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瑭州大磨坊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高瑭州大磨坊商標總申請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1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高瑭州大磨坊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8類(箱包、皮革皮具、傘具)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類(服裝、鞋帽、襪子手套)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5類(廣告、商業管理、市場營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Ⅱ 在無錫市買個100平米的房要多少錢復式一般多大面積
全國百強縣第一名是江蘇江陰市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江陰是長江下游集水、公、鐵於一體,江、河、湖、海聯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從江陰到上海、南京兩大城市各148公里,到無錫、常州僅38公里。以江陰為圓心、半徑160公里范圍內有六個飛機場,其中南京、上海可直飛境外。改革開放以來,江陰大手筆發展交通事業,形成了干支線連通、內外溝通、城鄉貫通、主要幹道「六橫八縱」的格局。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是溝通同三(黑龍江同江一海南三亞)和京滬兩大國道主幹線的過江「咽喉」。連接滬寧高速公路、寧通一級公路的錫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陰境內。在建的新長(江蘇新沂一浙江長興)鐵路取道江陰,連結隴海、漸贛兩大鐵路大動脈。江陰境內的錫澄運河溝通長江、太湖。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的江陰港可以直通海外。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被專家稱為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盛唐起,江陰就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當年巡視江陰黃田港曾賦詩贊曰:「黃田港口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南宋紹興年間,江陰港設立"市舶司",是當時我國沿海設置市舶司的廣州、杭州、上海等11個口岸之一。1992年5月,江陰港被國務院批准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經過多年建設,江陰口岸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獨立查驗機構以及長江引航中心、外輪代理、外輪供應等服務機構配套齊全,各類碼頭泊位已建成45個,其中萬噸級的19個,形成了由石化產品、集裝箱、件雜貨、煤炭、糧食五大支柱貨源構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儲運基地和國家糧食儲備庫。200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其中外貿運量206萬噸,集裝箱運量超1.5萬標箱,正在成為長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
江陰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北枕長江,有長江公路大橋與靖江市相連,南近太湖,有錫澄高速公路與無錫市相接,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形中心,江陰和市區的山丘總體上呈北東、北東東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東北逐級下降。最高峰為惠山的三茅峰,海拔328.98米。 交通便捷,歷來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江河換裝的天然良港。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被專家稱為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
長江: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群巒疊嶂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西南側的冰川。藏語「格拉丹東」,就是「高高尖尖的山峰」的意思。雪峰積存著大量的冰雪,融化的冰水匯集在姜根迪雪峰腳下,形成了滾滾長江的正源——沱沱河。沱沱河是長江上游最長的一條河流,從格拉丹東冰川末端至當曲河口,沱沱河全長375公里。
長江自沱沱河開始,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和上海 10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入東海,全長 6300 公里,是一條名符其實的「長河」,為世界第三大河。
長江自楚瑪爾河、沱沱河、尕爾曲、布曲、當曲五河匯合成一股後,稱為通天河。通天河到達青海省玉樹縣以後,叫金沙江。在四川宜賓以下,始稱長江。長江東流途中,接納了大約 700 多條大小支流,其中,岷江、嘉陵江、烏江、沅江、湘江、漢江、贛江等為著名的支流(其中漢江最長)。整個流域面積達 180 萬平方公里,比黃河流域面積大 2.5 倍,佔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平均年入海總水量達 1 萬億立方米。
長江最為壯麗的一段是三峽。它西起四川省奉節縣白帝城,東止湖北宜昌縣南津關,全長193公里,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瞿塘峽長8公里,兩壁對聳狹窄,最窄處不到百米,最寬處不過150米,以雄偉險峻著稱。巫峽以巫山得名,長45公里,是三峽中最整齊的峽谷。巫峽以幽深秀麗著稱。西陵峽全長76公里,是三峽中最長的,其特點是峽中有峽,灘內含灘,江流回環曲折,水勢凶險。
長江三峽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水力資源。目前,正在興建的三峽工程是舉世矚目的宏偉工程。三峽水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 1768 萬千瓦,年發電量為 840 億千瓦小時,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長江還是一條「黃金水道」,通航里程長達8萬多公里(干支流總和)。其運輸量佔全國內河水運量的80% 以上,江輪可從上海市直達重慶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動脈。
江陰市氣候總特點:氣溫偏高,降水正常略偏少,日照正常,梅雨期短且雨量少。全年溫度條件較好,年平均氣溫16.7℃,上半年終霜出現在3月30日,下半年初霜出現在11月25日,全年無霜期239天。夏季高溫日數22天,為1957年以來最炎熱的夏季之一。年降水953.8毫米,夏季雨水偏少,梅雨期僅2天。全年日照2076.3小時。全年氣候對小麥生長有利,小麥單產比上年增長51%。秋老虎天氣致稻飛虱大發生,年內水稻生長期用葯最多的達11次。
全年出現2次寒潮、2次台風、1次暴雨及2次雷雨大風。
寒潮。3月10日至11日,24小時降溫19.1℃,最低氣溫降至0.2℃,最大風力16.0米/秒;12月3日至5日,48小時降溫11.8℃, 最低氣溫達-3.6℃,最大風力17.6米/秒。
台風。8月6日至7日受9號台風「麥莎」影響,出現連續暴雨,6日雨量54.8毫米,7日雨量82.3毫米,6日15時出現極大風速21.4米/秒,7日2時49分出現極大風速26.5米/秒;9月12日受15號台風「卡努」影響,出現暴雨,雨量88.3毫米,造成市區人民路西段最深積水達50厘米; 3時03分出現極大風速29.6米/秒(11級),為江陰自1957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風力;受台風影響,全市有314.53公頃農田受淹,64戶農戶進水,49個工廠進水,355間民房倒塌。
暴雨。5月1日暴雨,9時53分至14時32分,總降水量78.4毫米,造成局部內澇。
雷雨大風。4月25日受強雷暴影響,出現雷雨大風,17時34分出現極大風速23.8米/秒;6月2日20時02分,出現最大風速18.5米/秒。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江陰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地屬延陵,曾是吳公子季扎的封地,後為楚春申君黃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舊封」之稱,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
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2001年6月,江陰市將28個鎮合並為20個鎮:長壽鎮並入周庄鎮,陸橋鎮並入華士鎮,要塞鎮並入澄江鎮,河塘鎮並入長涇鎮,文林鎮並入祝塘鎮,石庄鎮並入璜土鎮,西石橋鎮並入利港鎮,桐岐鎮並入青陽鎮,其它鎮行政區劃不變。即:周庄鎮 璜瑭鎮 馬鎮鎮 南閘鎮 月城鎮 青陽鎮 峭岐鎮 顧山鎮 山觀鎮 北國鎮 申港鎮 華士鎮 利港鎮 夏港鎮 新橋鎮 雲亭鎮 澄江鎮 璜土鎮 長涇鎮 祝塘鎮
2003年11月,江陰市再次對部分鄉鎮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北氵國鎮原轄區域並入顧山鎮;山觀鎮原轄區域法律上並入澄江鎮,具體操作上,將其區域的管理納入江陰經濟開發區,與原長山辦事處合並,成立新城東辦事處;峭岐鎮、馬鎮鎮、璜塘鎮3個鎮的原轄區域合並成立霞客鎮。
2005年,江陰市有16個鎮,305個行政村,7 102個村民小組;7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雲亭、霞客、周庄日?9個行政村進行調整優化試點,撤並自然村102個。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風土人情
昔日龍舟競渡,是為預慶端陽,其活動日期不定,有在農歷三月十七、十八,也有在農歷四月初十、十一舉行。一般為兩天時間。清光緒末和宣統初,北國龍舟競渡最為興盛。
龍船從常熟租來,邀請各鄉鎮拳師並由其主持的"當船"前來參加劃龍船。"當船"上有十五名左右的國術員。北國許巷南拳大師許太和是北國劃龍船的主要發起人之一。每逢劃龍船日,北國市河的南北向東新河段和東西向應天河段的大小客船停靠在邊,河岸兩旁觀眾數千人。十餘艘披綢扎彩的"當船"搖擼自南金家灣起,往北經太平橋向東至鄒家巷路前與二干河交界處:再轉向西至銀杏樹橋;由銀杏樹橋轉向南往返而行。國術員在鑼鼓聲中登船劈拳弄刀,當眾表演。他們有的勁使槍棍,有的飛舞鋼叉,有的前後左右擲石鎖,還有的在船頭跑倒立等等。龍舟上兩排青壯年揮臂劃槳,數艘昂首翹尾的龍舟競相追逐,破浪前進,場面蔚為壯觀。
北國劃龍船,實是盛大的水上武術會。抗戰勝利後,民國三十五年(1946)恢復北國劃龍船,這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武術會。從此以後,這一活動就停止了。
經濟發展
【地區生產總值居全國縣級第一】 2004年,江陰市主動適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一批重點大企業集團脫穎而出,規模經營、規模效益、規模經濟己成為江陰經濟的一大特色,重點骨幹企業支撐江陰全市經濟發展大局,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38.26億元,比2003年增長21.20 %。首次超過此前一直居全國縣(市)首位的廣東順德38.25億元,名列全國縣(市)第一。
【綜合實力】 2004年江陰市完成的地區生產總值638.26億元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64億元,增長6.80% ;第二產業增加值393.10 億元,增長23.20%;第三產業增加值229.52億元,增長19.00%。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44萬元,增長24.57%。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構成比例為2.45:61.59:35.96。全年財政收入92.14億元,增長34.3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7.54億元,增長40.16%。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為14.44%,比2003年提高0.93個百分點。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連續第二年名列第一。
【沿江開發】 年內沿江開發成效顯著。江陰經濟開發區2004年實現業務總收入852.89億元,比2003年增長54.95%,其中工業產品銷售收入507.08億元,增長33.42%;年內新批進區項目325個,其中外資項目106個,外資項目中超億美元項目11個,超千萬美元項目75個;新增合同外資13.26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6.02億美元。建成安置房70萬平方米,建設標准廠房30萬平方米,竣工投用標准廠房15萬平方米。高新技術創業園開工建設,口岸「大通關」建設全面推進。靖江園區建設步入實質性啟動階段,聯動開發體制基本到位,已簽約進區項目13個,總投資達10.1億美元;建成安置房7萬平方米,完成園區「七通一平」 3平方公里,開工建設220千伏變電所和污水處理廠。
【資本經營】 年內,霞客環保股份在深圳交易所上市,建偉幕牆公司、聯通實業公司、海達集團3個企業在新加坡上市,共募集資金7億元。至年末全市上市公司達18個,累計募集資金82億元。
【固定資產投資】 年內主動適應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固定資產投資速度趨緩,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84.13億元,增長12.06%,其中城鎮投資78.92億元,房地產開發投資32.65億元,農村投資172.56億元。總投資中工業投入208.19億元,增長11.56%,佔全社會投資額比重的73.27%。年末全市工業固定資產原值655.31億元,比2003年增加130.35億元,增長24.83%。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年內33個工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77億元,非工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22億元。
【農業】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51億元,比2003年增長18.33%。其中農業產值11.20億元,增長24.69%;畜牧業產值11.06億元,增長23.04%;漁業產值4.08億元,增長3.29 %。全年糧食總產量2.61億公斤,生豬出欄48.88萬頭,家禽出欄1549 萬只,奶牛存欄7224頭,牛奶產量3120萬公斤,肉類總產量6170萬公斤,水產品產量2180萬公斤,其他農副產品如蔬菜、禽蛋、特種養殖等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繼續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新增經濟作物面積2120公頃。全市有蔬菜面積8473.33公頃,累計建成無公害農產品基地35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面積達4733.33公頃。霞客、月城兩鎮建成千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建立農產品市場准入制度,蔬菜檢測點增加到90個,生豬屠宰檢疫率100%。全年減免農業稅1027萬元。全市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9.33萬千瓦,大中型拖拉機2326台,聯合收割機993台,綜合機械化程度90.60%。年內加固圩堤22公里,新建防洪駁岸8公里,新(改)建防洪閘13座,疏浚鎮村河道96條,清潔「家河」12632條,新(改)建灌排泵站103座,改造農村危橋80座,封閉深井27眼。
【工業】 全市擁有工業企業14308個。2004年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897億元,增長36.78%;完成工業增加值372.42億元, 增長23.60%;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822.81億元,增長36. 02%;實現工業利稅159.82億元,增長31.14%;實現工業利潤107.19億元,增長35.91%。全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170.69%,比2003年提高4.39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7. 18%,降低0.23個百分點。全市工業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企業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54.55億元,增長45.30%,佔全市工業比重的87.22%;完成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600.81億元,增長42.24%,佔全市工業比重的87.82%。華西村營業收入突破260億元,陽光、三房巷、興澄特鋼集團營業收入均超過100億元,5個企業超50億元,2個企業超30億元,4個企業超20億元,11個企業超10億元。22個工業企業利稅總額超億元,其中超10億元的1個,6億元~9億元的4個,4億元~6億元5個,1億元~4億元12個。有9個企業躋身中國企業500強,12個企業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全市88個重點骨幹企業全年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297.48億元,利稅總額118.11億元,分別佔全市總量的71.18%和73.90%。
【外向型經濟】 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49.89億美元,增長52.40%,其中自營出口額22.29億美元,增長43.68%。年內新批外資項目191個;新增合同外資15.30億美元,增長23.06%;實際到帳外資7.20億美元,增長25.82%。新增境外企業3個,累計62個。完成工程勞務營業額8004萬美元,增長13.94%。
【私營個體經濟】 全市有私營企業1.16萬個,個體工商戶2.22萬戶。私營個體經濟年末注冊資金251.05億元,增長38.93%,其中私營企業注冊資金239.73億元,增長40.14%。 全年私營個體經濟實現工業總產值928.95億元,增長27.27%,佔全市工業總量比重的48.97%;實現增加值246.11億元,增長31.20%;固定資產投資額111.40億元,增長57.43%,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的39.2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5.27億元,佔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的46.55%。
【鄉鎮工業集中區】 全年各鎮工業集中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7.4億元,完成項目投資165.9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154億元,實現利稅76.5億元。
【商貿物流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74億元,增長21.05%。其中城區69.69億元,增長25.01%;農村49.05億元,增長15.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行業分,批零貿易業97.88億元,增長20.60% ;餐飲業18.45億元,增長25.39%;其他行業2.41億元,增長8.63%。百潤發、蘇寧電器、永樂家電等一批大型商業連鎖店在江陰落戶。現代物流業規模進一步擴展,全年完成物流交易額280億元;實現物流業增加值87.37億元,增長36.00%。江陰長江港口綜合物流交易中心銷售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市場建設】 全市擁有各類市場87個,其中生產要素市場2個,生產資料市場23個,消費品市場62 個。全年貿易市場成交總額333.29億元,增長109.68%,其中專業市場成交額308.82億元,增長125.46%。有6個重點市場的成交額超過10億元,其中江陰金屬材料市場銷售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金融保險業】 2004年,全市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597.46億元,貸款余額499.58億元,分別比年初增加85.73億元和104.40億元。保險事業繼續發展,全年保險業務收入13.98億元,增長5.98%;保險業務支出5.04億元,增長11.56%。
【交通運輸業】 全年完成客運總量6167萬人次,客運周轉量20.26億人公里,分別增長16.05 %和4.92%;貨運總量5606萬噸,貨運周轉量23.2億噸公里,分別增長0.25%和1.43%。新建萬噸級碼頭泊位5個,建成開放3個。全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682萬噸,增長15.80%;外貿運量520萬噸,增長1.56 %;集裝箱運量5.1萬標箱,增長55.19%。到港外貿船舶1126艘次,增長9.32%。社會運力進一步提高。全市年末擁有各類汽車5.45萬輛,增長33.37 %。其中私人自備車2.74萬輛,增長47.87%,私人自備車佔全市汽車總數比重的50.23%。
【郵電通信業】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收入12.23億元,增長17.37%。年末全市電話交換設備總容量82.93萬門,增長42.27%;擁有固定電話(包括移動式固定電話)用戶63.16萬戶,增長32.47%。年末在網行動電話用戶73萬戶,比2003年增加7.17萬戶;國際互聯網用戶8.90萬戶,增加1.56萬戶,其中寬頻網用戶4.16萬戶,增加2.66萬戶。
【建築業】 全年建築企業房屋施工面積728萬平方米,比2003年減少14.51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423萬平方米,減少77.22萬平方米。年內創省級優質工程3項,創無錫市級優質工程10項。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32.65億元,增長23.18%。完成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297.92萬平方米,比2003年減少5.61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50.30萬平方米,減少4.84萬平方米;銷售面積92.74萬平方米,減少0.45萬平方米;預售面積13.80萬平方米,減少20.79萬平方米。
【旅遊業】 黃山湖公園、要塞司令部舊址相繼建設、修繕完成,對外開放。全年完成旅遊總收入39億元,增長44.44%;接待國內外旅遊總人數350.3萬人次,其中接待外國人1.59萬人次,接待港、澳、台同胞4778人次。
城市榮譽
序號 獎牌(榮譽稱號) 頒發單位 頒發時間
1 全國農業社會主義先進單位 國務院 1958.12
2 全國消滅血吸蟲病先進縣 中共中央血吸蟲病防治領導小組 1985.12
3 全國體育先進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 1988
4 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市 國家教育委員會 1989.8
5 全國十佳衛生城市
(第二名) 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1990
6 全國培養開發使用軍地兩用人才先進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1991.1
7 1990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 國務院 1991.3
8 1990年度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成績突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1991.5
9 1991年度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992
10 全國十佳衛生城市
(第一名) 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1992
11 全國雙擁模範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 1992.1
12 全國防盲治盲先進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1992.5
全國百縣農村圖書發行表彰紅旗單位 中央宣傳部 新聞出版署 1992.11
14 全國科學技術工作先進市 國家科委 1993.3
15 全國文化先進縣 國家文化部 1993.5
16 鄉鎮企業發展好,對社會貢獻大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1993.9
17 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市 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協調委員會 國家教育委員會 民政部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1993.10
18 1993年度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 國家林業部 1993.12
19 1993年度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993.12
20 1993年度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國家建設部 1994.1
21 國家衛生城市 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 1994
22 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 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 國家人事部 1994
23 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市 國家教委 1994
24 全國糧食生產大縣 國務院 1994.8
25 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 1994.8
26 第三屆中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1995
27 全國文化模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 1995
28 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1995
29 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 國家建設部 1995
30 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市) 全國綠化委員會 1995.3
31 發展水利經濟先進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1995.5
32 鄉鎮企業先進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1996.1
33 農民收入先進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1996.1
34 全國綠化先進單位 全國綠化委員會 林業部 人事部 1996.3
35 全國科技實力百強縣(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6.3
36 全國水利經濟十強縣 國家水利部 1996.5
37 全國「三優工程」試點工作獎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 1996.9
38 全國無煙草廣告城市 國家衛生部 中國吸煙與健康協會 1997.4
39 全國「萬村書庫」工程先進集體 「萬村書庫」工程組委會 文化扶貧委員會 國家新聞出版署 團中央 四川省委等 1997.6
40 全國鄉鎮企業出口創匯五強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1998.6
41 全國牙防先進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辦公廳 1999.1
42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 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 1999.9
43 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國家文化部 2000.5
44 文物保護突出貢獻獎 國家文物局 2000.5
45 全國兒童工作先進市 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 2000.6
46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國家環保總局 2000.6
47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旅遊局 2001.1
48 「慶香港回歸十周年第三屆中國木蘭拳國際精英交流大賽」上,代表江陰市參賽的江陰市木蘭拳代表隊和澄江街道代表隊同獲大賽最高榮譽獎――大金獎。 30936
Ⅲ 集喜瑭注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注冊
集喜瑭商標總申請量3件
其中已成功注冊0件,有0件正在申請中,無效注冊0件,0件在售中。
經八戒知識產權統計,集喜瑭還可以注冊以下商標分類:
第1類(化學制劑、肥料)
第2類(顏料油漆、染料、防腐製品)
第3類(日化用品、洗護、香料)
第4類(能源、燃料、油脂)
第5類(葯品、衛生用品、營養品)
第6類(金屬製品、金屬建材、金屬材料)
第7類(機械設備、馬達、傳動)
第8類(手動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類(科學儀器、電子產品、安防設備)
第10類(醫療器械、醫療用品、成人用品)
第11類(照明潔具、冷熱設備、消毒凈化)
第12類(運輸工具、運載工具零部件)
第13類(軍火、煙火、個人防護噴霧)
第14類(珠寶、貴金屬、鍾表)
第15類(樂器、樂器輔助用品及配件)
第16類(紙品、辦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類(橡膠製品、絕緣隔熱隔音材料)
第19類(非金屬建築材料)
第20類(傢具、傢具部件、軟墊)
第21類(廚房器具、家用器皿、洗護用具)
第22類(繩纜、遮蓬、袋子)
第23類(紗、線、絲)
第24類(紡織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6類(飾品、假發、紐扣拉鏈)
第27類(地毯、席墊、牆紙)
第28類(玩具、體育健身器材、釣具)
第29類(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類(面點、調味品、飲品)
第31類(生鮮、動植物、飼料種子)
第32類(啤酒、不含酒精的飲料)
第33類(酒、含酒精飲料)
第34類(煙草、煙具)
第36類(金融事務、不動產管理、典當擔保)
第37類(建築、室內裝修、維修維護)
第38類(電信、通訊服務)
第39類(運輸倉儲、能源分配、旅行服務)
第40類(材料加工、印刷、污物處理)
第41類(教育培訓、文體活動、娛樂服務)
第42類(研發質控、IT服務、建築咨詢)
第43類(餐飲住宿、養老托兒、動物食宿)
第44類(醫療、美容、園藝)
第45類(安保法律、婚禮家政、社會服務)
Ⅳ 戴南菜籃子工程
江蘇省泰州市是1996年經國務院批准新組建的省轄市,地處江蘇中部,南瀕長江,與無錫隔江相望,北接鹽城,東鄰南通,西連揚州,下轄四市二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萬。
泰州自然環境優越,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6℃。
城區附近的河橫村,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的榮譽稱號。下轄的姜堰、興化兩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保護之典範。
泰州人文積淀深厚,作為歷史文化古城,泰州有2100多年歷史,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人傑地靈,歷代名賢輩出。《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鄭板橋、現代著名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等是泰州歷史文化名人的傑出代表。泰州市名勝古跡眾多,千年古剎光孝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明代園林日涉園被譽為「淮左第一園」。
泰州經濟實力雄厚,作為長江三角洲新興的工業城市,由於受上海、蘇南等周邊發達城市的輻射,上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每年以高於10%的速度遞增,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達705.2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690元,財政收入86.5億元。所轄市(區)有5個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行列。
泰州基礎教育發達,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全市共有中學263所,其中有4所國家級示範中學、13所省重點中學。此外,還有5所高等院校。泰州中學是中國百所名校之一,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先進。
泰州還擁有舒適的生活居住環境。沁蓮花園、錦綉花園是國家建設部示範小區。泰州市還榮獲「江蘇省人居環境政府獎」。
區 位
作為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城市,泰州水陸交通便捷,是蘇中入江達海五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境內高速公路縱橫交錯,有京滬高速、寧通高速、寧靖鹽高速等過境,泰州到上海、南京僅需135分鍾和100分鍾的車程;鐵路與全國干線鐵路接軌,新長鐵路北接隴海線,南連京滬和浙贛線;寧啟鐵路連接京滬線。國家一類開放港口泰州港國內航線西至重慶、武漢,北至營口、大連,南至海口、蛇口;國際航線有定期班輪直達世界104個國家和地區。泰州周邊有上海虹橋、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和規劃中的無錫潢瑭國際機場,車程均在60分鍾至150分鍾之內。
產 業
泰州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要把泰州打造成長三角地區的現代製造業基地。通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泰州目前已擁有銷售過億元的企業150家,銷售過10億元的企業10家,利稅過億元的企業15家,形成了「土生土長」的骨幹企業梯隊,動力城、醫葯城、化工城正在泰州大地迅猛崛起。
動力城 在眼下國內空調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形勢下,依靠實施多元化戰略的春蘭集團正進入活力迸發的「第二春」,汽車、電池兩大新產業異軍突起,年產銷中型卡車1萬多輛,而用鎳氫電池裝備的電動自行車產銷20萬輛。泰州LG公司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今年力爭進入我國冰箱市場銷售三甲,生產冰箱250萬台,壓縮機600萬台,銷售收入36億元,翻一番。泰州林海集團自2003年起與日本雅馬哈再度牽手,共建中國最大的通用動力生產基地,一期可形成年產40萬台的生產能力,日本雅馬哈已把國內通用動力業務逐步轉到泰州。泰州造船總量已佔據全國的1/10。新世紀造船廠在全國地方性船廠中排名第一。
醫葯城 以揚子江葯業為旗艦的醫葯產業是泰州最具活力的朝陽產業,醫葯產業佔全省總產值的1/4、利稅的1/3。揚子江葯業集團被國家發改委評定為「中國醫葯行業最具競爭力企業」,2004年完成產值84億元,並登上全國「葯老大」寶座。除了揚子江葯業,泰州還有4家銷售收入過10億元,利稅過億元的大型醫葯企業,如江山制葯、蘇中制葯等。
化工城 全國僅有的5個國家級化工產業基地中,泰州就佔了兩個———泰州開發區化工園區和泰興精細化工園區。這里的新型化工已形成循環產業,產生的廢棄物得以有效開發利用,既降低了污染,又創造了高利潤、高附加值。這里匯聚了新加坡獨資企業新浦化工(泰興)有限公司、世界500強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公司、芬蘭諾旺公司等70多家生產性企業。泰州還擁有被譽為中國化工界後起之秀的梅蘭集團以及中石化下屬的陵光集團。
車件之鄉 泰州是中國著名的摩托車整車、零部件以及自行車零部件、汽車配件生產基地。摩托車整車生產能力100萬輛,摩托車發動機生產能力100萬台,汽車零部件年產值近10億元。自行車部件生產企業50餘家,年產值10億元。
不銹鋼之鄉 泰州還是中國四大民營不銹鋼線材生產基地之一,有670多家不銹鋼冶煉、製品企業。其中興達鋼簾線集團是國家鋼簾線標准制定單位,是繼上海寶鋼、武漢鋼鐵國內又一家大型鋼簾線生產基地,如今已成為世界第四、亞洲最大的鋼簾線生產基地,2004年完成產值18億元,實現利稅6億元。
提琴之鄉 泰州是中國提琴製造業聚集地。年產提琴50萬把,占據著國內提琴市場的半壁江山、國際提琴市場的1/5。
銀杏之鄉 泰州常年銀杏產量4000多噸,佔全國產量的1/3。
水產之鄉 泰州是中國水產養殖、加工基地,常年水產品產量18萬噸,連續13年居江蘇省首位。
建築之鄉 泰州擁有建築施工企業292家,從業人員逾20萬。
運 輸
江海聯運 泰州港為國家一類開放港口,岸線穩定,可常年停靠5萬噸級海輪。
內河運輸 常年可通行1000噸的船舶,內河運費低廉。
鐵路運輸 新長鐵路年貨運能力150萬噸。寧啟鐵路泰州貨站年貨物運輸量200萬噸。
公路運輸 泰州擁有南下滬寧杭、北上京津魯的高速通道。泰州到北京(1000公里)行車時間約10小時。泰州到南京(150公里)行車時間約1.5小時。
展 望
泰州所處的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中國工業城市最密集、市場體系最完善、產業門類最齊全、市場容量最大、國民文化素質最高的黃金地區,與國際市場、國際慣例有著極強的接近性。泰州市又毗鄰國際國內經濟、金融中心———上海,毗鄰中國外向型經濟最密集的經濟區域———蘇南地區,在人才、資訊、市場營銷等方面具有其他地區無可比擬的優勢,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具有極強的市場傳導性,是項目生產基地投資指向最佳地區之一。
隨著江蘇省沿江開發戰略的實施,長三角地區逐步形成工業生產園區化、集群化的特點和優勢。在蘇中地區具有戰略引擎位置的泰州市,又迎來了一次發展的新機遇。這里,即將成為長三角經濟最具成長性的地區。
http://www.xici.net/b16462/d29268574.htm
天藍水碧,泰州市著力打造中心城市和諧的人居環境。
「泰州建市剛剛8年,還是個『兒童』。什麼都可以等,但童年不能等。對泰州而言,發展既要求快,更要注重全面協調,這是發展的核心」。4月19日,泰州市委書記朱龍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切入采訪主題。
沿江開發既要工廠林立也要綠樹成行
論科學發展,朱龍生首當其沖說沿江開發。
全省800里江岸,泰州擁有聯動開發的第一塊「試驗田」。泰州人認為,沿江開發要處理好項目跨江與觀念跨江的關系。兩岸聯動帶來了蘇南的項目,但根本是要將蘇南新的觀念、新的體制和機制帶過來,加快泰州的觀念更新與接軌步伐。
以開明開放的思維,靖江與江陰率先跨江「牽手」。正在啟動的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以江陰為主投資管理,靖江提供岸線和土地資源,雙方攜手謀求共贏。目前,江陰企業在靖江協議投資超千萬的項目已有15個,總額近100億元;加上靖江自主開發的工業園區,可望用5年左右時間再造兩個GDP達100億元、財政收入過10億元的新靖江。有了聯動開發的示範園區,靖江與張家港、泰興與常州、高港與揚中的聯動也取得初步成效。
朱龍生說,泰州擁有96.3公里長江岸線,其中可建萬噸以上碼頭泊位的一級岸線69.5公里,目前已開發利用的岸線只有20.6公里,僅佔全部岸線的21.4%。岸線是不可再生資源,要加倍珍惜。我們有句口頭禪,不能僅僅為了眼前的發展速度而把子孫的錢都花了,把子孫的飯都吃了,要給他們留下發展空間。因此,沿江開發絕不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和破壞生態為代價,必須堅持合理、有序、高效和可持續開發,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在項目引進和建設過程中,堅持做到「三個不上」,即「重污染項目不上,有污染難治理項目不上,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不上」。近年來,泰興市就否決了重污染、難治理、低水平項目30個,投資總額近億元。
項目建設與環境建設正在泰州近百公里的岸線上同步推進。利用岸線的投資強度,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提高了項目進入的門檻,規定總投資1000萬美元或1億元人民幣以下的項目不得進入園區。開發園區11公里的岸線,已經國內外專家論證,以期得到最充分利用。朱龍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沿江高等級公路31公里的靖江段今年底將全線通車,這是泰州沿江開發的新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公路兩岸是大片的生態林,完全與蘇南相銜接。大手筆投資環境建設,是要讓未來的沿江地區,不僅有工廠林立,還有綠樹成行。說到底,泰州的沿江開發與全市經濟的發展,都要「先有綠水青山,後有金山銀山」。
既要開發岸線更要開發腹地
循著泰州沿江開發示意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市區和泰興、靖江兩市在內的沿江開發區域,雖只有15個鄉鎮和5個園區,但GDP佔了全市的2/3強,是全市經濟發展的「精華區」。朱龍生多次強調,泰州的沿江開發不僅僅是江邊一條線的開發,而是要通過沿江開發帶動整個泰州地區腹地的發展。泰州還有70多個鄉鎮不在沿江岸線的開發區域內,沒有這些地區的發展,就沒有新泰州的騰飛。
策應沿江開發,泰州正積極扶持黃橋老區和里下河地區30個經濟薄弱鄉鎮加快改變面貌。同時,全面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危房改造、改水等五項實事工程,保障群眾生產生活。加快黃橋老區和里下河地區經濟薄弱鄉鎮的資源開發,使之建設成為上海和蘇南的「米袋子」、「菜籃子」、「後花園」,促進區域共同發展。
沿江岸線、港口的利用,堅持了統一規劃、錯位發展,一改無序競爭、雷同式開發的舊模式,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和產業快速集聚。靖江園區搞好南北合作,承接江陰及蘇南產業拓展,吸引國內外資本進入,重點發展船舶修造、冶金、新材料、現代物流等產業;泰興園區以發展精細化工為主,依託新浦、阿克蘇·諾貝爾等骨幹企業,重點發展醫葯化工、紡織染整等相關產業;泰州經濟開發區濱江工業園和高港園區主要依託陵光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海螺水泥等骨幹企業和港口優勢,重點發展石油化工、醫葯、建材、造紙等行業。
以沿江開發為契機,承接大規模的國際產業轉移,這一新的平台還為泰州做大做強產業帶來了活力和機遇。春蘭現有120萬台空調生產線,市裡連續三年扶持春蘭,給予優惠政策,今年上半年啟動180萬台空調生產線建設,使總產能達300萬台。與日野合作的重型卡車的項目,預計形成2萬輛重卡的生產能力,產值將達到150多億元。鎳鋅電池項目已經投產,還將擴大規模。揚子江葯業集團規劃建設揚子江葯業城,擴大總部規模。今年利稅有望突破15億,成為泰州市第一利稅大戶。民營興達鋼簾線公司現正大規模擴建現代化廠房,今年將有8個項目建成投產,今年利稅確保8億,力爭10億,生產規模從世界第三向世界第一沖擊。陵光集團今年利稅將突破6個億,梅蘭集團年內要上市。全市像這樣的成長型企業有30家,都要進一步做強。前不久,泰州開發區化工園區被國家化工協會批准為國家級園區,泰興精細化工園區也是國家級園區,全國只有5個國家級化工產業基地,泰州就佔了兩個。
既要市長的「錢袋子」更要百姓的「口袋子」
沿江地區今後要保持高速增長,如果把GDP作為唯一的指標是片面的,但不講GDP也是片面的,沿江地區特別要保持GDP的高增長,但GDP的增長不是最終目的,最主要是以富民為核心。所以,沿江發展要重視GDP但更要重視富民,把富民放在經濟發展的中心位置。朱龍生形象地說,在泰州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既要市長的「錢袋子」,更要鼓起百姓的「口袋子」。
在沿江開發中,泰州提出,既要引進外資,也要激活內資,調動起民間資本投入沿江與創業開發的熱情。去年以來,沿江開發區和園區進展迅猛,進區項目300多個,其中泰州開發區在建項目68個,總投資45億元;春蘭開發區進區企業75家,實際利用外資3億多美元;靖江開發區進區項目71個,總投資22億元;高港科技創業園進區企業53家,吸引民資7.5億元。利用江陰和靖江聯動的機會,大力引進外資。去年8月份沿江工作會議以後,開發園區已經開始啟動,一季度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新引進4個項目,總投資1.1億美元,靖江開發區在去年8月份以來,引進項目86個,總投資29億元。今年引進的項目31個,總投資56億,有力地促進了沿江開發和兩岸聯動。過去靖江到處是跑項目,現在是挑選項目,來考察投資的客商絡繹不絕。
今年一季度,全市新發展私營企業1103戶,同比增長45.5%,新發展個體工商戶7359戶,同比增長173.7%。進一步放大戴南、張郭效應,姜堰、興化等地全力推動全民創業。戴南最近組織了150多名幹部到蘇州、崑山等地學習,找差距,今年爭創全省十強鄉鎮。張郭鎮的領導到上海,邀請更多的能人回鄉投資創業。今年,泰州全市引進民資要突破120億元。
在4月20日舉行的全市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記者了解到這樣一組數據:今年一季度,泰州經濟呈現高開高走態勢。全市完成GDP同比增長14.5%,財政收入增長33.1%,列統工業總產值增長34.8%,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0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2%,均創建市以來最高水平。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出口總額、工業用電量等指標增幅居全省前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6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1745元,比去年有了大幅提高。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新泰州,正在向我們走來!記者 姜聖瑜 陸峰 顧介鑄 實習記者 賈學蕊 (新華日報)
http://news.tom.com/1002/20040503-879057.html
Ⅳ 山西有哪些名人
山西有武則天、衛青、霍去病、王昌齡 、王維。
1、武則天
武則天,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十四歲入宮後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
67歲時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
4、王昌齡
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他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三十歲左右進士及第。最初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被貶到嶺南。
5、王維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出身河東王氏,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山西是一個歷史名人輩出的地方。悠久輝煌的歷史,美麗富饒的山河,為山西造就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在山西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的人才,同時又影響著山西乃至全國的命運。在中國歷史上,山西大地上涌現的各種優秀人物,群星璀璨。
Ⅵ 到底江陰是個什麼地方詳細點送100分
好地方
有問題可以直接問我,我就JY的
Ⅶ 石敬瑭明知割地拜爹會被人唾棄,為何他要堅持呢
殘唐五代時最為臭名昭著的人物無疑是後晉高祖石敬瑭,他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拜契丹耶律德光為爹的行為,受到後世歷史學界的唾棄。
尤其是在民族意識高漲的南宋之後,他成為了漢奸的典型(其實他未必是漢人),也是唯一一個在正史中當的漢奸。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當後的日子並不好過。
劉知遠認為,向契丹借兵可以用金錢賄賂的方式,甚至每年輸出歲幣都可以,但割地拜爹就太過分了。他的這種觀點代表了中原絕大部分藩鎮節度使的看法,所以後晉建立後石敬瑭的詔令在這些藩鎮中常
Ⅷ 馬塘的馬塘鎮
馬塘鎮位於南通以北40公里,地處如東縣中腹地帶,毗鄰縣城14公里,全鎮總面積1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萬人,轄26個行政村,7個居委會。
馬塘鎮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三國兩晉時期即已成陸,距今已有千年歷史。二十世紀中葉,不知是天遂人願,還是巧奪天工,如泰河、九圩港、馬豐河三條人工運河把古老的馬塘鎮區神奇地劃為三角形。極目遠眺,四面環水的小鎮宛如茫茫大海中的一片綠洲,從此,馬塘便以島鎮的雅號遠近聞名。
馬塘鎮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吳亞魯在這塊土地上播下了革命的火種;革命先烈白桐本、吳亞蘇等數百名英雄兒女在這塊土地上灑盡了青春的熱血;革命先輩王盈朝、葉胥朝在這塊土地上締造了民主抗日縣政府。
馬塘鎮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距南通港車運僅40分鍾,距興東機場30分鍾,蘇334線橫穿東西、通豐公路南北貫通於鎮區中心,如泰運河與南引江水的九圩港在鎮區穿唇而過。隨著蘇通大橋和連鹽通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相繼建成,馬塘將融入上海經濟圈,並與大江南北聯為一體。
馬塘鎮是工業重鎮。江蘇南黃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新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快達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東昌化工有限公司、南通亞邦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大力化工設備有限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在馬塘紮根,南通建民絲綢集團、南通春華絲綢有限公司等新興企業蓬勃發展,逐步形成紡織、服裝、化工、機械四大支柱行業。
馬塘鎮是農業大鎮。精豐牌瘦肉型商品豬被國家命名為優質肉品,玉奇牌無公害大米數萬畝的規模在江蘇獨樹一幟,並擁有萬畝桑園、萬畝特經作物示範園區。
馬塘鎮工業園區佔地面積2286畝,位於蘇334線和如泰河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工業園區高起點規劃,高標准建設,高效能服務,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配套齊全,各種政策優惠,商機無限、魅力無窮。
馬塘人傑地靈,省政府重點學校馬塘中學、馬塘小學哺育了大量的莘莘學子,遠近聞名,兩個變電所,三個自來水公司、五個市場,七個金融銀行為生產、生活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馬塘,人傑地靈,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
無產階級革命先驅,南通市第一位中共黨員吳亞魯早在1922年就在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革命先烈吳亞蘇、白桐本等數百名英雄兒女在這塊土地上灑盡了青春的熱血。
革命先輩王盈朝、葉胥朝在這里建立了全縣第一個黨組織,並締造了民主抗日縣政府。
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姬鵬飛、粟裕、陶勇曾戰斗在這塊土地上,譜寫了火燒竹籬笆的撼人史詩。
馬塘,人才輩出,各個領域盛有造就者不乏其人。
清末舉人吳橫,是一位有才氣有骨氣的開明人士。他善於詩書畫,尤以水墨梅花擅長。1927年出任馬塘行政局長,他對反動勢力疾惡如仇,不但把兩個兒子(吳亞魯、吳亞蘇)送上了革命道路,自己也挺身而出頂歪風、戰腐惡、主公道。常借酒罵世罵人,積怨而亡。辭世之前還吟道:眼前局勢已如此,浩劫茫茫何處家。不把頭顱輕一擲,惟將血淚染梅花。
晚清名士鄧飛霞、朱亞陸、劉念劬及道士朱靜波等精於書法,尤以鄧飛霞造詣更深,當時被譽為全國七大筆之一。
辛亥革命以後,一些名家相繼出現。國畫家鄧懷農擅長花卉,其作品早年即收入《香港書畫作品選集文稿》。稍後的青年畫家鄧梅生,以其純熟淡墨的技巧作的花鳥畫,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早年旅居金陵、祟川的名中醫周筱齋、周宗鑒等中醫論著甚多,在醫界名聲顯赫。
錢靜人,1938年參加革命後就從事宣傳工作,解放後擔任江蘇省委宣傳部副部長。他填寫的民歌《拔根蘆柴花》唱響大江南北。
全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當代著名中年書法家王冬齡先生童年時代,就在馬塘這塊大地上吮吸著知識的營養。
奧運冠軍,泳壇健將林莉的舊居就座落在馬塘古老的石板街上。 孤舟漸漸脫長淮,星斗當空月正懷;今晚分明棲海角,末應便道是天涯。這是南宋民族英雄和愛國詩人文天祥渡海南歸途經馬塘時留下的千古絕句。
馬塘,三國兩晉時期即已成陸,漸有移民定居,唐代已成為沿海村落,取名郭補村。勤勞、勇敢、智慧的馬塘先民,一代又一代地在此築堰御潮,曬鹵煎鹽,建寺營宇,廣辟荒原,使之逐漸形成集市,南宋正式建場,此後商賈日益活躍,市面日趨繁榮。滄海桑田,生生不息,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舊時的馬塘建築頗具特色。除唐初尉遲寶林監造的大聖教寺外,尚有城隍廟、關帝廟等十三座半廟的記載。鎮內有碧霞山、晚香園、眠鷗樓等佳境,形成了金鹵映雪、碧霞夕照、眠鷗幽景、驥渚漁火、群田牧馬等十處景觀,民間流有上有蘇杭,下有馬塘的美談。
座落在串場河上的仁和橋,明萬曆年間建,是頗具特色的拱形石橋。寬丈許,橋身高過平房屋脊,橋面鋪石階20級,中間有一尺寬的獨輪車道,橋欄鑲有石獅8隻,栩栩如生,恰似一座精雕細刻的大型工藝品,被譽為淮南第一橋。
Ⅸ 請問香港的證券公司排名
1、國元證券:國元證券(以下簡稱「公司」)是為順應信證分業、行業重組的發展趨勢,由原安徽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和原安徽省信託投資公司作為主發起人,於2001年(辛巳年)8月設立。
2007年10月30日以股權分置改革為契機,借殼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登記的綜合類證券公司,注冊資本19.641億元人民幣。股東代碼「000728」。
2、華泰證券:華泰證券即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江蘇省證券公司,於1990年12月成立於南京,是中國證監會首批批準的綜合類券商,也是全國最早獲得創新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
3、中信證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稱:CITIC Securities Company Limited)是中國證監會核準的第一批綜合類證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4、海通證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通證券)是國內成立最早、綜合實力最強的證券公司之一,擁有一體化的業務平台、龐大的營銷網路以及雄厚的客戶基礎,經紀、投行和資產管理等傳統業務位居行業前茅,融資融券、股指期貨和PE投資等創新業務領先行業。
5、廣發證券: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9月,是中國首批綜合類券商之一,是一家與中國資本市場一同成長起來的新型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