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美國將觸手伸這么長是為什麼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的目的就是想趁著在全球疫情和金融危機的大形勢下,徹底打垮伊朗。因為在國際舞台上,美國打壓中東地區的事情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全球新冠肺炎的大形勢下,美國雖然正在遭受的病毒的摧殘,而且總統特朗普也已經成功“奪冠”,但是他們依舊沒有放棄手中的“制裁大棒”。在美國疫情沒有得到穩定控制的情況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
近幾年,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種種行為還是有所收斂的,但是對於中東地區的打壓他們卻從未停止,“弱肉強食”本就是生存的自然法則。但是天道有輪回一誰也不能保證可以強盛一世,也許哪一天美國沒落了,可能他也將會成為被欺凌的地方。所以如果美國真的對伊朗制裁成功,那麼誰將會成為下一個伊朗呢?
㈡ 求普及知識,美國是怎麼制裁銀行的為什麽不能用現金付給伊朗
美國的強大經濟實力事實決定大家都需要美元,而美國完全可以不需要你的貨幣,美元是美國發行的,也只有美國能真正為其貼息,因此你手裡有美元或者日常經貿活動離不開美元的,很容易就被美國經濟制裁。比如說伊朗,雖然口頭上無視美國,但是具體到全球經貿活動中,他也知道自己的貨幣是垃圾,沒有人要,離開自己國家就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人民幣最多也只能在中國用,要自如地在全球投資使用的只有美元,所以美國一旦凍結其在美國的資產,對伊朗的各種涉外經濟金融機構限制活動,伊朗經濟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如果制裁更加嚴厲,美國還可以對任何和伊朗進行經貿往來的國家進行制裁。
㈢ 美國制裁過哪些國家
看看制裁名單可以看出來,美國制裁的對象都是某些重要戰略資源豐富的中東地區國家或者是戰略位置相對重要的國家居多,並且這些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都來自於對這些重要資源的出口。制裁的目的也都是從美國本國利益出發,一方面用經濟制裁限制這些「不聽話」的國家出口,等時機成熟時就從另一方面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通過著名的「石油換食品」政策間接獲得戰略資源。 經濟制裁,顧名思義就是以經濟手段進行制裁,國與國之間資源的貿易都是打批量交易,不可能使用現金進行當面支付。都是通過世界金融機構如,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瑞士銀行等進行轉賬交易,因此即使被制裁的國家跟別國進行了交易,但是資金卻被凍結在金融機構中,被制裁的政府無法使用。 一旦被實行的經濟制裁只是對一些嚴重依靠出口的國家才會有顯著效果,對於一些自給自足能力強的大國的影響卻不會很大。
㈣ 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美國和伊朗有啥深仇大恨
美國與伊朗的主要矛盾便是石油利益。
01、美國宣布制裁伊朗18家銀行。10月8日,這一天對於伊朗來說是註定難受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在這天宣布制裁18家銀行,主要體現就是美方對阻止非法使用美元的承諾。
受制裁的銀行在美國的資產將會被查封,而且還規定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如果有人或者金融機構與其交易將會受到次級制裁。
這個時候伊朗算是和美國鬧掰了,處處抵制美國,而美國在中東算是失去了控制權,石油利益也在逐漸縮小,這也是美國與伊朗的主要矛盾所在。
伊朗宗教獲得政權後還想要除掉以色列,以色列主要是由世界猶太人支持建立的,其中美國就是背後推手,而伊朗的行為無疑再次加深與美國之間的仇恨。這也是兩國由友好到交惡的原因。
㈤ 美國對朝鮮制裁具體是制裁什麼
石油,鋼材,金錢不和朝鮮來往,朝鮮銀行有錢買不來東西
㈥ 美國的經濟制裁到底怎麼制裁
http://ke..com/view/14722.htm?wtp=tt 這里是網路的經濟制裁的解釋,我呢贊同一下一樓的說法-,其實他說的有點拗口,也沒有完全說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是他的確是知道美國可以利用其世界貨幣地位進行制裁這一行為。那麼你去看網路,裡面解釋更為完整。貨幣交易是可以進行制裁但是並不是唯一手段。因為現在很多國家都可以繞開美元進行交易,比如,我們國家前段時間和日本達成了中日經濟的新合作,其中最重要的項目就是人民幣和日元的直接交易。現在美國較常用的制裁方式主要是貿易上的,制裁手段通常可分三類:①對被制裁國的國外資產實施管制的措施,包括扣 經濟制裁壓和凍結其國有資產、私有財產以及沒收國有或私有財產等。②對被制裁國採取停止提供貸款,限制或停止外匯兌換,對其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業務活動加以排斥,干擾其國內金融市場的運行等一系列財政金融方面的制裁措施。③對被制裁國採取停止經濟援助及經濟合作,中止經濟、貿易條約和協定,停止提供最惠國待遇,部分或全部停止進出口貿易,以及封鎖貿易港口等貿易方面的制裁措施。
在國際關系中,經濟制裁還可以作為一種報復的手段。 經濟制裁的關鍵是有大多數人的支持。如果僅有一個或是兩個國家拒絕 經濟制裁同別國進行貿易,那麼,阻止這種行為的發生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整個世界實行經濟制裁,他們有時也可能會逆流而上。例如,盡管聯合國對伊拉克實行了經濟制裁,但是,海珊仍可以集中力量在黑市交易中收獲收益,而且,黑市交易也因為制裁而繁榮了起來。
記住,重點就是剛才那一段,經濟制裁是需要多國合作的,一個國家無法形成完整的制裁。只能是貿易摩擦。但是大國是可以對小國進行經濟壓制。因為小國的經濟結構相對簡單,比如前段時間我們和菲律賓的摩擦,中國只對其香蕉貿易進行處置就對菲產生巨大壓力。因此制裁只是在事態極為嚴重的時候才進行的,如果雙方有談判的可能,或者可以逼迫對方進行談判,那麼一般情況下是不會進行制裁的。
㈦ 聯合國制裁名單,美國制裁名單,OFAC 制裁名單有什麼區別
1、聯合國制裁名單,按照規定,所有制裁決議的通過必須經過安理會的批准,而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對任何安理會決議的否決權,因此,聯合國安理會的任何制裁行動均不可能針對五常中的任何一國。所有的聯合國成員國都必須遵守。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制裁行動的具體措施包括全面經濟和貿易制裁以及一些較為具體的措施,如武器禁運、禁止旅行及金融或外交限制等。
2、美國政府的制裁名單,是需要美國國會討論通過的,但是僅限於美國,或者與美國有雙邊或者多邊協定的國家,才會按照美國的制裁名單,對當事國進行制裁。
美國政府的制裁名單包括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出入境、制裁范圍很廣!原則上說,美國的制裁名單,其他國家沒有必須配合美國,共同對當事國執行制裁的義務和責任!
3、OFAC是美國財政部制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裁名單,主要是對經濟方面的項目進行制裁,比如,禁止美國對其他國家投資,或者凍結其他國家在美國的資產,等等。主要是經濟制裁,制裁范圍比較單一!
(7)美國制裁涉港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根據《聯合國憲章》,制裁行動的具體措施包括全面經濟和貿易制裁以及一些較為具體的措施,如武器禁運、禁止旅行及金融或外交限制等。
從聯合國通過決議的數量可以看出,安理會並不經常動用制裁的手段。截至1990年8月6日,安理會總共通過了661項決議,而其中制裁決議佔了相當小的部分。這主要是因為相關國家往往很難在一個具體議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制裁決議很難通過。每一次制裁決議出台的幕後都有著相關國家之間大量的磋商、談判與妥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制裁
㈧ 美國涉港法案具體內容是什麼
2020年7月16日
以下內容來源於維基:
香港自治法(英語:HongKongAutonomyAct),又稱香港問責法(英語:HongKongAccountabilityAct)[2],是一項美國聯邦法律,該法案授權美國政府部門以金融等制裁手段懲罰實施惡法、侵蝕香港自由的中國大陸與香港官員[3]、鎮壓香港示威者的警察[4]以及與制裁對象往來業務的實體[5]。此法案制裁級別分為兩級,對破壞香港自治與自由的中國大陸和香港官員施加「一級制裁」,對所有與之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施加「二級制裁」[6]。違反制裁令者,最高判囚20年,罰款100萬美元[7]。
該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制裁中華人民共和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13]。法案列明,生效後,美國國務卿須在90日內(2020年11月美國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前)及未來每年報告受制裁的官員和金融機構的名單[14],列舉出協助中華人民共和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或《香港基本法》的人員,提供解釋並指明與相關人員有業務往來的金融機構。制裁手段包括凍結資產、拒絕入境等,被制裁的金融機構將面臨禁止向美國金融機構借貸、禁止銀行交易、禁止外匯交易、限制商品或技術出口等一系列制裁。此外,法案也涉及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內容,支持容許面對中國大陸迫害的香港人合法前往美國[15]。《香港自治法》是加強版《香港人權與民主法》[16],有評論形容其嚴厲程度等於公開向北京當局挑釁,甚至不惜與之決裂和開戰[17]。
2020年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宣布已簽署該法案。[18]
------------------------------------------------------------------------------------------------
突然發現樓主提問時間是去年,問的應該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以下該法案內容同樣來自維基:
要求美國國務卿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審視香港是否仍然有足夠的自治權享受美國給予的特殊待遇,包括繼續被視為獨立關稅區(已改列入《2019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並已通過);[45]
如果香港日後就基本法第23條「國家安全相關」的法例立法,美國總統及國務卿會審視相關法例,是否牴觸《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市民及外國居民的人權會否受到限制;
如果有香港市民因為參加暴力示威而被政府拘捕,美方不會以此為由拒絕批出學生或工作簽證,美國方面會指令領事館,維持一份活躍名單,紀錄一些被中港政府扣留、拘捕和針對的人,而美國官員會與想法相似的國家合作,呼籲他們採取類似的行動,對待被捕人士;
方案提及香港的政改進程,希望確保香港選民可以有權利透過普選選出行政長官和所有立法會議員。草案內容明確指出,會支持香港建立一個「真正民主選項」,即是香港選民可以「自由和公平地提名及投票」,並在2020年能夠公開直接選出全體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
美國商務部會在180日向國會委員會提交報告,評估香港是否足夠地執行美國針對敏感軍商兩用出口管製法例,以及美國或聯合國對朝鮮或伊朗所實施的制裁。在可能的情況下,美國相關部門會檢視有沒有相關產品,經香港轉口,以及用作大規模監控及「社會信用」系統。草案特別提到,中國可能利用香港作為獨立關口,可能會以大灣區之名,利用香港成為中國輸入敏感技術的管道;
要求美國總統向國會相關委員會提交一份制裁人員名單,這些人被指打壓香港基本自由,有可能被凍結在美國的資產或拒絕入境。這份名單列明的是針對那些有份參與,把個別人士引渡到中國大陸被監控、擄走、扣留、虐待或被迫認罪的人。草案提出的例子包括銅鑼灣書店的桂民海、李波、林榮基、呂波、張志平以及以香港為基地的《新維周刊》和《臉譜》創辦人王健民和咼中校。[46][47]
------------------------------------------------------------------------------------------------
以下內容是我自己的話:
總的來說就是美國覺得中國的法案或者行為不合理,於是自己出了個法案制裁中國以及相關人員、機構等等。什麼時候別的國家的事兒輪得到他管了?話說「不幹涉他國內政」好像是《國際法》的一條吧?美國自特朗普上台真的是越來越不要臉了。
㈨ 美國實施經濟制裁的兩種重要清單為
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制裁清單 (CAPTA List)
除特別指定國民清單外,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還負責管理和執行多份制裁清單,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制裁清單就是其中之一。這份清單創建於2019年3月,列明了被禁止或被嚴格限制開立或持有美國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的非美國金融機構,目前僅包含被認定違反美國制裁向伊朗銀行提供金融服務的昆侖銀行及其相關實體。美國金融機構也被禁止為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制裁清單中的任何非美國機構代開代持美國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
行業制裁識別清單 (SSI List)
行業制裁識別清單列明了在美國財政部長根據第13662號行政命令確定的俄羅斯經濟行業經營的實體。與特別指定國民清單中的個人和實體不同,被列入行業制裁識別清單的個人和實體不會面臨資產凍結,美國人也未被嚴格禁止與其交易。然而,行業制裁識別清單中的個人和實體受到的制裁更有針對性,目的是切斷其獲得特定類型融資的渠道,而被列入清單的能源公司還會被限制獲取美國出口產品。
為禁止或限制美國認為不利於本國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目標的某些經濟貿易活動,美國政府部門制定了多份制裁和貿易限制清單。這些清單由美國不同政府部門制定、管理和監管,對受清單約束的主體施加各種要求。此外,清單還規定了不同級別的強制執行機制,違者可能面臨刑事和民事責任。
上述清單中的規定可以是全面性的(例如禁止美國人與清單列明的個人和實體進行任何交易),也可以是選擇性的(例如禁止美國人與清單列明的個人和實體進行某些交易)。被列入清單的個人和實體在美國的資產可能遭到封鎖,或被禁止從事有關美國商品和技術的交易。例如,特別指定國民清單和往來賬戶或通匯賬戶制裁清單的約束對象為美國人與特定國家、政權、組織、實體和個人開展的交易,旨在抵禦各類威脅,例如恐怖主義、毒品走私、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以及對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經濟的其他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