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的壞處

金融機構的壞處

發布時間:2021-09-13 17:43:00

『壹』 金融機構在大數據方面仍然存在 弊端

大數據的基礎設施和安全管理亟待加強。在大數據時代,除傳統的賬務報表外,金融機構還增加了影像、圖片、音頻等非結構化數據,傳統分析方法已不適應大數據的管理需要,軟體和硬體基礎設施建設都亟待加強。同時,金融大數據的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一旦處理不當可能遭受毀滅性損失。近年來,國內金融企業一直在數據安全方面增加投入,但業務鏈拉長、雲計算模式普及、自身系統復雜度提高等,都進一步增加了大數據的風險隱患

『貳』 融資 好處 壞處

一、直接吸收投資
直接吸收投資是指企業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的原則直接吸收國家、法人、個人投入資金的一種融資方式。
1、優點:(1)融資速度快;(2)財務風險低。
2、缺點:(1)融資成本較高;(2)宜分散公司控制權。
二、普通股融資
公司以發行普通股股票的方式融資。
1、優點:
(1)不需要償還本金;(2)沒有固定的利息負擔,財務風險低;(3)能增強公司的舉債能力,增加公司信譽;(4)沒有固定到期日;(5)融資風險小;(6)融資限制較少。
2、缺點:
(1)資金成本較高;(2)公司的控制權容易分散;(3)如果公司上市,需要履行嚴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帶來較大的信息披露成本,增加公司商業秘密的難度;(4)股票上市會增加公司被收購的風險。
三、優先股融資
以發行優先股股票的方式融資。
1、優點:(1)增強企業實力和負債的能力;
(2)沒有還本的壓力;
(3)不會分散企業的控制權。
2、缺點:
(1)股利不可以稅前扣除,稅後成本較高;
(2)固定的股利支付會給企業很大的壓力。
四、可轉換債券融資
是一種以公司債券為載體,允許持有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規定的價格轉換為發行公司或其他公司普通股的金融工具。
1、優點:
(1)利率較低;
(2)使公司取得了以高於當時股價出售普通股的可能性股價低迷,面臨兌付債券本金的壓力;
(3)融資成本高於純債券。
2、缺點:
(1)股價上漲風險;
(2)股價低迷面臨兌付債券本金的壓力;
(3)融資成本高於純債券。
五、認股權證融資
認股權證指持有者購買公司股票的一種憑證,它允許持有者按某一特定價格在規定時間內購買一定數量的公司股票。
1、優點:(1)吸引投資者;(2)降低相應債券的利率;(3)稀釋每股普通股收益。
2、缺點:(1)靈活性較少;(2)承銷費用高。
六、留存收益融資
企業將留存收益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將企業生產經營所實現的凈收益留在企業,而不作為股利分配給股東,其實質為原股東對企業追加投資。
1、優點:(1)可以避免辦理各種融資手續和節省融資費用;(2)保持公司舉債能力;(3)企業控制權不受影響。
2、缺點:(1)融資數額有限;(2)與股利政策的權衡。

『叄』 在同一金融機構購買所有金融產品有何利弊

好處是資金管理非常方便,有助於理財。

壞處是如果這家機構破產的話就糟糕了。不過不太可能(那要引起社會動盪的)。

『肆』 金融危機的危害

金融危機的危害:
在全球金融風暴中,處於風口浪尖的進出口行業受到的沖擊最直接也最嚴重。首先,危機從金融層面轉向經濟層面,直接影響出口。美國消費支出佔GDP的70%以上,2007年美國國內消費規模約10萬億美元,而同期中國消費者支出約為1萬億美元。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據測算,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出口呈現減速跡象。上半年中國繼續延續出口增長減速的趨勢。從出口金額看,上半年同比增長21.87%,比2007年同期27.55%的增長速度降低近6個百分點;從出口數量看,上半年同比增長8.44%,也明顯低於2007年同期10.11%的增長速度。除了出口數量減少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海外企業的違約率也開始上升,出口企業的外部信用環境進一步惡化。據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浙江分公司統計,前5個月收到的報損案件金額高達3034萬美元,同比增長80%;已支付賠款895萬美元,同比增長525.6%。其中,2008年理賠量比2007年同期增長525.6%,本地企業的海外壞賬率增長約為268%。
具體到行業,保險業近年來總體處於上升狀態,除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影響,保費增速降低,但仍超過10%。紡織行業等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受到的影響比較嚴重。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08年9月份,紡織品服裝出口較8月份減少近6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僅小幅增加約3億美元,9月份出口延續了8月份微幅增長的趨勢。隨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以美元計價的紡織出口接近零增長,以人民幣匯率計價的出口額持續負增長,20%的紡織企業出現虧損;汽車行業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總體表現低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從8月份的汽車銷量來看,歐洲同比銳減16%,北美降幅達15.5%,日本汽車銷量下降14.9%。而中國國內汽車銷量同比下降了5.4%,環比下降了6.0%;船舶行業也深受其害。由於金融危機,世界船舶融資的形勢也日益嚴峻,歐洲許多銀行都暫停了船舶融資業務,預訂船舶但未獲融資的比例明顯上升。一些船東被迫取消船舶訂單,如香港金輝船務取消了在大連船舶重工訂購2艘VLCC的訂單,雅典OceanautInc取消9艘7億美元散貨船訂單,韓國、印度中小船東也相繼出現了取消訂單的情況。就地區而言,東部地區由於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導,所受損失相對較嚴重。廣東有2萬至3萬家大大小小的工廠倒閉,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合俊集團旗下的兩家玩具加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就出口國家來看,中國對美國出口金額增速下降較為明顯,對歐盟和大洋洲的出口並未受到明顯影響,而對拉美和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的出口金額則出現了強勁增長態勢,上半年中國對拉美、非洲出口金額增長都在40%以上,遠遠高於對歐洲和北美的出口金額增長速度。隨著金融危機的進一步發展與擴散,中國對歐洲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對中國整體出口增長構成嚴峻挑戰。
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次級債券衍生合約的市場規模被放大至近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GDP的7倍之高。日本媒體報道這次危機將導致全球金融資產縮水27萬億美元。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撰文指出:「有一天,人們回首今日,可能會把美國當前的金融危機評為二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現已顯現,世界經濟下滑幾成定局。中國是這次危機中受損最小的發展中國家,直接損失較小,但是間接影響也不可小視。出口將減少,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作用開始消弱;投資者的信心有所動搖,投資積極性不高;銀行「惜貸」,國內流動性不足。目前,擴大內需,尤其是刺激消費已成為政府和學界統一的經濟調整口徑,但僅依靠個體經濟行為(個人與家庭消費和企業投資)促進經濟發展顯然有些「牽強附會」。實踐表明,當經濟處於衰退、或預期衰退時,(我國仍處於良性軌道上,但經濟下滑)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有效。應該說,從不久前的「反通脹」到今天的「保增長」政策突變,正在考驗著政府宏觀經濟駕馭和調控的能力。
經濟領域的劇變帶來了人心理上的改變,他們越來越失去安全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次排山倒海般到來的金融危機不啻於美國經濟領域的「9·11」。美國人開始質疑美國政府的決策能力,美國數家新聞媒體2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78%的接受調查的人認為,當前美國國家路線不對。民心的這種微妙變化,無疑將在即將白熱化的美國大選中發揮「威力」,因此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都在不遺餘力地批評現政府的決策之餘,還熱情洋溢地發布解決經濟困境的「妙招」,為的就是爭取這部分選民。
金融危機也直接沖擊到個人的生活。通貨膨脹、企業倒閉、經濟困境降低了人們的支付能力,這不僅使得還不起房貸的人增多,也大大降低了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有普通美國人抱怨,連日常開支都要一再思量、一再縮減。

『伍』 實體企業特有金融機構股份,有什麼利弊

利於為企業提供融資,為供應商提供融資,為旗下企業提供現金流

『陸』 金融危機帶來的危害

雷曼兄弟提出破產申請;美林證券以440億美元的價格被美銀收購;美國最大保險巨頭美國國際集團被迫以出讓79.9%的股權的方式向美聯儲緊急融資850億美元斷尾求生;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正在積極尋找買家……

對中國來說,這意味著什麼?

第一,受發達國家需求萎縮的影響,近年來已經脫離了需求基本面的國際原材料及大宗商品價格必然會出現拐點,走上回歸之路,呈下降趨勢。這對飽受原材料價格上漲之苦、面臨巨大通脹壓力的中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目前,中國經濟與城市化進程還在進化中,還需要多種國際資源。此時原材料價格回落,無疑對中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會有積極影響。

第二,當華爾街金融危機沖擊整個金融業時,華爾街過剩的金融服務機構與高端技術,自然也面臨了尋找買家的時候。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因為,不同於華爾街金融服務業過度膨脹,中國的金融服務業還處於幼稚階段,正需要金融服務高端技術。此時出手,不僅可以用較低成本獲得到較高的金融服務資源,而且還能改進本國的金融服務,縮短金融業與先進國家的差距。這就像巴菲特買能源公司一樣,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第三,比金融服務資源更寶貴的是金融人才資源。受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沖擊,原來供職於國際頂級機構的一大批高素質金融從業人員,現在正面臨卷鋪蓋走人尋找新工作的尷尬境地。這些人在以往不僅要價高昂,而且根本沒有門路可求。正是由於這場大風暴,才改變了金融業高端人才市場的格局。此時招賢,正可謂天賜良機。

就中國下一步發展來看,目前正需要一個合適的國際原材料價格市場環境,需要一個提升金融服務技術與人才的階段。由此觀察,華爾街的這場危機盡管對中國也造成了沖擊,但同時也提供了一個十分特殊的發展機會。而如何像2600多年前的管仲那樣,化不利為有利,把握這個機會,就看我們怎麼做了。

下面就是華爾街的情況:

9月15日,星期一,陰霾籠罩

雷曼兄弟垮台震動市場,15日一開盤,紐約股市便遭遇大規模拋售。道瓊斯指數重挫逾500點,創「9·11」恐怖襲擊以來之最。

9月16日,星期二,迷茫中的期待

美聯儲宣布維持2%的利率不變,讓期待央行降息的交易員有點兒失望。不過美聯儲可能援助AIG的消息刺激了股市反彈。16日晚,美國政府決定注資850億美元挽救AIG。

9月17日,星期三,真正的恐慌

金融股普遍受到賣盤的沉重打壓,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分別重挫14%和24%,遭遇其史上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金融板塊暴跌8.9%,三大股指均暴跌4%以上。

9月18日,星期四,壓抑過後的爆發

18日三大股指在短暫上揚後迅速回落。下午3點,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正在考慮一項長久性救市計劃的消息一經披露,壓抑已久的市場突然爆發,三大股指漲幅均超3.5%。

9月19日,星期五,今天是個好日子

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分別宣布新措施,並表示正在醞釀大規模救市計劃。暫時禁止賣空799隻金融股的禁令開始生效。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大幅飆升,漲幅均超過3.3%。

9月20日,星期六,7000億美元救市

大規模金融救市計劃的細節被披露:計劃涉及7000億美元,如果被批准,將給予美國政府在未來兩年購買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廣泛權力,同時還將把美國國債最高法定限額從現有的10.6萬億美元提高到11.3萬億美元,以便為實施救援計劃留下資金空間。

『柒』 金融危機是什麼會造成什麼壞處

金融資產、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的危機。

壞處:

1、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2、短期內,中國國內需求的增加無法彌補美國經濟對華進口需求的減少。美國經濟增長率每降1%,中國對美出口就會降5%~6%。其次,次貸危機進一步強化了美元的弱勢地位,加速了美元的貶值速度,從而降低了出口產品的優勢。

3、美國聯邦儲備局不斷降低利率、為銀行注入流動性資金與我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形成矛盾,導致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加速了美元貶值和人民幣升值的進程,從而使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優勢降低,對美出口形成挑戰。

金融風暴的特徵是人們基於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貨幣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往往伴隨著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甚至有些時候伴隨著社會動盪或國家政治層面的動盪。

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而且會逐漸波及到周圍的城市及國家。

(7)金融機構的壞處擴展閱讀

經濟危機早在簡單商品生產中就已經存在,這是同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相聯系的。在生產方式危機才變成了現實。隨著簡單商品經濟──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之間的發展,就使經濟危機的發生成為不可避免的了。

隨著社會分工的廣泛發展,商品生產,每個企業都成為社會化大生產這個復雜體系中的一個環節。它在客觀上是服務於整個社會,滿足社會需要、應受社會調節的。由於生產資料私有,生產從屬於企業的利益,生產成果都被他們所佔有。

而企業生產的唯一目的,生產的擴大或縮小,不是取決於生產和社會需要即社會地發展了的人的需要之間的關系,而是取決於利潤以及這個利潤和所使用的資本之比,即一定水平的利潤率。

『捌』 金融危機-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金融危機的好處:
1、有利於擴展海外市場
2、有利於結構調整
3、有利於凝聚人心
4、有利於文化發展
5、有利於發現新的機遇。

金融危機的壞處:
1、企業破產,工廠倒閉,經濟體受到嚴重的沖擊,社會生產出現倒退的現象。
2、工廠的倒閉伴隨著是大量工人失業,意味著大量的工人將失去飯碗,人民生活失去最基本的保障,生活困難。
3、金融各種憑證縮水,金融危機導致財富的大量縮水,民眾損失慘重。
4、錢大幅貶值,商品短缺,生活設施出現不健全的情況。
5、社會秩序混亂,政局動盪,人心恐慌。
6、貧富差距增大,社會矛盾加深。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
國際金融危機主要表現為貨幣危機,具體表現為市場流動性不足,信用緊縮,市場停滯,交易大量減少,市場恐慌性拋售,信心崩潰。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的壞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科近幾年的融資策略 瀏覽:755
兗礦集團2016經濟形勢 瀏覽:765
俊峰集團李俊 瀏覽:7
五礦信託領導 瀏覽:970
中考杠桿實驗題 瀏覽:112
融資賬戶單只股票不能超過 瀏覽:481
對金融行業服務的想法 瀏覽:121
啥是金融服務費 瀏覽:635
1996年人民幣兌換港幣匯率 瀏覽:770
理財通基金經理 瀏覽:226
通源石油股票 瀏覽:325
杠桿兩邊的螺母叫什麼 瀏覽:170
滄州哪家證券 瀏覽:546
川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888
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率 瀏覽:334
dmg影視傳媒集團 瀏覽:946
建行一千起步基金理財產品 瀏覽:914
2014年9月18日上海交易所 瀏覽:898
浙江安快金融有限公司 瀏覽:429
上工申貝集團混改 瀏覽: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