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有哪些銀行倒閉
有華盛頓互助銀行。
華盛頓互助銀行的危機:
1、2008年9月26日全美最大的儲蓄及貸款銀行-總部位於西雅圖的華盛頓互助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華盛頓互助銀行設立於1889年,涉及資產3070億美金,它的倒閉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樁銀行倒閉案。
2、而本輪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則是華爾街所創造的金融衍生品—住宅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由此引發了對金融衍生品及其監管的思考。金融衍生品既有分散風險的功能,也有放大風險的作用,極具兩面性。
(1)08年金融危機倒閉的保險公司擴展閱讀:
造成美國金融危機的因素:
1、從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已經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這個過程發展之快,數量之大,影響之巨,可以說是人們始料不及的。大體上說,可以劃成三個階段:一是債務危機,借了住房貸款人,不能按時還本付息引起的問題。
第二個階段是流動性的危機。這些金融機構由於債務危機導致的一些有關金融機構不能夠及時有一個足夠的流動性對付債權人變現的要求。第三個階段,信用危機。就是說,人們對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金融活動產生懷疑,造成這樣的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經濟網-[風險]美國金融危機所引發的金融衍生品全球反思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危機 (金融學術語)
㈡ 08年金融危機雷曼銀行最終倒閉了,AIG為什麼沒有倒閉
AIG:美國國際集團
總部地點: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松木街70號
成立時間: 1919年
公司性質: 股份制
公司口號: 協作、進取、創新、專業、誠信
年營業額: 89.43億
法人: Robert B. Willumstad
行業: 保險及金融服務
凈利潤: 53.6億
㈢ 08年金融危機倒閉的保險公司有哪些
國內的還是國外的?國內的AIG旗下的友邦在籌備轉賣工作,國外的就數不勝數了。
㈣ 在2008金融危機中倒閉的國際投資公司有哪些
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
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
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為摩根大通公司收購。
美國最大的兩家投資銀行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開始做商業銀行的存貸業務。
~可以說現在投資銀行業務已經不復存在~
倒閉的原因是因為次貸(給信譽不好的人的貸款,信譽好的叫優貸)和次貸的利息沒能收回來。還有什麼次次貸、次次次貸。(就和放高利貸差不多。)
而銀行又把這些貸款做成垃圾債券,保證很高的回報率(當然是比次貸的利息地的啦),這樣很多人那就來買,銀行高管就能掙很多錢啦。
誰知道錢一時間不能收回來那麼多(據說是有個投資者想回籠資金,進入的資金不足,這樣錢就一定不夠啦),到最後不能滿足買債券人的票面上的利息,所以買的人就想退,大量的人退券,導致資金鏈斷裂,最後投資銀行就會欠下很多的錢(因為是高利息),直到倒閉。
㈤ 金融危機中倒閉的銀行名單
新華網紐約10月6日電 雖然美國日前出台的7000億美元金融救援計劃將有助於穩定金融市場,但不少分析人士預計,明年美國將有更多銀行倒閉。
斯坦福金融公司分析師賈里特·西伯格認為,由於許多銀行持有的建築貸款等不良資產並不在財政部救助范圍之內,因此預計明年全美將有超過100家銀行倒閉。
據獨立研究機構Bauer金融公司研究顯示,截至6月30日,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承保的近8500家存貸銀行中,有426家銀行面臨困境,其中15%的銀行規模超過10億美元。當然,面臨困境並不意味著銀行會全部倒閉。
據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提供的資料,至6月30日,共有117家銀行被列入問題名單,資產總額達780億美元。而這之中尚不包括剛剛宣布倒閉的華盛頓互惠銀行和美聯銀行,這兩家銀行的總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
今年前9個月,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已經接管了13家銀行,超過過去5年接管銀行數的總和。
美國前財政部官員、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教授約瑟夫·曼森預計,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在目前這場金融危機中所接管的儲蓄賬戶總額最終將達1.1萬億美元,預計最終該公司的損失將在14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間。
㈥ 08金融危機華爾街破產的頂級公司有哪些
基本都在這里了
2007年6月14日,貝爾斯登公司旗下一家對沖基金,急於出售大量按揭證券的消息,令次債問題上升到新高度。同一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實現當年最大升幅,收於13482.35點。
7月10日,標准普爾和穆迪宣布下調一大批資級抵押擔保證券的評級,此舉等於承認此前誤判了這些證券的風險。
7月24日,抵押貸款銀行CountrywideFinancialCorp.的按揭壓力幅度顯現。
11月4日,花旗首席執行官查爾斯·普林斯辭職。
12月10日,瑞銀宣布大規模沖減。
2008年3月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億美元低價收購,次貸危機持續加劇首次震動華爾街。
7月美聯儲和財政部宣布救助兩大房貸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會批准3000億美元住房援助議案,授權財政部無限度提高「兩房」貸款信用額度,必要時可不定量收購其股票。
9月美國政府宣布接管「兩房」;雷曼兄弟宣布申請破產保護;美國銀行宣布將以440億美元收購美林;美國政府出資最高850億美元救助美國國際集團(AIG);美聯儲批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華爾街投行退出歷史舞台。
華盛頓互惠銀行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查封、接管,成為美國有史以來倒閉的最大規模銀行。
30日,美三大股指暴跌,納指創歷史最大日跌幅,道指創單日最大下跌點數。
10月美國「大蕭條」以來最大規模7000億美元金融救助計劃獲批,美政府當月底1250億美元注資本國9大銀行。
11月歐、英國央行分別降息50和150個基點;日、歐經濟正式步入衰退;中國出台4萬億人民幣經濟刺激計劃;歐盟提出2000億歐元經濟刺激計劃。
當月第三周,花旗集團股價累計跌去60%,美財政部、美聯儲和聯邦儲蓄保險機構聯合宣布,將為花旗3060億美元問題資產提供擔保;美政府8000億美元刺激消費者信貸市場。
㈦ 2008金融危機中倒閉的投行有哪些倒閉的原因是什麼
雷曼兄弟
信貸危機所致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國抵押貸款債券業務上連續40年獨占鰲頭。但在信貸危機沖擊下,公司持有的巨量與住房抵押貸款相關的「毒葯資產」在短時間內價值暴跌,將公司活活壓垮。
面臨公司破產的凄涼前景,雷曼兄弟公司在曼哈頓紐約時報廣場附近第七大道的總部門口14日夜間人來人往,不少公司員工攜帶著紙盒子、大手袋、行李袋甚至拉桿箱走出大樓,更有一些人低聲哭泣,相互擁抱道別。大樓對面,各電視台的直播車排成一排。
美國金融危機升級 雷曼兄弟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美英金融機構兩天來發生了一系列「地震」。英國巴克萊銀行14號宣布,撤出對雷曼兄弟公司的競購行動。當地時間今天凌晨,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考克斯以及來自花旗集團、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美林公司等的高層連續三天雲集位於曼哈頓的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部,研究如何拯救面臨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以阻止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
但財長保爾森反對動用政府資金來解決雷曼的財務危機,會議沒有取得成果。
受此影響,與會的英國第三大銀行巴克萊銀行宣布,由於美國政府不願提供財政支持,決定退出拯救計劃。當地時間15號凌晨,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擁有158年歷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曾是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它的破產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明顯沖擊。有人預測,美國金融市場可能迎來「黑色星期一」。
雷曼破產申請顯示負債6130億美元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周一上午提交的破產申請顯示其負債超過6000億美元。
該行現有總計[2]6130億美元的負債,而其總資產為6390億美元。
該行向紐約南區聯邦破產法院提交的申請顯示其有超過10萬個債權人,其中最大的是花旗集團(C)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BK),後者是雷曼大約1380億美元的高級債券的契約受託人。
Bank of New York還被列為第二和第三大債權人,對120億美元的高級債務和50億美元的初級次順位債務擁有索償權。
這份破產申請還顯示,AXA、ClearBridge Advisors和Fidelity Investments的母公司FMR是雷曼最大的3個股東。
(7)08年金融危機倒閉的保險公司擴展閱讀:
1、被動型經濟危機
所謂被動型經濟危機是指該國宏觀經濟管理當局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現經濟的嚴重衰退或大幅度的貨幣貶值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進而演化為經濟危機的情況。如果危機的性質屬於這種被動型的,很難認為這種貨幣在危機之後還會回升,危機過程實際上是對該國貨幣價值重新尋求和確認的過程。
2、主動型經濟危機
主動型危機是指宏觀經濟管理當局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採取的政策行為的結果。危機的產生完全在管理當局的預料之中,危機或經濟衰退可以視作為改革的機會成本。
隨著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美國金融業陷入新一輪風暴。繼美國兩大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被政府接管後,美國第三大和第四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和雷曼兄弟公司也陷入困境,前者被美國銀行收購,後者則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連續14個月來,由美國住房市場和金融業瘋狂投機引發的危機持續惡化,對世界金融穩定和全球經濟增長帶來了嚴重威脅。
㈧ 08年經濟危機導致美國那五家投資銀行倒閉
1高盛 (目前美國5大投資銀行中唯一仍盈利的公司)
2摩根士丹利 (股價下跌)
3美林公司(已被美國銀行收購)
4雷曼兄弟公司(已破產)
5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 美國5大主要投資銀行只有三家倒閉,另有兩家被吞並或者收購~~
㈨ 08年金融危機國內有多少企業倒閉了
在身處寒冬的中國400多萬中小企業生死考驗之際,《經理人》雜志第11期推出《軟重生——經濟衰退期企業12種活法》超大型策劃,用最新案例及最鮮活商業思想,為中國中小企業的轉型和重生,提供系統解決方案。
著名管理學家郎咸平日前在接受《經理人》采訪時指出的,中國企業運用原料成本優勢創造價值的能力已經越來越低,要在產業鏈競爭的時代取勝,必須掌握產業鏈中的核心技術,提高「軟實力」,這種「軟實力」包括產品的創新能力、高效生產的能力、快捷的物流、便利的倉儲、營銷渠道的掌握以及全面的客戶信息管理等。
400多萬中國企業要實現永續發展,必須提高「軟實力」,實現「軟重生」!
「硬擴張」模式全面終結
然而,在這風雲突變的年份,大批企業猝然倒閉,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統計表明,2008年上半年,全國僅規模以上的中小企業就有6.7萬家倒閉。並且,倒閉破產的不僅僅是中小企業,大部分中國企業都經營壓力,400多萬中小企業更是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
今年以來,中國倒閉的知名企業名單就有長長的一串:
國內最大的工業縫紉機廠商——飛躍集團倒閉;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在(廣東)東莞樟木頭的兩家工廠,合俊玩具廠和俊領玩具廠同時宣布倒閉;中國最大的印染企業江龍控股因欠下巨債和工人工資而宣布破產。
如果單個企業的破產不能充分說明問題的話,可以從行業來看,三鹿死了。曾經的成長標桿伊利、蒙牛出事了,作為高速擴張的朝陽行業的乳業,一夜之間大踏步倒退了。
中國國際商會紡織行業商會高級項目經理韓佳升說,「截至今年年底,將有5萬家紡織行業企業倒閉。」
早有專家預計,如果房地產企業不改變原因原有「空手套白狼」的商業模式,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被淘汰。現在看來,僅浙江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就有1/7已經吊銷營業執照。
以上是過去30年各行各業的中國企業「硬擴張」模式失效的縮影。所謂「硬擴張」,是指企業一切以股東利益為中心,不顧自身創新與管理能力,不顧社會責任和誠信,簡單追求規模,依靠簡單初級的技術、超低成本的勞力、廉價土地資源和資金投入,不惜對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壓榨,不惜對環境進行破環,不惜大量浪費,對市場進行掠奪式開發的擴張模式。
中國企業過去30年實施這種「硬擴張」的發展模式,最終帶來的惡果是,企業定位不準,產品不值錢,高端上不去,品牌打不響,原有市場萎縮下滑,新興市場很快被破壞做爛,產品國際聲望低落,外貿不振,成本居高不下,融資受阻,商業模式陳舊,產品存在問題,社會責任缺失,人才難尋。很多行業由於這種「硬擴張」。整個產業鏈條都出了問題。
400萬企業期待「軟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