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何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其運營特點,市場優勢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能夠利用規則風控和大數據模型,快捷、迅速、安全的為客戶提供面向全場景的消費金融服務,金融場景互聯網化,產品互聯網化,消費場景由實體渠道向互聯網化發展,用戶維護、用戶體驗、用戶溝通和支付渠道等的互聯網化,以及因移動互聯、社交網路和大數據應用的發展而被顛覆的,規則風控和數據模型風控並重,服務互聯網化,建立支付體系、信用體系、做到行業內信息便捷的共享,與傳統金融相比,互聯網金融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做到以用戶為中心,依託不同的場景做到簡單交易用戶體驗。
『貳』 未來互聯網消費金融會是什麼樣的格局
目前市場上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的可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傳統消費金融互聯網化,主要是銀行系;第二類是銀監會批准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擁有消費金融合法牌照;第三類是依託於電商平台、P2P平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電商系消費金融和P2P小額消費金融),其並未獲得消費金融公司的牌照,但是從事著相關同質業務。
『叄』 移動互聯網時代,隨時隨處都有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或產品供你選擇
廣義來說消費金融,就是與消費相關的金融活動,狹義可理解為為滿足居民對最終商品和服務消費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務。而互聯網的發展,促使這兩者的結合,即指通過互聯網來向個人或家庭提供與消費相關的支付、儲蓄、理財、信貸以及風險管理等金融活動。
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我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中正式提出發展消費金融,中國人民銀行在1998年和1999年相繼放開了個人住房貸款和汽車消費貸款的政策,以促進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機構開展消費金融業務。發展消費金融對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促進經濟發展結構合理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消費金融成為熱點詞彙。2016年3月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加大對新消費領域金融支持的指導意見》,政策利好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我國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消費需求比較旺盛,超前消費意識逐漸增強,接受新型金融產品的能力較強。使用消費信貸手段來緩解由於預算約束帶來的消費不足的理念日漸深入。因此,在居民消費觀念日益成熟的背景下,發展消費金融具備了相應的社會基礎。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消費金融的不同之處在於,互聯網消費金融利用了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打造「線上互聯網+線下實體」的運行模式。從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機構在資金來源上有一定的優勢,通過探索信用消費+場景布局,進而打造成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的樣本,通過場景的建立,增強客戶粘性,不斷擴張消費金融市場,實現盈利。
隨著雲計算的普及,大數據挖掘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精確的進行市場細分、選定目標客戶、評估客戶信用等級,從而降低資金配置風險,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的差異化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消費分期(類似代付),這一種為京東白條、螞蟻花唄一類,一種是現金借貸,這一類就主要是京東金條、螞蟻借唄等等
『肆』 互聯網消費金融大戰硝煙再起!
近年消費金融新產品不斷涌現,僅2014年就動作不斷:2月,京東「白條」正式公測,3月騰訊阿裡布局網路信用卡,7月阿里巴巴推天貓分期付款,9月網路發布「百發有戲」……
布局熱情或來源於網購族的迅速發展。艾瑞咨詢集團聯合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阮京文指出,2014年上半年中國網路購物用戶增長超過預期,規模已經達到3.3億人。龐大的消費需求孕育了一個潛在可觀的消費金融市場,但是消費金融在國內仍處在起步發展階段。有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銀行發放的貸款中,有82%都是貸給企業,只有18%是貸給個人消費,而這18%中又有15%是房貸,真正利用消費金融工具來進行日常消費的比例只有3%。
此外,由於受到嚴格的監管,專業消費金融公司業務創新的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根據有關規定,國內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不包括房貸和車貸業務,僅能提供各種消費貸款,如家用電器、旅遊、婚慶、教育、裝修等耐用品消費項目。然而,這些領域貸款占個人消費貸款的比例很低。
互聯網公司作為消費金融「新貴」,能扭轉這個局面嗎?筆者認為,互聯網大佬們至少可以在拓展目標客戶、擴大經營范圍和強化跨界合作三方面有作為。
拓展目標客戶。與美國和歐盟消費金融公司的目標客戶相似,我國消費金融公司主要的經營目標是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年輕人、年輕家庭和中低收入群體。顯然,這部分人信貸需求大,對教育、旅遊等有很強的消費願望,並且有較為穩定的還款能力。但這畢竟是消費金融市場的一小部分,互聯網大佬們完全有能力喚醒更多「沉睡資本」。消費金融應是為追求更高生活品質的人提供的信用服務,這可以看做是刺激消費的一種手段,其針對群體應該按照消費需求劃分,而不是收入。互聯網公司可以把產品與消費金融模式結合,進而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天貓分期付款可以算是一個互聯網時代消費金融的初級版,以後還可以推出不同的產品,設計不同的搭配,用金融連接消費和投資,以吸引更多人參與到游戲中。
擴大經營范圍。從美國、歐盟和日本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實踐看來,除了不斷翻新貸款組合的花樣外,多樣化貸款用途也是業務拓展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國居民的消費習慣更傾向於「現收現付」的消費方式,因此,國內的消費金融公司也紛紛拓展貸款渠道。以捷信金融消費公司為例,最初公司經營范圍是向消費者提供各類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後來將駕照考試、婚紗禮服等產品項目也納入其中,現在公司在天津開設超過550家門店為消費者提供信貸服務。相比之下,互聯網公司在為產品找銷路方面有天然的優勢,不管是京東、網路、騰訊還是阿里,都可以做到平台產品促銷與信貸推廣可以無縫對接,信貸產品創新速度和質量留下了更多想像空間。
強化跨界合作。不可否認,互聯網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優勢,至少每一個新產品出現,都能夠吸引到足夠的注意力,但軟肋也很明顯,那就是消費金融專業管理經驗不足,通過跨界合作來提升消費金融運作的專業性是一個可考慮的方向。與美國、歐盟國家不同,我國的信用體系建設尚不完善,還沒有完備的個人信用資料庫。如果一味強調產品創新而出現濫發信用現象,產品風險系數提升,這將給互聯網公司埋下安全隱患,盡管現在互聯網公司都注重沉澱數據,以提升對借貸者風險評估水平,但數據的有效性、分析的專業性還待檢驗。如果金融管理經驗不足,可以把部分業務外包給專業性更強的金融機構,或者合作。比如可以與小貸公司、P2P平台等合作,獲取個人、企業的徵信數據,借鑒其風控模式等。
(圖片來源網路)
『伍』 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集消費貸款、消費分期為一體的業務管理系統。有效幫助企業迅速開拓消費市場,推動消費金融業務發展,實現業務模式的「互聯網+」轉型。通過規則引擎、工作流引擎、自動徵信、商家加盟的方式,實現借款業務的快速審批、智能風控、借款流程自定義等功能,滿足消費金融公司快速、高效、便捷的業務需要,可參照達普信幫助你了解更多。祝你好運!
『陸』 消費金融公司有前景嗎
隨著網路購物場景的發展,消費金融開始涉足電商領域,針對消費者最關注的價格因素,推出分期付款、30天無責免息等產品,分散消費者的購物壓力,刺激消費增長,尤其是中高端消費的增長。消費金融除降低消費者購物壓力刺激消費以外,還可以幫助電商企業及商家進行商品營銷。通過優惠的支付條件吸引用戶,實現用戶引流和商品導購。例如根據電商平台的行業及人群特徵,推出特定的營銷活動,用戶通過參與活動或者獲得價格優惠,或者獲得電商平台及互聯網消費金融平台的消費積分。這種營銷活動在引流、導購的同時,還可以增強用戶粘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在電商領域的應用,目前處於信用累積的過程,未來實現數據沉澱之後,基於個人賬戶的信用數據提供更多產品以外的增值服務,將成為其發展的一大趨勢。
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
前瞻產業研究院顯示,2015年中國人民幣信貸余額達到93.6萬億,同比增長14.9%;同期消費信貸余額達到19.0萬億,同比增長23.3%。近年消費信貸余額增速顯著高於人民幣信貸余額增速。預計2019年消費信貸余額將占人民幣信貸余額總額的四分之一,並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在消費信貸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
2013年至2014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正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陸續有電子商務企業、在線支付企業以及P2P信貸企業加入,同時,傳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抓緊在互聯網領域的嘗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指出,2013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交易規模達到60億元;伴隨著京東與天貓等進入市場,2014年交易規模突破183.2億元,增速超過200%;2015年整體市場則突破了千億。預計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達到3.398萬億元的水平。
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原因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原因在於,參與主體從原有的P2P為主導的消費金融市場,拓展到目前以電商生態為基礎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參與主體的數量和類型較2013年有明顯突破;
其次,以網路購物為代表的電子商務市場持續高速增長,用戶消費需求和能力進一步提升,消費渠道進一步拓寬;最後,互聯網金融在2013年開始進入真正的爆發期,2014年則延續了2013年的強勢表現,在理財、投資以及信貸領域均有突破。
實際上,自2014年開始,電商生態的消費貸款在互聯網整體消費貸款的比例開始迅速攀升,艾瑞咨詢預計,在2016年該項業務將成為互聯網消費金融中最主要的商業模式。
技術創新,互聯網釋放消費金融需求
得益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對用戶行為習慣造成了顛覆性的變革,大數據技術解決了消費金融領域風控的效率瓶頸。同時,隨著
2015年央行向8家私營機構發放個人徵信業務試點許可,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不斷完善。通過分析消費者在互聯網上留下的瀏覽、購物、社交等多維度數據,可以更好地覆蓋以往央行徵信體系覆蓋不到的長尾人群。近年來,互聯網消費金融規模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00%以上,在個人徵信業務許可的當年更實現了546%的增長。
另外,移動互聯網的崛起,也使得消費金融擺脫了固定場所的限制,移動端成為消費金融的重要陣地,2017年移動消費金融用戶滲透率達到了15.9%
消費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強
對消費金融的支持力度正在加大。從對金融機構的定向業務支持轉而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全面支持。銀監會放開了消費金融公司審批的地域限制和數量限制,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積極推動消費金融公司設立的常態化。
消費場景日益豐富,互聯網渠道直接觸達客戶
首先,電商改變了大眾的購物習慣,消費渠道的便利性激發了小額高頻的購物需求。其次,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將互聯網的流量競爭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線下的消費場景包括3C產品、電動車、醫美、租房、培訓教育、旅遊等。
隨著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監管政策將逐步出台,行業將迎來整改。監管政策的不斷深化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將會兩級分化,不合規的平台將會逐步的退出市場,合法合規的平台將會以金融科技促進機構自身的發展,加強風控和定價能力為核心競爭力。未來,在場景、數據和風控基礎上持有牌照的消費金融公司會促進消費金融市場的快速增長,給用戶帶來美好的消費體驗,給社會創造無限的價值。
『柒』 互聯網消費金融系統公司排名好的有哪些
but he failed And he was socked with sweat.
『捌』 互聯網消費金融系統公司
這個比較多,好點的據了解有深圳達普信,不知是否可以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