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建設銀行的服務理念。
中國建設銀行服務理念:客戶至上注重細節。
中國建設銀行率先於內地同業創設了「客戶接待日」制度,建立了從總行、分行到支行的各級管理人員定期接待客戶機制,客戶服務個性化、差異化工作取得進展。並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專屬理財產品、資產管理、顧問咨詢、公益慈善信託等全方位、個性化服務。
(1)中信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理念擴展閱讀
作為國有大行,中國建設銀行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聚焦普惠金融、住房租賃、金融科技「三大戰略」,立足實體經濟,以客戶為中心,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打造集存、貸、匯、繳、付等核心業務於一體的「網上的銀行」。
在服務本行客戶的同時,建設銀行本著開放共享的態度,將銀行金融產品和服務嵌入合作方高頻應用場景,實現從開戶到交易全流程互聯網化。目前,建設銀行已與近百家機構開展合作,將直銷銀行場景化金融服務覆蓋至消費購物、旅遊出行、住房租售、休閑娛樂等八大類重點民生領域場景。
B. 普惠金融的原因及目的是什麼
這個概念來源於英文: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是聯合國系統率先在宣傳2005小額信貸年時廣泛運用的詞彙。其基本含義是:能有效、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目前的金融體系並沒有為社會所有的人群提供有效的服務,聯合國希望通過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的發展,促進這樣的金融體系的建立。
普惠金融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1、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3、由於大企業和富人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建立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低端客戶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這就是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的空間。其次,要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國內最早引進這個概念的是中國小額信貸發展網路。為了開展2005年國際小額信貸年的推廣活動,他們決定利用這個概念進行宣傳。白澄宇提出用「普惠金融體系」作為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的中文翻譯。也有人提出用「包容」等名詞,但經過考慮,覺得其他詞彙不能表達服務對象的廣泛性,最後還是用「普惠」這個概念,就是要讓所有人平等享受金融服務。
2004年11月,中國小額信貸發展促進網路的主頁開通,首頁的標題就醒目地寫下了網路的宗旨:「促進普惠金融體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11月9日召開的網路成立大會上,我們再次提出這個概念,並寫進了網路的倡議書。
人民銀行研究局焦謹璞副局長於2006年3月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小額信貸論壇上,正式使用了這個概念。
C. 普惠金融是什麼
普惠金融這一概念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是指以可以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對象是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
五大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鼓勵大中型商業銀行設立普惠金融事業部,國有大型銀行要率先做到,實行差別化考核評價辦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2017年5月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要求大型商業銀行2017年內要完成普惠金融事業部設立。
「金融機構不能光看重大企業、忽視小企業,更不能『晴天送傘、下雨撤傘』!」李克強在2017年5月3日的常務會上指出,「要通過發展普惠金融,提高金融服務覆蓋率和可得性,為實體經濟提供有效支持。」總理說:「大型商業銀行一定要樹立正確的理念,成為普惠金融的骨幹力量。你們責無旁貸!」
(3)中信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理念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8年1月17日12時30分,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在其官方微博「央行微播」發布消息稱,2017年9月30日,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銀發[2017]222號)。目前,有關金融統計工作正在抓緊進行,預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於2018年1月25日全面實施。
2017年9月30日,央行宣布從2018年起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為支持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聚焦單戶授信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以及農戶生產經營、創業擔保、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助學等貸款。
統一對上述貸款增量或余額佔全部貸款增量或余額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實施定向降准政策。
定向降准考核機制,2014年由央行引入,目前已經實施超過三年。通過對滿足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達到標準的商業銀行實施優惠准備金率,並按年根據商業銀行「三農」或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情況動態調整其准備金率的方式,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引導商業銀行改善優化信貸結構,增強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支持。
與原來的定向降准政策相比,即將在1月25日落地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根據國務院部署對原有定向降准政策的拓展和優化,以更好地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業務。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9月30日央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後,市場曾預測此次定向降准或將釋放8000億流動性,但後來市場又普遍認為,實際規模可能在3000-3800億,遠低於此前的預測。而3000億的資金規模,甚至低於近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投放規模。
對於市場最為關注的本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貨幣政策和流動性的影響,一些市場研究者在政策出台時認為「接近全面降准」「相當於普降0.5個百分點」,隨後央行直管的《金融時報》撰文稱,此次定向降准只是政策微調,不是變相全面降准。
央行有關負責人早前亦表示,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並不改變穩健貨幣政策的總體取向。同時,定向降准政策釋放的流動性也是符合總量調控要求的,銀行體系流動性保持基本穩定。
根據央行規定,此番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准政策保留了原有的兩檔考核標准:凡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 1.5%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在人民銀行公布的基準檔基礎上下調0.5個百分點;前一年上述貸款余額或增量佔比達到10%的商業銀行,存款准備金率可按累進原則在第一檔基礎上再下調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檔考核標准基本適應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普惠金融領域貸款的實際投放情況,有助於鼓勵其將信貸資源持續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
對於第二檔考核標准,央行直言,「這一檔標准相對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領域貸款投放較為突出的商業銀行才能達到,但這有利於建立正向激勵機制,也屬定向降准政策題中應有之義。」
按照央行規定,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外資銀行,都有資格參與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實施定向降准政策的考核。同時,想要享受定向降准,銀行還要符合宏觀審慎經營標准:上年三個季度(含)以上宏觀審慎評估(MPA)評級均在B級(含)以上。
D. 中郵消費金融的服務理念是啥
消費金融是近年來新興的熱門行業,市場廣闊、需求量大、行業競爭激烈。為了突破傳統金融行業限制,建立一套靈活、高效、可靠的消費金融系統,支持互聯網環境下高並發訪問、可靠資金交易、互動式場景化的需求,中郵消費金融從基於集中式商業中間件搭建的傳統信貸系統,演進為基於微服務、分布式、靈活快速迭代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系統。
在 2018 年 12 月 7-8 日北京 ArchSummit 全球架構師技術峰會上,我們邀請到了中郵消費金融 IT 運營部總經理助理 & 架構師 李遠鑫老師從服務化和容器化兩個方面剖析中郵金融系統的迭代更新。
服務化演進
開業初期,為了能夠迅速把 IT 系統搭建起來,支撐公司的業務開展,我們基於集中式的商業中間件構建了一套傳統的金融信貸系統,涵蓋了貸前、貸中和貸後管理,採用的是煙囪式架構,屬於傳統的交易型 IT 系統,這樣的架構在業務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顯得開發迭代更新效率低下、創新困難、難以擴展,形成數據孤島。為此,我們採用了「大中台、小前端」的中台戰略,將應用架構設計為渠道、應用、共享服務中心和基礎技術平台四個層次,其中共享服務中心按照業務領域來劃分,盡量將原有的業務功能進行解耦,沉澱出公共部分,採用微服務的方式進行構建,整個系統架構也由原來的集中式架構轉變為分布式的架構,不僅提升了系統的整體性能和可擴展性,也使新業務和新產品的開發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本次主題的第一部分將分享中郵消費金融從煙囪式系統向多個共享服務中心演進的服務化實踐。
分布式技術平台的搭建
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在分布式技術平台之上,主要包括服務調用和治理框架、消息中間件、緩存、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資料庫等。這里重點介紹服務調用、消息中間件和應用配置中心的搭建情況以及分布式事務處理的方案。
(1)在服務調用框架方面,我們早期對 DubboX 進行了裁剪和優化封裝,作為主要的微服務開發技術,後續逐漸以 Springboot+Jersey 提供 Restful 服務、SpringCloud 替代,阿里巴巴恢復對 Dubbo 的支持,我們也計劃將部分原來通過 DubboX 開發的服務遷移到目前的 Dubbo 版本。同時基於企業內部微服務體系的逐步龐大,服務的有效治理也成為了我們逐步關注的重點,通過對比和研究業界的成熟方案,以及結合我們自身的系統設計。
E. 什麼叫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是指來立足機會平等要自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2018年8月5日,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與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微眾銀行合作編寫的中國普惠金融創新報告(2018)在北京公開發布。10月,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
F. 普惠服務是什麼
普惠金融體系是一種能夠有效地、全方位地為社會所有階層和群體提供服務的金融體系。
普惠金融體系還包括了以下兩個層次的內涵:
1、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聽說3A金融就是一直在堅持著普惠金融理念
G. 普惠金融包含哪些內容
普惠金融體系應該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內涵:
1、首先是一種理念:20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鄉村銀行總裁尤納斯教授說:信貸權是人權。就是說,每個人都應該有獲得金融服務機會的權利。只有每個人擁有金融服務的機會,才能讓每個人有機會參與經濟的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
2、為讓每個人獲得金融服務機會,就要在金融體系進行創新,包括制度創新、機構創新和產品創新。
3、由於大企業和富人已經擁有了金融服務的機會,建立普惠金融體系的主要任務就是為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低端客戶甚至是貧困人口提供機會,這就是小額信貸或微型金融——為貧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為此,首先要在法律和監管政策方面提供適當的空間。其次,要允許新建小額信貸機構的發展,鼓勵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小額信貸業務。
H. 普惠金融什麼意思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要求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回本為有金融服務需求的答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
小微企業、農民、城鎮低收入人群、貧困人群和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是當前我國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
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助推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
(8)中信銀行普惠金融服務理念擴展閱讀:
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但這並不意味著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公益活動。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潘光偉指出,普惠金融不是慈善和救助。
而是為了幫助受益群體提升造血功能,要堅持商業可持續原則,堅持市場化和政策扶持相結合,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確保發展可持續。
普惠金融需要講究市場性原則,在發展普惠金融過程中,既要滿足更多群體的需求,也要讓供給方合理受益。
I. 請問中信銀行的企業文化理念
內控優先」構建三道防線
出於對操作風險的高度重視,中信銀行本著「內控優先」的原則構建和完善了一整套內控體系,構建了由業務條線、職能部門和內部審計組成的內部控制三道防線。
大力開展合規文化教育,倡導合規經營理念,在體制層面則健全了由內控決策層、建設執行層、監督評價層組成的內控管理框架,全面梳理和完善了規章制度體系,明確了各部門和崗位的內控管理職責,健全了不相容崗位分離、強制休假、崗位輪換、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等崗位制衡機制,加大內控檢查的頻度和覆蓋面,確保了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構建全面風險管理
目前中信銀行已經將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風險領域進行了全面和統籌管理,對市場風險領域的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領域都進行了有效的監控。
「在風險管理方面,中信銀行下一個發展方向是構建風險的全面管理、統籌管理。」中信銀行信貸管理部總經理孫建林對記者說,這里所說的風險的全面管理,是指對全行的資產進行全面的監控,統籌和管理各類資產的風險,這包括對公業務、零售業務、國際業務、同業業務資產等的全面風險管理。
目前銀行資產的構成包括對公信貸資產、個人零售業務貸款、票據融資,以及國際業務領域的資產等等。其中對公信貸資產是主要組成部分,但個人零售業務貸款以及國際業務領域的資產佔比在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