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信用形式屬於間接融資活動的是( )。 A、商業信用 B、企業信用 C、銀行信用 D、國家信用
下列信用形式屬於間接融資活動的是(C、銀行信用)。
資金盈餘單位與資金短缺單位之間不發生直接關系,而是分別與金融機構發生一筆獨立的交易,即資金盈餘單位通過存款,或者購買銀行、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發行的有價證券。
將其暫時閑置的資金先行提供給這些金融中介機構,然後再由這些金融機構以貸款、貼現等形式,或通過購買需要資金的單位發行的有價證券,把資金提供給這些單位使用,從而實現資金融通的過程。
(1)在信用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金融機構是擴展閱讀:
間接融資通過金融中介機構進行。在多數情況下,金融中介並非是對某一個資金供應者與某一個資金需求者之間一對一的對應性中介;而是一方面面對資金供應者群體,另一方面面對資金需求者群體的綜合性中介,由此可以看出,在間接融資中,金融機構具有融資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由於間接融資相對集中於金融機構,世界各國對於金融機構的管理一般都較嚴格,金融機構自身的經營也多受到相應穩健性經營管理原則的約束,加上一些國家還實行了存款保險制度,因此,相對於直接融資來說,間接融資的信譽程度較高,風險性也相對較小,融資的穩定性較強。
2. 為什麼商業銀行在金融機構體系中處於主導地位
商業銀行在金融體系中的主導作用表現在,混業經營的銀行存有大量證券資產,當流動性不足,而居民在經濟不景氣之時,急需錢過活,部分小銀行開使無法及時應對儲戶的提現,小銀行的危機開始波及到大銀行直至整個金融系統,銀行面對擠兌只能破產,從而加劇了流動性不足,產生惡性循環
企業是很難只利用現有資金經營的 因此 需要大量的銀行貸款 及其他融資手段注入資金 而銀行系統的混亂將導致資金的枯竭 企業無法維持生產 而大量倒閉 造成的是失業率增加 人民消費能力持續下降 而形成惡性循環
通過對銀行對企業融資過程中的交易費用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高昂的交易費用是造成目前融資瓶頸的重要原因。由於信用體系可以有效地解決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對稱問題。可以大規模高效率地處理交易信息,盡可能地降低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並能有效地防範潛在的風險,進一步降低交易費用,所以構建完整的信用體系是降低交易費用的有效途徑
所以說銀行系統是十分重要的
推薦你看30年代金融危機的相關文章 和本次金融危機的相關分析 及不難得出 為什麼美國政府總是先救銀行體系 的原因了
3. (電大)金融風險管理形成性考核冊作業答案
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貨幣銀行學作業1
一、解釋下列詞彙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
准貨幣:可以隨時轉化為貨幣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資產,一般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簡稱幣制。
無限法償:貨幣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論支付數額多大,不論用於何種性質的支付,對方都不得拒絕接受。
格雷欣法則:金銀復本位制條件下出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指當兩種市場價格不同而法定價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市場價格偏高的貨幣(良幣)就會被市場價格偏低的貨幣(劣幣)所排斥,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良幣退出流通進入貯藏,而劣幣充斥市場。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聯合國同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布雷頓森林協定》為基礎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中心內容是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和固定匯率制。
牙買加體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匯率安排多樣化、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外匯是指一切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狹義的外匯則專指以外幣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
匯率:兩國貨幣之間的相對比價,是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是貨幣對外價值的表現形式。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因此也稱為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因此也被稱為應收標價法。
固定匯率:指兩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浮動利率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間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
徵信:指對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
商業信用:是指工商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業票據:是商業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業信用的債權人為保證自己對債務的索取權而掌握的一種書面債權憑證。
銀行信用: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國家信用:是指以國家(政府)為一方的借貸活動,即國家(政府)作為債權人或債務人的信用。
消費信用:是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於生活消費的信用。
國際信用:是指跨國的借貸活動,即債務人和債權人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居民。
利息:是借貸關系中資金借入方支付給資金貸出方的報酬。
利率:是指借貸期滿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出的本金額的比率。
收益資本化:是指對於有收益的事物,可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計算出它相當於多大的資本金額。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判斷正確與錯誤
1.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最早的貨幣形式是鑄幣。 (錯)
2.貨幣作為計價單位,是指不僅用貨幣去計算並衡量商品和勞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使貨幣成為計算商品和勞務價值的惟一現實標准。 (對)
3.貨幣具有降低產品交換成本,提高了交換效率的作用。 (對)
4.在對貨幣層次的劃分上,世界各國大體相同而且長期穩定。 (錯)
5.虛金本位制是指本國貨幣雖然仍有含金量,但國內不鑄造也不使用金幣,而是流通銀幣或銀行券,銀幣或銀行券不能在國內兌換黃金,只能兌換本國在該國存有黃金並與其貨幣保持固定比價國家的外匯,然後用外匯在該國兌換黃金這樣一種具有過渡性質的貨幣制度。
( 對 )
6.復本位制是金、銀兩種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 對 )
7.牙買加體系是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制度。 ( 對 )
8.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市場上的實際匯率則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不超過黃金輸送點。 ( 對 )
9.國際借貸說從商品市場的角度研究貨幣的長期匯率水平的決定。(錯)
lO.貼水表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 ( 錯 )
11.在現代經濟中,信用活動的風險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 對 )
12.從本質上說,社會誠信系統就是信用調查系統。 (錯 )
13.商業信用的工具是銀行承兌匯票。 ( 錯 )
14.銀行信用既可以貨幣形態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態提供。 (錯 )
15.賒銷是消費信用的獨有形式。 ( 錯 )
16.由於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它終將取代商業信用。(錯)
17.從本質上看,支票實際上是一種即期匯票。 (錯)
18.利率有多種分類法,比如按利率的真實水平可以期分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場利率。(錯)
19.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違約風險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即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 ( 對 )
20.利率市場化並非指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遵循價值規律,確定利率水平。 ( 錯 )
三、單項選擇題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貨幣量指標中的貨幣增長率指標反映了( C )的狀況。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2.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速度與現金和存款貨幣的乘積就是( B )。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3.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 D )。
A.銀行活期存款 B.居民儲蓄存款
C.銀行定期存款 D.現金
4.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表明( D )。
A.貨幣是國家創造的產物
B.貨幣是先哲為解決交換困難而創造的
C.貨幣是為了保存財富而創造的
D.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價值形式發展的最終結果是( A )。
A.貨幣形式 B.紙幣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一般價值形式
6.貨幣在( A )時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A.商品買賣 B.繳納稅款
C.支付工資 D.表現商品價值
7.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 C )。
A.信用貨幣 B.紙幣
C.實物貨幣 D.金屬貨幣
8、美元與黃金內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是( C )的特點。
A.國際金本位制 B.牙買加體系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國際金塊本位制
9、牙買加體系的特點是( C )。
A.保持固定匯率 B.國際收支可自動調節
C.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D.國際儲備貨幣單一化
10、市場人民幣存量通過現金歸行進入的是( C )
A.發行庫 B.國庫 C.業務庫 D.金庫
11、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 B )。
A.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固定匯率制
B.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C.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盯住匯率制
D.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彈性匯率制
12、在匯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國實現了( D )。
A.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B.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C.資本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D.經常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13、信用的基本特徵是( C )。
A.平等的價值交換 B.無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讓渡
C.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轉移 D.無償的贈予或援助
14、在我國,企業與企業之問普遍存在「三角債」現象,從本質上講它屬於( A )。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國家信用 D.消費信用
15、在現代經濟中,銀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資形式。以下對銀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銀行信用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產生 B.銀行信用不可以由商業信用轉化而來
C.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 D.銀行在銀行信用活動中充當信用中介的角色
四、多項選擇題
1、在我國貨幣層次中,狹義貨幣量包括( A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現金
2、我國貨幣層次中准貨幣是指( BCD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其它存款
3、關於狹義貨幣的正確表述是( AD )。
A.包括現鈔和銀行活期存款 B.包括現鈔和准貨幣
C.包括銀行活期存款和准貨幣要性就越小
D.金融產品創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訂貨幣層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產品越豐富,貨幣層次就越多
4、貴金屬不能自由輸出輸入存在於( DE )條件下。
A?銀本位制 B.金銀復本位制
C?金幣本位制 D.金匯兌本位制 E.金塊本位制
5、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AB )。
A.各國無法通過變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
B.要保證美元信用就會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
C.缺乏統一穩定的貨幣標准
D.浮動匯率為主加大了外匯風險
E.無法滿足各國對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
6、人民幣貨幣制度的特點是( ACE )。
A.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計價、結算的貨幣單位
B.人民幣主幣無限法償,輔幣有限法償
C.人民幣採用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
D.現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發行
E.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7、若其他條件不變,一國貨幣貶值將引起該國( BC )。
A.進口增加 B.出口增加 C.進口減少 D.出口減少 E.國內物價水平降低
8、牙買加體系下的匯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質( ACE )。
A.匯率制度是以信用貨幣本位為基礎 B.可以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C.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導 D.以固定匯率制為主導
E.無法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9、高利貸信用的特點是( ACE )。
A.具有較高的利率
B.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C.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
D.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E.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
10、根據融資活動中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為( AB )。
A.債務信用 B.股權信用
C.直接信用 D.間接信用
E.銀行信用
11、以下對現代信用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BD )。
A.現代信用活動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密切
B.信用關系成為觀代經濟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經濟關系
C.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風險與收益並不經常匹配
D.現代信用活動中,信用工具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E.現代信用活動越來越獨立於信用中介機構及其服務
12、下列屬於社會徵信系統子系統的有( ABCDE )。
A.信用檔案系統 B.信用調查系統
C.信用評估系統 D.信用查詢系統 E.失信公示系統。
13、以下對商業票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BCE )。
A.商業票據是一種所有權憑據 B.商業票據可分為期票和匯票兩種
C.商業票據的流通轉讓有一定的范圍 D.商業票據只可以轉讓一次
E.商業票據又稱商業貨幣,它包括在廣義的信用貨幣范疇之內
14、銀行信用的特點是( ABE )
A.銀行信用可以達到巨大規模 B.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C.銀行是作為債權人的身份出現的 D.銀行是作為債務人的身份出現的
E.銀行信用具有相對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貸款人的需求
15、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關系表現為( ABCE )。
A.商業信用是銀行信用產生的基礎
B.銀行信用推動商業信用的完善
C.兩者相互促進
D.銀行信用大大超過商業信用,可以取代商業信用
E.在一定條件下,商業信用可以轉化為銀行信用
五、分析思考題
1、為什麼說貨幣是價值形態和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邏輯的角度看,貨幣是源於商品的,是伴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沒有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就不可能有貨幣,因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而貨幣主要是媒介商品交換的,是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所以說,貨幣是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歷史的角度看,交換發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從簡單價值形態到擴大價值形態再到一般價值形態、貨幣形態。價值形態發展演變的過程,其結果是推導出貨幣。所以說,貨幣是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根本上說,貨幣起源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形成於價值形式的發展。
2、為什麼要劃分貨幣供給層次?
現實經濟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貨幣,需要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使貨幣供給的計量有科學的口徑。
處於不同層次的貨幣,貨幣性不同。
由於不同層次的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不同,特性不同,調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劃分貨幣供給層次有利於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貨幣供應量。
各國劃分貨幣層次的共同依據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但具體貨幣層次的劃分均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進行。
我國貨幣層次3個口徑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他存款)
3、現行信用貨幣制度有何特點?
現行信用貨幣制度的特點:貴金屬非貨幣化;流通中的信用貨幣主要由現金和存款貨幣構成;現實經濟中的貨幣均通過金融活動投入流通;中央銀行代表國家對信用貨幣進行統一管理與調控成為金融和經濟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4、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
匯率的決定是極其復雜的問題,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也不同。在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匯率是由其含金量的大小決定的,鑄幣平價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外匯匯率的波動是在市場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下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送點之間上下波動。
在信用貨幣流通制度初期,各國參照過去金幣含金量規定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匯率主要是由紙幣法定含金量的對比決定的。1944年國際貨幣制度採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在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情況下,各國貨幣根據與美元所規定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匯率,中央銀行負有穩定匯率的責任;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普遍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匯率主要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來決定。因此,當前凡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就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深層次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狀況、中央銀行的干預、市場預期等,其中任一因素的變動都能引起匯率的變動。隨著金融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進,決定和影響匯率的因素變得日益復雜,於是許多經濟學家又從其他角度來解釋匯率的決定。例如貨幣分析法認為導致貨幣市場失衡的各種因素,通過對各國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最終決定匯率水平;金融資產說則認為金融資產的供求對匯率的決定性影響;我國學者提出的換匯成本說主要把考慮貿易品的價格對比作為決定匯率及其變動的因素,我國一直依據出口換匯成本作為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重要依據。
正確理解和看待人民幣匯率決定的歷史背景與條件約束。教材上分了四個階段來描述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過程。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出口換匯成本。1994年以後至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本制度框架:銀行結售匯制度與銀行周轉頭寸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銀行間市場撮合交易制度;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
考慮人民幣匯率決定的特殊國情及其變化。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績效是顯著的。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了穩定,即使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然堅持不貶值,不僅贏得了世界的普遍好評,也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促進了進出口額大幅增長,發揮了匯率對外貿的調節功能。其次,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10年來,人民幣匯率的穩中有升,不僅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威信,還降低了進出口交易的成本。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幣匯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第一,現行的強制結售匯制並未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因為現實中實行的是無條件地售匯和有條件的購匯。同時,這種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打擊了企業創匯的積極性,扭曲了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表現出虛假的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第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水平,一方面規定外匯指定銀行應持有的外匯頭寸限額,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設立外匯交易室直接進入市場從事外匯買賣。當外匯指定銀行在辦理結售匯業務過程中出現超過限額的頭寸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拋補。這使得外匯指定銀行僅成為中央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櫃台,而不是真正的市場交易主體。同時中央銀行被動地服從市場吞吐外匯和人民幣,這與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初衷相悖,一定程度的喪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第三,現行結售匯製造成了國內外匯市場與國際外匯市場的分割,迫使企業只關注國內的結售匯價,而無需理睬國際市場匯價的變動。從而削弱了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和加強風險管理的能動性。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這一命題顯得格外重要和充滿魅力。
5、何謂利率市場化?結合我國利率改革的進展情況論述其必要性。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利率市場化強調在利率決定中市場因素的主導作用,能真實反映資金成本與供求關系,靈活有效地發揮其經濟杠桿作用,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利率決定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利率體制改革刻不容緩。要充分發揮出利率對經濟的作用,需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金融經濟發展的要求與重要內容。我國已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總體思路,確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正穩步推進。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既是我國利率改革的方向,也是對世界的承諾,更是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本質要求。
4. 求農村信用社經濟金融類考試題!
1、農村信用社在我國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如何?
答:農村信用社是由轄區內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入股組成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04年6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余額26724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存款的11.6%;各項貸款余額1958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貸款的11.5%。其中,農業貸款余額8615億元,佔全部金融機構農業貸款余額的86%。農村信用社正在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
2、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
答: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以及農民增加收入,需要在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增加投入。其中資金的投入在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目前情況看,資金投入主要是三個渠道:一是農民自己對生產活動本身的投資;二是增加財政資金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其他有關補貼;三是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在這三個方面,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投入佔有很大的比重,有的地方甚至在60%以上。而統計數字表明,金融部門的信貸資金中,農村信用社的資金佔到8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已達到90%。
長期以來,農村信用社以服務「三農」為己任,在支持農業、農民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1999年以來,為適應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需要,農村信用社積極開辦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大力推廣信用農戶、信用村鎮等評定活動,大大簡化了農民貸款的手續,方便了農民貸款,也使農民的貸款面有了很大提高,困擾多年的農民貸款難問題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至2003年年末,全國有32 225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占機構總數的94.8%,有18 553家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戶聯保貸款,占機構總數的54.6%。2003年當年,全國有6 217萬農戶獲得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佔有貸款需求且符合貸款條件農戶數的64%,佔全部農戶數的28%。
近年來,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商業銀行大量撤出在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為「三農」服務的任務更加艱巨,作用更加凸顯。
3、為什麼國務院決定進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
答:農村信用社作為主要服務「三農」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多年來盡管在改革體制、改善管理、改進服務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與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相比,在管理方式、經營模式、服務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諸多不適應,在管理體制、產權制度、風險防範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影響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作用的發揮,需要通過不斷地深化改革,在發展中逐步予以解決。
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十分重視。1997年以來,國務院多次組織有關部門對農村信用社改革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國務院領導同志也親自考察農村信用社工作,並作重要指示。2003年以來,中央明確提出,農村信用社改革的總體要求是「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強調要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把解決好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問題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改進農村金融服務,不僅關繫到農村信用社的穩定健康發展,而且事關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的大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東西南北差異較大,各地農村信用社的經營狀況和發展水平很不一樣,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的要求也不相同。雖然農村信用社改革已經研究論證了很長時間,並且也在局部進行了多方面的試驗,但是,對於如何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如何因地制宜地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產權結構,如何選擇確定適應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和服務要求的農村信用社組織形式等問題,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試驗。特別是這次農村信用社改革的兩個重點,涉及到方方面面的責權利關系的調整,情況復雜,政策性強,必須積極慎重、循序漸進,不能急於求成。因此,國務院決定選擇部分省(區、市)進行試點,在認真實踐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再逐步推開。
4、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什麼?
答:根據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村金融服務提出的新要求,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服務農業、農村和農民為宗旨,按照「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支持、地方政府負責」的總體要求,加快農村信用社管理體制和產權制度改革,把農村信用社逐步辦成由農民、農村工商戶和各類經濟組織入股,為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服務的社區性地方金融機構,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農村金融主力軍和聯系農民的金融紐帶作用,更好地支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
5、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試點必須堅持哪些原則?
答:做好深化改革試點工作,必須堅持以下四個原則:
(1)必須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原則。農村信用社不同於其他金融機構,無論其所有權結構和管理模式如何改革,其經營的方向必須堅持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都要有利於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和農民的增產增收。偏離了這一方向,就背離了改革的宗旨和目標。
(2)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改革試點中,要充分考慮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在產權制度設計、組織形式選擇等方面,不搞「一刀切」,而要結合各地不同情況,實施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3)要堅持按市場經濟的發展取向進行改革。農村信用社是我國建國後最早成立的金融機構之一,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必然留有較重的計劃經濟的烙印,因此,農村信用社改革更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明晰產權關系,改善法人治理結構,使農村信用社真正成為能夠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機構。
(4)堅持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通過改革,要明確監督管理體制,切實發揮省級人民政府、國家監督管理機構、人民銀行等有關部門以及農村信用社各個方面的積極作用,落實風險防範和處置責任。
5. 在信用關系價值運動中,貨幣執行的職能是() A價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貯藏手段 D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相關介紹:
正是由於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使得商品能夠在早已讓渡之後獨立地完成價值的實現,從而確保了信用的兌現。整個過程實質上就是一種區別於實物交易和現金交易的交易形式,即信用交易。
後來,信用交易超出了商品買賣的范圍。作為支付手段的貨幣本身也加入了交易過程,出現了借貸活動。從此,貨幣的運動和信用關系連結在一起,並由此形成了新的范疇——金融。
(5)在信用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金融機構是擴展閱讀
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後來,它又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稅款、工資等。
由於人們對不同形式消費的主觀評價不同,通過交換各取所需可以增加所有人的效用。同樣,人們對處於不同時間的消費主觀評價也有所不同,交換同樣可以增加總效用。
此時,消費的具體形式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費財富的數量。比如,對正在求學的年輕人,同樣數量的財富現在使用比將來使用更有價值;而對中年以後開始考慮退休的人來說,同樣數量的財富留到將來使用比現在使用更有價值。
6. 間接金融市場最主要的是什麼市場
間接金融市場主要是讓資金流動起來,有這些類型,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指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的信用機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銀行同其他金融機構的業務界限日趨消失,但是在許多方面是其他金融機構所不能代替的,仍是銀行體系的基本環節,在銀行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信用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如美國50家大商業銀行的資產總額和存放款總額約佔全國的1/3。我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資金實力、存放款余額均占金融界的首位。
商業銀行的主要職能。商業銀行的職能是由其性質所決定的,它具有以下幾種職能:
(1) 充當信用中介。
(2) 資本創造功能。
(3) 充當支付中介。
銀行為企業和個人辦理各種同貨幣資金運動有關的技術性業務時,便充當支付中介。由於銀行具有較高的信譽和較多的分支機構,銀行業務又與各個企業和部門有密切聯系,因此,無論企業或個人都願意委託銀行保管貨幣、貴金屬、有價證券,辦理貨幣收付和轉賬結算。這樣,銀行就成了企業和個人的「出納」和「賬房」。銀行通過賬戶為顧客辦理貨幣結算,對於節約流通費用、加速資本的周轉具有重要意義。
(4) 創造信用流通工具。
其他金融機構
在金融市場上,除了存在著商業銀行外,還有種類繁多、形式各異的金融機構。具體來說,可大略分為以下三類:專業性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
(1) 專業性銀行。專業性銀行是指定有專門經營范圍和提供專門性金融服務的銀行。專業銀行種類甚多,名稱各異,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 投資銀行。是專門對工商企業辦理投資和長期信貸業務的銀行。投資銀行的名稱,通用於歐洲大陸及美國等工業化國家。英國稱為商人銀行,日本則稱證券公司,德國稱私人承兌公司,法國稱實業銀行。
② 儲蓄銀行。指辦理居民儲蓄並以吸收儲蓄存款為主要資金來源的銀行。目前,這種專業性銀行逐漸失去其特性,日趨與商業銀行相似。
③ 抵押銀行。「不動產抵押銀行」的簡稱,是以土地、房屋等不動產作抵押辦理放款業務的專業銀行。這種放款一般期限較長,屬於長期信貸。如德國的巴伐利亞抵押匯兌銀行。
④ 合作銀行。由私人和信用合作社組成的互助性合作金融機構。它一般是在信用合作社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具有與信用合作社相同的宗旨和經營原則。⑤ 清算銀行。亦稱「交換銀行」、「劃撥銀行」、「江劃銀行」,是能直接參加票據交換所進行票據清算的銀行。如國際清算銀行,成了國際清算中心。
(2) 政策性銀行。政策性銀行指那些多由政府創立、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並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為政府發展經濟、進行宏觀經濟管理服務的金融機構。一般來說,大多數國家成立的政策性銀行主要有開發銀行、農業政策性銀行、進出口政策性銀行。我國有三大政策性銀行:
① 國家開發銀行;
②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③ 中國進出口銀行。
非銀行金融機構
一般來說,人們把商業銀行、專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以及中央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列入非銀行金融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構成龐雜,如信託機構、保險機構、租賃公司、財務公司、信用合作組織、消費信貸機構等,希望對你有幫助,你的好評,是我最大的鼓勵。
7. 一、單選題 1(2分) 商業信用是企業在購銷活動中經常採用的一種融資方
1、B解析:商業信用是指企業在商品或勞務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預收貨款方式進行購銷活動而形成的借貸關系,是企業之間的直接信用行為,也是企業短期資金的重要來源。商業信用的形式包括:應付賬款、應計未付款和預收貨款,6、A解析: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強調股東首要地位,並強調企業與股東之間的協調關系,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7、A解析:增量預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費用水平為基礎,結合預算期業務量水平及有關降低成本的措施,通過調整有關費用項目而編制預算的方法。增量預算編制方法的缺陷是可能導致無效費用開支項目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因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費用項目,可能使原來不合理的費用繼續開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開支合理化,造成預算上的浪費。所以本題選A.8、A解析:零基預算編制過程中要劃分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和可避免費用項目。在編制預算時,對不可避免費用項目必須保證資金供應;對可避免費用項目,則需要逐項進行成本與效益分析,盡量控制不可避免項目納入預算當中。所以本題選A.9、D解析:目標利潤總額=凈利潤/(1-所得稅率)=(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額)/(1-所得稅率)=(150+600)/(1-25%)=1000(萬元)。所以本題選D.10、C解析: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只是影響利潤表中數額,對存貨項目沒有影響。所以本題選C.11、D解析:一般來說,在企業初創階段,產品市場佔有率低,產銷業務量小,經營杠桿系數大,此時企業籌資主要依靠權益資本,在較低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在企業擴張成熟期,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產銷業務量大,經營杠桿系數小,此時,企業資本結構中可擴大債務資本,在較高程度上使用財務杠桿。參見教材86頁。故選項A不對。同樣企業在破產清算階段和收縮階段都不宜採用較高負債比例,故選項B和C不對。所以本題選D12、C解析:經濟訂貨批量EOQ=根號下(2×每期對存貨的總需求×每次訂貨費用/每期單位存貨存儲費)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13、C解析:吸收工業產權等無形資產出資的風險較大。因為以工業產權投資,實際上是把技術轉化為資本,使技術的價值固定化。而技術具有強烈的時效性,會因其不斷老化落後而導致實際價值不斷減少甚至完全喪失。所以本題選C.14、A解析:預測期內部資金來源=預測期銷售收入×預測期銷售凈利率×(1-股利支付率),則本題2011年內部資金來源的金額=50000×10%×(1-60%)=2000(萬元)。所以本題選A.15、C解析:包括建設期的投資回收期(PP)=最後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金流量對應的年數+最後一項為負值的累計凈現金流量絕對值/下一年度凈現金流量=3+50/250=3.2年,所以本題正確答案為C16、C解析:單位變動成本=60/10=6(元/小時),如果直接人工工時為12萬元小時,則預算總成本費用為30+6×12=102(萬元)。17、C解析:銷售預算是編制預算的起點。18、A解析:整體來說,權益資金的資本成本高於負債資金的資本成本。對於權益資金來說,由於普通股籌資方式在計算資本成本時還需要考慮籌資費用,所以其資本成本高於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19、C解析:一般而言,企業加強收賬管理,及早收回貨款,可以減少壞賬損失,縮短平均收賬期,減少應收賬款佔用的資金,但會增加收賬費用。20、C解析: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下,股利與公司盈餘緊密地配合,能保持股利與收益之間一定的比例關系,體現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無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則。
8. 跪求電大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答案。
貨幣銀行學形成性考核冊參考答案貨幣銀行學作業1
一、解釋下列詞彙
存款貨幣:是指能夠發揮貨幣作用的銀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夠通過簽發支票辦理轉賬結算的活期存款。
准貨幣:可以隨時轉化為貨幣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資產,一般由銀行的定期存款、儲蓄存款、外幣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工具,如銀行承兌匯票、短期國庫券等構成。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定所形成的制度,簡稱幣制。
無限法償:貨幣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指不論支付數額多大,不論用於何種性質的支付,對方都不得拒絕接受。
格雷欣法則:金銀復本位制條件下出現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指當兩種市場價格不同而法定價格相同的貨幣同時流通時,市場價格偏高的貨幣(良幣)就會被市場價格偏低的貨幣(劣幣)所排斥,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良幣退出流通進入貯藏,而劣幣充斥市場。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以1944年7月在「聯合國同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通過的《布雷頓森林協定》為基礎建立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中心內容是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和固定匯率制。
牙買加體系:是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國際貨幣制度,主要內容是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匯率安排多樣化、多種渠道調節國際收支。
外匯:是指以外幣表示的可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廣義的外匯是指一切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狹義的外匯則專指以外幣表示的國際支付手段。
匯率:兩國貨幣之間的相對比價,是一國貨幣以另一國貨幣表示的價格,是貨幣對外價值的表現形式。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外國貨幣為基準來計算應付多少單位的本國貨幣,因此也稱為應付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多少外幣,因此也被稱為應收標價法。
固定匯率:指兩國貨幣的匯率基本固定,匯率的波動幅度被限制在較小的范圍內。
浮動利率 :浮動利率是指在借貸期間內隨市場利率的變化而定期進行調整的利率。
徵信:指對法人或自然人的金融及其他作用信息進行系統調查和評估。
商業信用:是指工商企業之間在買賣商品時,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商業票據:是商業信用工具,它是提供商業信用的債權人為保證自己對債務的索取權而掌握的一種書面債權憑證。
銀行信用: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國家信用:是指以國家(政府)為一方的借貸活動,即國家(政府)作為債權人或債務人的信用。
消費信用:是企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向消費者個人提供的用於生活消費的信用。
國際信用:是指跨國的借貸活動,即債務人和債權人不是同一個國家的居民。
利息:是借貸關系中資金借入方支付給資金貸出方的報酬。
利率:是指借貸期滿所形成的利息額與所貸出的本金額的比率。
收益資本化:是指對於有收益的事物,可通過收益與利率的對比計算出它相當於多大的資本金額。
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二、判斷正確與錯誤
1.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最早的貨幣形式是鑄幣。 (錯)
2.貨幣作為計價單位,是指不僅用貨幣去計算並衡量商品和勞務的價值,更重要的是實現商品的價值,從而使貨幣成為計算商品和勞務價值的惟一現實標准。 (對)
3.貨幣具有降低產品交換成本,提高了交換效率的作用。 (對)
4.在對貨幣層次的劃分上,世界各國大體相同而且長期穩定。 (錯)
5.虛金本位制是指本國貨幣雖然仍有含金量,但國內不鑄造也不使用金幣,而是流通銀幣或銀行券,銀幣或銀行券不能在國內兌換黃金,只能兌換本國在該國存有黃金並與其貨幣保持固定比價國家的外匯,然後用外匯在該國兌換黃金這樣一種具有過渡性質的貨幣制度。
( 對 )
6.復本位制是金、銀兩種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 ( 對 )
7.牙買加體系是一種新的國際貨幣制度。 ( 對 )
8.在金幣本位制度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鑄幣平價,市場上的實際匯率則圍繞鑄幣平價上下波動,但其波動的幅度不超過黃金輸送點。 ( 對 )
9.國際借貸說從商品市場的角度研究貨幣的長期匯率水平的決定。(錯)
lO.貼水表示遠期匯率高於即期匯率。 ( 錯 )
11.在現代經濟中,信用活動的風險和收益是相匹配的。 ( 對 )
12.從本質上說,社會誠信系統就是信用調查系統。 (錯 )
13.商業信用的工具是銀行承兌匯票。 ( 錯 )
14.銀行信用既可以貨幣形態提供.也可以商品形態提供。 (錯 )
15.賒銷是消費信用的獨有形式。 ( 錯 )
16.由於銀行信用克服了商業信用的局限性.它終將取代商業信用。(錯)
17.從本質上看,支票實際上是一種即期匯票。 (錯)
18.利率有多種分類法,比如按利率的真實水平可以期分為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和市場利率。(錯)
19.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違約風險相同,但期限不同的證券收益率之間的關系,即在一個時點上因期限差異而產生的不同的利率組合。 ( 對 )
20.利率市場化並非指利率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而是指政府在充分進行市場調研的基礎上,遵循價值規律,確定利率水平。 ( 錯 )
三、單項選擇題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貨幣量指標中的貨幣增長率指標反映了( C )的狀況。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2.一定時期內貨幣流通速度與現金和存款貨幣的乘積就是( B )。
A.貨幣存量 B.貨幣流量
C.貨幣增量 D.貨幣總量
3.流動性最強的金融資產是( D )。
A.銀行活期存款 B.居民儲蓄存款
C.銀行定期存款 D.現金
4.馬克思的貨幣理論表明( D )。
A.貨幣是國家創造的產物
B.貨幣是先哲為解決交換困難而創造的
C.貨幣是為了保存財富而創造的
D.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5.價值形式發展的最終結果是( A )。
A.貨幣形式 B.紙幣 C.擴大的價值形式 D.一般價值形式
6.貨幣在( A )時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A.商品買賣 B.繳納稅款
C.支付工資 D.表現商品價值
7.貝幣和谷帛是我國歷史上的( C )。
A.信用貨幣 B.紙幣
C.實物貨幣 D.金屬貨幣
8、美元與黃金內掛鉤,其他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是( C )的特點。
A.國際金本位制 B.牙買加體系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國際金塊本位制
9、牙買加體系的特點是( C )。
A.保持固定匯率 B.國際收支可自動調節
C.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 D.國際儲備貨幣單一化
10、市場人民幣存量通過現金歸行進入的是( C )
A.發行庫 B.國庫 C.業務庫 D.金庫
11、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的是( B )。
A.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固定匯率制
B.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C.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盯住匯率制
D.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彈性匯率制
12、在匯率制度改革中,目前我國實現了( D )。
A.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B.經常賬戶下人民幣自由兌換
C.資本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D.經常賬戶下人民幣完全可兌換
13、信用的基本特徵是( C )。
A.平等的價值交換 B.無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讓渡
C.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單方面轉移 D.無償的贈予或援助
14、在我國,企業與企業之問普遍存在「三角債」現象,從本質上講它屬於( A )。
A.商業信用 B.銀行信用 C.國家信用 D.消費信用
15、在現代經濟中,銀行信用仍然是最重要的融資形式。以下對銀行信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B )。
A.銀行信用在商業信用的基礎上產生 B.銀行信用不可以由商業信用轉化而來
C.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式提供的信用 D.銀行在銀行信用活動中充當信用中介的角色
四、多項選擇題
1、在我國貨幣層次中,狹義貨幣量包括( A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現金
2、我國貨幣層次中准貨幣是指( BCDE )。
A.銀行活期存款 B.企業單位定期存款
C.居民儲蓄存款 D.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 E.其它存款
3、關於狹義貨幣的正確表述是( AD )。
A.包括現鈔和銀行活期存款 B.包括現鈔和准貨幣
C.包括銀行活期存款和准貨幣要性就越小
D.金融產品創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訂貨幣層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產品越豐富,貨幣層次就越多
4、貴金屬不能自由輸出輸入存在於( DE )條件下。
A?銀本位制 B.金銀復本位制
C?金幣本位制 D.金匯兌本位制 E.金塊本位制
5、布雷頓森林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是( AB )。
A.各國無法通過變動匯率調節國際收支
B.要保證美元信用就會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
C.缺乏統一穩定的貨幣標准
D.浮動匯率為主加大了外匯風險
E.無法滿足各國對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
6、人民幣貨幣制度的特點是( ACE )。
A.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計價、結算的貨幣單位
B.人民幣主幣無限法償,輔幣有限法償
C.人民幣採用現金和存款貨幣兩種形式
D.現金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有商業銀行發行
E.目前人民幣匯率實行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
7、若其他條件不變,一國貨幣貶值將引起該國( BC )。
A.進口增加 B.出口增加 C.進口減少 D.出口減少 E.國內物價水平降低
8、牙買加體系下的匯率制度具有以下性質( ACE )。
A.匯率制度是以信用貨幣本位為基礎 B.可以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C.以浮動匯率制為主導 D.以固定匯率制為主導
E.無法實現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
9、高利貸信用的特點是( ACE )。
A.具有較高的利率
B.促進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
C.具有資本的剝削方式
D.具有資本的生產方式
E.與社會生產沒有直接的密切聯系
10、根據融資活動中當事人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信用形式可以分為( AB )。
A.債務信用 B.股權信用
C.直接信用 D.間接信用
E.銀行信用
11、以下對現代信用活動的描述正確的是( ABD )。
A.現代信用活動與現代社會經濟發展關系密切
B.信用關系成為觀代經濟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經濟關系
C.在現代經濟活動中,風險與收益並不經常匹配
D.現代信用活動中,信用工具呈現多樣化的趨勢
E.現代信用活動越來越獨立於信用中介機構及其服務
12、下列屬於社會徵信系統子系統的有( ABCDE )。
A.信用檔案系統 B.信用調查系統
C.信用評估系統 D.信用查詢系統 E.失信公示系統。
13、以下對商業票據的描述正確的是( BCE )。
A.商業票據是一種所有權憑據 B.商業票據可分為期票和匯票兩種
C.商業票據的流通轉讓有一定的范圍 D.商業票據只可以轉讓一次
E.商業票據又稱商業貨幣,它包括在廣義的信用貨幣范疇之內
14、銀行信用的特點是( ABE )
A.銀行信用可以達到巨大規模 B.銀行信用是以貨幣形態提供的信用
C.銀行是作為債權人的身份出現的 D.銀行是作為債務人的身份出現的
E.銀行信用具有相對靈活性,可以滿足不同貸款人的需求
15、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關系表現為( ABCE )。
A.商業信用是銀行信用產生的基礎
B.銀行信用推動商業信用的完善
C.兩者相互促進
D.銀行信用大大超過商業信用,可以取代商業信用
E.在一定條件下,商業信用可以轉化為銀行信用
五、分析思考題
1、為什麼說貨幣是價值形態和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邏輯的角度看,貨幣是源於商品的,是伴隨著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的,沒有商品的生產和交換,就不可能有貨幣,因為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而貨幣主要是媒介商品交換的,是商品價值的外在表現。所以說,貨幣是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歷史的角度看,交換發展的過程可以濃縮為價值形態的演化過程:從簡單價值形態到擴大價值形態再到一般價值形態、貨幣形態。價值形態發展演變的過程,其結果是推導出貨幣。所以說,貨幣是價值形態發展的必然產物。
從根本上說,貨幣起源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形成於價值形式的發展。
2、為什麼要劃分貨幣供給層次?
現實經濟中存在著形形色色的貨幣,需要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使貨幣供給的計量有科學的口徑。
處於不同層次的貨幣,貨幣性不同。
由於不同層次的貨幣供給形成機制不同,特性不同,調控方式也不同,因此劃分貨幣供給層次有利於有效地管理和調控貨幣供應量。
各國劃分貨幣層次的共同依據是金融資產的流動性。但具體貨幣層次的劃分均根據本國的具體情況進行。
我國貨幣層次3個口徑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他存款)
3、現行信用貨幣制度有何特點?
現行信用貨幣制度的特點:貴金屬非貨幣化;流通中的信用貨幣主要由現金和存款貨幣構成;現實經濟中的貨幣均通過金融活動投入流通;中央銀行代表國家對信用貨幣進行統一管理與調控成為金融和經濟正常發展的必要條件。
4、匯率是如何決定的?如何看待人民幣匯率問題?
匯率的決定是極其復雜的問題,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匯率的決定與影響因素也不同。在金本位制度下,兩國貨幣匯率是由其含金量的大小決定的,鑄幣平價是決定匯率的基礎。外匯匯率的波動是在市場供求關系變動的影響下圍繞鑄幣平價,在黃金輸送點之間上下波動。
在信用貨幣流通制度初期,各國參照過去金幣含金量規定紙幣的法定含金量,匯率主要是由紙幣法定含金量的對比決定的。1944年國際貨幣制度採用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在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的情況下,各國貨幣根據與美元所規定含金量的比例確定匯率,中央銀行負有穩定匯率的責任;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普遍採用浮動匯率制度,匯率主要由兩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來決定。因此,當前凡影響外匯供求的因素就成為影響匯率變動的深層次因素,主要有:國際收支、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狀況、中央銀行的干預、市場預期等,其中任一因素的變動都能引起匯率的變動。隨著金融的發展,特別是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推進,決定和影響匯率的因素變得日益復雜,於是許多經濟學家又從其他角度來解釋匯率的決定。例如貨幣分析法認為導致貨幣市場失衡的各種因素,通過對各國物價水平的影響而最終決定匯率水平;金融資產說則認為金融資產的供求對匯率的決定性影響;我國學者提出的換匯成本說主要把考慮貿易品的價格對比作為決定匯率及其變動的因素,我國一直依據出口換匯成本作為確定人民幣匯率水平的重要依據。
正確理解和看待人民幣匯率決定的歷史背景與條件約束。教材上分了四個階段來描述人民幣匯率的變化過程。人民幣匯率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出口換匯成本。1994年以後至目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本制度框架:銀行結售匯制度與銀行周轉頭寸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銀行間市場撮合交易制度;銀行間市場匯率浮動區間管理.
考慮人民幣匯率決定的特殊國情及其變化。1994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改革績效是顯著的。人民幣匯率一直保持了穩定,即使在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仍然堅持不貶值,不僅贏得了世界的普遍好評,也有利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首先是促進了進出口額大幅增長,發揮了匯率對外貿的調節功能。其次,有利於我國外匯儲備的快速增長。10年來,人民幣匯率的穩中有升,不僅提高了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和威信,還降低了進出口交易的成本。
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幣匯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第一,現行的強制結售匯制並未真正意義上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因為現實中實行的是無條件地售匯和有條件的購匯。同時,這種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稱,打擊了企業創匯的積極性,扭曲了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表現出虛假的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第二,為了穩定人民幣匯率水平,一方面規定外匯指定銀行應持有的外匯頭寸限額,另一方面中央銀行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設立外匯交易室直接進入市場從事外匯買賣。當外匯指定銀行在辦理結售匯業務過程中出現超過限額的頭寸後,必須在外匯市場上進行拋補。這使得外匯指定銀行僅成為中央銀行經營外匯業務的櫃台,而不是真正的市場交易主體。同時中央銀行被動地服從市場吞吐外匯和人民幣,這與中央銀行宏觀調控的初衷相悖,一定程度的喪失了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第三,現行結售匯製造成了國內外匯市場與國際外匯市場的分割,迫使企業只關注國內的結售匯價,而無需理睬國際市場匯價的變動。從而削弱了企業自主經營的權利和加強風險管理的能動性。因此,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遠,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的新形勢下,這一命題顯得格外重要和充滿魅力。
5、何謂利率市場化?結合我國利率改革的進展情況論述其必要性。
所謂利率市場化,是指通過市場和價值規律機制,在某一時點上由供求關系決定的利率運行機制,它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利率市場化強調在利率決定中市場因素的主導作用,能真實反映資金成本與供求關系,靈活有效地發揮其經濟杠桿作用,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利率決定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利率體制改革刻不容緩。要充分發揮出利率對經濟的作用,需要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利率市場化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及金融經濟發展的要求與重要內容。我國已明確了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目標和總體思路,確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則,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正穩步推進。因此,利率市場化改革既是我國利率改革的方向,也是對世界的承諾,更是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本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