶的激烈競爭中,必須精深理解客戶的需求,努力提供別人所沒有或提供不了的服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國外商業銀行「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而目前,雖然我國的大部分銀行已經建立了客戶經理制,但我國銀行的客戶服務體系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存在殘缺不全、支持乏力、客戶服務水平難於提高的問題。具體來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客戶經理無法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客戶經理對於客戶的個性化、綜合性金融需求以及復雜的融資項目和財務顧問無能為力,難於真正滿足客戶需求。這除了與客戶經理的素質尚待提高有關外,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內商業銀行尚未建立強有力的客戶經理支持體系,而客戶經理忙於任務繁重的業務拓展,根本無暇顧及產品組合、融資方案設計等知識的學習和積累。至於財務顧問等復雜項目的服務,更是客戶經理所無法提供的。
2.產品經理制的發展存在障礙。目前產品經理制僅在在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等少數商業銀行實行,多數商業銀行尚未引入產品經理制度。而引入產品經理制的銀行仍處於摸索和試行階段,產品經理制的效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當前國內商業銀行實行產品經理制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缺乏合格的產品經理。精乾的專業人員配備是產品經理制有效實施的前提條件,這就要求銀行必須根據不同客戶層面和業務要求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為客戶提供滿意度高的產品組合。但目前,對於已實行產品經理制的商業銀行來說,其產品經理有許多是直接從客戶經理轉型而來,多數產品經理的專業素質難以過關,無法為客戶設計出滿意的產品組合,產品維護和產品改進工作被嚴重忽視,而有價值的創新產品就更顯薄弱了。
其次,業績評價模糊,激勵機制缺乏。我國引入產品經理制的時間較晚,雖然有國外的經驗可以借鑒,但由於我國銀行整體經營體制與國外銀行相差甚遠,無法生搬硬套,應建立適合國情、行情的產品經理考核機制。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內銀行尚未建立全面的、定量的考核指標體系以科學、動態地評價產品經理的業績,更未形成合理的、科學的激勵機制。這種情況難於調動產品經理的積極性,是產品經理制發展的重要障礙之一。
最後,產品管理和營銷體系紊亂。我國商業銀行的產品管理和營銷職能經常分散在各個業務職能部門,部門之間相對獨立、相對分割地開展產品營銷與產品管理工作,部門之間很少協作,在開發、應用、改進方面更是出現多個部門表面上是主管、實際上沒有主管的現象。[2]
3.風險經理職能定位不清晰。與產品經理制一樣,目前也只有極少數銀行開始引入風險經理制,但這些銀行對於風險經理職能定位的認識並不清晰,尚未在體制機制上為風險經理制創造基本的運作環境,如尚未建立真正的風險垂直化管理、矩陣式管理以及有效的授權體系,缺乏契合風險經理運作特點的評價和考核機制,等等。最重要的是,目前具有專業水平的、合格的風險評估人員嚴重缺乏,特別是能夠熟練運用國際上先進的風險量化手段進行風險評估且又熟悉當地市場和客戶的專業人士更是鳳毛麟角,因此,風險經理制要在國內商業銀行中真正發揮作用需要不斷地摸索和完善。[3]
4.項目經理制尚未真正建立。目前,國內一些商業銀行設立了商人銀行部或投行業務部,這些部門也運作了諸如項目融資、財務顧問等投行項目,但其下的員工並不是真正的項目經理,由於其考核激勵機制與銀行其他員工無異,一方面其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另一方面也造成其業務素質難以達到運作復雜投行項目的要求,而且商人銀行部或投行業務部員工與客戶經理的互動協作也非常不夠。
總之,在目前,很多國內銀行還沒有意識到對客戶經理的專業化支持協作的重要性,還沒有形成一個清晰的、完整的客戶服務支持體系。
四、盡快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
隨著WTO過渡期的結束,中外資銀行將展開面對面的更加激烈的競爭。根據帕累托的80:20原則,在銀行業務中,80%的利潤源自20%的優質客戶。而優質客戶的競爭,最重要的是在於提供優質的、個性化的、增值的全方位服務。在未來的競爭中,哪家銀行能夠樹立「方案專家」的形象,將傳統存貸款、結構化融資、並購重組、資本運作財務顧問等業務融為一體,為客戶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它就越有可能贏得優質客戶。因而,我國商業銀行有必要借鑒國外銀行的做法,盡快建立「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和項目經理的聯動協同功能。在「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的建設過程中,應注意如下方面:
1.建立科學合理的「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組織構架。建立「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首先是要形成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理順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四者之間的關系。在客戶拓展端,應明確通過客戶經理統一拓展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務。而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都是客戶經理的支持協作者,是為了強化客戶經理對客戶的服務職能。因此,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應通過客戶經理服務客戶,而不是將他們設計成與客戶經理平行的一線市場拓展人員。
2.充分發揮「四位一體」的客戶服務體系的聯動協作效應。在「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中,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應加強信息交流和反饋,共同參與對優質客戶的方案設計、市場營銷及售後服務等活動,形成整體合力。加強聯動協作,必須要建立信息共享的客戶資料庫,更關鍵的是要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科學確認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和風險經理在方案設計過程中或共同服務客戶過程中各自的績效,並合理分配四者之間的報酬,從機制上切實保障四者聯動協作的順利進行。
3.建立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在對「四位一體」客戶服務體系考核的過程中,要始終貫徹以客戶的滿意度為標准,實行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結合的原則。對於客戶經理的考核,要將每個客戶經理作為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的統一體,建立收益考核及激勵機制,將每一項業務均納入考核之中,並跟蹤統計不同產品、不同客戶的收益貢獻、成本差異及風險概率,利用回歸分析等方法及客戶信息流做出參考性預測。同時要以「雙重記帳」和「多重利潤中心」的方式將客戶經理的激勵考核與產品經理、風險經理、項目經理的激勵考核協調一致。這一點可參照花旗銀行的做法:一筆業務或產品收益發生,內部給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項目經理同樣都記上該筆收益,反映到正規財會賬上只做一筆賬,而風險損失的發生要扣減收益。在此基礎上,對於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項目經理下達一定的利潤指標等,對於超過指標數額的利潤予以分成,給予獎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項目經理,可借鑒投資銀行對項目經理的考核激勵做法,提高激勵彈性,加大激勵效能。
4.加強對項目的分析、策劃、跟蹤、評估工作。隨著商業銀行業務的越來越綜合化,在商業銀行未來的業務體系中復雜項目的重要性將愈來愈高。因此,銀行的項目經理要和客戶經理、產品經理密切配合,對每一個投行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監控,建立一個項目監控體系。在項目方案制定過程中,可以把重點放在客戶的優勢和差異性上,協調、溝通、整合各個項目系統,保持它的完整性,同時,尤其要注意對一些內部和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分析,比如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資本市場變化、匯率變動等因素的影響。[4]
5.風險經理要對市場營銷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控制。商業銀行應建立一整套的風險管理體系,不是被動地化解風險,而是更多的是對於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在風險沒有爆發出來就進行了有效控制。在客戶管理方面,風險經理要對客戶的信用進行全面的評估。在項目實施階段,風險經理要配合項目經理對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進行評估和預算,同時合理的計提呆壞賬准備,等等。
6.條件許可的銀行可建立客戶行動組。客戶行動組是設立於公司業務部之下,由專業的客戶經理、產品經理、風險經理、項目經理組合起來專門為大型的公司客戶服務的機構。客戶經理縱向上只向其分行的直接上司負責,橫向上又牽頭與其他部門的若干產品經理、風險經理、項目經理共同組成所負責客戶的服務小組,即客戶行動組;各部門的產品經理、風險經理和項目經理橫向與客戶經理一起工作,縱向向其所屬部門的直接上司負責,表現為一種矩陣式的運作體系(見圖2)。這種客戶行動組的做法,由於針對專門的客戶有專門的小組工作,較之於傳統的客戶經理、產品經理等分散於不同部門的做法,行動更快,效率更高。但是正是由於其專業性,容易造成人員的閑置,比如,客戶如果不存在投行業務的需求,那麼客戶行動組中的項目經理有可能無事可干。再者,客戶行動組中的人員畢竟有限,客戶的需求可能行動組中的人員無法滿足,這就需要涉及到尋求進一步支持的問題。面對這些情況,我國商業銀行最好是能將客戶行動組作為機動的組織,在客戶有這種需求時,抽調相關部門的專業性人才組成行動小組。
參考文獻:
[1] 王先玉.現代商業銀行營銷管理理論與實務[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
[2] 司徒瓏瑜.產品經理的發展與現代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培育[J].新金融,2004,(3).
[3] 許建東.商業銀行推行風險經理制實踐.首屆中國金融風險經理論壇演講論文,2005.
[4] 葉望春.商業銀行市場營銷——案例與實踐[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⑥ 客戶服務論文怎麼寫呀
在全球市場中,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客戶的偏好、語言、環境以及所遵行的政府法規的不同,單一產品常常需要有多個型號和版本來各自滿足特定地區客戶的特定要求。例如,售往不同國家的計算機,其電源模件為適應當地電壓、頻率和插頭型式而會有所不同;鍵盤和說明書必須適合當地語言;通訊產品由於支持它的通訊協議不同,也會有所差異。在有些情況下,一種產品的本地化版本的要求是由於政府幹預而產生的。對於運作管理人員而言,迎接這些存在於大多數產品中的、和大量產品種類相關的挑戰,日益迫切。
市場全球化、多樣化的客戶需求和技術更新加速是產品種類激增的根本原因。這種「激增」帶來多重消極影響。首先,對預測者而言,預測多個版本的需求簡直就是天方夜潭。對於諸如計算機及其外設等高技術產品的預測錯誤常常超過400%.預測錯誤導致對一些版本的產品過多預測,而對另一些版本則過少預測,其結果就是一些產品庫存過多而另一些則缺貨。其次。在保持一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高壓之下,許多運作管理人員僅僅選擇了一種簡單方法預予以應對——盡其所能多存儲產成品以備不時之需。由於技術更新相當迅猛,每年由於陳舊過時而核銷作廢的庫存常以千萬甚至億元記。此外,由產品種類激增帶給運作的另一負面影響是,由於企業必須管理大量的產品供貨,需要有高額的行政管理開支。產品供貨的高復雜度也意味著較高的製造成本,這是由於需要有較專業化的工藝、物料、准備轉換手段和質量保證方法。同時,由於不同的產品需要有不同的現場支持物料和技術,因而要保持有效的總體產品支持或高水準的客戶現場服務,將更加困難。
為了解決上述運作問題,企業投入大量資源以提高供應鏈效率。這些投資包括:建立可減少定理單處理信息延誤的信息網路;使用包括特殊運載工具的快速運輸手段;重新設廠以更接近客戶;使用更尖端的預測技術;建立復雜供應鏈庫存管理系統;使用各種高效的物料轉運和加工的工廠自動化設備。這些措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
二、延遲的概念、內容和類型
「延遲」概念最初是由Alderson(1950)在《營銷效率和延遲原理》一文中引入的,他將延遲定義為一種營銷戰略,即將形式和特徵的變化盡可能向後推遲。這一概念在實踐中被廣泛運用於物流和配遲業務。消費品行業也在運用這一理念對顧客定單實施快速響應。例如,Benetton公司存儲未染色的服裝,直到銷售季節開始,可獲得更多顧客偏好的信息後才開始染色。其它服裝企業,如生產滑雪裝的Obermeyer公司也使用類似的策略。
現提出了幾個實施延遲差異的重要途徑。
1.工藝重構(或重新排序)。即對產品的生產工藝或步驟進行修改和調整,使成為具體產品的差異化生產工序盡可能往後延遲。
2.通用化。是指採用通用零部件或工藝以減少產品和工藝的復雜性,提高在製品庫存的柔性。
3.模塊化。 是指將一個完整的產品分解為一些便於組裝在一起的模塊,而在設計階段,將各種功能放進各個模塊。
4.標准化。 即用標准產品替代一個產品系列,實現標准化的方法之一是建立特定顧客可能需要的幾個備選方案。
在高技術產品製造和配送環境下,使用以下的結構來描述種類繁多的產品經過之流程是較有普遍意義的:考慮一個主要由五階段構成的產品供應鏈。(1)製造; (2)集成 ;(3)定製 ;(4)本地化 ;(5)包裝。這些階段的排序是和我們通常看到的大多數實例相一致的。同時,這一次序也恰好按遞減順序、和所需利用的加工和調試工程資源用量相對應。
(1)製造是指產品核心部分生產的基礎階段。通常,這一階段只生產單一的通用產品或數量很少的產品。
(2)集成是指將產品的核心部分與關鍵組件結合在一起的階段。例如,在列印機生產中,製造階段生產列印機引擎和機體,而印刷電路板在集成階段加入到引擎中。每個產品在集成階段和不同的組件組合就成為不同的產品版本。
(3)定製是指產品進一步與不同的附件裝配在一起以形成有明顯差異的產品。例如,對於計算機產品,裝入不同的輸入/輸出卡、軟體、存儲器和附板就構成不同的產成品。
4)在本地化階段,要對產品實施本地化措施以適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本土要求。例如,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電源要求,說明書要求不同的語言,會使用不同的包裝材料。可以想見,產品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經本地化後,會產生更多的不同的最終產品。
(5)最後,包裝是進一步造成某些產品種類激增的另一階段。
經驗告訴我們,在實施時間延遲中,存在一個重要的機遇,這一機遇是和實施差異化任務的地理位置相關的。一般而言,差異化任務可在製造廠、地區配送中心、經銷渠道,甚至於客戶處實施。極早延遲是指所有差異化任務都在工廠實施,而極晚延遲是指所有差異化任務都在顧客處實施。
⑦ 求關於金融管理的論文題目!!!
國家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穩定貨幣值和貨幣供求平衡等目標而對貨幣資回金所實行答的管理稱之為金融管理.下面學術堂為大家整理了二十條關於金融管理的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金融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探討
2、三門峽市農村金融管理與創新研究
3、我國金融類企業真實盈餘管理實證研究
4、衍生金融工具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5、我國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模式的比較研究
6、我國商業銀行金融衍生品信用風險管理分析
7、面向年輕用戶的個人金融管理需求研究與移動服務設計
8、金融危機背景下壽險公司的投資風險管理研究
9、金融資產管理與盈餘管理關系研究
10、金融管理與實務實訓室項目管理的研究
11、X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對公業務客戶貸後管理問題研究
12、構建我國金融宏觀審慎管理體系的思考
13、金融管理體制的極左範例:貧下中農管理農村信用社研究
14、基於工作特徵基礎上的工作績效改善研究
15、基層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管理問題研究
⑧ 關於金融方面的論文
1.建立中國區域金融體系的研究
2.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我國金融應對策略研究
4.我國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與建議
5.論創建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
6.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及洗錢制度研究
8.匯率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9.人民幣匯率與全球貨幣體系
10.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作用的影響
11.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
12.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態勢解析及改進意見
13.貨幣政策高透明度比較分析
14.對我國間接貨幣調控政策的市場缺陷分析
15.直接發行央行票據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的啟示
16.中國貨幣政策目標及管理策略
17.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18.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如何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19.論穩健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
20.城區存款業務發展的難點及對策
21.重建經濟欠發達地區金融體系的探討
22.利率市場化條件論證與方法探討
2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
24.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分析
25.國際貨幣體系有關問題探討
26.國家的匯率干預有關問題探討
27.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分析
28.國際金融危機及相關問題研究
29.國際信貸問題探討
30.外匯交易有關問題探討
31.國際金融市場有關問題探討
32.國際收支有關問題探討
33.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及發展趨勢
34.期權理論及其在外匯交易中的運用
35.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36.國際儲備題探討
37.國際融資問題探討
二、商業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發展理論
38.金融創新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39.我國網路銀行的發展及對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41.對銀行導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的思考
42.我國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的現狀與思考
43.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
44.對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思考
45.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46.如何提升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
47.商業銀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討
48.中國銀行業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49.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
50.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簡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利益目標短期化
5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系統管理中的應用
54.銀保合作發展芻議
55.商業銀行應加強產品定價管理
56.信貸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
57.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58.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
60.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6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創新
62.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63.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64.關於信貸風險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
66.關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評級
67.關於新商業銀行法的問題
68.從世界商業銀行發展趨勢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
69.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與途徑
70.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71.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探索
72.商業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探討
73.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範機制研究
74.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途徑探討
75.商業銀行分業、混業經營利弊條件問題研究
76.商業銀行外部環境建設問題研究
77.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問題
78.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79.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問題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81.如何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82.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機制
8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探討
84.中西方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比較分析
85.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行性問題探討
86.民營銀行在我國發展空間探討
87.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88.國有銀行上市對其績效影響的分析
89.我國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業績比較:制度因素的探討
90.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基金的困難所在與對策
91.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問題探討
92.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
93.商業銀行崗位績效考核的實證研究
94.現代銀企關系問題研究
95.員工素質與商業銀行現代化
三、金融監管與風險管理
96.論我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化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⑨ 關於金融方面可以寫哪些方面的論文
1.建立中國區域金融體系的研究
2.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3.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立與我國金融應對策略研究
4.我國人民幣匯率取向的對策與建議
5.論創建我國的離岸金融市場
6.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
7.完善我國金融機構及洗錢制度研究
8.匯率制度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
9.人民幣匯率與全球貨幣體系
10.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作用的影響
11.商業銀行貸款增長過快的原因分析及政策建議
12.我國居民儲蓄高增長態勢解析及改進意見
13.貨幣政策高透明度比較分析
14.對我國間接貨幣調控政策的市場缺陷分析
15.直接發行央行票據對我國公開市場操作的啟示
16.中國貨幣政策目標及管理策略
17.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
18.監管職能分離後基層央行如何有效實施貨幣政策
19.論穩健貨幣政策的積極作用
20.城區存款業務發展的難點及對策
21.重建經濟欠發達地區金融體系的探討
22.利率市場化條件論證與方法探討
23.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探討
24.人民幣匯率的未來走勢分析
25.國際貨幣體系有關問題探討
26.國家的匯率干預有關問題探討
27.匯率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影響分析
28.國際金融危機及相關問題研究
29.國際信貸問題探討
30.外匯交易有關問題探討
31.國際金融市場有關問題探討
32.國際收支有關問題探討
33.我國的國際收支現狀及發展趨勢
34.期權理論及其在外匯交易中的運用
35.人民幣匯率問題研究
36.國際儲備題探討
37.國際融資問題探討
二、商業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發展理論
38.金融創新與我國銀行業的發展
39.我國網路銀行的發展及對策
40.金融全球化及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
41.對銀行導入ISO9000國際質量標準的思考
42.我國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的現狀與思考
43.論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營銷
44.對發展我國消費信貸的思考
45.論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46.如何提升商業銀行國際競爭力
47.商業銀行扁平化管理的探討
48.中國銀行業治理結構問題研究
49.探索現代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機制
50.抵押貸款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51.簡論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利益目標短期化
52.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流動性的分析
53.成本管理在商業銀行系統管理中的應用
54.銀保合作發展芻議
55.商業銀行應加強產品定價管理
56.信貸業務重組與流程再造
57.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的價值取向
58.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
59.股份制商業銀行競爭力分析
60.商業銀行金融服務優化的對策與思路
61.商業銀行組織結構創新
62.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63.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商業銀行風險管理
64.關於信貸風險控制的深度思考
65.我國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
66.關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的評級
67.關於新商業銀行法的問題
68.從世界商業銀行發展趨勢談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目標
69.談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目標與途徑
70.國有商業銀行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
71.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問題探索
72.商業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探討
73.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範機制研究
74.化解商業銀行不良資產途徑探討
75.商業銀行分業、混業經營利弊條件問題研究
76.商業銀行外部環境建設問題研究
77.關於我國商業銀行新增不良貸款問題
78.建立和完善我國商業銀行體系
79.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問題的探索
80.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內控機制
81.如何完善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
82.建立和完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機制
83.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費問題探討
84.中西方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資產比較分析
85.我國發展民營銀行可行性問題探討
86.民營銀行在我國發展空間探討
87.如何以市場為導向建立商業銀行金融服務體系
88.國有銀行上市對其績效影響的分析
89.我國股份制銀行與國有銀行業績比較:制度因素的探討
90.我國商業銀行經營投資基金的困難所在與對策
91.商業銀行對企業信用評估問題探討
92.商業銀行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
93.商業銀行崗位績效考核的實證研究
94.現代銀企關系問題研究
95.員工素質與商業銀行現代化
三、金融監管與風險管理
96.論我國金融監管的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