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額貸款的價值鏈
我國小額貸款市場投資機構要來自於產業資本;融資機構法定的為銀行,政策上還沒有放開吸儲、同業拆借、資產證券化等杠桿工具,通過上市籌資路徑還在探索。
我國小額貸款評級目前已經在各省份開始試推行,主導機構為當地監管機構,還沒有出現獨立的第三方權威評級機構。預計根據金融監管的傳統理念路徑,小額貸款機構日後的各項創新業務均要建立在評級考核基礎之上;如果日後公開市場業務放開,獨立的第三方評級機構需求巨大。
技術咨詢機構目前國內活躍的IPC等國際機構市場認同度高,且已經完成了大批量的咨詢服務項目。探索適合國內的小額貸款技術仍是市場的關注熱點,目前國內的咨詢公司、商業銀行雖開展了部分嘗試,但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咨詢服務產品。
Ⅱ 價值鏈分析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簡練
1.價值鏈分析的基礎是價值,其重點是價值活動分析。2.價值活動可分為兩種活動: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3.價值鏈列示了總價值。4.價值鏈的整體性。5.價值鏈的異質性。
Ⅲ 波特價值鏈模型適用於金融行業嗎
波特價值鏈模型
由邁克爾•波特提出的「價值鏈分析法」,把企業內外價值增加的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涉及企業生產、銷售、進料後勤、發貨後勤、售後服務。支持性活動涉及人事、財務、計劃、研究與開發、采購等,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構成了企業的價值鏈。
不同的企業參與的價值活動中,並不是每個環節都創造價值,實際上只有某些特定的價值活動才真正創造價值,這些真正創造價值的經營活動,就是價值鏈上的「戰略環節」。企業要保持的競爭優勢,實際上就是企業在價值鏈某些特定的戰略環節上的優勢。運用價值鏈的分析方法來確定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企業密切關注組織的資源狀態,要求企業特別關注和培養在價值鏈的關鍵環節上獲得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以形成和鞏固企業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企業的優勢既可以來源於價值活動所涉及的市場范圍的調整,也可來源於企業間協調或合用價值鏈所帶來的最優化效益。
企業價值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基本活動是涉及產品的物質創造及其銷售、轉移買方和售後服務的各種活動。支持性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並通過提供采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以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支持基本活動。
基本活動可以分為五種類型:
1、進料後勤:與接收、存儲和分配相關聯的各種活動,如原材料搬運、倉儲、庫存控制、車輛調度和向供應商退貨。
2、生產作業:與將投入轉化為最終產品形式相關的各種活動,如機械加工、包裝、組裝、設備維護、檢測等。
3、發貨後勤:與集中、存儲和將產品發送給買方有關的各種活動,如產成品庫存管理、原材料搬運、送貨車輛調度等。
4、銷售:與提供買方購買產品的方式和引導它們進行購買相關的各種活動,如×××、促銷、銷售隊伍、渠道建設等。
5、服務:與提供服務以增加或保持產品價值有關的各種活動,如安裝、維修、培訓、零部件供應等。
支持性活動可以被分為四種類型
1、采購:指購買用於企業價值鏈各種投入的活動,采購既包括企業生產原料的采購,也包括支持性活動相關的購買行為,如研發設備的購買等。
2、研究與開發:每項價值活動都包含著技術成分,無論是技術訣竅、程序,還是在工藝設備中所體現出來的技術。
3、人力資源管理:包括各種涉及所有類型人員的招聘、僱傭、培訓、開發和報酬等各種活動。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對基本和支持性活動起到輔助作用,而且支撐著整個價值鏈。
4、企業基礎設施:企業基礎設施支撐了企業的價值鏈條。
對於企業價值鏈進行分析的目的在於分析公司運行的哪個環節可以提高客戶價值或降低生產成本。對於任意一個價值增加行為,關鍵問題在於:⑴是否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維持價值(收入)不變;⑵是否可以在提高價值的同時保持成本不變;⑶是否可以降低工序投入的同時有保持成本收入不變;⑷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能否可以同時實現三條。
價值鏈一旦建立起來,就會非常有助於准確地分析價值鏈各個環節所增加的價值。價值鏈的應用不僅僅局限於企業內部。隨著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之間組合價值鏈聯盟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企業更加關心自己核心能力的建設和發展,發展整個價值鏈中一個環節,如研發、生產、物流等環節。
Ⅳ 請問「價值鏈金融」什麼意思
價值鏈金融最早是用於房產上面的,就是你買了一套房子,這個是多年前買的,其價值如何,到現在,因為你房子所處的地段是不是都溢價了,造成的你的房子升值,這就是價值鏈金融的一個縮影。相反,包括現在的投資收藏品市場也是利用價值鏈金融的區塊效應,可以進行衍射。
Ⅳ 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模式及實施階段有哪些
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模式及實施: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模式
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在識別和分解價值活動的基礎上,收集與價值鏈各環節相關的成本信息並進行加工、分析、處理和報告,向企業管理者提供價值鏈管理決策和控制所需要的成本信息。作為一個控制系統,基於價值鏈成本管理對價值鏈上的各項價值活動進行多維立體式的實時控制。因此,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應該包括事前、事中、事後三個階段,具體包括七個環節:事前的預測和決策;事中的計劃、計量、控制;事後的報告和業績評價。這七個環節是一個整體,預測為決策提供資料,而計劃是把決策的結果具體化,同時為成本控制提供標准;而成本報告是在成本計量的基礎進行再加工,同時也是成本業績評價的基本依據。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方法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管理會計工具、相關信息技術和ERP系統。
1、管理會計工具
主要有作業分析、價值鏈分析、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顧客價值分析和業務流程重組等。這是基於價值鏈成本管理的理論基礎,也是具體實施的保障。
2、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手段是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支撐平台,沒有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核心企業無法有效地實現價值鏈成本管理。
(1)網路技術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系統需要建立在集成的企業管理信息環境之中,其信息技術平台需要從分散的各企業內部網路系統逐步提升到互聯網技術支持的各聯盟企業內部網(Intranet)和企業間的外部網(Extranet)協同工作的網路平台。信息系統的應用結構也應從C/S結構提升到B/S結構。
(2)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和在線分析(OLAP)等技術在核心企業及核心企業外部存在著大量的歷史和現實的業務信息和成本數據,利用這些技術可對這些信息進行綜合查詢、加工和使用,得到面向各種管理主題的、集成的、隨時間不斷變化的成本信息和其他決策支持信息。
(3)信息安全技術基於網路平台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具有較大的安全風險,因此網路安全技術將在系統的構建之中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3、ERP系統
在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系統中,ERP系統是一個核心功能模塊,沒有ERP系統的支撐,價值鏈只能是一個理論,而無法成為實務。通過ERP系統中的標准成本描述核心企業的成本規劃,現行標准成本反映核心企業的成本計劃,多種模擬成本描述成本的各種企業運行環境、條件、狀態。把價值鏈上的客戶、供應商,生產前的設計和銷售後的服務都以虛擬物料的形式嵌入到成本物料清單(BOM)中。
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通過ERP系統有效在收集、加工和利用價值鏈上企業的各類信息,尤其是成本信息,實現價值鏈協調控制,動態構建、不斷優化。
二、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的實施
基於價值鏈成本管理模式實施注重戰略和戰術的結合,將企業成本管理決策和控制向上提升到戰略層次、向下深入到作業層次,向外延伸到客戶的客戶和供應商的供應商,向內滲透到產品概念設計、工藝設計和製造作業設計。
1、實施范疇
向上意味著成本管理的目標要服從企業戰略管理的目標,成本管理系統要為戰略性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成本管理系統不僅要收集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的成本資料,還要努力收集和分析來自與價值鏈上的供應商、顧客相關的信息,以及競爭對手、政府機構、金融市場等方面對企業成本行為的約束。不僅要反映歷史的實際成本信息資料,還要實時地反映現在的信息,更要全面的預測或模擬未來的成本信息。成本降低不是局部的成本降低,也不是成本在作業和作業之間、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轉嫁」,而是在整體上降低企業和整個價值鏈的總成本。
向下要將作業成本管理貫穿成本管理始終。利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計量、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業績評價,利用作業成本管理的方法步驟辨認和消除不增值作業。
外向價值鏈的主要體現,也是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特徵。企業成本管理的空間范圍要從核心企業的內部價值鏈向企業外部價值鏈延伸,關注企業與上游供應商、與下遊客戶之間的可能聯結,分析供應商價值鏈、購買商價值鏈對企業成本結構和成本行為產生的影響;分析企業與競爭對手、企業價值鏈聯盟與競爭對手價值鏈聯盟之間的差異,從而確定企業及其價值鏈聯盟將要採取的成本戰略。
2、實施期間
長期性是實施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戰略導向性的主要的體現之一。成本管理在時間維度上實行的是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視角從傳統的生產製造階段向前擴展到產品的設計開發階段,向後擴展到產品的營銷、使用乃至報廢回收階段,關注產品在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階段的成本特性,將事前的前饋控制、事中的實時控制、事後的反饋控制結合起來。
3、實施過程
實時性是實施價值鏈管理和價值鏈會計的主要特徵之一,也是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核心企業及其價值鏈聯盟要能夠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對價值鏈上發生的業務實時的跟蹤、查詢、計量和記錄,並能進行實時的控制和評價。
基於價值鏈成本管理首先是一個信息系統,它必須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構建高效價值鏈聯盟、優化價值鏈流程所需要的成本信息。同時,它也是一個控制系統,它將成本控制的范圍從過去的「材料采購進來到產品銷售出去」之間的范圍向前擴展到采購之前,向後延伸至銷售之後,涵蓋事前統籌規劃、事中實時控制、事後分析考核反饋的全方位、全過程的多維立體控制體系。因此,基於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的目標可以定位為:為核心企業及其合作夥伴提供動態的戰略和戰術層次的成本信息,通過分析價值鏈作業及各作業之間的聯系,提高價值鏈作業的增值程度,從而建立成本持續降低的內外部環境;同時通過全方位、全過程的多維立體成本控制,協調和優化價值鏈,最終實現價值鏈聯盟和核心企業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Ⅵ 價值鏈和供應鏈的區別
價值鏈是一個企業判定競爭優勢,創造和維持競爭力優勢的一項基本工具,價值鏈分析系統,將企業完整的經營活動,劃分成獨立的經濟活動,用來研究企業這些活動是什麼並如何組合的一種分析工具。在不同的行業,利潤往往某中在價值鏈的某個環節上,如:軟飲料行業利潤主要集中在濃縮生產;廣告行業主要集中在媒介;計算機行業集中體現在微處理器;化工行業集中在生產環節;汽車製造業集中在金融服務、保險等下遊行業,房地產、建築行業體現在銷售環節,因此控制好價值鏈的利潤關鍵,成為眾多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核心。
而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的,通過對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路把產品送到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路。
並且在實施供應鏈管理的直接效果是縮短接單及交貨周期,降低原物料及成品庫存,從而提高對市場的應變速度、增加銷售量、提高產品及服務的品質,改善公司與顧客及供應商之間的關系。
不知是否滿意啊/////
Ⅶ 關於銀行抵押貸款業務的價值鏈
貸款人:按揭支付利息與本金給放貸人,收入來源是工資,是長期收入。
開發商或者是賣方:收取房款,如果是開發商,就是收入,如果是賣方,收取的是差價。收入來源是放貸人與貸款人,是一次性收入。
放貸人:一般是地區性銀行或者貸款公司,例如房地美與房利美,收取貸款利息以及回收本金。收入來源是貸款人,是長期收入。資本來源是發行債券,主要是面向各種投資人,投資人又以投行為主。
投行:固定資產衍生品,主要是以房產為基礎產品的金融衍生品,以房價上漲作為利潤源泉。主要是通過購買放貸人的債券將資金注入到房地產市場,資本來源是投資人。
評估機構:對投行、放貸人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將衍生品價格與評估等級掛鉤。其收入就是評估費用。
投資人:主要是銀行、基金等機構投資人,也有個人投資者。如果是銀行則其收入來源是通過負債積累的資本金,如果是個人就是個人收入。回報是衍生品的利息收入、分紅、價差等。
擔保人:主要是保險公司,例如AIG,作為違約擔保,保障投資人在最初貸款人違約率達到一定程度後,無法保障收入時,向投資人支付保險金額。擔保人的收入就是以上各級參與者投入的保險費了。
所有的收入來源都是貸款人的工作,關鍵環節是投行與信用評估機構是否合理的控制資產規模,如果人為的無節制的放大,那麼可想而知當房價下降時,本來沒什麼的次貸危機就會演變為大規模的金融危機。
其實這應該算是個不錯的價值鏈模型,當房價上漲時,所有環節從賬面上看,其資產都是處於增長狀態,所有者權益也都處於增值狀態。
我不知道說的是不是你想要的。
Ⅷ 什麼是銀行價值服務鏈研究
價值鏈由兩種價值活動構成,即基本價值活動和輔助價值活動。基本價值活動是指一般意義上的生產經營活動,包括物料儲運、市場營銷和售後服務等,這些活動與產品的實體流轉直接相關。輔助價值活動是指基礎管理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科技管理和采購管理等。從行業的角度看,價值鏈包括與供應商、銷售渠道價值鏈之間的縱向聯系,縱向聯系涉及到各個獨立的銀行。
服務價值鏈研究以價值為核心,從客戶、員工、企業的角度綜合考量三者之間的動態關系和利益平衡。
銀行價值服務鏈研究,是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獨創的金融行業研究模型,能夠幫助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行業的企業,診斷目前服務價值鏈類型,進行服務定位;找到服務傳遞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提升路徑,打造完美服務價值鏈,全面提升服務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