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存款准備金率是什麼意思
存款准備金率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存款准備金,也可以叫法定存款准備金或存儲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1)三檔兩優是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一般地,存款准備金率上升,會使得利率被迫上升,這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的信號。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最終客戶的影響是間接的;利率是針對最終客戶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響是直接的。
存款准備金率上調原因一般是因為流動性過剩造成的通貨膨脹,上調准備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動性。或者因為美國的信貸危機,上調准備金率可以保證金融系統的支付能力,增加銀行的抗風險能力,防止金融風險的產生。
Ⅱ 傳導機制仍待疏通降准之後期待降息
9月11日,央行公布了8月金融及信貸數據。其中,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1萬億、新增社融1.98萬億、M2同比增速8.2%。具體來看:
(一)人民幣貸款小幅回升,結構性問題仍存
新增人民幣貸款小幅回升。8月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1.21萬億,同比少增700億;盡管環比僅小幅增加1500億,但流向金融部門(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環比大幅少增3273億元,流向實體部門(居民和企業等)則大幅多增,顯示出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有所改善。
分項來看,短貸和票據新增貢獻較大。其中,短貸在7月的季節性回落之後有所恢復,8月居民短貸新增1998億,環比多增1303億,企業貸款仍在減少,但環比少減1840億;票據融資新增則達到2426億,較7月進一步增加1142億,或與部分企業使用低成本票據融資代替短貸有關。
中長期貸款方面改觀不大,結構問題仍存。居民部門新增4540億,與上月基本持平;企業部門新增4285億,較上月多增607億,不僅規模增長不多,在中長期貸款中的比重依然偏低。在筆者看來,經濟基本面帶來的壓力之下,至少在8月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仍未觀察到降低跡象、實體部門融資需求持續偏弱。
(四)豬周期下通脹並未形成掣肘,疏通傳導機制期待更多工具
總體來看,8月金融及信貸數據環比大幅回暖,但整體符合預期,實體經濟融資仍然偏弱的事實尚未改變,結構性問題依然凸顯。值得關注的是,為對沖經濟下行壓力,9月6日央行宣布實施全面和定向降准,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開啟了新一輪全面寬松,體現了高層多措並舉穩經濟、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的決心。
後續隨著降準的實施,貨幣供應量增速、企業貸款數據大概率將有所改善,但在筆者看來,結構性問題的解決、傳導機制的疏通仍需要配合其他更多工具和改革。具體而言:
一是更加靈活的運用定向工具,最大限度發揮TMLF、定向降准、再貼現再貸款等工具精準發力的作用,引導資金更多流向實體、尤其是民營及中小微部門。
二是完善價格型工具的運用機制,LPR改革之後可以期待降息。盡管豬周期下近期通脹壓力有所加大,但近期政策層在密集出台措施穩定豬肉價格,且剔除豬肉以後的核心CPI、PPI、平減指數等指標仍處於較低水平,全球降息周期也已開啟,諸多因素將給予貨幣政策更多空間。在此背景下,接下來央行可以通過下調MLF利率的「降息」方式,推動實際利率水平逐步降低、從而帶動實體融資需求。
三是通過加速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措施來解決問題,如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中小銀行的「三檔兩優」存款准備金制度、房地產融資調控常態化等長期制度若能逐步完善落地,將對疏通傳導機制、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意義重大。
Ⅲ 中央銀行存款業務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中央銀行的存款業務的目的是:
通過資金的運用創造資金來源。
中央銀行的存款業務的意義是:
1.調控信貸規模和貨幣供應量(通過准備金進行調控,通過存款獲得資金開展再貼現和公開市場業務)
註:這里的獲得資金實際體現在中央銀行開展再貼現業務或公開市場業務時央行資產負債表上負債端的商業銀行准備金存款的減少,同時在負債端發行債券項目會增加。
2.維護金融業穩定:央行的存款准備金業務具有確保商業銀行能夠及時兌付、確保自己的流動性的作用,目前,我國中央銀行存款准備金制度形成了「三檔兩優」的基本框架。
3.提供資金清算服務:提供高效服務,加速資金的周轉,及時清償金融機構之間的債券債務。
註:支付清算體系是中央銀行向金融機構和社會經濟活動提供資金清算服務的綜合安排,包括清算機構、支付結算制度以及銀行間清算制度與操作內容。
Ⅳ 存款准備金率提高了是什麼意思
當中央銀行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時,商業銀行可提供放款及創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為准備金率提高,貨幣乘數就變小,從而降低了整個商業銀行體系創造信用、擴大信用規模的能力,其結果是社會的銀根偏緊,貨幣供應量減少,利息率提高,投資及社會支出都相應縮減。反之,亦然。
比如,如果存款准備金率為7%,就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准備金,用於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倘若將存款准備金率提高到7.5%,那麼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將減少到92.5萬元。
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對個人存儲沒影響。
(4)三檔兩優是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2019年9月16日下調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准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准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此次降准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定向降準是完善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准備金率的「三檔兩優」政策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於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Ⅳ 降准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對於降准對股市的影響,主要有三方面:
(1)進一步鞏固經濟企穩格局,基本面企穩,企業盈利前景改善,利好股市表現;
(2)降准本身就是釋放流動性,貨幣政策寬松利好市場情緒;
(3)央行定向降准時機,向市場釋放護盤用意,避免市場恐慌情緒進一步發酵、自強強化,目前看,全球投資者仍看好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發展前景。
2、央行通過「非對稱降准+TMLF+OMO」 操作,短期釋放的流動性有助於穩定資本市場預期;隨著估值修復,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股市的投資機會依然取決於上市公司盈利水平的提高。
(5)三檔兩優是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重點內容:
一、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二、降准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准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准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
三、不包括三類金融機構: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於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准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四、定向下調: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准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Ⅵ 央行決定定向降准,你怎麼看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5500億元增量資金來了
這次定向降准其實包括兩方面內容:
第一方面——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動態考核,對達標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
第二方面——額外加大股份制銀行降准力度1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
此次定向降准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後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增量資金利好實體經濟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稱,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因為有一些銀行的普惠金融服務水平達標了,達標就要定向降低其准備金率水平,支持其進一步做好普惠金融服務。」此前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解釋。
「通過降准可以釋放資金用量,比如降准使得銀行可以多投放100億元貸款,那麼按照兩增兩控要求,至少有20億元要投放至小微企業。」某股份行天津分行人士表示。
這次降准有點不一樣
這是今年第二次降准。首次降準是在1月1日,當天央行決定於2020年1月6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
跟首次降准相比,此次降準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股份制銀行獲得額外定向降准。
何謂普惠金融定向降准?
央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優惠。
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
也就是說,普惠金融服務考核達標了,商業銀行就能享受定向降準的優惠。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類定向降准本身就是為了鼓勵銀行加大普惠金融服務,降低標准也可以讓銀行更多地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更多低成本的資金。
為何股份制銀行要額外定向降准?
股份制銀行包括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廣發銀行等。
央行表示,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准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准資金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股份制銀行差異化服務特色比較鮮明,不少銀行長期深耕細作民營、小微客戶,在服務特色產業、地區企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在大型銀行之外,股份制銀行是普惠金融服務的主力軍,額外降准有助於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貸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