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曾經蒙受過的恥辱和今日的強大
1.10多億中國人已解決了近百年留下的生存問題——溫飽問題,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了不得的偉績。
2.中國人在中低端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上已形成了可挑戰外界的能力,這給外界百姓造成的影響是振聾發聵。
3.在豐衣足食的基礎上,正腳踏實地解決科技現代化問題。現今很多發達國家對中國進行封鎖的項目,已紛紛被快速解決;更今人欣慰的是,我們是以遠低於這些發達國家在其它地區的售價,解決了這些問題。
4.說中國已很強大,有些不符實際;但作為一個幅員遼闊、且有13億人堅持社會主義的中等產業水平國家,誰也不敢小視,因我們可以很方便地舉全國之力來對付外來入侵和進行維護國家統一。
5.我們中國人是每月1000元可過,每月100元也可活,不怕打爛壇壇罐罐,這在發達國家是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6.外界對中國人已無可奈何。
恥辱
清朝末年,我們當時的政府曾有兩個官員去美國加州訪問,當時他們穿著官服,大家都知道的嘛,這在美國人看起來很滑稽。於是就有兩個美國農民商量,把其中一個官員抓起來扔到河裡去如何?結果,他們這樣做了,其中一個官員掉到河裡活活淹死了。結果呢?什麼事都沒有,這兩個農民什麼事也沒有!
⑵ 煙台冠野貨物運輸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煙台冠野貨物運輸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8月1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普通貨運等。
法定代表人:孫長強
成立時間:2012-08-15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61120001439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山區永福園路880
⑶ GS MY BT TT YT 是什麼意思
GS是指動漫《名偵探柯南》中Gin(琴酒/金恩/杜松子酒)與Sherry(宮野志保/雪莉/變小後為灰原哀)的配對,亦稱「琴哀」(Gin Sherry)。
GS,General Synthesizer 的縮寫,中文稱為「通用合成器」,是Roland公司創立的一種MIDI標准,此標準定義了我們最常用的128種樂器,音效和控制器的排列。
介質為水的管道一般都採用GS型號。會更好的提高防腐性能與使用壽命。
高斯(Gs,G),非國際通用的磁感應強度單位,是為紀念德國物理學家和數學家高斯而命名
GS是德文」GeprUfte Sicherheit」(安全性已認證)的縮寫,是以德國法律為基礎的一種自願性認證標志。它於1977年由德國勞工部頒布, 是以德國設備產品安全法(GPSG)為根據,是歐洲市場公認的德國安全認證標志。
Galactic Studio 簡稱為GS的Galactic Studio是世界著名實驗室和工作室之一.
在醫學葯劑中GS表示葡萄糖溶液(Glucoss),例如5%GS指濃度為5%的葡萄糖溶液,常用於靜脈滴注補液或作為其他葯物的溶劑靜滴。
最終幻想7(Final Fantasy VII)中的官方配對之一。
屬於S總受的特定用語。是GENESIS(傑內西斯)和SEPHIROTH(薩菲羅斯)的英文名字字母開頭縮寫。
Gear score是一個計算人物裝備等級的綜合評分插件,點擊聊天框顯示戰鬥力的統計後可以看到你周圍人的戰鬥力並記錄下來。
GS是指JK羅琳女士原著的《哈利波特》中,戈德里克?格蘭芬多(格蘭芬多學院的創始人,霍格沃茲四巨頭之一)與薩拉查?斯萊特林(斯萊特林學院的創始人,霍格沃茲四巨頭之一)的同人配對。BL向。
出現在神奇寶貝TV版中(第一代)芳緣聯盟之前,GS球由金色和白色組成,表面上有G,S兩個字母所以被內木博士叫做GS球
GS=GRADE SCHOOL,代表大號童鞋,
2005年3月31日,擁有GS加德士、GSRetail、GS電視購物、GSEPS、GS建設等50家子公司的GS控股公司正式成立。GS集團公司的資產規模為21.8萬億韓元(1美元約960韓元),在韓國民間企業中居第6位。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
Grand Slam
大滿貫(英文:Grand Slam)原本是橋牌術語,解作贏得一局中所有的叫牌,而中文譯名則來自麻將術語。
GS同時也是英偉達(NVIDIA)——全球著名的以生產顯示晶元和主板晶元組為主的半導體公司旗下的GeForce(精視®)系列顯卡中,較為常見後綴之一。
my
[計]= Man-Year,人年
abbr.man-rear(s) 人年;mycelium 菌絲體;myosin 肌球蛋白;million years 百萬年
BT 聊天里的變態,bt下載
TT
TT網是鏡語網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團購網站之一,為大學生(包括在校和畢業的大學生)提供網路團購服務。根據薄利多銷、量大價優的原理,商家可以給出低於零售價格的團購折扣和單獨購買得不到的優質服務。旨在為消費者生活中的各個環節提供新奇、實用的商品,讓消費者買的放心,用的開心。
YT Yukon Territory 育空地區
丫頭
圓通
煙台
芋頭
⑷ 日本侵略中國時都發行了什麼錢幣
日本侵華時期發行的軍用票
日本軍用票的出現起源於明治10年(1877),在此之後的中日甲午戰爭時期,以及各式各樣的強盜式的侵略戰爭時期,它是一中強制發行、軍費性質、沒有金融保證的證券.初期主要為籌集軍費,後經日本內閣決定,把軍用票等同作一般通貨,在中國華中、華南等日本侵略新佔領區全面流通,並不斷擴大使用范圍.1938年11月,跟出台了在侵略佔領區一律使用軍用手票的強制性草案,禁止使用日元,以避免在華流通的日元貶值,波及日本國內金融,強迫中國人民在淪陷區必須使用軍用票,軍用票是侵略者的罪證.民國時期,日本在中國發行並強制流通的軍用票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時間為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出兵強佔中國的山東半島,期間在青島以"日本帝國政府"的名義發行大正三年銀10錢、銀20錢、銀50錢、銀1元、銀5元、銀10元等六種軍用票,主要流通於山東鐵路沿線.
第二次,時間為1918年8月,日本與中國東北的奉系軍閥產生矛盾並發動政變強佔中國北滿州地區,期間在當地發行大正七年金10錢、金20錢、金50錢、金1元、金5元、金10元等六種軍用票.
第三次,在1937年7月如本全面侵華戰爭以後.這一次強制發行的軍用票面值齊全,在其鐵蹄所到之處強迫中國人民使用.此後,隨著日本軍隊的全面入侵中國,又發行了多種軍用票。
1943年日本政府出台新規,規定自4月1日起,停止日本軍用票在中國的華中、華南地區流通,改以"中國儲備銀行"發行的"中儲券"替代,規定軍用票18元摺合"中儲券"100元兌收.
滿州中央銀行
日本侵略者對中國東北區一直垂沿三尺,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在中國的土地上,日本在東北打敗了俄國,將俄國在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權益掠奪過來,為日後發動侵華戰爭進行經濟和政治准備.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清遜帝薄儀成立了傀儡政權,稱"滿州國".薄儀這位傀儡"執政皇帝",只是擺設有名無實,一切聽命於日本關東軍.同年6月15日設立"滿州中央銀行"/由五十嵐保司任委員長.7月1日正式開業,總行設在長春.初期資本定為3000萬,實收750萬,後名義上資本增為1億元,但一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仍有7000萬元資金未交納.該行除總行外,還在奉天(沈陽)、吉林、齊齊哈爾、哈爾濱等地設立分行.開業當年即發行紙幣,由於時間倉促,來不及印製新券,用原東三省銀行號未蓋章的1元、5元票加蓋"滿州中央銀行"字樣,在市面流通.
該行業務自始至終完全受日本關東軍的控制,不斷提供日本建設"滿州"的資金及為日本侵略中國提供軍費援助.偽滿州中央銀行的貨幣性質上是日元附屬貨幣,它是破壞東北的金融制度、壟斷東北的金融市場、強化匯兌制度、扼殺民族工商業,為日本侵略戰爭服務的工具.
滿周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除了有在原東三省銀號"加蓋券"外,1932年12月還發行了以五色旗為主圖的5角、1元、5元、10元、100元券.此後從1935年11月至1944年11月,又陸續發行5分、1角、5角、1元、5元、10元、100元、1000元票券多種.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該行被國民黨政府接受,雷擊發行額超過136億元.
1932(民國21年) 1元 155×71 黑.紅 1200-1500
1932(民國21年) 5元 160×77 紅.藍/紅 4000-5000
1932(民國21年) 10元 167×85 藍.紅/藍 5000-6000
1932(民國21年) 1元 155×71 綠.桔//藍 1800-2000
1932(民國21年) 10元 167×85 綠 4500-5000
1932(民國21年) 5角 122×70 藍.黃/綠 450-500
1932(民國21年) 1元 143×81 藍.黃/綠 350-400
1932(民國21年) 10元 162×93 藍.黃/綠 350-400
1932(民國21年) 5角 122×70 藍.黃/綠 1800-2000
1932(民國21年) 1元 143×81 藍.黃/綠 4500-5000
1932(民國21年) 10元 162×93 藍.黃/綠 700-800
1932(民國22年) 5元 151×86 藍/綠 450-500
1932(民國22年) 100元 181×103 藍.黃.綠 1200-1500
1932(民國22年) 5元 151×86 棕 700-800
1932(民國22年) 100元 181×103 藍.黃.綠 1800-2000
1935(民國24年) 5角 118×64 棕綠/黃棕 250-300
1935(民國24年) 5角 118×64 棕綠/黃棕 70-80
1937(民國26年) 1元 128×67 黑.黃.綠 250-300
1937(民國26年) 10元 148×80 黑.黃/藍 250-300
1937(民國26年) 1元 128×67 藍.綠/綠 1-5
1937(民國26年) 1元 128×67 棕.綠/綠 1-5
1937(民國26年) 10元 148×80 紫.黃./藍 5-10
1937(民國26年) 10元 148×80 藍.黃/藍 5-10
1938(民國27年) 5元 138×73 藍/紫 350-400
1938(民國27年) 百元 165×92 黑黃/藍黃 350-400
1938(民國27年) 5元 138×73 棕黃/黃 25-30
1938(民國27年) 5元 138×73 綠 15-20
1938(民國27年) 百元 165×92 紫黃 90-100
1938(民國27年) 百元 165×92 藍綠/藍黃 70-80
1944(民國33年) 5角 119×65 綠黃/藍 250-300
1944(民國33年) 5角 119×65 綠黃/藍 5-10
1944(民國33年) 1元 128×68 綠/藍 250-300
1944(民國33年) 5元 137×74 綠桔/綠 250-300
1944(民國33年) 10元 147×81 棕綠/藍 250-300
1944(民國33年) 百元 168×91 黑藍/棕 350-400
1944(民國33年) 1元 128×68 紫藍/紫 5-10
1944(民國33年) 1元 128×66 綠藍/紫 5-10
1944(民國33年) 5元 137×74 綠桔/綠 15-20
1944(民國33年) 10元 147×79 綠/藍 5-10
1944(民國33年) 10元 147×81 藍綠/藍 5-10
1944(民國33年) 百元 168×91 黃藍/棕 15-20
1944(民國33年) 百元 165×88 藍綠/棕 450-500
1944(民國33年) 1千元 180×104 棕紫/綠棕 13000-15000
1944(民國33年) 5分 94×48 綠/桔 350-400
1944(民國33年) 1角 103×52 褐黃/綠 5-10
1944(民國33年) 5角 127×64 綠/棕 120-150
1944(民國33年) 5角 45×99 紅 40-50
1944(民國33年) 1元 45×99 綠 40-50
1944(民國33年) 3元 45×99 紫 40-50
1944(民國33年) 5元 45×99 藍 40-50
1944(民國33年) 10元 45×99 棕紅 40-50
1945(民國34年) 5角 45×99 紅 40-50
1945(民國34年) 1元 45×99 褐藍 40-50
1945(民國34年) 3元 45×99 紫 40-50
1945(民國34年) 5元 45×99 藍綠 40-50
1945(民國34年) 10元 45×99 棕紅 40-50
[NextPage]
冀東銀行
1935年12月15日,大漢奸殷汝耕在日本侵略政權的授意和扶持下,組織冀東地區二十二個縣創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後又改稱為"冀東自治防共政府",並設"首都"於通州(北京郊區通縣).偽政權於1936年11月又成立了偽冀東銀行,總行設於天津,資本定為500萬元,實收半數250萬元.日軍為維持該地區的金融統治和對軍隊的能給予時的給養,授予該行發行紙幣的權利並指令偽滿州國中央銀行為該行提供資金和人員,在業務上給予協助.
1938年2月1日,偽冀東政府和北平漢奸王克敏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合並,同年3月,偽"中國聯合政府"籌辦"中國聯合準備銀行".隨後,冀東銀行停發紙幣,清算後轉為普通的商業銀行.
該行所發的紙幣有5角、1元、5元、10元、100元等面值,並在日本大阪造幣廠鑄造1角、2角鎳幣和1分、5分的銅幣,在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成立之前,該行發行額達780萬元.
注:冀東二十二縣分別為---撫寧、臨榆、盧龍、遷安、昌黎、灤縣、東亭、豐潤、遵化、玉田、寧河、薊縣、寶坻、平谷、三河、武清、密雲、順義、懷柔、昌平、通縣、三河.
無年份 5角 125×62 綠/藍 1200-1500
無年份 1元 133×69 紅/棕 1200-1500
無年份 5元 139×72 黑黃/棕 3500-4000
無年份 10元 137×76 黑黃/棕 4500-5000
無年份 100元 177×93 棕/紫 13000-15000
察南銀行
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侵佔了察哈爾省南部地區,8月27日攻佔了張家口.漢奸於禹卿,杜運宇等網羅察南十個縣的漢奸頭目在張家口組織成立"察南自治政府",轄蔚縣、宣化等張家口地區周圍各縣.
日軍侵佔張家口後,當時的貨幣市場狀況極度混亂,市面流通的有日本銀行、朝鮮銀行、偽滿州中央銀行等銀行的紙幣.為了能控制經濟,偽察南自治政府成立後,於1937年9月27日組建了察南銀行,並於10月10日正式開業.該行資本總額定為100萬元,一部分資金由偽察南自治政府籌辦,另一部分為偽滿州中央銀行拆借.察南銀行總行設於張家口,發行的偽察南紙幣與日元、偽滿州元等同行使.由於日本政權的安排以及銀行業務的矛盾,開業僅二個月即並入偽"蒙疆銀行".
偽察南紙幣是用原東三省官銀行號紙幣加蓋"偽滿州中央銀行"字樣後,再加蓋上"察南銀行"字樣發行,俗稱雙加蓋票,面值為1元和10元二種,共發行約500多萬元.該行在日本訂印的新幣未印成,即被並入偽蒙疆銀行,故暫未見該行自印的紙幣.
1937年(民國26年) 1元 156×70 黑.桔 1200-1500
1937年(民國26年) 10元 169×83 黑.桔 4500-5000
蒙疆銀行
所謂蒙疆,實為日本侵略中國後創造的一個戰略地理名詞,泛指察哈爾南部,山西北部,綏遠東部地區.
1937年11月22日,由偽察自治政府,偽晉北自治政府(統轄大同地區),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統轄錫林郭勒盟、烏蘭布察盟、茬哈爾盟等地區)三個偽政府聯合成立了"蒙疆聯合委員會",不久改稱為"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偽"蒙疆政府"直接聽命於張家口的日本軍部.
1937年12月1日,為統一幣制,組織成立"蒙疆銀行",作品能夠行設於張家口鼓樓西街,在大同、歸綏、豐鎮、貝子廟、北平、多倫等地設立分行.資本額定為1200萬元,由三方偽政府各出資100萬元,又先後接收了察南銀行、綏遠品市官錢局及豐業銀行,冀東銀行的全部資產,吞並了四十多家私人錢庄.總裁倉悅卿,副總裁山田藏二.
該行開業後,即發行紙幣,面值為1元、5元、10元、100元券.輔幣為5分、1角、5角的銅幣,輔幣僅有5角鎳幣一種進入市場流通,其他只有樣幣.
日軍一開始進入蒙疆地區時曾帶進大量偽滿州中央銀行紙幣流通使用,偽蒙疆銀行成立後,仍有約500萬元的偽滿券在該地區流通,1939年春天開始,偽政府下令由偽蒙疆銀行將偽滿券逐漸收回,使蒙疆銀行紙幣成為當地流通的主要貨幣.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成立六年的偽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垮台,偽蒙匠銀行由國民黨政府接管.據統計,偽蒙疆銀行的貨幣發行量達35億元.
1937年(民國26年) 5分 103×58 灰/桔 25-30
1937年(民國26年) 1角 104×62 棕.黑/藍 5-10
1937年(民國26年) 5角 110×61 黑/綠 500-600
1937年(民國26年) 5角 102×64 深紫/灰藍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元 121×70 綠 5-10
1937年(民國26年) 1元 149×69 綠/藍 15-20
1937年(民國26年) 5元 156×72 桔/綠 35-40
1937年(民國26年) 10元 162×81 棕藍/藍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0元 160×78 藍 25-30
1937年(民國26年) 10元 160×78 藍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00元 145×78 綠/棕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00元 167×85 橄紫/紫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00元 166×85 綠黑/紫 40-50
1937年(民國26年) 100元 165×85 綠黑/紫 40-50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日本侵略軍侵佔了華北大部分地區,並扶植漢奸王克敏在北平組織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為了達到以戰養戰,以華治華的戰略目的,更為了能全盤掌控華北金融,日本侵略軍籌備中國聯合準備銀行.
1938年2月11日,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正式成立,總行設於北平,另在天津、青島、濟南、開封、太原、徐州、山海關、唐山、石門、臨汾、運城、新鄉、煙台、海州、潞安、龍口、威海衛、秦皇島、宿縣、淮陰,日本東京等地設立辦事處,省金庫代辦處設在保定.
該行資本額定為5000萬元,偽北平臨時政府出資1250萬元(從日本興業銀行、橫濱正金銀行、朝鮮銀行三家銀行借入),強迫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大陸銀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 業銀行、河北銀行、偽冀東銀行八家銀行共出資1250萬元,並將原華北各銀行1935年法幣改革時未及上繳的發行准備金(白銀)一並列入股本之列.
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成立後,野心勃勃,立意要將華北地區貨幣統一,實施偽聯銀券變為惟一"法幣"的政策.出台了多個《舊貨幣整理辦法》,對法幣和各種商業銀行、地方銀行、私帖等紙幣加以收兌、限制,直至禁止通行.對日本、朝鮮銀行券及偽滿州中央銀行發行的紙幣也於1941年後禁止在華北流通.該行至日本投降前,共發行"聯准券"約1423億元,套取了中國大量的物資和外匯,是日本控制之下的奴才銀行.
中國聯合準備銀行所發行的紙幣有,第一套龍票(又稱右龍票)1元、5元、10元和100元面值,輔幣券有半分、1分、5分、1角、2角、5角券.第二套為小龍票(又稱左龍票),面值相同,年份不同,後來又設計印發了面值5000元的大鈔,但為及發行日本已投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中國聯合準備銀行隨即結素,11月,國民黨財政部規定聯准券5元兌換法幣1元.
1938年(民國27年) 半分 96×52 藍 90-100
1938年(民國27年) 1分 96×53 紅棕 5-10
1938年(民國27年) 5分 100×55 紫紅 15-20
1938年(民國27年) 1角 101×56 棕 1-5
1938年(民國27年) 1角 148×80 黑/褐 250-300
1938年(民國27年) 2角 148×80 綠 700-800
1938年(民國27年) 5角 148×80 紅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1元 195×111 綠 900-1000
1938年(民國27年) 5元 197×112 紅 1800-2000
1938年(民國27年) 10元 193×112 藍 1800-2000
1938年(民國27年) 100元 196×111 紫 4500-5000
1938年(民國27年) 1角 118×48 棕褐/棕 2500-3000
1938年(民國27年) 2角 120×53 綠 700-800
1938年(民國27年) 5角 121×56 紅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1元 181×93 綠 700-800
1938年(民國27年) 1元 149×72 綠 15-20
1938年(民國27年) 5元 153×75 桔 40-50
1938年(民國27年) 10元 189×103 藍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10元 165×82 藍 40-50
1938年(民國27年) 100元 177×95 紫藍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100元 177×95 棕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100元 177×95 綠/綠桔 40-50
1939年(民國28年) 5分 98×55 紅 15-20
1940年(民國29年) 1角 100×55 紫桔/紫 5-10
1940年(民國29年) 2角 103×59 藍 5-10
1944年(民國33年) 5角 99×57 赭桔/赭 35-40
1944年(民國33年) 1元 126×63 藍綠/藍 15-20
無年份 5角 112×59 紅 30-40
無年份 1元 148×70 綠 5-10
無年份 1元 124×63 紫 4500-5000
無年份 5元 151×74 桔 10-20
無年份 5元 139×69 綠/綠桔 5-10
無年份 10元 162×85 藍/藍桔 5-10
無年份 10元 164×83 藍桔/藍 10-20
無年份 10元 158×78 藍/藍桔 5-10
無年份 10元 147×70 紫/紫桔 5-10
無年份 10元 148×71 紫/紫桔 5-10
無年份 10元 159×77 藍綠/藍 40-50
無年份 10元 157×77 藍綠/藍 10-20
無年份 10元 157×78 紫綠/紫 10-20
無年份 50元 158×84 紫綠/綠 120-150
無年份 百元 177×95 綠棕/棕 10-20
無年份 百元 176×93 棕 40-50
無年份 百元 178×98 紫藍/紫 10-20
無年份 1百元 171×89 棕桔 2-5
無年份 1百元 170×89 綠桔/綠 2-5
無年份 5百元 183×102 棕黃/棕 350-400
無年份 5百元 179×99 棕 10-20
無年份 5百元 183×102 棕紫/棕 30-40
無年份 5百元 184×83 藍黃/棕 120-150
無年份 5百元 166×77 棕黃/棕 90-100
無年份 1千元 178×98 綠 90-100
無年份 5千元 174×99 棕/棕綠 450-500
[NextPage]
華興商業銀行
日軍發動1937年"八.一三"事變攻佔上海後,扶持以罕見梁鴻志為首的"維新政府",並於1939年5月,在上海虹口成立偽"華興商業銀行",資本定為5000萬元,偽維新政府出資2500萬元,其餘款頂由台灣、朝鮮、三井、三菱、住友銀行共同分擔.隨後發行華興券.
該行不以華中淪陷區中央銀行身位自居,而以商業銀行的性質出現,規定華興掐與法幣等同流通,其目的是為了和法幣爭奪外匯,以助日軍侵略之需.
為了讓華興券站穩腳跟,日軍使偽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法幣存款、關稅、鹽稅一律改為以華興券收付,日軍軍餉以華興券發放等.但由於盒子的商業性質名不正言不順,再加上其本身的外匯供給能力不足,難以和當時的華中地區商民樂於行使的法幣相抗衡.最後導致華興券信用大失,從發行到1941年停止使用,僅維持了一年零八個月.該行的紙幣發行及流通額較少.
華興商業銀行的華興券有主幣1元、5元、10元三種面值,輔幣有1角、2角.後"維新政府"被偽"汪精衛國民政府"吞並,華興幣被收回.
1938年(民國27年) 1角 105×55 綠藍/綠 450-500
1938年(民國27年) 2角 118×60 棕/藍 700-800
1938年(民國27年) 1元 138×73 綠灰/綠 900-1000
1938年(民國27年) 5元 161×78 赭灰/赭 2000-2500
1938年(民國27年) 10元 168×84 棕綠/棕 2500-3000
1938年(民國27年) 1角 105×55 綠桔/綠 900-1000
1938年(民國27年) 2角 118×60 棕藍/藍 1200-1500
1938年(民國27年) 1元 138×73 綠黃/綠 2000-2500
1938年(民國27年) 5元 161×78 赭綠/綠 2500-3000
1938年(民國27年) 10元 168×84 桔赭/桔 4500-5000
無年份 1元 133×71 棕 1200-1500
無年份 5元 136×72 棕 1200-1500
無年份 10元 152×76 灰藍/藍 1200-1500
中央儲備銀行
1940年3月,大漢奸汪精衛在日本侵略軍的扶持下,組成了除東北之外所有中國淪陷區南北結合的偽"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但日本人則開始就反對汪精衛偽政權主理貨幣金融,阻止其成立銀行.後在望警衛作出了華北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繼續設立,不要求統一淪陷區貨幣的保證之後,日本侵略軍政府才同意汪精衛建立"中央儲備銀行".
1941年1月6日,"中央儲備銀行"正式開業,總行設於南京.資本額定為1億元,由偽國庫籌撥.總行內需聘請大量日本顧問及日本職員,日本規定凡有關中央儲備銀行夤夜 、理事會議、國外匯兌、與外國銀行的關系、關於法幣、軍用票及聯銀券之間的關系的有關事項,均需征詢日本顧問的意見.後又規定中央儲備銀行的流通區域應隨時和日方協商等框框條文,實際上架空了汪精衛之流的實權,銀行仍掌握在日本人手裡.後來因形式變化,日本人又重點發展"中央儲備銀行",實為借汪精衛的偽政權實施更大規模的經濟侵略.
中央儲備銀行紙幣券剛推出時,曾受到各方面的抵制.為了進一步推廣"中儲券",汪精衛偽政權從1941年8月開始,實施了貶低法幣價值,大力打擊法幣的舉措.稍後又正式出台了《禁止法幣使用草案》,強制執行以法幣2:1的比率兌換中儲券,強硬規定華東 、華中、華南淪陷區紙幣本位統一為中儲券.具體規定日下:1942年7月7日起在廣州、廈門,8月0日起在漢口,9月5日起在九江、南昌、沙市等地進行全面兌換中儲券.12月1日起在蘇、浙、皖三省和南京、上海兩市,1943年1月26日起在廣東,2月10日起在武漢地區凡未經兌換的法幣除禁止使用外,不準保存和擁有.至此以後,中儲券在日本佔領區得以鞏固,逐漸達到了其除了東北之外的其他淪陷區統一使用中儲券的目的.據統計,日偽掌握的中央儲備銀行發行紙幣達50000億元之巨,可見其搶奪中國人民財富的強盜本性.
該行發行的紙幣,有民國29 年版1分、5分、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券等八種.民國31年版100元和500元.民國32年版1角、2角、5角、1元、10元、100元、500元券七種.民國33年版100元、200元、1000元、5000元、1萬元券五種.民國34 年版5千元券和未發行的10萬元券.
⑸ 長島和養馬島哪個旅遊比較好
養馬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於1995年1月批准成立的省級旅遊度假區。度假區位於養馬島整個島嶼,面積1000公頃。分為別墅區、中心游樂區、國際博覽經貿區、民俗生活區、科技園區等功能小區。
養馬島又稱象島,位於牟平縣城寧海鎮以北9公里,與煙威一級路毗鄰,地處膠東半島北部旅遊線的中段,東到威海市劉公島60公里,西到煙台市芝罘島30公里,至蓬萊閣90公里,到青島240公里。養馬島四面環海,自西南至東北7公里,寬約1.5公里,總面積10平方公里,轄8個行政村,島上丘陵起伏,山海秀麗,氣候宜人,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曾在此養馬,養馬島由此而得名。
島上建有賽馬場、西遊記宮、海底洞天、海水浴場等20餘處景點及近30處專用和公共療養接待設施,是一處融體育、娛樂與海濱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勝地。每年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觀光旅遊。
養馬島旅遊度假區位於牟平城區以北9公里的黃海之中,有跨海長堤與陸地相連。養馬島位於煙台市牟平區北面,在煙台市中心東面,東臨威海。相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途經此地,見島上水草豐美,視為寶地,便傳旨在此飼養戰馬,並封為「皇家養馬島」。
島內東側另有小島,狀若巨象飲水,故古人又稱象島。養馬島四面環水,島上丘陵起伏,草木蔥蘢,海光山色,秀麗如畫。海島呈東北西南走向,地勢南緩北峭,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2:
1984年,養馬島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區,1991年又被國家定為84個旅遊景點之一。1995年1 月被山東省政府正式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多年來,養馬島度假區立足本地實際,堅持以招商引資為突破口,推動了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島上建有各類賓館、休養中心40多座,天馬廣場、賽馬場、海濱浴場、海上世界、御筆苑等大中型綜合娛樂景區點15處,形成了以海濱娛樂、度假休養為主,輔以觀光瀏覽秦漢文化的綜合性旅遊度假勝地,每年吸引著幾十萬人次的中外遊客來島觀光、旅遊。
島上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四季分明,現已辟為省級旅遊度假區。除藍天、碧海、沙灘等自然景觀外,還有可容納萬名觀眾的跑馬場。每周六、日全天舉行有獎賽馬,比賽採用自動馬閘起跑、攝像跟蹤監視、終點裁判機判定、大面積彩色屏幕圖像及數字顯示等國際先進設施。此外,你還能參與騎馬、古式馬拉車、射箭、射擊等娛樂項目。
3:
⑹ (二)河口海岸緩沖帶地區三種混交栽培的生態建設模式
通過上述分析研究,提出了三種河口海岸緩沖帶地區混交栽培的優化模式:生態景觀型混交模式、生態型針闊葉林混交模式、生態經濟型混交模式。
1.生態景觀型混交模式——河口海岸生態景觀的構築
特點是建築小品和植被有機結合,通過引入水土保持效果較好的常綠或落葉闊葉樹種,改善以往的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效益差的針葉純林分層次結構,提高防護林的綜合效益。下面以辛安河入海口為例,說明生態景觀型混交模式的設計與建設。
辛安河位於煙台市高新園區東側。是城市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防洪生態廊道,更是城市總體規劃中「一山兩河」山水格局中的重要一環。
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一心兩翼」城市發展格局的逐步形成,辛安河流域已劃入城市東翼的高新園區,這條原來僅作為萊山、牟平兩區的界河也轉變成為園區內部的一條重要景觀河流。在高新園區「一心四帶」的空間格局中,辛安河作為四帶之一的「濱河科技文化觀光帶」,也成為帶動園區整體發展和建設高品質園區的重要載體。
由於辛安河的重要作用,結合國內外高新科技園區、城市濱水區、「生態RBD」等各種專題研究,明確了此次辛安河景觀規劃的主要問題與設計策略,總結出應把握地域性、多樣性、可達性和生活品質這幾個成功要素,把辛安河規劃成為充滿活力和凝聚城市紐帶的生態帶。
(1)設計策略
辛安河應體現宜居、宜商、宜游的多元互動的發展模式,以科技回歸人性,文化融入自然為主題。為此,本次規劃設計的主要策略有以下幾個方面:
開放空間的滲透。通過濱海與濱河水系廊道的相互滲透,將水景空間延伸以贏得高品質環境,帶動周邊土地價值升值。
與旅遊、休閑相結合。從煙台大旅遊為出發點,充分利用辛安河山、河、海相連的特點,根據不同河段的資源優勢發展生態、濱河休閑、濱海度假、科技文化等特色旅遊產品。
多層級中心。充分結合高新園區總體規劃,強化濱水空間服務城市功能,沿岸建設一系列特色鮮明的科技與文化主題公園,創造親水宜人和極具人氣的城市公共活動走廊。
多樣化居住。本著以人為本和經營城市的理念,沿辛安河發展旅遊房產、景觀房產等多樣居住板塊。打造理想生態宜居城市。
在自然中生長。優先生態、尊重自然,最大限度地保護原生態的自然山、海、河環境,充分挖掘和利用景觀資源,使城市與自然環境有機融合。
(2)景觀設計
辛安河的景觀設計與高新園區總體規劃及兩岸城市設計密不可分,為強化景觀與城市的紐帶作用,我們分別由北向南引入四個主題概念來突出各河段的景觀特徵與特色:
第一,北部河口,以「城市引領生機活力」為主題,突顯具有現代感、標志性和充滿活力的河海景觀群。
河口右海岸,結合濱海生態林帶,建設水岸休閑娛樂設施,充分體現出具有魅力的現代濱海新景觀。
河口左海岸,結合辛安河支流的重塑,設置海上觀光塔,成為科技商務金融區的軸線端點。左右海岸這些各具特色的標志性設施,將共同譜寫辛安河河口的絢爛美景。
河口西岸,結合原有污水處理廠及中水的排放,在寬闊的河灘地建立生態水循環的濕地景觀帶,並通過設立青少年生態科普基地,寓教於樂,寓教於游。
河口東岸,結合原有黑松林並將其延展到濱河綠地,運用自然的設計手法和材料,在保護和保持原有生態風貌的基礎上加以適當整理,為遊人設置游覽棧道和林中休息設施,形成森林氧吧與城市綠洲。
第二,中北部河段,以「城市創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為濱河兩岸大量居住社區提供休閑、健身、文娛等生活景觀群。
在濱河兩岸建設林木茂盛、花鏡穿梭等多樣明快的綠化環境,並完善游路、休憩設施及各種藝術小品的同時,為豐富市民的活動,還設置音樂廣場、濱水慶典廣場、市民健身廣場和各種文化園地等節點空間,營造一處富有生氣的濱水活動空間。
第三,中南部河段,以「城市帶動科技創新」為主題,突出高科技園區的發展動力,形成科技創意景觀群性。
結合與本區段相鄰的兩個科技研發組團,在濱河西岸布置動漫文化創意園、航天科技廣場、IT廣場等體現現代科技生活的景觀主題園,表現科技發展與市民生活的息息相關。各主題園以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和技術先進等手段對園區未來發展的產業進行充分的演繹。東岸配套展示科技文化的藝術長廊、展覽館及商業等設施等。
第四,南部河段。以「城市延展綠色生態」為主題,強調生態城市在未來城市發展的趨勢,也起到高新園區後花園的重要作用。
結合本區段與山地相依及河灘淺緩等特點,發展科技觀光農業園、生態花卉植物園、水塘濕地遊憩園等體驗田園風情的景觀,尤其讓市民在節假日盡情體味那花果飄香、阡陌田園、荷塘蛙鳴這些曾經熟悉而親切的記憶,感受返樸歸真的親切。
(3)生態專項設計
以維護和修復辛安河流域的濕地特徵和生物多樣性為目標,有效平衡「生態」、「防洪」與「景觀建設」之間的利益關系。
海口、河流、濕地向陸地梯度演變的水陸生態格局,為最終實現生境、生物、景觀及活動多樣性的統一提供了環境基礎。
河道整治工程以滿足防洪、多層次景觀及生態完整作為設計原則,有效的協調好泄洪、景觀親水以及與水上游覽之間的矛盾。
結合辛安河綜合治理規劃,此次設計范圍內設置四座橡皮壩。新建橡皮壩與原有橡皮壩一起實施分段蓄水。局部形成不同標高和寬度的常水位水面,滿足河道枯水期的景觀需求。
我們相信辛安河的規劃建設與發展,將為高新園區和煙台市帶來勃勃生機和更美好的明天!
2.生態型針闊林混交模式——沿海防護林改善途徑
(1)沿海防護林建設現狀與問題
沿海防護林,是沿海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林。沿海防護林在防災抗災、護岸固沙、維護生態、美化景觀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建設綠色之島的第一道防線。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340km,北起遼寧的鴨綠江口,南至廣西的北侖河口,范圍涉及沿海11個省(市、區)的195個縣(市、區)。沿海地區集中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GDP,是帶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但由於台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每年均造成數百億元的經濟損失。20世紀末的10年間,因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134億元人民幣。為了沿海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1989年,林業部啟動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該工程東北起自遼寧丹東,西南抵南海的北部灣,包括長山、廟島、舟山等群島和海南、台灣及其周邊諸島。
經過近20年的工程建設,沿海地區累計造林381.8萬hm2,森林覆蓋率由不足25%提高到了現在的34.2%,海岸基幹林帶總長達1.7萬km,初步實現了合龍;營造農田防護林2.2萬hm2,新增農田林網控制面積近50萬hm2,控制率達80%;沿海地區村鎮綠化進一步加快,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人居環境,初步構建起了以村鎮綠化為「點」,以海岸基幹林帶建設為「線」,以荒山荒灘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為「面」,點線面相結合,立體配置的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基本框架。
森林生態功能逐步恢復,防災減災成效初步顯現。據調查,沿海防護林帶可減弱風速28%~40%,林帶內空氣相對濕度比空曠地提高10%左右,林內蒸發量比空曠地減少20%,減少枯葉率30%~60%,減少爛秧率37.3%,水稻每畝可減少損失7.5~30kg,風折率可減少37.3%,提高糧食產量5%~15%。我國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從1988~2000年一期工程營造林249萬hm2,建設海岸基幹防護林帶1.8萬hm2。截至1998年,已經累計完成營造林217.8萬hm2,建設海岸基幹防護林帶1.5萬hm2,使沿海地區有林地面積從1988年544.3萬hm2增加到730.6萬hm2,森林覆蓋率由實施前的24.9%上升到29.1%,沿海部分地區的生態初步改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煙台市沿海防護林建設取得可喜的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一是樹種偏少,林齡老化,結構不合理。砂岩海岸基幹林帶組成樹種以黑松、刺槐為主,面積比例達90%以上,樹種單一,生態系統穩定性差,潛伏著有害生物大面積發生的危險。這些樹種為20世紀50年代栽植,刺槐已進入衰老期,林木開始枯死,防護功能逐年下降,更新改建工作迫在眉睫;泥質海岸多為21世紀初發展的黑楊,樹種單一,結構不盡合理,防護效能不高。
二是基幹林帶缺口斷帶較重,部分地段寬度偏窄。煙台市大陸海岸曲線長702km,適宜營建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的長度381.4km。其中達到國家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建設標準的長度298.5km,占適宜營建沿海防護林基幹林帶長度的78.3%;缺口斷帶長度63.2km,佔16.6%;需加寬造林長度19.7km,佔5.1%。沿海基幹林帶缺口及偏窄長度82.9km,占適宜綠化長度的21.7%,嚴重地影響了防護功能的發揮。
三是人為破壞現象仍然存在。個別區段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違反《沿海國家特殊保護林帶管理規定》,在基幹林帶內采沙挖礦、圍灘養殖、修建公路、違法建築等行為時有發生,造成基幹林帶損壞、林地流失,破壞了基幹林帶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四是沿海防護林建設投入嚴重不足。沿海防護林建設屬於生態公益事業,各級政府是建設和投入的主體。最近幾年國家每年向煙台沿海防護林投入200萬~300萬元,地方政府配套資金大致相當,農村主要以投工投勞為主。這些投入顯然不足,遠遠不能滿足工程建設需求,影響了沿海防護林建設及成果的鞏固。
(2)生態型針闊林混交模式改善造林質量
由於樹種之間的相互作用,更能有效的發揮種間的互補效應和協調促進的有益影響,促進林分生長和提高森林質量,收到良好的造林效果。但必須注意混交比例的調配,並在林分生育過程中根據種間關系的發展變化,採取各種有效措施適時進行調節,保證混交林分的順利生長。
由於林分環境影響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單一的黑松純林必將導致生物群落的減少,使得森林生態系統脆弱。從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角度看,改單一樹種為多元樹種,改單純林為混交林,為海防林生物群落多樣性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建設改造第二代海防林工程的一項重大的課題,也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因此,以維護生態可持續發展為出發點,改單樹種純林為多元樹種混交林,為生物群落多樣性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並採取各種營林技術和方法,使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穩定,各種有害生物能夠長期得到控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典型針葉樹有:獐子松、紅松、油松、黑松、雪松、白皮鬆、大阪松、五針松、馬尾松、華山松、落葉松、雲杉、冷杉等。典型闊葉樹有:法桐、鵝掌楸、絲棉木、菜豆樹、七葉樹、青桐、黃連木、合歡、椴樹、欒樹、皂角、桷樹、楓楊、柳、楊、桃、李、梨、槐、榆、朴、櫟等。其中楊、柳、刺槐、泡桐、臭椿是常常栽種的植被。
(3)生態常綠落葉針闊混交模式種植與改造的方法
生態常綠落葉針闊混交模式種植與改造的方法和原則:樹種調整的必要性和樹種選擇。目前,海防林多為黑松純林,且為同期林齡,地下水分、養分、地上空間利用形成同步競爭,生態功能弱化。為改變這種狀況,改單一樹種為多元樹種,改單純林為混交林勢在必行。近幾年經過實地調查、實驗、篩選,我們認為,適宜沿海防護林的樹種有:喬木、黑松、刺槐、麻櫟、火炬、臭椿、白榆,灌木:單葉蔓荊、牛奶子、簸箕柳、棉槐、酸棗等。這些樹種較耐鹽鹼、耐乾旱、耐瘠薄,可以說是膠東營造沿海防護林的先鋒樹種。
林分改造方式。逐步對黑松純林實施改造,改黑松純林為多元樹種混交林;變單層林冠結構為主林層、輔佐層和灌草層的立體結構。具體方法:第一,有計劃地實施株間間伐,採取留稀去密、留優去劣,適當照顧距離的方法。隨即選配黑松、麻櫟,黑松、火炬混交造林,麻櫟、火炬樹與黑松配置形成輔佐層。第二,有計劃地實施行間、帶間間伐,可根據地形,陵地選配黑松、麻櫟混交。溝坡選配黑松、臭椿;黑松、火炬混交。第三,有計劃地實施帶狀、塊狀皆伐(帶狀皆伐要結合開防火道進行,伐寬控制在樹高10倍以內),帶狀、塊狀皆伐可實行松刺混交。第四,實施喬灌混交,無論是株間、行間、帶間或塊狀混交都可選配適當灌木進行混交灌木可採用:單葉蔓荊、牛奶子、酸棗、簸箕柳、棉槐等。棉槐與簸箕柳是條編品原料,與黑松實行帶間混交,冬季採收枝條後,既能獲得林副產品,又能起到防火道的作用,棉槐有固氮作用,可收到樹勢旺、條增產、地收良的效果。改造後的混交林分既有利於生物群落多樣性,又能提高防護效能。因不同冠層對不同層面的海風產生阻抗作用,林冠上橫斷面凹凸不平,當海風掠過林冠頂部時形成旋風上升氣流,能有力阻抗海風侵蝕強度。
要注意造林密度。密度是影響林分生長和防護效能的主要因子,目前對密度的研究還沒有一個最佳的密度值。就防護結構看,如果把海防林帶密度分為三部分:前沿林帶→中間林帶→後方林帶,其密度應相應為:稀→較密→密。從流體力學講,當海風侵入時,這種結構能迅速減少風力靜壓,減少上升氣流,逐級阻抗風力,削弱風的通透性。隨著密度的適當增大,樹高相對增高,形成一個從前沿林帶到後方林帶林冠逐漸增高的梯度,當海風掠過林冠頂部時,氣流呈斜向上的流向,增大了防護區域。
3.生態經濟型混交模式——濕地植被的恢復與建設
生態經濟型混交模式是基於生態經濟學基礎上的使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相協調發展的一種生態建設模式。圍繞著人類經濟活動與自然生態之間相互作用的關系,從綜合性、層次性、地域性和戰略性的角度考慮,生態經濟型混交模式適合在濕地植被的恢復與建設中推廣應用。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濕地作為多種生物的重要棲息地,具有保持水體、蓄洪防澇、凈化水質、降解環境污染物等多種功能,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也是生物多樣性的搖籃和重要遺傳物質(基因庫)的貯存地。
濕地生態系統沿河流廊道分布。主要的濕地類型為淺海灘塗濕地、河口灣濕地、河流濕地、河灘濕地、小型湖泊濕地、庫塘濕地、水田濕地等。夾河濕地位於煙台市的中部,是煙台市最大的河流濕地和水庫濕地的綜合體,夾河濕地水源比較穩定,為物種的多樣性提供了基礎。
下面以夾河東珠岩生態濕地植被的恢復與建設為例,說明生態經濟型混交模式在濕地恢復工程中的應用。
近年來,由於盲目的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加之人為活動比較頻繁,導致濕地面積萎縮,濕地植被減少,濕地生態功能明顯下降,對濕地保護帶來嚴重威脅。為此,濕地恢復工程通過退耕還濕、蘆葦等水生植物種植、草皮護坡、人工造林等措施,恢復濕地植被,提高濕地生態功能。
(1)退耕還濕
東珠岩濕地區面積為760畝。其中450.11畝已被開墾為農用地,16.25建有簡易臨時性建築,需對其進行徵收、補償退還為濕地,共計466.36畝。
(2)引水涵洞
為控制勤河和朱岩河匯入夾河的水質,在勤河和朱岩河河口處靠近濕地區一側分別建設引水涵洞,用於控制濕地區的引水和排水,將勤河和朱岩河河水引入東珠岩濕地區表面流濕地區進行生物凈化。新建引水涵洞垂直穿過現有堤壩,為單孔胸牆式涵洞,包括進口段、閘室段、洞身段和出口段等四部分。進口段順水流長度10.0m,採用八字翼牆與底板形成整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閘室順水流向長度5.0m,閘門為潛孔式平板鋼閘門,孔口尺寸為2.0m×2.0m,閘底板頂高程10.50m;洞身段為鋼筋混凝土箱涵,橫斷面2.0m×2.0m,進口洞底高程10.50m,底坡i=0,洞身長14.0m;出口順水流長度5.0m,採用八字翼牆連接,鋼筋混凝土結構。出口消能採用漿砌石護底。
(3)土方調整
東珠岩濕地區需對工程區現有澇窪地、農用地進行開挖,在濕地區中心開挖滯洪庫塘,兼具滯洪、攔蓄和景觀綜合功能,滯洪庫塘佔地面積約190畝,設計底部高程為10.00m,水面高程為12.00m。共需進行土方調整152075m3。
河道走廊濕地區需要對部分台田及荒地進行開挖,以還原濕地本來面貌約30.0萬m3,共需進行土方調整284080m3。
為減少挖方運輸量,挖方可就近用於濕地圍堰、巡護道路等工程。
(4)水生植物種植
基於工程區內整治後的地形,根據不同水深栽植不同水生植物;同時對濕地外側的耕地實施退耕還濕工程,種植蘆竹、杞柳及耐濕林木;並對濕地區內的道路實施綠化工程,種植紫穗槐、白蠟、垂柳等植物,護坡栽植草坪,通過採取以上措施來保護東珠岩濕地區的生態環境。
挺水、浮葉植物。在灘地及淺水處(0~1.2m),可選擇具較強凈化能力的植物:濕生植物(水蔥、水芹和千屈菜等)、挺水植物(香蒲、蘆葦、茭白);水深較深處(1.0~1.5m),選擇具有凈化能力和觀賞能力的浮葉植物(蓮、野菱、睡蓮和芡實)。通過構建、修復灘地植被,以提高濕地系統的水質凈化能力及生態穩定性。
沉水植物。在濕地系統內的深水區,選種常見的喜溫、且具較強凈化能力的金魚藻、苦草、黑藻、紅線草及喜涼的菹草,不同植物分片進行種植。水生植物種植工程技術路線如圖5-4所示。
圖5-4 水生植物種植工程技術路線
(5)人工造林、草皮護坡
在東珠岩濕地區和河道走廊濕地區現存部分澇窪地,現被當地農民種植速生楊,經濟和景觀效益不大。基於以上現狀,在澇窪林地開展生態林業,林地樹種主要以濕生楊樹、柳樹、濕地松、池杉、水杉和落羽杉等,構建濕地區穩定生態系統。其中東珠岩濕地區造林面積230畝,河道走廊濕地區造林面積924畝。
在河道走廊濕地區自然土坡種植草皮,草種選用當地常見草類。常見種類包括耐旱、耐濕灌木和草本:薔薇、結縷草麥冬、狗牙根、苜蓿等。共計進行草皮護坡1386畝。濕地恢復工程主要建設內容詳見表5-20:
表5-20 濕地恢復工程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
(6)植物種類
1)植物種類與區系基本情況。區內野生維管植物104科、395屬、688種(含24變種、3變型、3亞種),科、屬、種分別佔山東野生維管植物科、屬、種的70.7%、62.0%、43.0%;野生種子植物91科、377屬、663種(含23變種、3變型、3亞種),科、屬、種分別佔山東省種子植物區系科、屬、種的74.0%、63.1%和44.2%。其中:國家Ⅰ級保護植物2種(栽培),國家Ⅱ級保護植物2種;山東特有植物4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植物3種;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植物3種;「山東省稀有瀕危植物」20種;中國特有植物5種。區內維管植物包括蕨類植物門、裸子植物門和被子植物門。詳見表5-21。
表5-21 維管植物各門科、屬、種統計表
該區從植物區系分區上屬泛北極植物區的中國-日本森林植物亞區——華北地區中的遼東、山東丘陵亞地區。地處魯東丘陵,具有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而且地形相對多樣,區系具有植物種類豐富、優勢現象明顯、特有物種有分布、分布類型多樣、地理成分復雜、古老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區內種子植物主要科含屬、種數,詳見表5-22。50種以上的科2個,即禾本科(83種)、菊科(77種);20~40種的科7個,即豆科(36種)、薔薇科(36種)、莎草科(27種)、十字花科(26種)、唇形科(25種)、百合科(23種)、蓼科(23種);10~19種的科7個,如石竹科(16種)、傘形科(15種)、玄參科(14種)、毛茛科(12種)、大戟科(11種)等。10種以下的科75個,共218種。含10種以上的科16個,共238屬、445種,屬和種數分別占建設區植物區系屬、種的63.1%、67.1%,而科數僅佔17.6%,表明上述科構成了區系種子植物的主體。含20種以上的9個科均為世界廣布科,其中禾本科和菊科是山東省最大的兩個科,常成為各種草地植被(草本層)的建群種或優勢種;薔薇科是被子植物進化中由初級到中級的過渡類型,分布於世界各地,但以北半球溫帶和亞熱帶成分最多,常被視為北半球溫帶的典型科;豆科是在溫帶和熱帶都具有廣泛代表性的世界分布科,是人工草場和牧、草地的重要組成科;百合科和莎草科分布區廣泛,但溫帶地區和寒溫帶地區的種類較多;唇形科等科分布范圍相當廣泛,從泛熱帶至溫帶都有分布,但地中海—中亞地區是它們分布和多樣化的中心。由上可以看出,從建設區植物區系優勢科的總體來說,是一個溫帶性質的區系,溫帶成分佔絕對優勢,同時兼有北溫帶區系和亞熱帶區系的過渡成分。
表5-22種子植物主要科含屬、種數統計表
建設區種子植物主要屬含種數,詳見表5-23。10種以上的屬3個,分別是蒿屬(16種)、蓼屬(15種)、薹草屬(13種);5~10種的屬16個,如鵝絨藤屬(8種)、委陵菜屬(7種)、堇菜屬(7種)、胡枝子屬(6種)、大戟屬(5種)、野豌豆屬(5種)、早熟禾屬(5種)、畫眉草屬(5種)等。19個5種以上的屬占本區系總屬數的5.0%,而種數共132種,占本區系總種數的19.9%。其中有世界性大屬,如蓼屬、蒿屬、薹草屬等;也有十分進化的屬,如禾本科中的馬唐屬、早熟禾屬、畫眉草屬等一些草本屬。植物區系優勢科、優勢屬的分析來看,上述優勢科、優勢屬構成了本區系植物的主體,優勢現象明顯。
表5-23種子植物主要屬含種數統計表
特有物種有分布。該區地處山東半島東部,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條件良好,周圍沒有高山相阻,山東特有植物有分布。據調查,建設區有山東特有植物4種,分別是長冬草(Clematis haxapetala var.tchefouensis)、寬蕊地榆(Sanguisorba applanata)、泰山韭(Alli-um taishanense)、泰山前胡(Peucedanum wawrum)。同時,銀杏(Ginkgo biloba)、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杜仲(Eucommia ulmoides)、枳(枸橘Poncirus trifoliata)、虎掌(Pinellia pedatisecta)、剛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等5種中國特有植物,在建設區均能正常生長。
2)重點保護植物。根據國家林業局、農業部1999年9月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區內維管植物中,有2種屬於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分別是中華結縷草(Zoysia sinica)、野大豆(Glycine soja)。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紅皮書》植物有3種,分別是黃耆(Astragalus membranaceus)、朝鮮槐(Maackiamurensis)、杜仲(Eucommia ulmoides),(栽培)。根據《山東稀有瀕危保護植物》,區內含「建議」中的「山東稀有瀕危保護植物」20種,其中漸危種8種,稀有種12種。詳見表5-24。
表5-24 區內山東稀有瀕危保護植物統計表
⑺ 舊中國受過的恥辱和新中國的成就
日本政府擬向德國政府協定之所有德國關於山東省依據條約或其他關系對中國政府享有一切權力利益讓與等項處分,中國政府概行承認。
2. 凡山東省內並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無論以何項名目,概不讓與或租借與他國。
3. 日本建造由煙台或龍口接連膠濟路線之鐵路。
4. 中國政府從速自開山東省內各主要城市作為商埠。
* 第二號,關於「日本國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享有優越地位」,共七款:
1. 兩訂約國互相約定,將旅順、大連租借期限並南滿洲及安奉兩鐵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為期。
2. 日本臣民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營造商工業應用房廠,或為耕作,可得其須要土地之租借權和所有權。
3. 日本臣民得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任便居住往來,並經營商工業各項生意。
4. 中國政府允將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各礦開采權,許與日本臣民。
5. 中國政府如准許他國在南滿洲及東部蒙古建造鐵路或以該地區課稅作抵押他國借款時,應先經日本政府同意而後辦理。
6. 如中國政府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聘用政治、財政、軍事各顧問教習,必須先向日本商議。
7. 中國政府允將吉長鐵路管理經營事宜委任日本政府,其年限自本約畫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為限。
日期與地點:在南京審判(1946年1月至1948年11月)時,親歷「南京大屠殺」 ,曾任「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的梅奇牧師(返美後任耶魯大學駐校牧師)、貝德士教授(金陵大學歷史教授,後任該校副校長,返美後任紐約聯合神學院教授) 及南京紅十字會副會長等出庭作證。貝德士說∶「南京失陷後在兩禮拜半到三禮拜的期間恐怖達於極點,從第六禮拜到第七禮拜的期間恐怖是嚴重的。」另外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司庫和秘書金陵大學社會學教授史邁士也對南京審判法庭說∶「在最初的六個禮拜中,曾每天提出兩次抗議。」於是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才有「在日軍佔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總數20萬人以上」 的裁定。據此,學者及一般人多沿用「南京大屠殺」只為期六個星期。「南京大屠殺」不只是六個星期,雖然這六個星期的屠殺最為嚴重。
---------------------------------------------------
下面列出了部分中國政府或大多數中國人認為是不平等的條約。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中德通商條約(1861年(咸豐11年)9月2日,天津)
北京條約
中俄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1月14日,北京)
中法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5日,北京)
中英北京條約(1860年(咸豐10年)10月24日,北京)
天津條約
中法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7日,天津)
中英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26日,天津)
中美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8日,天津)
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咸豐8年)6月13日,天津)
中俄璦琿條約(1858年(咸豐8年)5月28日,璦琿)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1854年(咸豐4年)7月5日,上海)
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咸豐元年)8月6日,伊犁)
黃埔條約(1844年(道光24年)10月24日,與法國,黃埔)
望廈條約(1844年(道光24年)7月3日,與美國,望廈)
虎門條約(1843年(道光23年)10月8日,與英國,虎門)
南京條約(1842年(道光22年)8月29日,與英國,南京)
1917年,德國和奧匈帝國因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而被廢除不平等條約。1917年蘇聯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事後未完全兌現,亦無退還條約中獲得的領土)。1943年,美國和英國自願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義大利和日本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成為中國的敵對國失去他們的特殊地位。1946年,法國放棄其在中國的特權。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後,不承認以前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
回答者:JasonSong1990 - 江湖新秀 四級 12-3 12:47
不平等條約一覽表
南京條約 1842年8月 英國
主要內容
1.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銀元
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4.中國海關收取英商進出口貨物的關稅稅率要與英方商定
影響
1.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端
2.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
轉化為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
3.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最主要的矛盾
4.中國人民從此肩負起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雙重革命任務
5.中國進入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 1844年 英國
主要內容
從中攫取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賃土地房屋拘留等特權
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 1844年 美國和法國
主要內容
取得更多的侵略權益
天津條約 1858年夏 俄美英法
主要內容
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
2.增開沿海沿江是10處商口岸
3.外國軍艦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通航
4.外國人可以到中國內地游歷、通商、傳教
5.清政府賠償英法兩國經費各200萬兩白銀,賠常英商損失2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主要內容
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
4.對英法兩國的賠款各增至800萬兩白銀
天津條與北京條約的共同影響
清政府開始被列強控制,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
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北京條約 1860年 俄國
至19世紀80年代 ,侵佔中國東北和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馬關條約 1895年4月 日本
主要內容
1.割遼東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2.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3.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日本輪船可以沿內河駛入以上各口岸
4.日本可以在華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中國內地免收內地稅
影響
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再一步遭受受嚴重損失
2.此後帝國主義爭相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3.迫使清政府不得不向列強進行政治大借款
4.新通商口案的開辟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內地
5.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辦廠,拓展了其對華資本輸出的途徑,嚴重阻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6.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辛丑條約 1901年9月 英美俄日法德意奧
主要內容
1.清政府向各國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2.賠償以中國的關稅和鹽稅做抵押,中國的稅收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國控制
3.在北京東交民巷設立「使館界」,屆內不許中國人居住,各地駐兵保護
4.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戰略要地
5.懲辦義和團運動中曾與列強「作對」的官吏,永遠禁止中國人民成立和參加反帝性質的各種組織
6.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響
這樣的使館界成為列強在中國都城的佔領地
清政府徹底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鎮壓人民的工具
列強可通過外交途徑加強對清政府的控制
中俄蒙協約(民國4年(1915年)6月7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外蒙古,恰克圖)
民四條約(二十一條)(民國4年(1915年)5月25日,中國與日本,簽約地點:北京)
滿洲里界約(1911年(宣統3年)12月20日,中國與俄國,簽約地點:滿洲里)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1906年(光緒32年)4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
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1905年(光緒31年)12月22日,簽約地點:北京)
辛丑條約(1901年(光緒27年)9月7日,簽約地點:北京)
廣州灣租界條約(時間:1899年(光緒25年)11月16日;簽約地點:廣州灣;中國與法國)
訂租威海衛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7月1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時間:1898年(光緒24年)6月9日;簽約地點:北京;中國與英國)
中俄旅大租地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27日,簽約地點:北京。1898年5月7日在俄國彼得堡簽訂了《續訂旅大租地條約》)
中德膠澳租界條約(1898年(光緒24年)3月6日,北京;中國與德國)
中日通商行船條約(1896年(光緒22年)7月21日,簽訂於北京)
中俄密約(1896年(光緒22年)6月3日,莫斯科)
馬關條約(1895年(光緒21年)4月17日,馬關,與日本)
中英會議藏印條款(1890年(光緒16年)3月17日,印度加爾各答;補充修訂:1893年12月5日,大吉嶺)
中英煙台條約(1876年(光緒2年)煙台;中國與英國)
中日北京專條(1874年(同治13年)10月31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同治3年)10月7日,塔爾巴哈台)
⑻ 中野控(北京)金融外包有限公司面向全國招貸款手機使用的信貸人員是真的么,
假的,這是個騙局
⑼ 1.20世紀80年代是日本汽車業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本田汽車公司也正是在此期間涌現出來的優秀的汽車公司。
1、 你認為現代企業應是技術向導,還是市場向導?
答:我認為現代企業應當堅持以市場為向導發展。正如本田公司轉變營銷觀念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堅強對顧客需求的重視程度,一改以往「以技術為核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市場第一」的原則使企業的發展走出困境,重新煥發活力。因此在當代以千變萬化的消費者需求為主導的市場情況下,企業應堅持市場向導以謀求長遠發展。
2、 本田宗一郎領導下的本田與的營銷觀念發生怎樣的變化? 他們分別代表了怎樣的營銷觀念?
答:本田公司的營銷觀念由產品觀念向市場營銷觀念轉變。改革之前的本田公司堅持技術為本,把企業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產品的角度上,忽視了現實中消費者的需求變化;而改革之後的本田公司調整了企業的道路,走上一條緊跟市場變化,把握消費者需求的新路,促進企業更好發展。
⑽ 上汽集團名下都有哪些汽車品牌
上汽自主品牌有:大通、榮威、名爵、五菱、寶駿
合資品牌有:大眾、斯柯達、別克、雪佛蘭、凱迪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