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主要學什麼,
金融學研究的內容極其豐富。它不僅限於金融理論方面的研究,還包括金融史、金融學說史、當代東西方各派金融學說,以及對各國金融體制、金融政策的分別研究和比較研究,信託、保險等理論也在金融學的研究范圍內。
在金融理論方面主要研究課題有:貨幣的本質、職能及其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銀行的職能以及它們在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質和作用;在現代銀行信用基礎上組織起來的貨幣流通的特點和規律;通過貨幣對經濟生活進行宏觀控制的理論等等。
就業方向:基金公司、證券公司、金融機構、銀行等。可從事基金績效評估、風險控制、資產配置、理財產品設計、債券市場操作、公司債券市場產品設計、抵押支持債券產品設計等工作。
人類已經進入金融時代、金融社會,因此,金融無處不在並已形成一個龐大體系,金融學涉及的范疇、分支和內容非常廣,如貨幣、證券、銀行、保險、資本市場、衍生證券、投資理財、各種基金(私募、公募)、國際收支、財政管理、貿易金融、地產金融、外匯管理、風險管理等。
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涌現出許多引人注目的新興邊緣學科,如演化金融學(Evolutionary Finance)就是介於生物學和金融學的一門邊緣科學,演化證券學則是介於生物學和證券學之間的邊緣學科。
② 什麼是金融服務專業
金融即貨幣的資金融通,是貨幣流通、信用活動及與之相關的經濟行為的總內稱。包括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容銀行的存款與貸款,有價證券的發行與流通,外匯買賣,保險與信託,國內、國際的貨幣支付與結算等。
金融涉及到金融主體、金融客體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金融主體就是在金融活動中的人和單位,包括投資者和融資者;金融客體就是人們參加交易的金融商品,包括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金融關系就是哪些人有資格發行股票等有價證券,哪些人有資格可以購買相應的金融產品。
③ 現代金融學究竟包括哪些科目呢只是一個泛泛的名字,都不知道看什麼書去應付考試,救命啊
現代金融學,即數理金融,與其說它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倒不如說它是作為一種方法存在。它主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數學方法,來研究幾乎一切金融問題,特別是復雜產品定價和動態市場均衡。
A) 微觀金融學
a.研究對象:主要考慮金融現象的微觀基礎;
b.實質:一種價格理論,研究如何在不確定情況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期最優配置;
c.理論目標和主要內容:市場均衡和合理的金融產品價格體系
d.一個重要任務:資產定價。
e.基本流程:
1.主要研究方向和主要使用的數學工具;
2.建立諸如不確定性等一些基本概念;
3.個人偏好公理體系和效用函數理論(期望效用函數理論和風險偏好問題);
4.個人如何做出投資-消費決策:來自於期望效用理論的均值-方差分析方法是主要的研究工具,資產定價模型(CAPM)和時際資產定價模型(ICAPM)則是這一部分的自然的產出物;
5.公司如何做出投資/融資決策:公司制度、產權安排、不對稱信息(M-M理論是其理論基石和核心內容);
6.資產定價和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價格體系:投資學、金融工程學的理論基礎;
7.資源跨期配置的一般均衡:以德布魯的一般均衡為藍本,感謝達菲(D.Duffie)和黃的出色努力,他們證明了多次開放的市場和有限數目的證券(包括衍生證券)可以創造出無限的世界狀態(states of the world),成功地為德布魯的均衡提供了一個動態的答案。這不僅意味著動態一般均衡的存在和現實解決方案,而且它從理論上證明了資本市場存在的合理性和它對於有效跨期分配資源的重要性。
(B) 宏觀金融學
a.研究對象:在一個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經濟中如何獲得高就業,低通貨膨脹,國際收支平衡和經濟增長;
b.實質:宏觀經濟學(包括開放條件下)的貨幣版本;
c.理論目標和主要內容:宏觀貨幣經濟(包括了開放條件下的)模型的建立,並通過它們產生對於實現高就業、低通貨膨脹、高經濟增長和其它經濟目標可能有用的,有關貨幣政策結論;
d.基本流程:
1.貨幣起源、定義和作用;
2.貨幣的制度安排和以銀行為主的現代金融體系:包括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和各種專業金融市場。它們保證貨幣主要功能的實現。(用制度經濟學的方法或者更一般的,用信息經濟學的原理來考察諸如,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合理邊界,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間的管制哲學,國際貨幣制度的變遷等等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3.貨幣經濟學:這是整個宏觀金融學的核心內容(在一些重要的金融問題如通貨膨脹、匯率管理、市場干預……上,總是會有不同貨幣政策和爭論產生,這也構成了貨幣理論的一個重要也是必然的部分);
4.其它問題:包括金融深化,以及國際金融中眾多的專題。
1,現代金融學研究的是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通過資本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時期的最優配置
2,現代金融學研究提供了自身的「參照系」或「基準點」——有效市場理論(EMH)和基於理性人假定的預期效用理論。
3,現代金融學提供了一系列強有力的「分析工具」,它們多是各種圖形模型和數學模型,這種工具用較為簡明的圖象和數學結構幫助我們深入分析紛繁錯綜的經濟行為和現象。
現代金融學中最重要的7個理念!
司金融學中最重要的七個理念1、凈現值(NET PRESENT value)
當你想知道一輛二手車的價值,你會參考二手車市場中的價格。同樣,當你想知道未來現金流的價值,你會在資本市場中尋找比價關系,因為資本市場是以未來現金流的所有權為交易標的場所,而收入頗豐的投資銀行家就是「二手現金流交易商」。如果公司經營者能替股東以比資本市場上更便宜的價格買入現金流,那就增加了股東投資的價值。這就是NPV的基本原理:計算一個項目的NPV,要先確定該項目是否比它的投入成本更「值錢」。估計項目價值的方法是計算出其現金流所有權在資本市場單獨交易時能賣個什麼價錢。這就是為什麼在計算NPV時採用資金的機會成本作為現金流的折現率,即採用和項目風險程度相當的證券的預期收益率作為折現率。在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上,所有風險程度相當的資產的價格隱含著相同的預期收益率。
NPV原則是一個非常直觀的、重要性較大的結論。它的存在使得數以百計的股東——不論他們的財富程度和對風險的態度如何不同——都能參與同一企業的投資並委託職業經理人進行運做。 股東們發給經理人的共同指示是:把企業的NPV最大化。
2、資產定價模型(The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有人認為現代金融學的全部就是資產定價模型,這完全不對! 即使資產定價模型從未被發明,金融學家對金融經理的建議基本上還會一樣。 資產定價模型的吸引力在於給出了一個可定量操作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可衡量出風險性投資能得到的回報率。
它對風險的定義有兩種: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去除的非系統性風險和不可以通過分散投資去除的系統性風險。資產的系統風險是指經濟中所有資產價值總和的變動對該資產價值的影響程度,量化後可以用BETA衡量。人們關注的風險只是他們不能通過分散迴避的系統風險,因此對資產要求的回報率和它的BETA呈正比關系。
很多人認為資產定價模型部分假設前提過於苛刻,並認為估算項目和投資的BETA難度很大。也許10到20年後會有比現在更好的理論出現,但未來的理論也不可能會放棄對系統性風險和非系統性風險的區分。而這種明確的區分正是CAPM模型的精華所在。
3、有效的資本市場(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第三個基本理念是證券價格准確反映了市場上可得到的信息,並會隨著新信息的披露而迅速作出相應變動。有效市場理論有三種形式,分別針對不同定義下的「可得到信息」。弱式有效理論(隨機漫步理論)指出當前價格反映了所有包含在歷史價格中的信息;半強式理論指出現價反映了所有的公開信息;強式理論則斷言價格反映了所有的信息。
但有效市場理論沒說不存在稅收或交易成本,沒說市場上沒有聰明人和愚蠢者之分。其核心是說資本市場上的競爭非常激烈,因此不存在所謂的賺錢機器,而證券的價格則反映了對應資產的內在價值。
4、價值可加性和價值守恆原理(value Additivity and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value)
價值守恆原理是指整體的價值等於各組成部分的價值之和。簡單地把兩個公司合並並不能產生新價值,除非未來現金流能得到增加。也可以說,出於分散投資而進行的兼並收購並不能帶來價值。
5、資本結構理論(Capital Structure Theory)
從價值守恆原理可得知,簡單的融資決策只能把經營現金流的分配方向加以改變,並不能增加整個公司的價值。這也正是著名的莫迪利亞尼和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推論之核心思想:在完美的資本市場中資本結構的改變不影響公司價值。通俗地說,一塊蛋糕的價值並不會因你如何分割而改變。
莫迪利亞尼和米勒推論並不是現實中的標准答案,但它提示出到哪裡尋找資本結構決策的動因。稅收是影響公司資本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負債經營能帶來稅收盾牌(Tax Shield),且較高的負債率可以促使管理層收緊預算,更努力地工作。作為負面影響,高負債會增加費用高昂的財務危機機會。
6、期權理論 (Option Theory)
金融專家一直都知道與期權價值相關的主要變數:行使價格、行使日期、相關資產金融學意義上的風險,以及利率水平。但直到BLACK和SCHOLES給出了期權定價公式,才第一次有了用於定量估值的辦法。
但B-S 公式只適用於簡單的看漲期權,並不適用於現實金融領域中常遇到的更復雜的期權。而BLACK和SCHOLES期權定價理論的核心思想,如風險中性估值辦法卻適用於更廣泛的金融領域。
7、代理機制理論(Agency Theory)
現代公司的利益所有者(Stake-holders)包括管理層、雇員、股東和債權人。通過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合同使這些人聯結在一起。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不加疑問地假定所有的利益所有者會同心同德,但在過去的20年中經濟學家卻發現實際中存在許多的利益沖突,同時對如何克服這些利益沖突作了相當多的研究。這些研究的結論被總稱為代理機制理論。
現代金融學是建立在Miller和Modigliani套利定價模型、Markowitz證券有效組合、Sharp、Lintner和Blace的資本資產價格理論,以及Black、Schdes和Merton的期權定價理論基礎上的一門以數量經濟為基礎的科學。
推薦樓主:
行為金融與投資行為--河南大學經濟學學術文庫
金融市場學/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
國際貨幣與金融(第6版)/當代金融名著譯叢
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高等學校金融類教材
全美MBA經典教材書系(原版)-金融管理與政策(第12版)
金融衍生工具--定價原理、運作機制及實際運用
金融工程學/21世紀高等院校教材金融學系列
核心金融工具(在衍生品世界中領悟和創新)(金融學前沿系列)
金融全球化:批判性反思
現代金融禮儀/21世紀經濟金融類高等職業教育實用教材
④ 現代金融學的三大理論基石是什麼
銀行,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保險(Insurance),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證券是多種經濟權益憑證的統稱,也指專門的種類產品,是用來證明券票持有人享有的某種特定權益的法律憑證。主要包括資本證券、貨幣證券和商品證券等。
(4)現代金融服務學擴展閱讀:
金融體系包括金融調控體系、金融企業體系(組織體系)、金融監管體系、金融市場體系、金融環境體系五個方面。
(1)金融調控體系既是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配合、保持幣值穩定和總量平衡、健全傳導機制、做好統計監測工作,提高調控水平等;也是金融宏觀調控機制,包括利率市場化、利率形成機制、匯率形成機制、資本項目可兌換、支付清算系統、金融市場的有機結合等。
(2)金融企業體系,既包括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現代金融企業,也包括中央銀行、國有商業銀行上市、政策性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小金融機構的重組改革、發展各種所有制金融企業、農村信用社等。
⑤ 金融學需具備哪些專業技能
金融學具備能力
本專業學生能夠全面掌握經濟學科和金融學科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系統掌握金融學的基本理論與分析方法、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熟悉有關法律、政策和國際規則;
了解國內外金融學科和金融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具有較強的調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熟練掌握一門外語,具有較強的外語應用能力,能利用外語獲取專業信息;能熟練運用現代信息化工具從事專業工作。
課程設置
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會計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金融學、金融中介學、金融市場學、商業銀行經營學、金融工程學、國際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銀行學、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統計分析、投資銀行學、國際結算、市場營銷、金融法、資產評估、項目評估、期貨與期權等。
就業方向
金融行業監管部門、各類銀行、信用社、保險公司、證券/信託/基金機構、資產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證券部、高校或研究所等各類金融機構從事金融行業工作或教學科研等。
⑥ 現代金融的種類有哪些
普通人如果想從事金融投資的話,有幾種選擇:
1.首先可以投資貨幣型基金,這類基金風險低,門檻也低,大部分都是一元起步,該類基金主要投資於國債逆回購,銀行間拆解等。幾乎所有基金公司都有這類理財產品,如果你有選擇恐懼症,阿里余額寶也是不錯的選擇。
2.股票類的投資產品,這類產品的風險和收益都是比較大的,如果你1000點買入股票,5000點賣出,獲得5倍10倍的收益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如果你是5000點買入,1000點的時候熬不住賣出,我相信你一定會陷入痛苦的深淵。所以說進入股票市場一定要慎重。
3.第三類的杠桿類投資產品了,比如期貨,現貨等。舉個例子說明這類產品的巨大風險,比如投資者10倍杠桿買入開倉一種期貨產品,當此類產品上漲10%,那麼你投入資金就獲得了100的利潤,如果此類產品下跌了10%(您看錯了方向),那麼如果您無法再追加保證金,你就非常有可能被強制平倉,血本無歸。
綜上所述大家應該知道資本市場的血腥和恐怖了吧,金融市場的本質是金融大鱷們洗劫小散的工具,是財富第三次分配的合法場所,我想想要進入金融市場的您,要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承受這里的風險,如果不能,您可以選擇第一類的理財產品,這里能獲得較固定存款稍高的利息。如果您要挑戰高收益,請您先做好家人的工作,用一少部分資金進入市場,體驗風險,這樣才不至於影響生活,當您受夠了市場的洗禮,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統,再加大你的投入。這是一個有著十年股票市場投資經歷散戶的忠告。
⑦ 現代金融學的介紹
199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莫頓(R.C.Merton)對現代金融學給出了一種全新解釋:金融學研究如何在不確定條件下對稀缺資源進行跨時期分配。金融理論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確定環境下,經濟行為人在配置和利用其資源方面的行為,這里既包括跨越空間又包括跨越時間的情況。時間和不確定性是影響金融行為的中心因素。這兩者相互作用的復雜性成為刺激金融研究的內在因素,這種復雜性需要復雜的分析工具來捕獲相互作用的影響。劉偉主編《現代金融學》為人民郵電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的高校教材。
⑧ 求現代金融業務學習手冊PDF,陳海燕主編的.
http://wenku..com/view/406523d4b14e852458fb57b2.html
只有這個了。
⑨ 行為金融學與現代金融學的差異
一、兩者的培養目標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培養目標:金融學專業培養具備金融學方面的理論知識和業務技能,能在銀行、證券、投資、保險及其他經濟管理部門和企業從事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
2、行為金融學的培養目標:投資學要求學生有扎實的投資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較寬的專業知識面,掌握財經、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具備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及外國語言閱讀交流的基本能力。
二、兩者的主幹課程不同:
1、現代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管理、證券投資學、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中央銀行業務、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等。
2、行為金融學的主幹課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財政學、會計學、投資學、國際投資、跨國公司經營與案例分析、公共投資學、創業投資、投資項目評估;
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學、公司投資與案例分析、項目融資、投資估算、投資項目管理、房地產金融、家庭投資理財、投資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實訓課程模擬投資運作等。
三、就業方向不同:
現代金融學就業方向是金融領域(銀行、證券公司等)、貿易部門、經濟學者、保險公司等
行為金融學就業方向是財務工作(會計、出納等等)、審計工作、稅務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