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現在什麼生意好做
鄰居相處,以禮相待。以禮常常往來,彼此尊重,互相禮遇。一句簡簡單單的問候,給人以信心;一句句厚道的問安,給人以喜悅;一次次母愛的流淌,給子女以慰藉;一次次溫暖的呼喚,給人以笑容,增添滿足,送來滿意,有自知之明,不驕不躁,也給人以羨慕,樹立良好的榜樣。
左傳曰:「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歷史上,威名赫赫的統治者,以禮治國的例子不少,以禮聘用人才的故事不少。有禮,則有兄弟之情,有手足之義,百姓因為義氣,互相幫忙,團結一致,共謀事情,產生喜人的利益;百姓得以安寧,豐衣足食。人與人之間,撇開魯莽,放下輕視,因為禮節,管天下不平之事。國強則民富,政局穩定,萬事俱興,一切井井有條,一切婉婉有儀。敵人不敢冒犯,周邊安寧,外交幫和敦睦,商旅往來,諸事順利。
漢朝王符說:「禮義生於富足,盜竊起於貧窮。」這非常有道理,適用於實情,於是,禮義漸漸生起,盜竊逐漸消亡,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可能降至底限。國家處於太平盛世,百姓處於以禮相待,團結和睦。即使有天災人禍,也能團結一致,撫平創傷,人人盡可能伸出友誼之手,送上清水,送上食物,解決困難,消災解禍,度過難關。
講禮,多得是。《釋名》曰:「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太公六韜》曰:「禮者,理之粉澤。」《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禮記•樂記》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升降上下,周旋裼襲,禮之文也。」又《燕居》曰:「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倀倀乎其何之!譬如終夜有求於幽室之中,非燭何見?若無禮,則手足無所措,耳目無所加,進退揖讓無所制。」諸多名言,諸多名句,都涉及到禮,都講到禮字,這樣,講禮、守禮,不無道理。所以說:「不學禮,無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