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工商聯金融服務委員會

工商聯金融服務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1-09-14 16:32:25

『壹』 農合會是干什麼的是全國工商聯的下屬機構嗎

農合會是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委員會的簡稱,屬於全國工商聯底下單位的一個委員會。其詳細介紹為: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委員會(簡稱「農合會」)是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領導下的專門服務於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官方平台。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農業產業商會(簡稱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於2005年7月經全國工商聯正式批准成立。是全國工商聯直接領導下的第一家以農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的全國性產業商會。
全國工商聯農業產業商會是中國農業領域由民營企業家自發組織的、與三農密切相關的全國性商會組織,是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商會代表中國農業產業廣大非公有制企業的共同利益,以促進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己任,集中農業產業領域有代表性的企業,共同致力於推動會員企業健康發展、推動中國農業產業化進程、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在增加農民收入、帶動農村富裕方面作出自己的貢獻。
商會以三全、傳化、新希望、韓偉、均瑤、奈倫、龍大、十三香、眾品、羅牛山、煌上煌等一大批有影響力的農業企業為代表,集中了國家級和各省市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加商會發起的91家企業代表中,有全國人大代表10人,全國政協委員5人,全國工商聯執委11人,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的13人。
商會所從事的農業產業,包括農、林、牧、漁各業,及禽、蛋、奶、菜、果、茶、花、飼料、酒業、傢具、生態農業和其它經濟作物等各個方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農民專業合作社委員會成立背景與功能
隨著農業產業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深化,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快速成為中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201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農民合作社是帶動農戶進入市場的基本主體,是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新型實體,是創新農村社會管理的有效載體」。
為服務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場這一類型的新型主體,引導家庭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健康、有序、良性發展的現實需求,農業產業商會應國家相關部委和全國工商聯的要求,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委員會。
農民專業合作社委員會(簡稱「農合會」)是以中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主體,聯系農業上下游企業,整合農業相關資源的全國性服務平台。同時,也是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和紐帶。「農合會」是廣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利益的代表。
「農合會」將為會員單位在產業規劃、運營管理、農村金融、項目申報、產需對接等方面提供權威指導和扶持。
為支持會員單位的發展,「農合會」集結了一大批有影響力的企業代表,涵蓋了農業投入品生產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深加工企業和優秀媒體等高端資源。
網址:www.nonghehui.org, 微信官方平台號:nonghehui

『貳』 中國創新大會的組織機構

主辦方:
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推進委員會 陳昌智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
成思危 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經濟學家張懷西 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喬曉陽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厲以寧 全國人大常委、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
陳錫文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吳建民 外交學院原院長、國際展覽局主席
龍永圖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孟曉蘇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執行副會長
范恆山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
孫曉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保育鈞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仇 和 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市委書記
於 丹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胡鞍鋼 中科院/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陳昌智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成思危 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許嘉璐 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蔣正華 十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厲以寧全國政協常委、北大民營經濟研究院院長
高占祥 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創推委主席
文懷沙 國學大師
喬曉陽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
陳錫文 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
陳抗甫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
孫曉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安成信 國務院原副秘書長
艾豐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經濟日報原總編
保育鈞 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中國民(私)營經濟研究會會長
沈志群 中國投資協會副會長
湯 敏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
徐紹史 國土資源部部長
宋樹友 農業部原副部長
任玉嶺 國務院參事、九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吳建民 外交學院原院長、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
李君如 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胥和平 科技部調研室主任
於 丹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李光斗 中央電視台品牌顧問、品牌戰略專家
翟鴻燊 國學應用大師、清華大學客座教授
杜祥琬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李 揚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金融研究所所長
王禮恆 航空航天部總工程師、院士
高輝清 國家信息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范恆山 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
陳東琪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李俊峰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
趙景柱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王廣正 中組部人才工作局局長
張曙光 社科院經濟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劉福垣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會會長
崔立如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院長
王緝思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
范 曾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導、文學院博導
解思忠 國資委國有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
鄭新立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樊 綱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基金會秘書長
胡鞍鋼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
郎咸平 經濟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夏 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曹遠征 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汪同三 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所所長
龍永圖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
余秋雨 上海世博會上海企業聯合館文化總策劃
趙本山 本山傳媒
宋祖英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政治部文工團
楊利偉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副主任
李開復 谷歌中國區原總裁
徐逸真 怡東集團總經理
袁隆平 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 石 深圳萬科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
楊 瀾 陽光文化基金會董事局主席
陳先楚 福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敬一丹 中央電視台《焦點訪談》節目主持人
阮次山 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時事評論員
劉東華 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社長
宋 軍 清華控股董事長
劉志雄 三諾數碼集團董事長
高宇州 香港偉來集團董事會主席
李彥宏 網路董事長
陳金城 天津德芃科技集團董事長
王中軍 華誼兄弟傳媒集團董事長
寧高寧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 雲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劉永好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趙 明 山西普大煤業集團董事長
王健林 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趙 琛 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副會長
趙建坤 上海金研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南鵬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尹明善 力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 陽 瘋狂英語創始人
李書福 吉利汽車董事長
陳京雄 域暉辦公傢具總經理
魏 新 北大方正集團董事長
陳志列 研祥集團董事長
馮 軍 華旗資訊集團總裁
林偉賢 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
馬雲昆 昆明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董事長
楊茂明 蘇州市華得豐物流總經理
張朝陽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唐駿 新華都集團總裁兼CEO
俞敏洪 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

『叄』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的上海市工商聯(上海市總商會)十三屆會領導

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 上海市總商會 姓 名 職 務 工作單位 姓 名 職 務 工作單位 王志雄 主 席 上海市工商聯 王志雄 會 長 上海市總商會 趙福禧 黨組書記
常務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趙福禧 第一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高開雲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高開雲 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徐惠明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聯 徐惠明 副會長 上海市總商會 傅新華 副主席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蘇霖 副會長 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陳學軍 副主席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丁佐宏 副會長 月星集團有限公司 馬 弘 副主席 上海市金融辦公室原副主任 周桐宇 副會長 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吉曉輝 副主席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王振華 副會長 新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沃偉東 副主席 上海匯銀(集團)有限公司 關國光 副會長 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 王均金 副主席 上海均瑤(集團)有限公司 劉正東 副會長 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 張文榮 副主席 上海亞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張潤斌 副會長 上海致盛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錢建蓉 副主席 中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邵永飛 副會長 上海江東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沈 雯 副主席 上海紫江(集團)有限公司 樊 芸 副會長 上海富申評估咨詢集團 嚴健軍 副主席 上海致達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車建興 副會長 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周成建 副主席 上海美斯特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 周華瑞 副會長 第一鋼市市場股份有限公司 丁勁松 副主席 上海海泰鋼管(集團)有限公司 周和平 副會長 上海和平企業(集團)有限公司 湯 亮 副主席 上海奧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邵東明 副會長 上海東鼎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姚祖輝 副主席 香港萬順昌集團有限公司 林凱文 副會長 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 何猷龍 副主席 新濠國際有限公司 王志標 副會長 上海博海餐飲有限公司 王建平 副主席 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南存飛 副會長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常兆華 副主席 微創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倪開祿 副會長 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德安 副主席 上海永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陳偉峰 副會長 上海瀛通(集團)有限公司 楊 茜 秘書長 上海市工商聯 池學聰 副會長 上海熊貓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白曉江 副會長 中國中福實業集團 楊 茜 秘書長 上海市總商會

『肆』 成都工商聯是干什麼的啊,是不是收錢的組織啊

成都市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是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的地方組織,是成都市工商業界組織的人民團體和民間商會。加入工商聯是需要繳納一定的費用的。

加入工商聯繳納會員費用成為會員單位會享受工商聯組織的活動和各界資源對接。

全市工商聯現有會員6.2萬余名,其中非公有制經濟會員佔90%以上;有區(市)縣工商聯(商會)22個,市工商聯直屬商會121個;有鄉鎮、街道分會(商會)等各類基層組織355個。

主要職能:

1、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社會經濟重大決策的協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做好工商界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薦工作;對有關法律、法規、政策的制訂提出意見和建議並協助貫徹執行;

2、發揚自我教育的優良傳統,宣傳、貫徹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提倡愛國、敬業、守法,提高會員素質,培養積極分子隊伍;

3、代表並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意見、要求和建議;

4、引導會員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投身先富幫後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光彩事業,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5、為會員提供信息和科技、管理、法律、會計、審計、融資、咨詢等服務;

6、開展工商專業培訓,幫助會員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改進財務、納稅等工作;

7、組織會員舉辦和參加各種對內對外展銷會、交易會,組織會員出國、出境考察訪問,幫助會員開拓國內、國際市場;

8、增進與台灣、香港特區及澳門地區和世界各國工商社團,及國內外經濟界人士的聯系和友誼,促進經濟、技術和貿易合作的發展,協助引進資金、技術、人才;

9、為會員提供必要的證明、協調關系,為會員和民營企業調解經濟糾紛;

10、 承辦政府和有關部門委託事項。

(4)工商聯金融服務委員會擴展閱讀:

全國工商聯直屬會員入會辦法:

一、入會條件

除承認本會章程,符合章程規定的會員條件外,全國工商聯直屬會員還須符合下列條件:

企業會員入會條件

1、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凈資產)為一億元人民幣以上;

2、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3、在同行業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和知名度;

4、熱心社會公益事業;

5、民營高科技企業、服務中介企業或機構入會,上述條件可適當放寬。

團體會員入會條件

在同行業有一定影響和代表性的工商團體及有關社團。

個人會員入會條件

1、與本會工作有聯系、業務水平較高、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的經濟工作者、經濟理論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及其他有關人士;

2、港澳台僑工商界知名人士。

二、申請入會須提交的資料

企業須提交的資料

1、企業入會申請表,在「申請單位」處加蓋單位公章;

2、企業情況介紹材料;

3、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4、企業上一年度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或資產評估報告;

5、企業上一年度納稅情況,須加蓋當地稅務部門公章;

6、企業代表人情況介紹和三張兩寸免冠照片。

團體須提交的資料

1、團體入會申請表,在「申請單位」處加蓋單位公章;

2、社團情況介紹材料;

3、社團注冊登記復印件;

4、社團法人機構代碼證復印件;

5、社團法人代表情況介紹和三張兩寸免冠照片。

個人須提交的資料

1、個人會員入會申請表;

2、個人身份證復印件;

3、個人情況介紹和三張兩寸免冠照片。

入會程序

1、申請者按本辦法第二條提交有關資料;

2、會員處對申請者所提交的資料進行初審;

3、對初審合格者進行考察並提出考察意見;

4、會員部報會領導批准,在入會申請表和會員證上加蓋全國工商聯公章;

5、發送批准入會通知和會員證。

『伍』 如何發揮基層工商聯作用的體會和思考

工商聯作為黨委政府聯系非公經濟的橋梁和紐帶、政府管理非公經濟的助手,以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為主要任務。新世紀新階段,黨中央明確提出工商聯要充分發揮「五個作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提出工作重心下移,把加強縣級工商聯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支持縣級工商聯開展工作,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服務。
近年來,建德市工商聯在市委高度重視和市委統戰部、上級工商聯正確指導下,積極面對新形勢,主動迎接新挑戰,進一步准確定位、明確職責、理清思路、找准重點、創新方法,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為抓手,不斷完善服務網路,擴大服務隊伍,拓寬服務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通過多年的努力,市工商聯及各基層分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非公經濟人士認同與歡迎,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各界人士理解與支持,得到各級黨委政府重視與肯定。
一、建德市工商聯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的基本做法和體會。
(一)積極組織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參政議政,發揮好非公經濟人士參與政治和社會事務的主渠道作用。一是高度重視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至2008年12月,全市非公經濟人士擔任本市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聯執委以上職務132人(次),擔任杭州市各類職務19人。二是積極引導會員中的代表委員參政議政。2002-2009年,市工商聯及會員中的代表委員共向「兩會」提交集體提案15篇,個人提案186篇,議案208篇,其中被列為重點提(議)案13篇,被評為優秀提(議)案10篇。三是深入企業調研,充分聽取非公經濟人士的意見和建議,2007-2009年,市工商聯向市委、市政協提交關於我市家紡、低壓電器產業發展及加強招商引資、人才強市等調研24篇,被市委市政協採用16篇,被上級工商聯採用8篇,領導重點批示6篇。
在發揮非公人士參與政治和社會事務的主渠道作用方面,市工商聯一抓隊伍二抓培訓,重視提高非公經濟人士的參政意識和議政能力。一方面,市工商聯機關和各基層分會秘書長作為參政議政骨幹隊伍,通過培訓提高撰寫調研的能力,為我市非公經濟發展代言。另一方面,市工商聯將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相關情況納入對各基層分會的年度考核,由基層分會加強聯系和督促,各分會每年至少向市工商聯提交一篇集體調研。
(二)積極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發揮好在非公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積極推薦杭州市「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8名,並向市委爭取評選出建德市首屆(2006-2007年)「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10名,由市委市政府大會表彰。二是積極配合市委統戰部開展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綜合評價工作,至今已對31名非公人士開展了綜合評價。綜合評價已經成為非公經濟人士進入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並將越來越規范。根據省委統戰部對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管理的要求,建立起非公經濟人士資料庫,並逐步豐富完善相關數據信息。三是倡導非公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熱心公益。近五年來,組織全市會員企業參與全市「春風行動」,籌集經費近800萬元,開展扶貧幫困、捐資助學、支援家鄉建設等其他公益活動近4000萬元連續三年組織100餘家非公企業參與「雙百聯結」活動,支持新農村建設近1000萬元;在去年512四川地震災害發生後,倡議全市非公企業募捐資金物資4000餘萬元。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後,倡議全市非公企業鼓干勁、保增長,顧大局、保就業。四是創辦《民營經濟導刊》,加強與非公企業的聯系,加大宣傳力度。《導刊》自2009年2月創刊以來,每月一期,至今已出版7期,隨《今日建德》發送,發行面廣,內容包括產業政策宣傳、深度報導、經濟動態、商會訊息、企業家訪談等,成為很好的溝通平台和宣傳陣地。
在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方面,主要是健全了領導談心和聯系制度。每年春節前,市委主要領導召開與非公經濟人士交心談心會,充分聽取意見和建議。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分別聯系我市的重點企業和重大工業項目,關心企業發展,幫助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對企業的教育引導,主要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對「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支持新農村建設先進」等予以大會表彰等方式,激勵帶動廣大非公經濟人士向榜樣看齊。把多方面多層次關心企業家作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如關心企業家身體健康,每年由各基層分會組織企業家赴浙一、空療等大醫院體檢,確保企業家身心健康。
(三)多層面為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服務,發揮好政府管理非公經濟的助手作用。一是舉辦「創業創新與人才戰略」、「創新、轉型、升級」等非公經濟論壇,邀請專家教授專題講座,幫助企業理清發展思路,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二是組織學習考察,提升企業家素質。2006-2009年,市工商聯共組織400餘名企業家赴中央黨校、北戴河全國人大培訓中心、深圳珠海、清華大學培訓,與中科院、著名企業實現項目對接、產業對接。三是積極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向企業宣傳政府風險基金使用辦法,建立大洋鎮商會「企業互助金」,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四是全力推動「總部經濟」,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能容納約30餘家企業辦公中心的商會大廈在緊張籌備中。
在當好政府管理經濟的助手方面,主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圍繞發展服務,一切從服務大局、服務發展出發,從政策呼籲、幫助融資、引進人才等方面著手,凡是有利於企業發展的,積極幫助做好相關工作。二是抓好隊伍的總體素質提升。企業家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取。市工商聯通過幾年努力,把組織企業家外出培訓辦成了一個品牌,深受廣大企業家歡迎。培訓期間,不僅有精彩的企業管理、創新發展等相關授課內容,還安排企業考察、項目對接等內容。
(四)重視基層商會、異地商會、行業商會建設,發揮好在協會商會改革中的積極作用。一是重視基層商會的組建和換屆工作,配強班子,增強活力。至2009年6月,建德市已吸收工商聯(商會)會員1273家(人),成立鄉鎮(街道)分會15家,佔全市16個鄉鎮(街道)總數的93.8%。各基層商會在市工商聯指導下積極開展培訓、體檢、考察等活動。二是根據形勢發展,於2008年12月成立異地商會(義烏商會)1家,吸收在建德創業發展的義烏籍企業家和經濟人士40餘人,成為建德與義烏經濟互通的新平台。三是於2009年5月成立行業商會(杭州五金旋具商會)1家,全市60餘家五金工具企業加入,相約加強行業自律及發展互助,爭取把建德打造成全國最大的五金旋具基地。
基層商會、異地商會和行業商會建設是工商聯的組織基礎,是工商聯加強與廣大會員聯系的紐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立異地商會和行業商會,是市工商聯在新世紀新階段,應對新形勢的創新之舉,對於更好地招商、安商、富商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五)引導企業和諧用工,發揮好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協調作用。一是每年從非公企業中評選出「優秀會員企業」予以表彰,把企業為95%以上職工交納「五險」、關愛員工不欠薪、無安全事故、遵紀守法等要求作為評選的必備條件。二是與市總工會協商推薦杭州市「雙愛雙評」企業,由杭州市委對關愛員工的企業家及熱愛企業員工進行表彰,今年也在建德范圍內開展「雙愛雙評」評選活動。三是在非公企業中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評選活動,倡導非公企業實行和諧文化,辦好廠報、唱響廠歌、組織旅遊、舉辦晚會,豐富員工文化生活。
(六)主動加強與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的溝通,把基層商會建成發揮橋梁紐帶助手作用的重要平台。市工商聯在基層商會班子組建、商會活動經費配套等方面,主動加強與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的溝通,爭取人力、物力支持。全市15家分會,由鄉鎮(街道)黨委書記擔任名譽會長的有12名,佔80%,由鎮長擔任名譽會長的有3名,佔20%;由分管工業的副鎮長擔任秘書長的有5名,佔33.3%;由調研員、老領導擔任秘書長的有2名,佔13.3%,由發展辦(工業辦)主任、幹部擔任秘書長的有8名,佔53.3%。會費配套情況以2007年為例,15個分會自籌會費共計89.2萬元,鄉鎮(街道)政府配套共計82.2萬元,配套比例達到92.2%。
鄉鎮(街道)商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助手作用,成為當地黨委政府與企業溝通的重要平台。2007-2008年,全市鄉鎮(街道)黨委政府舉辦通報會、座談會、聯誼會、團拜會65次,向企業通報經濟形勢,傾聽會員企業意見,溝通政企感情,參加會員達2600人次。鄉鎮(街道)分會還充分發揮會員企業優勢,協助當地政府開展捐資助學、「春風行動」等公益活動以及招商引資工作, 2007-2008年,協助政府引資共計9.8億元,為經濟發展注入活力。
二、建德市工商聯在發揮作用方面還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非公經濟人士參政議政能力尚待提高。隨著形勢發展,非公經濟人士參政意識逐步增強,但主要表現在希望有一定的政治安排或獲得政治榮譽,平時對政治生活參與度不夠高,參政議政能力不夠強。目前,我市的議政渠道是暢通的,但在調研課題的落實還有一些難度。
(二)非公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還需加強。一直以來,對非公經濟人士存在著「重發揮作用、輕教育引導」現象,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思想政治工作重視不夠,而且對他們的思想動態掌握不夠及時。在教育引導方面,除了關心愛護和激勵表彰,還缺乏其他有效的手段和靈活的方法。
(三)當好政府助手亟需政策和資金支持。作為政府管理非公經濟的助手,工商聯發揮作用的主要手段是服務,以服務代管理。由於支持非公經濟發展的相關扶持獎勵政策和補助資金都集中在有關職能部門,工商聯在管理非公經濟方面很難有大的作為,也缺乏有效的機制。
(四)行業協會管理職能沒有明顯進展。按照上級相關精神,經濟類的行業協會應由工商聯為主管部門,去年,市政府下發文件要求行業協會與相關管理部門「三脫鉤」,但至今為止,行業協會的管理職能移交問題沒有明顯進展。
(五)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缺乏協調機制。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牽涉到企業主與職工雙方面的關系,需要勞動部門、總工會、工商聯共同協商。目前企業與職工出現不和諧勞動關系,往往作為個例,由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尚未建立三方參與的協調機制。
(六)工商聯基層分會開展工作不夠平衡。在新安江、梅城、乾潭、壽昌、下涯等鄉鎮(街道),商會工作開展較好,作用發揮明顯。也有部分鄉鎮分會,由於建立時間較短,氛圍尚未形成,商會班子工作積極性不高,當地黨委政府不夠重視等原因,工作開展相對滯後。
三、新形勢下充分發揮基層工商聯作用的思考和建議。
(一)充分認識發揮基層工商聯作用的重要意義。全哲洙在全國工商聯十屆二次執委會上講話指出:要重點推進縣級工商聯組織建設。縣級工商聯是工商聯組織的基石。要落實好今年下半年召開的全國工商聯組織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中央統戰部辦公廳轉發的《全國工商聯關於加強縣級工商聯組織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切實加強和改進縣級工商聯組織建設。
基層工商聯作為聯系非公經濟最直接最緊密的基層組織,只有充分發揮作用,才能更好地實現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三性」相統一,才能更好地做到「兩個促進」: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非公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才能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服務。
(二)工商聯工作要引起黨委政府進一步重視。工商聯是黨聯系非公經濟的橋梁和紐帶,是政府管理非公經濟的助手,工商聯的職能和作用是其他經濟部門無法替代的。要把工商聯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議事日程,充分聽取工商聯關於非公經濟發展的情況匯報,支持工商聯開展各項工作,對於涉及非公經濟發展的領域,工商聯能夠承擔相關職能的,要予以充分信任和授權,需要多部門協調處理的,要吸收工商聯參加。要進一步重視鄉鎮(街道)基層分會建設,當地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積極支持並充分運用這個平台,把基層商會人才配強、辦公配齊、經費配足,保證工作的正常開展,更好地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三)要進一步發揮非公經濟人士的參政議政職能。浙江是非公經濟發育較早、較為完善的省份,非公經濟在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彰顯,其政治地位也要相應提升。要更加重視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給予一定的政治地位,符合條件的工商聯主席要進人大或政協班子,以便更好地發揮作用。工商聯要發揮非公經濟參於政治和社會事務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提高非公經濟人士參政議政的意識和能力。要通過參政議政,進一步改善非公經濟的發展環境,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進一步提高非公經濟人士的綜合素質,促進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四)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推進科學發展。非公經濟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與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相結合。要重在引導企業樹立先進的發展理念,摒棄落後的生產方式,加快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走科技、環保、節能、科學發展之路,實現可持續發展。面對全球經濟危機帶來的影響,引導企業樹立信心、順時應勢、迎難而上,善於發現機遇、敏銳捕捉商機、切實用好機遇,牢牢把握發展的主動權。要加強企業管理,重視員工隊伍建設,保就業保穩定,支持公益事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五)發揮工商聯助手作用需要政府進一步支持。工商聯的助手作用,主要體現在服務企業,以服務贏得非公企業的尊重、理解與支持。而助手作用要進一步發揮,則需要政府進一步支持,尤其是在工商聯有能力做好的領域內,如組織企業培訓考察、非公企業參展等,要給予政策支持或專項經費。
(六)行業協會、商會要加快改革步伐。行業商會是工商聯組織的延伸和工作的拓展。目前,國務院已授權全國工商聯作為全國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國家民政部已下發《國務院授權全國工商聯作為全國性社會團體業務主管單位有關問題的通知》。地方政府應積極貫徹這一精神,盡快出台相關政策,實現行業協會真正意義上的「三脫鉤」,改變當前行業協會「機關化」傾向。由工商聯作為經濟類行業協會、商會的主管部門。相同性質的行業協會、商會要盡量精簡統一,能並則並,能減則減,以減輕非公企業負擔。
(七)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要建立多方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勞動部門、總工會與工商聯代表政府、職工、企業三方共同協商解決,要在黨委政府牽頭下,建立起三方共同參與的正式協商機制,拓展協調勞動關系的服務空間,維護好企業職工與非公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發展社會和諧。
(八)工商聯要切實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作風,是工商聯在新世紀新階段充分發揮作用的有力保證。要按照中共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第一副主席全哲洙所提出的「懂全局、議大事、管本行」的要求,不斷提高工商聯服務科學發展、實現自身科學發展的能力。要進一步加強思想建設和理論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世界眼光,增強大局意識,加強戰略思維,開闊發展思路,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推進各項工作。要進一步提高參政能力和工作能力,及時向黨委政府提出有質量的建議,反映非公經濟的發展訴求和思想動態,提高服務經濟的能力,在經濟形勢把握、產業政策運用、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管理提升等方面,為企業提供服務。要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和機關建設,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創新工作機制,加強工作指導,健全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強上下聯動,內外互通,努力做好各項本職工作,促進「兩個健康」發展。

『陸』 如何做好工商聯經濟工作

服務經濟發展大局是工商聯工作立身之本。近年來,蓮湖區工商聯堅持以「服務立會「為宗旨,以思路創新為先導,以服務經濟工作為著眼點,緊緊圍繞全區黨政工作中心和民營企業的發展需求」兩個中心,不斷強化服務經濟意識,創新服務經濟手段,集聚工作力量,發揮職能優勢,把工商聯經濟服務工作融入始終到全區經濟工作大局中,全力為會員企業服務、為非公經濟發展服務、為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為和諧社會建設服務,有力地推動了全區非公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健康發展。截止目前,全區新增非公有制經濟組織13289家,新增從業人員43292人,新增投資15391萬元;累計非公有制企業達到20792家,從業人員達103345人,投入資金105979萬元,非公經濟為地方財政提供稅收4億7千多萬,已經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有制經濟對實現「實力蓮湖、和諧蓮湖」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的做法和體會是:

一、深入調研、明確定位,找准工商聯服務經濟的著力點

工商聯經濟工作領域具有廣泛性、工作性質具有前沿性、工作內容具有不確定性。面對工作實踐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堅持不斷加強政策和新知識的學習,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思考工商聯經濟工作的特點和優勢,積極探索工商聯服務經濟的結合點、著力點和突破點,全力做好服務。

一是深入學習調研,全面了解政府和企業在發展經濟方面的需求,有針對性做好服務。了解政府和企業在發展經濟方面的需求,找准工作的著力點是做好工商聯經濟服務的前提。工作中,我們一方面堅持認真學習解讀每年的市區政府工作報告,從工作報告和領導重要講話中了解全區大的發展思路和要求,思考政府從公共利益出發需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堅持工商聯領導班子成員聯系走訪企業制度,每年選擇10個有代表性的重點非公企業,從產業方向、經營狀況、稅費情況、發展環境、社會貢獻以及存在問題等進行全面的調查研究,從調研走訪中進一步理清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企業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服務。目前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已從外部環境轉向了企業內部自身,企業希望我們能在項目、資金、管理、銷售、人才等方面為其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面對普遍性需求,我們重點從完善政策環境方面去協調,2003年參與了區委區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的制定,20多條建議被採納。2008年在區政協十二屆二次全會上工商聯作了題為《加快非公經濟發展實現蓮湖發展新突破》的大會上發言,就加強非公企業的產業引導、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提出了建議,引起了區委區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面對個案需求,我們堅持了解事實、弄清緣由、分清是非、積極協調,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幾年來共為會員企業協調解決土地使用、稅收、辦證、收費、用水、用電、資產評估、產品鑒定、質量認證等各個方面的實際問題120多件,受到了企業的好評。2009年作為第二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單位之一,深入開展學習科學發展觀實踐活動,先後深入各街道、百姓廚房等非公企業進行調研走訪,對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中的一些問題進行協調指導,引導非公企業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不斷加強黨組織建設,以黨建工作推動企業發展。並針對非公企業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6條,形成調研文章2篇,被收入《蓮湖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
活動優秀調研文集》。

二是明確定位,找准工商聯服務經濟的著力點。橋梁、紐帶和助手錶明了工商聯在經濟服務中的地位和角色。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橋梁、紐帶和助手的職能定位,把服務企業、服務非公經濟發展、服務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社會作為工商聯服務經濟的重要內容,把政府要求、企業和社會需求的結合點作為工作的著力點,堅持用情系紐帶,用心搭橋梁,圍繞政府要求、企業和社會需求精心策劃組織主題教育活動,為政府、企業和社會搭建起了一個和諧互動的平台,通過多方互動,推進了各自的發展,實現了共贏。

二、加強聯系、搭建平台,形成工商聯服務經濟的有效機制

工商聯具有聯系廣泛的資源優勢。工作中,我們注重加強對內對外聯系,用真誠的服務、踏實的工作和多種形式聯誼,爭取方方面面的支持,搭建服務平台,形成了工商聯服務經濟的有效機制。

一是圍繞中心開展工作,爭取各級領導的重視。有為才能有位。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和經濟發展大局開展活動,做好服務。建立了區委常委與工商聯會長聯系制度,督促工商聯(副)會長們與領導加強溝通和聯系,主動向區委、政府匯報工作。發揮西大街商會的作用,協助政府舉辦「西大街全國著名商業街高峰論壇」,推動了西大街商貿旅遊產業的發展;聯合北院門商會組織商家參與回坊「創衛百日整治行動」,促使回坊歷史街區的整體環境衛生有了明顯提升,受到了評審組專家的好評;引導會員企業關注蓮湖重點工程,組織企業家慰問大興路一線職工等等,提升了工商聯的地位,擴大了工商聯的影響力,也贏得了區領導對工商聯工作的重視。

二是主動配合政府部門工作,爭取他們工作上的支持。工商聯要做好經濟服務工作離不開政府各職能部門的支持。工作中我們堅持與工商、稅務、勞動等政府職能部門加強聯系,平日里,凡是政府職能部門需要工商聯配合做的工作,我們從不講條件,認真完成,我們良好的工作作風贏得了政府各部門對我們工作的全力支持,現在凡是政府部門在出台涉及非公經濟、中小企業等方面的文件時,都要徵求工商聯的意見。在工商聯換屆中,我們安排相關職能部門的領導作為工商聯執委委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非公企業發展中的問題。與區工商局、辦證辦照中心成為定點對口聯系單位,並堅持定期聯合走訪企業,了解情況,傾聽企業心聲;區外經局經常為我們提供各類經貿活動信息,為我們組織企業參與經貿活動牽線搭橋,區動局、人才交流中心主動為我們會員企業提供人才和勞動關系協調服務。目前區工商聯已與區勞動、外經、工商、稅務、司法等十多個部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和工作聯系制度,搭建起了工商聯服務經濟的重要平台。另外,主動加強與上級部門的聯系和溝通,專程拜訪了全國工商聯會員部部長,多次向省市工商聯領導匯報工作,請省市聯領導來蓮湖指導工作,協助省工商聯和總商會在美華酒店成功舉辦了「陝西省工商聯總商會慶祝建國六十周年暨中秋座談會」。

三是健全基層商會組織,夯實服務基石。建立健全基層商會是工商聯開展活動,壯大會員隊伍,服務經濟的基礎。2004年我們在街道、開發區設立了10個工商聯小組;2005年,圍繞西天街商業街區發展,積極組建成立了「西安西大街商會」,為西大街成為中國著名商業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2006年成立了「北院門回族風情街商會」,2007年重點圍繞特色街區和七大經濟板塊建設,成立了「工商聯北院門街道分會」、2008年開始籌備成立了《區工商聯青年路街道糖坊街商會》、《區工商聯青年路地區酒店業協會》,2009年成立了《區工商聯北關街道分會》;增補了區工商聯3名副主席、5名常委、5名執委,發展了48家會員企業和30名個體工商戶會員;出台了《區工商聯會員會費收繳管理辦法》,健全了商會管理制度;製作了紀錄片《民族企業家心系災區》和《蓮湖區工商聯榆林項目推介會》、《蓮湖區工商聯企業家江蘇行》光碟片,編輯印刷了《蓮湖區工商聯2009年工作台歷》2500冊,在省市區刊登工作信息28條;完善了會員電子信息庫,並及時為會員送上生日蛋糕卡和祝福簡訊,在2009年6月召開的全省工商聯組織工作會上,區工商聯和北院門街道基層分會、北院門回坊文化風情街商會受到了表彰,在11月舉辦的全市工商聯組織建設工作會上北院門街道分會作了交流發言。

四是加強對外聯系,搭建信息交流服務平台。工作中,我們充分利用工商聯系統的網路資源,加強與外省市區工商聯、企業駐陝機構和國外工商社團駐陝機構的聯系,以真心學習、真誠交往、互惠共贏為原則,先後與美國亞洲商會、海外博士專家創業聯合會、台北西門町徒步區促進會、省五金機電商會、江蘇興化市212商聯等20多家社團組織建立了交往聯系,組織企業家到溫州、上海、台灣等地考察交流,邀請美國亞洲商會、馬來西亞企業家來蓮湖考察,利用海外博士專家創業聯合會網站,邀請榆林商會駐地15家會員企業和10個異地商會企業代表參加了「2009年蓮湖區投資環境暨項目推薦會」和「2009中國·西安西大街高峰論壇暨蓮湖區招商項目推介會」。廣泛聯誼加強與駐陝異地商會的聯系,2009年舉辦了「蓮湖區工商聯答謝駐陝異地商會秘書長聯系會」;邀請江蘇商會會長企業來蓮湖參觀考察大興新區,與區領導進行了乒乓球比賽;宣傳蓮湖投資環境,推介蓮湖重點項目。

三、創新手段、履行職能,促使工商聯服務經濟落實處見實效

在服務方法上,我們不斷創新手段,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講座、主題教育表彰等系列活動,履行橋梁紐帶和助手職能,為企業、政府、社會搭建互動交流平台,使工商聯服務經濟工作落到了實處,推動了政府、企業和社會的和諧互動、發展共贏。

一是以經貿活動為載體,搭建企業交流合作平台。近年來,藉助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經貿活動,為企業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2004年,組織會員企業參加了「香港貿易發展局服務推廣座談會」,2005年參加了「全國大中城市民營企業(西安)合作交流會」,「中國東西部合作與投資貿易洽談會」,2007年參加發馬來西亞清真食品推介會,2008年參加了「中南亞企業家洽談會」,組織會員企業赴台灣開展經貿交流活動,與台灣中衛中心等簽訂了友好商會備忘錄。2009年3月組織會員企業參加了「西安民營企業上海項目推介會」,9月組織「蓮湖區政府民營企業
代表團」37人赴榆林參加了「西安市民營企業榆林項目推介會」,與榆陽區總商會締結為友好商會,11月組織28位會員企業家赴江蘇學習考察交流,與南通市崇川區2T_商聯和興化市工商聯進行了交流座談,簽訂了友好商會協議。通過各種聯誼活動,增遺交流與合作,搭建起了又一新的服務平台。近年來先後組織會員企業600多人(次)參加全國省市舉辦的各種經濟合作、經貿洽談、產品推介、項目交流、展覽展示和經濟考察等活動30多場次,為企業進一步開拓國內外市場,尋找更大的發展空間提供商機。

二是以教育培訓活動為栽體,搭建信息服務平台。開展教育培訓活動是我們開展服務企業的基本方法。2008年以「化解危機、迎接挑戰」為主題,開展專題培訓學習;舉辦了以『『突破經濟危機、幫助企業實現持續盈利」為主題的專題培訓;組織80多名會員企業家及管理階層人員,參加了「北京大學助企工程」啟動儀式,聽取了北京大學韓慶祥教授關於《顛覆傳統營銷一企業營銷戰略》專題講座;圍繞「壯大非公有制經濟」和「科學發展』』主題召開了兩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並向全區民營企業發出倡議,倡導全區中小企業在應對金融危機時「抱團取暖、共渡危機,堅定信心、聯手發展」;近年來,戩們先後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對會員企業家及其管理人員,舉辦了形式靈活、內容具針對性的教育培訓班11期,舉辦
專題輔導、情況通報、對話溝通、信息發布等20多次,為會員企業提供了有價值的政策信息服務。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了會員的理論素質,拓寬了會員的視野,加強了會員間的交流,激發了會員企業參與蓮湖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熱情。

三是以銀企聯誼活動為載體,搭建企業融資發展平台。融資難是我區會員企業發展的瓶頸。針對這一瓶頸,2003年9月我們就提出「多渠道融資,多形式引導」,建立起了銀企聯系制度,每年都要組織一到兩次銀企座談會或銀企聯誼會。在2007年9月召開的「銀企座談會」上,18家銀行與32家企業就企業融資問題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工商聯副會長——宏府集團董事長楊喜慶與「中信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上海浦發銀行大慶路支行為凱麗斯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貸款300萬元。在2008年5月召開的銀企沙龍活動中,民生銀行西大街支行與40家企業就企業融資問題進行了溝通並達成了合作意向,在2009年5月召開的銀企沙龍活動中工行北大街支行與桃園開發區,50家企業就企業融資問題進行了交流,為下一步的合作奠定了基礎,幾年來共為會員企業牽線解決貸款2300萬元,推動了非公企業的發展。

四是以主題表彰活動為載體,搭建非公經濟健康發展、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健康成長的平台。近年來,我們按照全國、省、市聯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先後在非公企業中組織開展了「爭創最佳企業,實現雙『25』競賽」、「關愛員工,實現雙贏」、「加強企業誠信,建設誠信蓮湖」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明星企業」「十佳民營企業」評選表彰活動等,涌現出了一批誠實守信、發展良好的優秀民營企業和一批優秀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2009年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為主題,引導企業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會員企業百姓廚房董事長王偉、陝西永安房地產董事長廖永明榮獲了西安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的榮譽稱號;「天朗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被評為我區2009年度優秀民營企業(年底表彰);20多家會員企業分別獲得了本年度「誠信納稅先進單位」,「促就業先進單位」「誠信企業」等。以「投身光彩事業」為主題,引導會員扶貧濟困;北院門商會在汶川地震一年後,再次號召會員為略陽白水江鎮災後重建奉獻愛心,組織20多名商會穆斯林企業代表為青木川鎮送去2萬元愛心款,幫助3戶受災群眾完成災後重建,為略陽白水江鎮少數民族群眾送上了14萬元愛心捐款,援建了略陽白水江鎮少數民族文化站,受到災
區群眾的贊揚和真誠的感謝。以提升會員企業形象為主題,不斷加大非公企業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宣傳力度;我們除了定期在蓮湖區人民政府網上為27家會員企業進行宣傳外,2009年初徵集企業家風采資料,積極選送《直掛雲帆濟滄海》等5篇反映我區企業家創業奮斗歷程的稿件被收錄在西安市民營企業家風采錄一《百舸爭流》一書;在會員企業中廣泛開展會員企業文化建設主題徵文活動,在《陝西新工商》、《民營天地》等雜志刊登反映會員企業家風采和企業發展報道9篇;組織西安星火房地產開發公司、前進集團等四家優秀會員企業家參加西安電視台《非常訪談》節目的錄制,並在西安電視台3套播出。

五是以參政議政活動為載體,搭建企業與政府溝通的平台。參政議政是黨賦予工商聯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能,工作中我們注重發揮這一職能為經濟服務。先後推薦非公經濟代表人士125入擔任市區兩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每年借兩會之機,工商聯都要專門組織會員代表、委員與政府領導座談、溝通聯誼。隆重召開蓮湖區紀念改革開放30年暨迎新年企業家聯誼會使廣大企業家和區委區政府及省市聯領導近距離溝通交流;組織會員企業就我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及重點問題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幾年來共撰寫符合實際,有建設性的提案議案200多件,形成了《蓮湖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趨勢和存在問題的調查報告》、《關於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行業商會的調研》、《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關於蓮湖區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對策的調研報告》、《蓮湖非公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的調研報告》、《依託資源優勢,引導民族經濟走特色發展之路》等調研文章20餘篇,完成了《蓮湖民營企業服務中心項目建議書》,代區委區政府草擬了《蓮湖區非公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提綱。

回顧過去工作,我們的主要體會是:

第一,創新思路,找准工作著力點是做好工商聯經濟服務的前提。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給各地工商聯帶來了新的發展的機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戰。我們只有認真學習新政策新知識,及時掌握、分析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准確把握時代的脈搏,創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的著力點,才能增強工商聯經濟服務工作的時效性、前瞻性和創新性,全面開創工商聯經濟服務工作新
局面。

第二,創新機制,形成工作網路是做好工商聯經濟服務的重要保障。工商聯有職無權,不可能直接參與土地審批、公證、仲裁、融資、立項等方面工作,要履行好經濟服務職能,必須贏得黨委的重視,政府部門的支持,社會各界的配合,利用「統戰性、經濟性、民間性」的特點,創新機制,形成有效的服務網路,延伸工商聯的工作手臂,這樣才能更好地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服務。

第三,創新手段,以活動為載體是做好工商聯經濟服務的有效途徑。工商聯經濟工作有其內在的規律,要善於總結經驗,但不能按老經驗處理新問題。工商聯職能的履行、作用的發揮都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載體,因此要不斷地創新手段,創新載體,精心策劃好第一項活動。這樣工作才會有聲有色,充滿活力,形成特色,增強凝聚力。

第四,創新隊伍,培養一支優秀幹部隊伍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隊伍是做好經濟服務的基礎。工商聯工作看似簡單,實際復雜,對幹部素質要求很高,需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服務大局、服務會員、調查研究、組織協調等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培養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熱愛工商聯工作的幹部隊伍,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導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健康成長,才能使工商聯經濟服務的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柒』 省直機關是什麼意思

省直機關是指經省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設立的各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要分為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民主黨派、群眾團體、檢察院、法院等幾類。

黨委:黨委辦公廳、紀檢委、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政法委、政策研究室、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省直機關工委、老幹部局、保密委員會辦公室、台辦、黨校、黨史研究室、省委機關報、社會主義學院、檔案局、專用通信局、社科聯等。

政府:政府辦公廳、發改委、國資委、工業信息化廳、教育廳、科技廳、監察廳、民政廳、司法廳、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農業廳、商務廳、衛生廳、文化廳、人口和計生委、審計廳、外辦、地稅局、工商局、質監局、廣電局、新聞出版局、體育局、安監局、統計局、林業局、糧食局、旅遊局、民委、法制辦、金融辦、物價局、社保局、國稅局、葯監局、人防辦、信訪局、無線電管委會辦公室、供銷社、招商局、研究室、參事室、出版社、文史館、農科院、社科院、招標局、機關事務局等。

人大:辦公廳及各專門委員會

政協:辦公廳及各專門委員會 民主黨派:各民主黨派

群眾團體:總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文聯、工商聯、殘聯、紅十字會、貿促會、對外友協、黃埔同學會等

垂直管理部門:

海關、工商、稅務、煙草、交通、鹽業的中央或者省級以下機關;

銀監、證監、保監會;

省級以下工商管理機關;

省以下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局和葯監局;

國家統計局各直屬調查隊改制為派出機構;

省級下土地部門的土地審批權和人事權;

國家安監總局下面的國家煤監局。

『捌』 全國工商聯的一個處長是什麼級別

處長就是處級,鎮長是正科級,怎麼看都是到首都當處長好!

『玖』 寧夏企業發展促進會是一個是么樣的機構

寧夏企業發展促進會(簡稱寧促會),是經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核准注冊、具有獨立社會團體法人資格的全區性、綜合性、非盈利性社會團體組織。本會的性質:促進會是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內多家從事企業發展的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經濟界人士、企業組織、社會團體和為促進企業發展服務的其他各界人士自願聯合組成的企業促進組織,並接受寧夏回族自治區民政廳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本會的宗旨:宣傳、調研、自律、維權、合作、發展、服務、促進。本著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全體會員,聯系社會各界人士,努力為促進寧夏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服務,為全區經濟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為搶抓寧夏企業發展有利時機、不斷提升企業現代化發展水平的需要,圍繞『一路一帶』讓寧夏企業走出去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目的,寧夏企業發展促進會將致力於政府、企業界、經濟界、新聞界、學術界一起,積極搭建共同合作、研究、交流和促進企業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的平台,全方位、深層次專題調研寧夏企業發展熱點和難點,為寧夏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並在政策咨詢,法律維權、宣傳報道、品牌推廣、商務考察、研討論壇、講座培訓、信用評價、展銷展覽、融資貸款、招商引資、上市輔導等方面提供優先服務。推動寧夏企業發展,增強寧夏企業的發展活力,更好的指導和服務寧夏廣大企業。
截至目前,寧夏企業發展促進會聯合會員單位已經成功舉辦了『寧夏中小企業法律與證券知識講座』,免費培訓了近200名寧夏中小企業家。作為『支持單位』,與寧夏回族自治區商務廳、寧夏回族自治區博覽局、寧夏茶葉流通協會等單位成功舉辦了『2015寧夏(首屆)中阿國際茶博會』 等活動,並獲得『優秀組織獎』等榮譽。
促進會成立至今受到了全體會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目前已經發展在自治區內較有影響力的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律師、院校、銀行、證券、書畫、中小企業近二百家不同行業的會員和會員單位。會員積極進取,富有朝氣,她們當中有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和自治區、市、縣(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
促進會辦事機構為秘書處,內設辦公室、會員組織部、宣傳信息部、會員服務部、後勤財務部5個部門;交流服務機構有:寧夏企業發展調研中心、寧夏企業發展年會組委會、《寧夏企業發展》編委會、寧夏企業發展網、寧夏企業發展聯盟;分支機構計劃設有:法律維權委員會、金融服務委員會、文化旅遊委員會、會議展覽委員會、對外貿易委員會、書畫藝術委員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企業上市輔導辦公室。
熱烈歡迎關心寧夏企業發展的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新聞媒體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加盟本會!促進會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服務會員的作用,團結全體會員,聯系社會各界人士,開拓進取,積極推動寧夏企業管理現代化,提高寧夏企業家的綜合素質,同時擴大和深化促進會社會服務面,開創促進會工作新局面。

『拾』 急需一份關於評選工商聯副會長的主要表現材料!!!

***同志現實表現材料

***同志現為***市***有限公司總經理,***工商聯會長,該同志現實表現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踐行科學發展觀,具備較高的素質和能力。大力支持公司黨組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及創先爭優活動,正確樹立企業科學發展思路,應對金融危機及國際國內形勢的考驗,不斷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近年來公司得到健康快速發展,國內外市場得到開拓,公司效益平穩增長,在***區2010年迎春茶話會上得到***區委、政府的表彰和獎勵。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愛國、敬業、誠信、守法、奉獻。公司黨支部、工會、團支部等組織健全,並保證人員、經費落實。重視發揮公司黨支部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積極參與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通過黨支部、工會、團支部的組織作用推動企業文化建設。關心員工,不斷改善公司員工工作和生活條件,為員工繳納各種保險,積極幫助員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上的實際困難。定期舉辦公司活動豐富員工業餘生活,2010年組織員工與兄弟企業進行聯誼活動,互相學習交流
三、熱愛工商聯工作,有較強的參政議政能力。具有較強社會交際活力,作為***區政協常委、***市政協常委,她積極參政議政,積極就群眾普遍關心的經濟建設、文化教育、交通醫療衛生等國計民生大事向黨委、政府獻計建言。向各級政協撰寫提交提案,履行自身職責。2009、2010年連續兩年參加***區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意見征詢會,認真聽取區領導就《***區政府工作報告》(討論稿)的說明,並圍繞討論稿暢所欲言、建言獻策,較好地履行了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參政議政職能。
四、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在社會上產生較好影響。積極回報社會。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以實際行動支持著社會公益事業以及各級政府社會活動,在扶持貧困農村地區基礎建設、捐資助學、助殘助貧濟困及慈善事業、賑災捐款等方面積極予以捐款,2010年在為青海玉樹地震賑災中帶頭捐款***萬元,在助學扶貧、公共慈善事業等方面捐款***萬元,同時大力支持***運動會、***博覽會等活動的舉辦。
五、積極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促進農村就業、帶動農民脫貧方面做了有效的工作。實施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對農民進行引導和扶持,形成養殖基地,帶動農民養殖戶發展,直接或間接增加農民收入,安排了以貧困地區農民進入公司就業,還為國企下崗失業人員安排重新就業。

閱讀全文

與工商聯金融服務委員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雷克蘭股票 瀏覽:344
華發股份威海 瀏覽:934
查詢歐洲上市集團財報 瀏覽:138
合法股票配 瀏覽:59
000960錫業股份新浪 瀏覽:465
HOU股票 瀏覽:957
中投證券買基金 瀏覽:362
豆一期貨杠桿 瀏覽:156
國泰君安傭金2016 瀏覽:752
負債杠桿率百分之百什麼意思 瀏覽:909
天天基金券商理財無法購買 瀏覽:219
河源股份股票 瀏覽:595
前海金控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11
關於民生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556
北京融資門檻 瀏覽:229
主要的金融機構的作用 瀏覽:395
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變化趨勢 瀏覽:574
怎麼查看農業銀行理財的收益 瀏覽:791
中航信託是個怎樣的貸款公司 瀏覽:691
成交量黃柱指標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