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會平均利潤率、行業基準收益率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的內涵如何表徵及其相互間的關系
分塊找呀,網路里有的
http://ke..com/view/3778984.htm
http://ke..com/view/427128.htm
http://wenku..com/view/27f8f78dcc22bcd126ff0c11.html
個人理解行業基準收益是以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加上一定的風險補償獲得。社會平均自然以全部行業的平均為基礎做一些調整後應該就是了,說的簡單其實好難呀。參考一下吧
㈡ 中國全社會資金平均利潤率是多少
你的全社會資金是個什麼概念?
先弄清楚要說明什麼,再看看中國統計年鑒吧。另外,全球資料找世行的發展報告。
㈢ 平均利潤率是
平均利潤率又稱「一般利潤率」。是每年生產的剩餘價值總額同資本家預付社會總資本的比率。平均利潤率首先是由各個部門的不同利潤率平均化而形成的。資本家為了追逐利潤,總是把資本從利潤率低的部門轉移到利潤率高的部門。
通過競爭和資本轉移,引起供求關系和價格的變動,各個生產部門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平均利潤率一經形成,各個部門的資本家所得的利潤,就不再是他本部門所生產的剩餘價值,而是每個資本按照它在社會總資本中所佔的比例而取得的份額。這意味著不同部門的資本家按照等量資本得到等量利潤的原則對剩餘價值進行再分配。
企業為了追逐高利潤率以及資本在部門之間的轉移流動,導致價格和價值偏離,使各部門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同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它是通過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的。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利潤在各部門的企業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
㈣ 社會平均利潤率是什麼
平均利潤率:就是全社會剩餘價值總額與社會總資本的比率。 資本家為了追逐高利潤率以及資本在部門之間的轉移流動,導致價格和價值偏離,使各部門的利潤率趨於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潤率。平均利潤率是社會剩餘價值總量同社會預付總資本的比率。它是通過部門之間的競爭形成的。平均利潤率的形成過程,實際上是全社會的剩餘價值在各部門的資本家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平均利潤率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各部門利潤率水平,二是利潤率不同的各部門的資本量在社會總資本中所佔的比重大小。不能把平均利潤率看作是各部門利潤率的簡單的和絕對的平均。平均利潤率是一種利潤率平均化的總的趨勢。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進一步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關系。
平均利潤率是由全社會各個產業部門不同的個別利潤率,在競爭規律作用下,趨向平均化而形成的。各個產業部門不同的利潤率的形成取決於三個主要因素:①剩餘價值率;②資本有機構成;③資本周轉速度。假定社會上有五個不同的產業部門,各投資100萬元,剩餘價值率都是100%,資本周轉速度都是一年一次,但資本有機構成各不相同,從而利潤率也就不同
㈤ 財政部公式中合理利潤率一般為多少比較合適
利潤率的計算公式: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
打折銷售3—5折的意思就是原價的30%—50%。比如一個商品賣一百,打折30%—50%,就只賣30塊或者50塊,就是直接用100乘以30%或者50%的意思。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總額×100%。
㈥ 金融企業的毛利潤怎麼計算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
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大小因素:
1、市場競爭
所謂物以稀為貴,如果市場上沒有這類產品,或這類產品很少,或這類產品相比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其質量、功能價值要佔有優勢,那麼產品的價格自然是採用高價策略,反之如果是經營大路產品或夕陽產業,市場比較飽和,那麼只能是取得隨大流的銷售價格。
2、企業營銷
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考慮,如是為了擴大市場佔有率,則可能採取先以較低價格打開市場,如果是為了盡快地收回投資,企業可能以較高的價格打入市場,再進行逐漸滲透之策,市場對成熟產品通常是實行價高量小,價小量大的回報方式。
3、研發成本
如能更快更好地開發出具有新興功能的新產品,而產品在功能、使用價值及價格上存在優勢,就能佔領市場的最高點,企業的研發投入量大,通常其取得的發明創造成就多,受到專利保護所取得的利益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