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融帝國2的高手請進!~進啊!~
你想如何操縱股市?是吸錢還是兼並重組?吸錢的話就把自己公司的利潤盡量調高,就是讓紅色利潤盡量多的時候發行股票,然後籌完錢後再建研發中心什麼的總之讓利潤變成負的,就是綠色,那樣股價很快就下來瞭然後再回購自己的股票。如果要兼並別人的公司呢,就狂買那家公司的股票,到了50%以上,你就控股了,就可以用那個控股公司的現金買第三家公司股票了,75%以上時可以直接合並其他公司
Ⅱ 關於金融帝國2的若干問題
1.只能公開增發,無法非公開增發股票,畢竟這個游戲有點歷史了,不過老歸老,確是非常的經典
2.葯品和農業不是唯一的開局,我一般都是先對市場進行研究,金融帝國說白了就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壟斷,所以第一步投資的方向就是那些電腦玩家還沒有進入的領域,因為你一旦做了同類的產品,必然會面臨著競爭,會減緩你的發展速度,第二步就是選擇那些製造環節相對較少的產品,比如床 只需要木材 就可以了 ,皮革 就可以生產 皮夾了 ,你不要小看一個產品壟斷, 2個9級工廠加一個9級的專賣店 利潤很驚人的 簡而言之 就是市場沒有什麼我們就生產什麼 ,而且得保證短時期內電腦不可能進入該領域
(高附加值的產品 市場需求一般較大,利潤也更高些)
3.房地產我很少做,因為調價太麻煩了,而且跟經濟周期掛鉤,聽說有個關於房地產的賴招,你可以去試試,地址在下面的論壇裡面
媒體後期我一般都是全部壟斷了,價格調到最高,電腦都不打廣告了,那些對品牌敏感度高的產品就隨你怎麼弄了
4.品牌效應和定價有關,但是有些產品對質量 和 品牌的知名度 要求更高,具體你可以看哪個產品的需求欄,每個都有百分比的,一般說來,葯品 要求質量 服裝和化妝品 洗發水之類的 更注重品牌知名度
想迅速增加品牌的知名度,可以減低產品的銷售價格,再打上3個廣告,費用調到最高,那麼你會發現你的產品的知名度會噌噌的往上竄,相應的你的價格也能跟著提高
不過別忘了,品牌知名度到80-100後記得把廣告費用調會默認水平,因為你的牌子已經打開市場了,但是產品的價格也到了極限,那麼你就不需要再浪費那麼多的廣告支出了
下面給你論壇地址,大家可以互相學習
Ⅲ 金融帝國2怎麼玩
玩法很多。入手點多種多樣。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掙錢。游戲中有幾十種商品,你需要判斷,在
初期資金不多的情況下,你經營什麼商品可以很快的賺得利潤,從而進行更大利潤的商業活動
。
剛開始建超市的做法在滿足以下條件時可行。
1,你資金實在是太少了,無法維持任何的商品生產的開銷,需要通過開超市的方法累積資本;
2,城市中,進貨源里有優質的商品,而超市的競爭卻不激烈。
玩任務的話,新手任務里也許有幾關有可能是這種情況。到後來的場景中,開超市進港口的貨
或者別人的貨,利潤很有限,甚至可能虧本。
這里就簡單說些我個人喜歡的玩法。
一上來,在銀行里最大限度的貸款。如果有股票的話,發新股票也是集資的手段。但是,以後
等你有錢的時候,如果想回購股票,那要費太多錢了,肉疼~。相比較,銀行的利息就很少了。
所以,我能不賣股票就不賣股票。呵呵。
商品是否賣的好,關鍵有3大要素:質量、價格和品牌。對於不同種類的商品,這三要素的重要
順序還不一樣,但都比不可少。
價格,你可以自己隨意更改。物美價廉就會供不應求,但是你利潤就達不到最大。
品牌,多打打廣告就有了。中期有錢時,可以把電視台買過來(得等到正好系統出售電視台)
,然後將自己所有的產品的電視廣告費調到最高!~實際上,就是左兜錢揣到了右兜里了,免費
狂長品牌值。注意,電視台里,廣告費別定高了,正常就行。
關於品牌,有3種品牌策略。具體這里不細說了。
質量,值得細說。
商品,在我的印象里,是分了兩大類:農副產品和工業製品。
農副產品,比如牛肉、牛奶和皮革(都是養牛生產之)的質量是由農場等級決定的。農場想升
級,必須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時間訓練員工。這顯然對於初期資金睏乏的時期是不宜實行的。
工業產品的質量,是由生產原材料的質量和生產科技共同決定的。
我很喜歡以賣葯品起家。葯品的質量的70%—80%是由生產科技決定的。只要建立研發中心(注
意,一定要建立總部,並且在總部里招一個會研發的人當你的科研部長)來不停的攀升葯品科
技,一直保持科技的領先,你的葯品的質量就一直會是最好的。隨著品牌也一點點上升,那麼
你就可以賣的比別人的葯還貴一點,大家還都喜歡買你的葯。質量就是好~沒辦法呀~ ^_^ 生
產葯品的原材料是塑料和化工礦,比較好弄。到中後期,葯品的利潤也是驚人的。
上面是用生產葯品舉的例子,實際上,葯品並不是哪一關都好用的。我記得有幾關里,一上來
,競爭對手裡就有賣葯品的,而且質量很高,品牌也很高。這種情況,很明顯,咱還堅持搞葯
品就是找死了。
在游戲里的那個藍色的有著各種信息的界面里,在上面數第3個不第4個的,可以查看當前場景
中,各個商品的市場佔有率。一般,總會找到佔有率很低的商品,甚至是一片空白,那麼,它
就可以成為你的起家商品了。因為沒人跟你競爭嘛~~穩賺的。
有了更多的錢,就可以干更多的事。道理都差不多。
如有任務的目標,往往一開始很難達到,也可以先用幾年做做葯品等比較好做的商品,掙了錢
再向目標努力也不遲。
游戲里可以搞房地產,可以出租公寓,但是我不是太感興趣。因為我生產的所有商品,其利潤
都會遠遠超出房租的利潤。
有人也喜歡用股票賺錢。但這個不是此游戲的重點。
用以上的套路,入手應該沒問題。裡面其實還有很多細節的講究在裡面,需要自己再琢磨琢磨
才有意思。哈哈。
Ⅳ 誰玩過金融帝國2啊~~怎麼玩啊 教一下.
關於股票:
1.融資
國外的創業學課程中,首先講的必然是融資。在國內,融資卻只有做投行的人才會接觸到。這部分是因為國外的資本市場發達,融資的成本低,不像國內有種種中國國情和中國特色,上市資格是稀缺資源,要向證監會和省級申核單位進貢才能拿到,而銀行融資對於私人資本是有歧視的。部分是因為中國傳統缺乏信用體系和信用文化,騙子太多了,在一個連中央都還在強調依賴人治而非法治的社會,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契約社會,小企業創業只能依賴於自我積累和親朋的投資。
游戲中的融資包括貸款和增發股票兩種。貸款和增發的上限是由你的總公司的利潤決定的,具體的演算法公式不明。增發的價格是市價,而貸款的利率波動的原因不明。
在游戲初期,貸款的總額只得幾個或者十幾個百萬元(雖然游戲的基本單位是元,定價時甚至有分,但百萬元是一個你作規劃時的基本單位,象一個礦場連地皮帶建築需要8-15個百萬元,一家大型工廠連帶車間大約是3.5個百萬元),只能作為流動資金不足時的應急,初期的投資仍需依賴於增發新股。
增發新股雖然不要利息,但是會稀釋你的股權。相對於你公司壯大後的股票回購所付出的代價,貸款的利息簡直微不足道。一般而言,貸款的年利率在10%上下,也就是月利率在千分之八左右。貸10M的月利息才80k,而10M所能購得的經營類資產的月利潤至少要比這個數多一個0(現實世界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事,游戲中作生意比現實中要容易很多)。所以初期過後你的資金鏈站穩腳跟了,就可以用貸款去擴張,並且習慣於債務的存在,因為在自有資金不多(十幾個M)的情況下,用幾十個M的貸款去擴張,有助於你利潤的迅速擴大和股票價值的上升。我有次借了200多M的資金去收購對手50%的股權,後來股價上揚,只賣了5%就還掉了貸款。
2.股價
因為股價主要取決於業績,所以長期而言股票都能成長。除非是NPC在AI上出了BUG,造了工廠卻不生產,或者生產出產品卻不設零售店或者下游工廠來吸收產品。我遇到過一次,NPC的公司非常弱智地持續虧損,最後倒閉了。可能這種情況只有在一家NPC對手時才會發生,因為NPC之間的上下游合作是很密切的。另一種NPC業績下降的情況是玩家在所有行業對NPC的全面圍剿,不過這種情況很難發生,幾十個行業的管理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並購相對來說相簡單得多。
資本主義2中只有增發,沒有紅股或者象鐵路大亨2中的拆細,所以比較象艾倫.巴菲特,幾年之後股價就會飛到天上去,我最快的記錄是7年從10元升到了3千多元每股。
股價的其它影響因素包括:
(1)分紅。適當的分紅有助於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可以提高你的市盈率。(2)投資者關系部。每個月在這個部分上花一點錢也有助於提高市盈率。(3)對股票的買賣行為。每一筆買賣都會對股價發生影響,不論這個買賣行為是投資人還是某家上司公司作出的。游戲中有十幾個獨立投資人,這些人可以被你聘為部門總監,他們也會在城市購置自用的房產(你也可以用個人的錢買個人自用的房產,沒有什麼意義,大概只能用來哄抬地價),以及在股市自行投資。當所有的NPC的公司都倒掉或者被兼並後,這些獨立投資人還會開設新的公司。(4)隨機因素。這個有點象大富翁里的股市突發事件。這兒的隨機因素主要是股市突然崩盤或者長紅,以及家畜的流行病(讓你的農場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生產),我碰到過一次科研突發事件,才研發半個月就通知我研發完成,而且完成度相當於研發了10年。
初期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時,股價很重要,因為這時的貸款上限太小,無法以貸款擴張。在資金鏈上站穩腳跟後,利潤開始上升,每個月能達到1個M以上,這時貸款上限上升了許多,就不需要再通過增發新股進行融資了,股價就變得不太重要了。等到貸款所作的投資出效益後,利潤大幅增加,每個月的營業利潤能達到10個M以上,就主要以營業利潤作為擴張資金來源了。
除了對股價和總市值有要求的幾關,我一般不太注意股市,而且一般是只有買進沒有賣出。除非是准備以股市為經營重點的,否則主要的資金和注意力還是放在其它行業比較好。
3.股權控制和並購
資本主義2對於股權控制有兩條:
一是控股超過50%時,就可以對NPC公司的資金實現部分控制。此時NPC的身份從董事長兼CEO變成了CEO。你不能控制NPC公司的投資,所謂的部分控制就是,你可以用NPC公司的資金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NPC的公司是否仍會自行進行股市投資的決策,自行進行股市買賣,這點目前還不清楚。但是NPC公司如果手中現金多的話,會自行進行回購。
二是控股超過75%時,會出現一個並購的選項。根據中國或者美國的證券法應該是強制合並的事,在游戲中卻變成了可並可不並,大概是為了減低游戲難度吧。
大概是為了演算法上的方便,相互持股在游戲中是禁止的。即A公司持有B公司的股票,同時B公司也持有A公司的股票,這只有在A和B之間沒有相互控制(即持股50%以上)時才允許,當你的A公司控制了B公司,這時你就無法讓B公司去買A公司的股票,只能去買第三家公司的股票。相互持股在會計上的處理是很復雜的,持股比例小的尚可以用原始成本或者市價作價,持股比例大的需要合並報表的會計處理就會復雜到讓人想跳樓,沒學過會計的人大概是無法體會這種痛苦。
控制的標准,是指所有你控制的公司對目標公司的持股比例。例如你作為投資人持有C公司10%,你游戲一開始就有的A公司持有C公司20%,A公司控制的B公司持有C公司20%,這時你或者A或者B再購入1股,你就達成了對C的控制。因此你作為投資人在股市的買進賣出,除了增加你的個人資產外,還可以用來控制別的公司。
感覺資本主義2在股權控制上做得不如鐵路大亨2。鐵路大亨2中的概念是相對控制,而資本主義2中則要求絕對控制,增加了股權控制的難度。鐵路大亨2中即使股權比例上處於少數的地位,只要在並購案的開價上足夠高,仍能拿到許多贊成票,這樣在對手未能絕對控股的情況下,降低了控股的難度,同時也降低了對手控制我的公司的難度,若我一再增發之後股權大多稀釋,很容易就被對手搶走控制權。而在要求絕對控制的情況下,即使我控股比例處於少數,有對手控股比我多,在未滿50%的情況下仍無法奪取我任董事長的地位。所以在資本主義2中不需要顧及對一上手就有的A公司的控制,不需要對別人進行狙擊,即使在聯網時,對手也很難拿到你50%的股權,這點做得不如鐵路大亨真實。
不過我有次一上手把自己的股權稀釋到31%,而我僱用的一個市場總監有強烈的購買自家公司的慾望,不斷地從市場和別人手中買股票,持股到了47%,差一點就過半了。不知如果過半的話是否會發生失去控制的事。
當然鐵路大亨在股價的影響因素上做得不如資本主義2。鐵路大亨中,你賣1股和1萬股,股價下跌的幅度是一樣的,所以你可以先控股55%,再1股1股地賣,賣到股價跌到底限再也跌不下去了,同時你手中仍有51%以上的股權,這時再提出並購案,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並購。
資本主義2的絕對控股要求造成另一個後果就是,你無法收購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一家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並不一定立刻就跌到地板上,雖然有網易這種從上市第一天的23美元慢慢地跌破1美元的事例,但中國的ST、PT依然股價堅挺,美國的安然和WorldCom也是突然間崩潰的。許多持續虧損的企業後來扭虧為盈,在虧損期間雖然股價低迷,但也沒有跌到地板上。在資本主義2中,持續虧損的企業,其股價仍高於凈資產,但是控股超過50%的要求,而不是投票願意合並超過50%的要求,使得你無法接手這家公司。當這家公司倒閉時,你只能分到它資產變賣後的所得,而它的無形資產就成了凈損失,另外它資產變賣後,那些工廠和公司並沒有變成無主的小企業,而是就此人間蒸發。鐵路大亨中有許多無主的小企業,作為中性的第三方提供資源,是一個很好的設計。
A並購B之後,你可以得到B的科技,但是無法得到B的其它無形資產,主要是品牌。B的產品全部以A的品牌出售,而B的部分產品在品牌上比A要強,這是製作公司在邏輯設計上的弱點。這些在後面的品牌一節中會提到。
在收購中,當公眾持股為0,全部為機構或者獨立投資人持股時,你可以直接向機構或者投資人買股票,價格是協商的,對方的要價一般會比市價高一些,視你控股的程度而定,若你的控股達到了90%以上,要價甚至會是市價的3-4倍。這一點做得比較好,你不需要等待別人把股票賣到市場上之後再去買進來。
4.回購
公司在現金多時可以回購股票,因為回購不會造成股價的變動。我的一個慣常作法是,上市時先圈一大筆錢,因為第一年我的重點在研發上面,往往股價一種下跌,跌到研發結束要開設工廠和店面進入贏利階段 時,就開始准備回購。回購前先把工廠和店面建設好,這時手中應該還有大量資金。這時拋一點股票,以把價格砸下去,再用公司的現金進行回購,只要留點流動資金就可以了。因為虧損的公司很少有投資人願意長期持有,所以大部分股份都是在公眾手中,回購之後你被稀釋的控股權又回來
關於房產:
物業租賃很簡單,正常玩法:當公司現金太多,而游戲中放銀行沒利息時,選擇投資房產,物業租賃收點租金也算是資產保值增值了。其中有個bug,就是利用合同隨時可以修改,月初房客入住0房租,月末提價100元,下月初再調回0房租,房客流失很少。如此操作理念下,物業租賃也成了暴利行業,我們可以選擇貸款建房,開局就做房產。
隨著房子租賃收益率的不斷提高,房子價值也在不斷提升,有時NPC會眼紅,高價接盤,也常常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它可不會合同修改秘籍),出現巨額虧損,從而低價出售。這時我們殺個回馬槍,高出低進,大賺一筆,繼續上述操作,周而復始的炒房牟利。(炒房部分個人感覺很難找到合適下家接盤,又有錢又傻的自投羅網的NPC可遇不可求,偶只有一次順利高拋又低接)
Ⅳ 金融帝國2如何並購其他公司(超過75%股權,我超過80%都不行)
我也是你那樣,我估計是下載的游戲問題,我游戲54M,而一般好像是180M
Ⅵ 金融帝國2 里如何增加CEO個人財富自己的公司已經百分百控股了,可是公司現金多CEO少,有什麼辦法轉移么
總部建立首席執行官辦公室在自己的頭像下調整自己的工資發錢。
分紅會給其他持股者錢。你100%控股就分吧,
Ⅶ 請教金融帝國2地產業如何經營
金融帝國2中玩地產是比較麻煩的。
房地產有兩類,一種是建後不再產生費用,也無法出租生利的,個人和公司都可以建。
第二種是可以收取租金,每月要支付一定費用的,當租金低於開支時,就會虧損。這種只有公司能建。
兩種都會隨著房地產升值而得到增值,可以在『損益表』里『資產增值』一項看到,但平時只有第二種能產生利潤(當然經營不好也會虧損),第一種只有在成功出售(不知為什麼,我玩的時候就沒有成功出售過)後才能產生一次性獲利。
第二種獲利的關鍵在於租金的調整,以實現出租率最大化。關鍵有二:
一是蕭條期房租過高,當隨機因素的整體經濟下滑時,市場消費會減少,股市下跌,房價地價也跌,若不及時調整房租,出租率就會很快從80-90%跌到10%。
二是游戲中某一類房地產超過一定數量時,該類房地產的出租率就會全部下跌至0,這應該是游戲的一個bug。
因為租金的調整很麻煩,可以建總部,雇一個COO,他會自動幫你處理一些管理上的事務。但要注意一定要選一個合適的人員(看人員屬性,在哪些領域擅長),否則適得其反。
個人經驗,房子不用自己建,等大蕭條時,會有一些房地產以低於建築價格(游戲中建房子要付兩部分錢,一是固定的建築價格,二是不固定的地價;越是繁華地段,地價越貴)出售,等於白賺了地價。
股票、礦產我沒玩過,但看其他玩家玩得挺歡的(比地產好玩,壟斷礦產後,自建幾家工廠倒幾次手,把價格翻上去幾倍,再賣給別的玩家,暴利。)。我喜歡壟斷全部礦產後,內銷,這樣別人就只能在農產品中折騰了。我安心生產電器、汽車……,連科技都省了。
Ⅷ 金融帝國2游戲中,我已經掌握了自己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為什麼公司的股價還會上漲下跌
股價跟市盈率,每股凈資產 關系密切
比如這個公司什麼也沒有,但有100萬現金,100萬股票,則每股凈資產為1元。花100萬買個100%的股票,其實就是花100萬現金買了100萬現金,所以股價最終會落在每股凈資產處。至於一時地跌破每股凈資產,那可以理解為一種慣性吧,股市是很多人玩的,信息的傳遞是需要花時間的。
關於市盈率,接上例子,每股凈資產為1元,但年利潤是20%,市價1元,盈利0。2元,除下來市盈率就是5,也就是說買個這個公司的股票,一年可以收益20%,5年回本,假如當年銀行利率為2%,則人們一般會花 10元 去買這個公司的股票, 因為10元存銀行一年賺0。2元, 花10元買這個公司的1股股票,一年也能賺0。2元,市價10元,盈利0。2元,市盈率就是50
還有一個就是人們對公司盈利前景的預期,如果你感覺那個公司盈利有可能會在未來有大的突破,那麼現在購入它的股票,未來就能大漲。還有一個人民的儲蓄情況,如果人們有很多閑錢,而銀行利率又很低,人們就會更喜歡選擇股票。跟整個經濟投資環境有關。
實際情況當中,至於公司發布的信息可信度高低還值得懷疑。比如我就常這么干,本來我的公司盈利是很好的,但我故意在高價時出售股票,然後通過故意打壓自己的營業利潤,加大花費,造無人工廠,把商品價格調為0。01元,故意作虧本上生意,報表上就一直是虧本的了,然後自己公司的股價大跌,等跌破每股凈資產時,才開始買回自己公司的股票,再提回商品價格,去掉假花費,回復先前的盈利水平,公司的股價就會飛上天。
這樣一個來回,持股比例沒變,公司盈利沒變,但高拋低吸圈了很多股民的錢,而且還可以沉重打擊對手,真是一石二鳥啊!
Ⅸ 金融帝國2做空公司的問題
原因很簡單:你提到的方只適合游戲剛剛開始的那種特定環境。
據本人實踐,一旦游戲開始(比如時間進行了≥1分鍾),市場各公司的股價發生變化(估計是公司凈資產出現增值),通過5%的拋空與接盤的方式,已無法將其股打到接近於0元,最低只會無限接近公司凈資產。
你的例子中,可能是因為選了第5關的原因,公司股價波動的起點不為0.0元(即凈資產不為0),所以不論如何拋壓,股價總在凈資產價格即5塊多,附近止住。
Ⅹ 金融帝國2中期後 如何回收股票
很多玩家喜歡游戲中後期,錢多的沒處用時,才去回購股票,其實這樣是很不明智的。因為游戲是以玩家的資產數量來給分的,而玩家的財富主要靠持有股票的市值來決定,因此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越高,資產就越多,得分就越高。可一旦游戲進入中後期,玩家的公司已經站穩腳跟,產生了持續的盈利,這時股價往往一飛沖天了,此時才開始回購股票,基本上此後十幾年的利潤都得用於從其他股東手裡回購,甚至最後有些大股東得到的錢,能讓他們輕松進入富翁排行榜。而不回購,損失更大。所以在可能的情況下,盡早回購股票,是一個提升個人財富的關鍵。
我經常在實現持續盈利半年左右,一時沒有強勁對手的情況下,就開始通過貸款一步步地回購公司股票,直至百分之百控股。
當然這是在和電腦玩的時候,如果是聯網就算了吧,因為人腦比電腦更會發現你的目的和弱點,如借機攻擊,你是扛不住的。
如果已經到了中後期,才開始回購股票,那麼只能通過大蕭條期,股價下跌時借機回購了,能省一部分錢,可也需耗費巨資。
還有一個無賴的招數,盡一切可能貸款、發新股,籌措巨量資金,然後斷掉公司最賺錢的部分的供貨,人為造成虧損,連虧一年後,股價就暴跌了,之前籌措的資金不但可免公司資金鏈斷裂,還可乘機回購股票,實現完全控股。只要計算好籌資額、虧損額、回購資金額就行了,不過這真有點欺負電腦智商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