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

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

發布時間:2021-03-05 02:03:47

『壹』 抓哪「三變」改革謀鄉村振興

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首次突破千萬元大關,較改革前增長約45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較改革前增長近30%……這是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安徽省宣城市旌德縣近年來開展農村「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交出的靚麗「成績單」。

路西村以前交通閉塞,農民靠種幾畝田地過生計。記者近日走訪路西村發現,寬敞的村莊道路已取代了昔日的窄道。「以前這條路也就兩個人寬的田埂,一到下雨根本沒法走。」蔣克勝說。

給蔣克勝帶來變化的是「三變」改革。路西村是安徽首批13個試點「三變」改革村之一。在路西村的基礎上,旌德縣由點及面開展這項改革,被列為全省「三變」改革整縣推進試點縣。旌德縣位於皖南地區,總人口15萬人,轄10個鎮,有68個村(居)。

在資源變資產方面,旌德縣農委副主任汪嘉楠說,旌德縣盤清集體經濟家底,集體經濟經營性資產和非經營性資產賬面價值總計9.4億元。尊重村民意願,旌德縣折股量化經營性資產4.3億元。除分配到戶的資源性資產外,該縣將1.38億元尚未發包的集體資源性資產納入集體經濟公司注冊資本,盤活閑散資源。

資金變股金,盤活「死錢」,用好「活錢」。旌德縣將投入到用於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的資金形成的0.55億元固定資產(經營性)納入了集體經濟公司總資產。2015年以來,整合2408萬元的省財政綜改項目資金和1000萬元的縣財政集體經濟扶持基金,到今年6月,已扶持了47個村集體申請的「三變」項目,為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我們村整合了省級財政農村綜改資金100萬元,在景區建設了500平方米的民宿,委託一家公司運營,每年固定收入8萬元。」旌德縣興隆鎮三峰村村支書余舟慶告訴記者,村裡還申報了30萬元扶持入股油桃觀光採摘園,帶動集體每年增收6萬元。

記者采訪了解到,旌德縣在51個人口不多、流動量少的村,設置了人口股96567股;17個人口較多、流動量大,或涉及並村、並組等因素的村,設置了農齡股488127股。全縣35502戶農民領到了股權證,被賦予了集體資產的佔有、收益、有償退出、抵押、擔保、繼承等各項權能。

在發展土地股份合作方面,旌德縣已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9個,入股土地近5000畝。孫村鎮合慶村169戶農民以480畝土地入股蘆筍種植合作社,保底分紅560元/畝,蘆筍成熟期每畝總收益可達近千元。合作社去年為當地村民發放工資近200萬元。

改革盤活閑置宅基地及房屋。65歲的馬來青在路西村開了一家民宿,說起脫貧前後生活的改變,笑得合不攏嘴。「民宿有6個標間,一般節假日前幾天,都會被提前預訂出去。」馬來青說,以前靠在山上砍柴為生,現在一年在家坐著就能掙三萬塊錢。

在改革過程中,旌德縣支持農民以閑置房屋入股農家樂、精品民宿等。汪嘉楠說,2015年以來,全縣發展農家樂54家,農家客棧69家,總營業額2076.3萬元,戶均增收16.9萬元。

2017年底,旌德縣68個村(居)經營性收入1001.7萬元,同比增長107.1%,較改革前的2014年增長約455%。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1711元,較2014年增長約29.4%。其中,財產性收入同比增長8.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三變』改革在發展農村產業的同時,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推動了集體收入大幅增長,夯實了鄉村振興的基礎。」旌德縣委書記周密說,下一步旌德將繼續聚力農民增收,讓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同時也為廣大中西部農村地區闖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鄉村振興之路。

來源新華網

『貳』 農村三變改革十大步驟

「三變」改革: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1、資源變資產:就是要讓沉睡的資源活起來,也就是要讓「死資源」變成「活資產」。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塗、水域等自然資源性資產和房屋、建設用地(物)、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評估折價變為資產,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以資本的形式投資入股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土地包括:集體土地、農用地(耕地、園地、林地、草地、養殖水面、其他土地等)

建設用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公益用地等)

2、資金變股金:讓分散的資金聚起來。就是加大各類資金整合力度,將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業生態修復和治理資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等,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

採取集中投入、產業帶動、社會參與、農民受益的方式,集中投入到效益較好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形成股權,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變「一次性」投入為「持續性」增收,形成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

鼓勵有技術、懂管理的能人大戶,有頭腦、懂市場的返鄉人才,在家鄉領辦創辦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

資金主要包括5大塊:(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村設施建設類資金、生態修復和治理類資金、財政扶貧發展類資金、支持村集體發展類資金)

3、農民變股東,增收的渠道多起來。就是要引導農民自願將個人的資源(包括土地)、資產、資金、技術等,入股到經營主體,成為股權投資人,參與分紅。通過這種辦法,有效轉變農民的投資方式、創業方式、就業方式和增收方式,讓農戶成為產業鏈、資金鏈、供應鏈、價值鏈的參與者和受益人。

十個步驟:

建立工作班子、制定工作方案、宣傳動員培訓

清查核查資產、明晰產權歸屬、評估資產價值

公開公示結果、接受審查驗收、建立資產台賬

健全管理制度

(2)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擴展閱讀

為什麼要實施「三變」改革

解決因資產監管缺位,集體資產流失問題。長期以來,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權能不完整,集體成員權益不明確。

解決集體資產閑置,集體經濟活力不足問題。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不明確,無法進行正常的市場經營活動。

解決農村權能不健全,城鄉資源要素流轉不暢的問題。集體資產產權權能不完整,無法進行市場化配置。

解決收益分配製度不健全,農民無法分享集體收益問題。集體成員對集體權益不明確,看似人人有份,實則人人無份。

對於貧困人口這個特殊群體,要採取主動的辦法幫助和引導他們參與「三變」,可以通過個人自助變、組織幫助變的形式讓他們參與「三變」改革,達到擺脫貧困的目的。

第一,個人自助變。有土地、有資源、有資金的貧困戶,可以同通過自助入股的形式參與到「三變」中脫貧,這樣的方式,特別要注重加強引導,進村入戶進行宣傳,讓他們認識到「三變」的好處。

第二,組織協助變。這要求各級政府做到「六個優先」:

一是針對土地進不來的問題,對貧困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房產權等進行優先確權,讓他們提前參與「三變」。

二是針對資金進不來的問題,將財政投入到農村的可變資金以集體名義投入到經營主體,產生的收益在集體內部優優先分配給貧困農戶。

三是針對企業進不來的問題,對吸納貧困戶參與「三變」的企業,政府進行優先擔保。

四是針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對吸納貧困戶入股企業的,銀行優先提供貸款,並建立風險補償。

五是針對貸款貸不了的問題,在產業覆蓋方面優先覆蓋貧困戶。

六是針對貧困戶意識低的問題,優先對他們進行教育引導,讓他們更加真切地了解有關政策,主動參與「三變」。

指農民自願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資金(物)、技術等,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參考資料來源:中共洛南縣委組織部-推行「三變」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叄』 農村「三變」改革,變什麼,怎樣變

一、資源變資產: 資源變資產指村集體以集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塗、版水域等自然資源性資產和房屋、權建設用地(物)、基礎設施等可經營性資產的使用權評估折價變為資產,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以資本的形式投資入股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以下簡稱「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二、 資金變股金: 資金變股金指包括財政資金變股金、村集體資金變股金及村民自有資金變股金。其中財政資金包含各級財政投入到農村的發展類、扶持類資金等(補貼類、救濟類、應急類資金除外),在不改變資金姓「農」的前提下,原則上可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民持有的股金,通過民主議事和協商等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主要包括5大塊:生產發展類資金、農村設施建設類資金、生態修復和治理類資金、財政扶貧發展類資金、支持村集體發展類資金。
三、農民變股東:農民變股東指農民自願以自有耕地、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資金(物)、技術等,通過合同或者協議方式,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肆』 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普惠金融就是金融的「平民化」;農村普惠金融,就是要將金融普及到農村所有群體,特別是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殘疾人和其他弱勢群體。《十三五規劃綱要》在「普惠金融」前面加上「農村」二字,意味著十三五期間發展的普惠金融有別於一般意義上的普惠金融。

一、如何大力發展農村普惠金融

深化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范圍覆蓋全部縣域支行,加大「三農」信貸投放和資源配置力度。強化農業發展銀行政策性功能定位,明確政策性業務范圍,加大對農業開發和水利、貧困地區公路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力度,審慎發展自營性業務。

國家開發銀行要創新服務「三農」融資模式,進一步加大對農業農村建設的中長期信貸投放。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提高資本實力和治理水平,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牢牢堅持立足縣域、服務「三農」的定位,更好發揮支農服務主力軍作用。

強化農村信用社省聯社服務功能,推動省聯社加快職能轉換,優化協調指導,整合放大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服務「三農」的能力。引導郵政儲蓄銀行穩步發展小額涉農貸款業務,逐步擴大涉農業務范圍,持續拓展農村金融業務,促進農村資金迴流。支持其他商業銀行下沉機構網點,優化農村地區網點布局,適度擴大農村地區網點覆蓋面。

二、如何提升農村金融服務

穩步培育發展村鎮銀行,鼓勵按照規模化組建、集約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的原則集中連片發起設立村鎮銀行,對設立村鎮銀行超過一定數量的發起行,允許設立村鎮銀行管理服務子公司。允許評級良好、管控能力強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到西部地區發起設立村鎮銀行,重點布局老少邊窮地區、農業主產區和小微企業聚集地區,不斷提升村鎮銀行在農村的覆蓋面。

加強融資擔保公司管理,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融資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鼓勵其開展涉農融資擔保業務,完善銀擔合作和風險分擔機制。協調規范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完善管理政策,健全管理制度,強化自律管理,引導發揮支農服務作用。

『伍』 農村三變改革指的是什麼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下簡稱「三變」)改革。

資源變資產是指將合法的集體土地、林地、林木、水域、濕地和閑置的房屋、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權,通過一定的形式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取得股份權利;

資金變股金是指將各級各部門投入到農村的發展生產和扶持類財政資金(財政直補、社會保障、優待撫恤、救濟救災、應急類等資金除外),按照各自使用管理規定和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支農資金、資產收益扶貧等國家政策要求,量化為村集體或農戶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各類經營主體,享受股份權利,按股比獲得收益;

農民變股東是指農民自願以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林木所有權、集體資產股權、住房財產權(包括宅基使用權),以及自有生產經營設施、大中型農機具、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無形資產等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協商或評估折價後,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5)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擴展閱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農村集體所有制有效實現形式,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開展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

『陸』 怎樣發展集體經濟,怎樣搞好農村"三變"改革

(一)建立支持保護機制。通過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財政資金資源配置機制,整合涉農、扶貧等相關項目和資金,用好國家政策舉措,發揮整體合力。逐步擴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承擔農業綜合開發、基建投資等涉農項目規模。允許將財政投入到農村的涉農資金量化為村集體的股金(補貼類、救濟類、應急類資金除外,扶貧開發資金可量化到貧困農戶),在不改變資金性質及用途的前提下,集中投入到各類農業經營主體,按股比獲得收益。支持農民合作社建設農產品加工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允許財政補助形成的資產量化為村集體資產轉交給農民合作社持有和管護。鼓勵農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或者資金、技術等入股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多種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經營權,以及通過土地經營權入股、託管等方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支持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村集體、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採取保底收購、股份分紅、利潤返還等方式,實現合作共贏。採取財政扶持、信貸支持等措施,加快培育經營性農業服務組織,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多元化、形式多樣化、運作市場化。
(二)建立確權頒證機制。大力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動產統一登記原則,加快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農民房屋所有權、集體林權、小型水利工程產權等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進一步釐清和明晰農村資源資產權屬,做到四至清楚、面積准確、產權清晰。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原則上確權到戶到地,在尊重農民意願的前提下,也可以確權確股不確地。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禁止以農業為名圈佔土地從事非農建設。分類推進農村集體資產確權到戶和股份合作制改革,對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重點是將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更多權能,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引導農村集體所有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使用權有序流轉。鼓勵將農村集體各類資產進行清理核實,經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體成員同意,確定權屬關系,折價入股農業經營主體,並按比例獲得收益。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督和收益分配製度。明確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
(三)建立產權交易機制。建立符合實際需要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保障農村產權依法自願公開公正有序交易。制定農村產權流轉的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規則和流程。建立交易監督機制,強化監管,確保產權交易規范透明運行。創新農村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分級建立農村產權綜合交易平台,形成市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縣級交易所、鄉級流轉服務站三級農村產權流轉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以市場化方式組建農村產權及其他權益類資產評估機構,滿足農村資產和權益評估需求。在農村產權評估市場的培育階段,通過採取扶持補貼政策和適當降低民營評估機構行業准入條件等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評估、會計等中介機構進入農村產權評估市場,讓農村集體資產和農民承包土地經營權以及資金、勞動力等入股投資平台。村集體和農民以承包土地經營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入股農業經營主體,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協商確定,也可以委託法定評估機構評估。加強評估人才隊伍建設,通過業務指導、講座培訓、考核頒證的方式,培養一批專職從事農村產權評估業務的專業隊伍。
(四)建立融資擔保機制。加快農村金融制度創新,完善農村信貸損失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地方財政出資的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穩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創新和完善林權抵押貸款機制,拓寬「三農」直接融資渠道。堅持社員制、封閉性原則,在不對外吸儲放貸、不支付固定回報的前提下,以具備條件的農民合作社為依託,穩妥開展農民合作社內部資金互助試點,引導其向「生產經營合作+信用合作」延伸。完善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將農戶和承接經營主體的信貸信用信息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進一步擴充信息採集范疇,公安、工商、法院、稅務、國土、環保等部門可依法依規向徵信系統報送行政執法信息。深入推進信用農戶、信用村組、信用鄉鎮和農村金融信用縣等農村信用工程建設,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評級與授信。探索融資擔保新模式,鼓勵組建政府出資為主、重點開展涉農擔保業務的縣域融資性擔保機構或擔保基金。加快再擔保機構發展,擴大小微企業和「三農」融資擔保業務規模。探索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共同出資組建的行業性擔保公司。
(五)建立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支持力度,針對各地各類特色農產品的發展情況,建立創設各級財政支持開發、擴大特色農產品保險品種的機制,增加保費補貼品種、擴大保費補貼區域、支持提高保障水平,增強農業和農戶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推動農業保險業務發展,擴大茶葉、中葯材等特色農產品保險的試點范圍。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成立農業互助保險組織,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開發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採取風險補償、政府資源配置等方式,引導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面向農戶的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產品,並與銀行共同制定合理的風險分攤機制。建立股權(股金)監管機制,重點對財務和經營情況進行監管。建立抵押物處置機制,對於納入全國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的縣(市、區),因借款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情形需要實現抵押權時,允許金融機構在保證農戶承包權和基本住房權利前提下,依法採取多種方式處置抵押物。建立股權退出機制,農民和村集體持有承接經營主體的股份部分,成員內部之間可以依法轉讓並辦理相關手續。建立合同備案機制,引導合作當事人按協商內容,依法簽定合同協議,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按照合作當事人簽訂的合同協議約定,履行權利和義務,兌現收益分配。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設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年限,明確農民入股經營主體解散、破產後的處理辦法。探索籌建農業資產經營公司,健全風險防控機制。建立法律顧問機制,組織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對法律文書進行審核把關,並全程指導農民簽合同、入股經營、股權收益等環節。
(六)建立權益保障機制。政府部門把保護農民產權利益列為重大事項進行督查,確保土地流轉的合法性,維護好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戶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建立健全資格審查、項目審核、風險保障金制度,對租地條件、經營范圍和違規處罰等作出規定。允許試點鄉鎮成立村集體經營公司,實現集體資產的統籌經營和統一管理,提高集體資產的使用效率,放大收益;實現村民到股東的轉變,保障入股村民獲得長期穩定收益。建立股份聯結機制,引導農民、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接經營主體依法訂立合同或協議,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股份聯結機制。建立股權分紅機制,入股主體和承接經營主體按照合同確定的收益分配方式進行分配,在集體資產評估量化、資金量化、合理劃分股權結構的基礎上,入股主體和承接經營主體合理確定入股主體股金所佔股比及收益分配辦法,通過簽訂股權分紅協議約定相關事宜。探索建立靈活多樣的股權收益分配機制和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合作制原則完善股權結構和治理方式,確保村集體和農民履行股東的職責、行使股東的權力、參與重大的決策。

『柒』 農村三變改革是那三變

「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以下簡稱「三變」)改革。

資源變資內產是指將合法的集體土地容、林地、林木、水域、濕地和閑置的房屋、設備等資源的使用權,通過一定的形式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取得股份權利;

農民變股東是指農民自願以土地(林地)承包經營權、林木所有權、集體資產股權、住房財產權(包括宅基使用權),以及自有生產經營設施、大中型農機具、資金、技術、技藝、勞動力、無形資產等各種生產要素,通過協商或評估折價後,投資入股經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7)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擴展閱讀:

農村「三變」改革中存在的潛在風險與難題:

1、權益保障風險。由於農民自身維權能力普遍較低,村集體和農民的有關資產權利權益在折價入股過程中可能存在被低估的現象。

2、虧損把控風險。農業屬於弱勢產業,是「靠天吃飯」的高風險產業,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雙重壓力。

3、資源破壞風險。由於入股的經營實體都是規模化生產,在土地流轉或入股後必然會導致邊界不清,有的可能被改變用途將耕地「非農化」。

『捌』 三變改革的資金,可不可以放到別的村鎮企業,本村只拿6%的分紅

NBv得瑟一看就方法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支持農村三變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偉股份 瀏覽:562
製作期貨收益曲線 瀏覽:296
傳奇盛世交易所 瀏覽:491
融資賬戶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222
與鈉有關的上市公司 瀏覽:980
理財子公司和外資基金 瀏覽:783
大東海股東 瀏覽:298
中行美金對加元匯率查詢 瀏覽:625
數顯杠桿儀 瀏覽:195
期權期貨遠期交易幣種 瀏覽:741
東平金融外匯交易 瀏覽:280
比亞迪半導體股票代碼 瀏覽:473
包裝股票名詞 瀏覽:702
外部融資額EFN 瀏覽:269
里拉人民幣匯率換算表 瀏覽:93
月風期貨視頻教程 瀏覽:620
金融公司搶車怎麼辦 瀏覽:268
信託公司和金融機構區別 瀏覽:730
通過外匯局處理 瀏覽:214
揚州6月20號柴油價格是多少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