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同行業正常的資產負債率范圍是多少
資產負債率一般在50%至70%。
2. 一個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般不超過多少為正常
資產負債率,是指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這個指標表明企業資產中有多少是債務,同時也可以用來檢查企業的財務狀況是否穩定.由於站的角度不同,對這個指標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資產負債率
=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
100%
從財務學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為我國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是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一般也不超過50%.其實,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標准.企業的經營者對資產負債率強調的是負債要適度,因為負債率太高,風險就很大;負債率低,又顯得太保守.債權人強調資產負債率要低,債權人總希望把錢借給那些負債率比較低的企業,因為如果某一個企業負債率比較低,錢收回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投資人通常不會輕易的表態,通過計算,如果投資收益率大於借款利息率,那幺投資人就不怕負債率高,因為負債率越高賺錢就越多;如果投資收益率比借款利息率還低,等於說投資人賺的錢被更多的利息吃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要求企業的經營者保持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而應保持一個比較低的資產負債率.
其實,不同的國家,資產負債率也有不同的標准.如中國人傳統上認為,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在40%左右.這只是一個常規的數字,很難深究其得來的原因,就像說一個人的血壓為80~120毫米汞柱是正常的,70~110毫米汞柱也是正常的一樣,只是一個常規的檢查.歐美國家認為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是60%左右.東南亞認為可以達到80%.
3. 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多少適合
銀行業是比較特殊的行業,籠統地講,根據《巴塞爾協議》規定商業銀行的風險資本核心充足率為8%,也就是說,銀行的資產負債率在92%以下是一個正常的水平。
目前我國個別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高達96%以上;
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種儲蓄,也就是說,銀行的錢多數都是別人的錢,只是放在銀行里而已,銀行沒有所有權,只是具備有限使用權,收益一部分以利息形式返還存款人,一部分以存貸差形式成為銀行收益;
因為銀行絕大部分錢都不是自己的,而是銀行的負債了,儲蓄額是非常大的,所以負債率高,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越說明吸儲能力強,也就能更多的發放貸款,利潤就越高。
當然過高的負債有時候就成為風險,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導致貸款收回困難,而銀行負債過高而無法周轉必然會導致銀行破產可能,所以銀行負債一定要保持在合適的范圍內,一般要保持5%以上資本充足率。
4. 金融業資產負債率
銀行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各種儲蓄,這當然是銀行的負債了,儲蓄額是非常大的,所以負債率高,銀行業的資產負債率越高越說明吸儲能力強,也就能更多的發放貸款,利潤就越高。
5. 資產負債率的標准值是多少啊
資產負債率是沒有標准值的,0-1之間都是合法的,不同行業不同地區不同經營狀況下的企業資產負債率都是不可能相同的,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考慮才行。
通常,工商年檢會要求資產負債率不高於1,銀行貸款會要求企業貸款後資產負債率不高於70%。
一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應控制在50%左右。從公司債權人的立場來講,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好,這樣,公司的償債能力有保證,借款的安全系數就高。
從公司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如果公司總資產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則資產負債率越高越好;反之,則越低越好。
(5)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率擴展閱讀:
資產負債率的分析
第一,了解資產負債表的性質,了解資產負債表能向公眾揭示哪些方面的信息。具體來說,資產負債是一種靜態的、反映企業在一定日期(即某一時點上)的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
它除了直接反映在報表編制日企業所掌握或擁有的經濟資源(資產)、所負擔的債務以及股東在企業中應享有的權益外,還可以通過對報表中的有關資料進行處理後間接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結構是否健全合理和償債能力高低等多方面的情況。
第二,了解一些與該企業有關的背景資料,如企業的性質、經營范圍、主要產品、財稅制度和政策及其變化、全年年度中所發生的一些重大事項等等。除此之外,還須了解一些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如產業政策、金融、財會制度、稅收等方面的變化。
第三,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對財務報表進行基礎分析時,最常用且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不外乎有結構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三種。
困難的是要能夠熟練地並能綜合地運用這些方法去分析一些企業財務報表那些貌似孤立、單一的信息。最不容易掌握的卻是選擇何種標准去評價注冊會計師或你自己已經獲取或處理過的那些信息。
面對資產負債表中一大堆數據,你可能會有一種惘然的感覺,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何處著手。根據我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體會,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游覽一下資產負債表主要內容,由此,你就會對企業的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的總額及其內部各項目的構成和增減變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由於企業總資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經營規模,而它的增減變化與企業負債與股東權益的變化有極大的關系,當企業股東權益的增長幅度高於資產總額的增長時,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有了相對的提高。
反之則說明企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原因是來自於負債的大規模上升,進而說明企業的資金實力在相對降低、償還債務的安全性亦在下降。
對資產負債表的一些重要項目,尤其是期初與期末數據變化很大,或出現大額紅字的項目進行進一步分析,如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固定資產、有代價或有息的負債(如短期銀行借款、長期銀行借款、應付票據等)、應收帳款、貨幣資金以及股東權益中的具體項目等。
6. 資產負債率公式中 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它們各包括什麼內容
負債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負債,不僅包括長期負債,而且包括流動負債。
資產總額指企業的全部資產總額,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等。
7. 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和資產負債率有什麼關系
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的
資本充足率是資本總額與總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反映在存款人和債權人的資產才遭受了損失,銀行可以承擔損失,以自有資金的范圍內。這個指標規定的目的是為了遏制高風險資產的過度膨脹,保護存款人和其他債權人,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利益,保證正常運行和發展。各國貨幣當局一般都有對商業銀行的監管資本充足率,目的是監測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
資本充足率有不同的口徑,主要比率有存資金比例,資本負債資本占總資產的比例比風險資產的比率等方面的資金。由於「巴塞爾協議」的基礎上的國際銀行的監督和管理提供了資本與風險加權資產的比率,資本充足率來衡量的8%
業務線的目標標准比率是商業非常的資本充足率
銀行資本包括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
核心資本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附屬資本是指貸款准備金。銀行
(2)子平行的賬戶;
(1)購買的外匯資本性支出:在計算商業銀行的總資本應該是核心資本加上扣除以下部分和對子公司的財務資金投入後,補充資本金;
(4)注銷的壞賬損失一直沒有一部分;
(3)在其他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資本投資。
資產風險加權資產是根據風險權重(權重)的數量計算。 1994年2月,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商業銀行管理資產負債率的實施,」附件二「關於資本成分和資產風險權數的暫行規定」,對金融資產分類為現金,中央政府和人民銀行信貸,信貸對公共企業,一般企業和個人貸款,銀行同業貸款和住房抵押貸款等六大類地板的表,根據風險來設定風險權重程度的平衡。風險權分為0%,10%,20%,50%和100%5中,為了計算商業銀行的風險加權資產。
除了「對商業銀行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法都規定,人民銀行與發布的」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暫行監控指標「更明確規定了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指標:資本總額及不低於8%,其中不低於4%的核心資本補充資本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100%,總風險加權資產的比例也就是比例。在資產平均余額和風險的月份結束之間的加權平均平衡的端總資本應大於或等於8%;核心資本在平均余額的端部的端部的比例風險資產和加權平均平衡應大於或等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