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員工在公司工作不要工資只佔年利潤分紅
要工資還是年底利潤分紅只是員工的一個選擇,只要公司提供了這種選擇,那員工根據自身情況和公司情況權衡,選擇哪一種方式都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勞動合同里詳細說明薪資方式。
⑵ 員工分紅對公司有影響嗎
這個是分幾個層面看。假設這家是上市公司。
投資者來說,員工分紅愈多,即相對利潤愈少。對股票價格自然有影響。對持票的股東不利。除非員工分紅可以令員工提高對公司的貢獻。但員工對分紅習慣後,對於分紅會覺得必然。不給分紅反而有負面影響。增加分紅也會無動於沖。
對員工來說,當然分紅愈多,工資愈多。有誰不喜歡。
⑶ 公司要上市了,是否必須給老員工分紅
首先,公司上市對原始股東的人數是有限制的,也並沒有法律規定公司必須給員工分紅。從法律上講,員工不持有公司的原始股份,就沒有分紅的權利。不管新員工還是老員工,只要公司支付了工資,形成事實的勞動關系,最多也就是公司的一名普通的雇員。所以公司上不上市對你們老員工來說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和影響。
其次,關於你們老闆對待你們老員工的做法。這些手段都是一個公司在除舊革新的時候常用的手段,用這些行政手段變相的逼你們離開。因為公司主動開出你們的話,按照勞動法,公司需要給你們支付雙倍的月薪。一般公司為了避免產生糾紛,就會採用這些手段逼人離開,避免落下口實,產生糾紛。
⑷ 非上市公司自有員工有年底分紅嗎
主要基於你們是否員工持股,若員工持股要經過以下步驟才能享有分紅:
上一年度是否盈利並符合分紅條件,或年度提取法定公積金和公益金後是否具備分紅條件;
分紅方案是否通過股東大會通過;
分紅方案是否是現金分紅,也有種分紅方式是分紅再投資即紅利轉增股本(即增加你持股的數量)
⑸ 金融公司存錢員工會拿提成嗎
經常有朋友問:銀行的員工拚命拉存款,有的人說存款是銀行員工的命根子,那麼,銀行的員工拉存款是不是有提成呢?提成是多少呢?
實際上,銀行的員工拉存款有提成嗎?還真沒有。
那麼,銀行的員工拉存款沒有好處嗎?不,還真的有。
之所以說銀行的工作人員拉存款沒有提成,是因為銀行員工拉存款不像保險那樣,一個保險單子下來,業務提成是多少一目瞭然;也不像一些銷售公司有明確的提成比例,更不像有的金融平台,直接有業務的提成比例。
但是為什麼說銀行的員工拉存款有好處的呢?
有一名言叫:「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作為銀行的工作人員,如果沒有任何的好處,銀行員工會死乞白賴的拉存款嗎?
那麼,銀行的工作人員拉存款會有什麼好處呢?
第一,存款規模和存款的數量決定著支行行長和客戶經理的級別
在很多銀行特別是股份制銀行,長期以存款論英雄,有良好業績的支行行長有更多的機會被提拔為分行的副行長;甚至存款規模大的分行的行長也更容易被提拔為總行的副行長。有的銀行對存款規模大的支行行長還可享受副行長級待遇。
當然,作為客戶經理,存款是安身立命之所在,有的銀行明確規定客戶經理存款的最低業務量,如果長期存款量過低會被淘汰;如果存款量大可以晉升,所以存款業績好的客戶經理可以最快晉升。這不是什麼潛規則,這是明確的規則。
第二,存款規模決定客戶經理的工資水平
有的銀行明確規定客戶經理有多少存款可以達到什麼樣的工資水平,甚至有的銀行存款達到一定的標准以後,工資水平可以達到總行的副行長或者行長助理的工資,因此存款和客戶經理的工資完全掛鉤。當然工資掛鉤的不僅僅是存款,還會有業務量和利潤量,但是所有的測算都是以存款為基礎的。
第三,存款多少決定了客戶經理的獎金收入和績效
銀行員工的收入不僅僅工資,更重要的是獎金和績效。在銀行,工資是基本收入,獎金才是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有的銀行獎金收入占員工特別是客戶經理收入的60%。而獎金的評定標准雖然有存款、貸款、業務量、利潤,但是所有的指標中存款的指標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存款決定客戶經理的獎金水平一點也不為過。
第四,存款的多少決定了支行和客戶經理費用的多少
銀行會有一些費用,在以前費用是銀行員工的第二收入,其中決定費用多少的一般是以存款為主,存款決定了支行的費用多少,存款少的支行甚至連正常的業務費用都難以支付,而存款量大的支行費用甚至都用不完。有家銀行的一個支行,由於存款量大,僅費用節余就近億元,但是卻沒有辦法開支。客戶經理也是如此,有存款就會有一些業務費用,至於費用是多少?還真不一定,每家銀行的不同分行不同,分行內不同的支行也不同,每一家又有所不同。
因此,對銀行的員工來說,如果要說存款有多少提成還真的沒有話說,因為完全沒有一個明確的標准。這就是銀行員工存款提成的真相,有還是沒有,看個人的領悟了。
⑹ 銀行普通員工有年底分紅嗎
持有股份的員工在公司有分紅時可享受。
⑺ 我想問一下,公司員工股份制是怎麼一回事怎麼個給員工分紅法
樓主開的一定是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制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
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相對的一種公司形式
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50人
所以不可能吸收太多的投資
而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可以到200人
因此能把更多的人吸收成為公司股東
但樓主所說的股份制應該是指內部員工股或者股權激勵的意思
非上市公司是不能公開發行股票的
如果要想讓所有員工都持股
員工人數又很多的話
只能私自發行內部職工股
也就是只要內部人知道
並不辦理工商登記的
相應的
員工購買的股份也得不到公司法保護
只能內部轉讓
在這種情況下
員工入股的價格通常很低
基本就是一塊錢一股
如果搞股權激勵
那就是面向少數人
這些人拿出錢來作為對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
修改公司章程把他們列為股東
然後辦理工商登記
他們的股份受法律保護
不能像上市一樣公開流通
但可以對外轉讓
這時候價格就可以定得高一些
股份的定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
公司值5000萬
注冊資本只有500萬
那一股就值10塊錢
公司的價值估算是很復雜的
作為未上市公司來講
如果有同行業的上市公司
可以參照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倍數
比如同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倍數是30倍
作為一個未上市的公司就可以定...樓主開的一定是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制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
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相對的一種公司形式
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50人
所以不可能吸收太多的投資
而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可以到200人
因此能把更多的人吸收成為公司股東
但樓主所說的股份制應該是指內部員工股或者股權激勵的意思
非上市公司是不能公開發行股票的
如果要想讓所有員工都持股
員工人數又很多的話
只能私自發行內部職工股
也就是只要內部人知道
並不辦理工商登記的
相應的
員工購買的股份也得不到公司法保護
只能內部轉讓
在這種情況下
員工入股的價格通常很低
基本就是一塊錢一股
如果搞股權激勵
那就是面向少數人
這些人拿出錢來作為對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
修改公司章程把他們列為股東
然後辦理工商登記
他們的股份受法律保護
不能像上市一樣公開流通
但可以對外轉讓
這時候價格就可以定得高一些
股份的定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
公司值5000萬
注冊資本只有500萬
那一股就值10塊錢
公司的價值估算是很復雜的
作為未上市公司來講
如果有同行業的上市公司
可以參照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倍數
比如同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倍數是30倍
作為一個未上市的公司就可以定為10倍
用這個倍數去乘公司的年凈利潤
假設是300萬
那公司就值3000萬
作為股權激勵不能定價這么搞
所以還要打折
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凈資產定價
凈資產除以股份數就是每股價格了
分紅是要看每年的利潤情況的
賺了才分紅
分多少可以提前約定比例
比如年凈利潤的30%必須用來分紅
總的原則是每股分紅必須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