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的涵義是什麼,具體指的又是什麼
中文「金融」所涵蓋的范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金融 ——指與物價有緊密聯系的貨幣供給,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體系,短期資金拆借市場,證券市場,保險系統,以及通常以國際金融概括的這諸多方面在國際之間的存在,等等。狹義「金融」——指有價證券及其衍生物的市場,指資本市場。洋人對Finance一詞的用法也並非一種,而有最寬的、最窄的和介於兩者中間的三種。寬口徑的如Oxford、Webster』s這類字典和一些網路全書對Finance的解釋是:Monetary affairs, management of money, pecuniary resources…..;窄口徑的如Palgrave新經濟學詞典對Finance釋則是:The primary focus of finance is the working of the capital market and the supply and the pricing of capital assets.可見,中文「金融」與英文「Finance」雖然都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但並非一一對應。
我們認為,簡單地說,金融就是資金的融通,即由資金融通的工具、機構、市場和制度構成的有機系統,是經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含義是一種廣義的金融涵義。本書將根據這一涵義來討論金融問題和構建金融學體系。
根據金融系統中個體與整體的差異,我們可以把金融劃分為微觀金融和宏觀金融兩部分。微觀金融(Micro-finance)是指金融市場主體(投資者、融資者;政府、機構和個人)個體的投資融資行為及其金融資產的價格決定等微觀層次的金融活動。宏觀金融(Macro-finance)則是金融系統各構成部分作為整體的行為及其相互影響以及金融與經濟的相互作用。金融作為資金融通活動的一個系統,是以各個微觀主體個體的投融資行為為基礎,工具、機構、市場和制度等構成要素相互作用並與經濟系統的其他子系統相互作用的一個有機系統。
『貳』 銀行個人金融業務的涵義
是指商業銀行對個人客戶提供的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等服務。
個人銀行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個人負債業務,包括本外幣儲蓄等各種存款業務和銀行發行的金融債券業務。
2.個人貸款業務,是指銀行為個人提供的短期和長期借款業務。主要包括權利憑證質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個人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裝修貸款、個人助學貸款、個人汽車消費貸款、個人醫療貸款、個人旅遊貸款、個人額度貸款等等。
3.個人支付結算業務,主要指銀行依託活期存款帳戶,利用結算工具,為個人客戶提供除存取款之外的消費、轉賬、匯款等結算服務,實現客戶的貨幣資金轉移和清算。
4.代理業務指銀行利用自己的營業網點、結算網路等資源,為客戶提供各種代理、分銷或理財服務,包括:代扣代繳居民日常生活所支付的各種費用、代理企事業單位為其職工發放工資等代收代付業務。
5.電子銀行業務,指銀行利用先進的電子技術手段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務,包括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電視銀行、自助銀行、atm(cdm)、pos等。
6.個人投資理財業務,是指銀行對特定客戶提供的量身訂做的、更為合理有效地管理其資產負債和其他金融事務等更深層次金融服務。包括合理安排開支、合理投資、購買保險、購置住宅等不動產及其他私人財務問題。
『叄』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別呢
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區分這自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肆』 金融服務貿易的金融服務貿易的內涵
1.金融服務貿易是商業性的金融服務活動,它排除所有基於公共利益的政府行為,且不管行為主體是國有的或私營的實體;
2.服務的內容涵蓋銀行、保險、證券、金融信息等領域;
3.服務的提供方式為:跨境提供(CrossBorderSupply)、國外消費(ConsumptionAbroad)、商業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和人員流動(MovementofPersonnel)。
『伍』 怎樣認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真實內涵
如今來,盡管金融中的自含「金」量越來越少,但其作為價值的流動性卻越來越強。金融已經成為整個經濟的「血脈」,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人體的活動會帶動血液的流動,同樣,所有經濟活動都會帶動金融(資金和價值)的流動。離開了流通性,金融就變成「一潭死水」,價值就無法轉換;價值無法轉換,經濟就無法運轉;經濟無法運轉,新的價值也無法產生;新的價值無法產生,人類社會就無法發展。
反過來,金融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演變為社會危機。這是不以人類意識為轉移的客觀金融規律。
『陸』 金融供給的內涵及特點,詳細的
金融供給包括金融供給主體和金融供給服務,其中金融供給主體是指各類金融機構,金融供給服務是指金融機構所提供的各類金融產品和服務。
我國目前雖已在形式上構建起了政策性、合作性和商業性所組成的「三元」金融體系,但由於「形式」與「實質」不相符,金融供給總體上呈現「一強二高一弱化」的顯著特徵。
『柒』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分
可以從以下兩點區分這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捌』 汽車金融服務的服務內涵
汽車金融服務主要指與汽車產業相關的金融服務,是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內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中容所涉及到的資金融通的方式、路徑或者說是一個資金融通的基本框架,即資金在汽車領域是如何流動的,從資金供給者到資金需求者的資金流通渠道。主要包括資金籌集、信貸運用、抵押貼現、金融租賃,以及相關保險、投資活動,它是汽車業與金融業相互滲透的必然結果。
汽車金融是汽車產業與金融的結合,是當前產業金融的重要領域。汽車金融通過資源的資本化、資產的資本化、知識產權的資本化、未來價值的資本化實現產業與金融的融合,促進其互動發展,從而實現價值的增值。 全生命周期汽車金融產業價值鏈。
汽車金融的發展除了要發展各種汽車金融產品,還要為汽車金融參與主體提供解決方案,在《產業金融》一書中就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汽車金融服務體系,並列舉了各種金融工具應用及案例。同時提出了一系列解決方案: 1、汽車製造商整體解決方案
2、汽車經銷商整體解決方案
3、汽車保險公司整體解決方案
4、汽車金融機構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