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家對小微企業有哪些金融扶持政策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20年4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台的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在減稅降費方面,採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增值稅、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延長交通運輸和餐飲住宿等企業虧損結轉年限、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緩繳住房公積金、免收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企業用電用氣價格等措施,加上去年減稅降費政策翹尾,這些可為企業減負1.6萬億元。同時按程序提前下達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1.29萬億元。在金融支持方面,通過3次降准、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3.55萬億元低成本資金,用於向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對約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下一步,要在擴大實施前期有效政策基礎上,多措並舉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並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研究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幫扶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緩解房租、用工等成本壓力。
應答時間:2020-12-1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⑵ 小微金融業務能對企業發展有啥幫助
小微金融在企業籌集資金方面給予了非常多的幫助,截止2020年6月底,為全國31個省市回2.7萬家企業答,提供了超300億元的資金支持。與超10000家的設備商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合作關系,截至目前,小微金融上半年累計起租55.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115%。
⑶ 金融機構如何助推小微企業發展
金融機構要助推小微企業發展,主要應該在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上著手。
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障礙就是資金短缺,而向銀行貸款時常面臨著復雜的手續和繁瑣的流程,不僅牽扯精力,還有可能耽誤發展時機。
所以金融機構應該在保障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簡化貸款流程,並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第一,開展多元化金融服務,滿足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第二,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
第三,創新貸款機制。
第四,創新擔保與抵押方式。
第五,建立全面風險管理。
⑷ 山東探索什麼融資模式助力小微企業發展
山東多家金融機構根據該省小微企業差異化的金融需求,探索「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多渠道提供融資產品。目前,該省小微企業融資可全程在網上操作,僅需幾十秒時間就可實現「即需即貸」。
南一家銀行工作人員。(資料圖) 楊飛 攝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農用車市場逐步繁榮,但庫存資金佔用量大,資金回籠慢,資金鏈高位運轉等因素制約該行業小微企業發展。「雖然我公司與五徵集團有良好的訂單往來記錄,累計資金流水賬近億元,但這種信用記錄很難在傳統銀行貸款中列入評分。」陝西省咸陽昌通農機有限公司負責人邵麗華說,她是山東日照五徵集團的一個經銷商,長期為融資難困擾。
在農行日照分行協助下,日照五徵集團上線了「數據網貸」貸款業務。「首次申請用時不到五分鍾,獲得68.8萬元貸款,利率比普通的中小企業貸款低近10%。」邵麗華認為,「互聯網+」金融服務模式還幫助核心企業穩定供應鏈,強化了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聯系。
中建八局二公司上游供應商有300餘家,其中有融資需求的超過70家。農行濟南分行營業部對產品進行創新和優化,以反向保理的模式,滿足上游供應商融資需求,成為全國農行首筆「數據網貸」的反向保理業務。
來源:鳳凰網
⑸ 如何做好落實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提升藏區金融服務質量和水平工作
一是鼓勵更多的金融服務供給主體參與農村金融服務。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信譽程度高,金融風險小,貸款損失率低,小額信貸市場前景廣闊。國際行動援助的一項調查顯示,小額貸款被許多銀行看作是降低銀行整體風險的一種手段。因此,要打破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金融服務成本高的認識誤區,通過制定恰當的定價策略,實現規模經濟,控製成本,提高效率,保持適當的盈利性,吸引更多機構參與到農村金融服務中來。要發揮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小額貸款公司、非政府組織等不同類型機構的各自比較優勢,通過提供多樣性金融服務滿足農村地區不同的金融需求,並將這些分散的零售金融機構整合成為一個有機的普惠金融體系。
二是充分發揮信貸政策的導向作用。積極探索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管理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中的新模式、新方法,直接和間接地引導各類農村金融服務機構,將更多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供給延伸到農村貧困和偏遠地區,幫助農村貧困和低收入人口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三是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要指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扎實開展農戶建檔、評級、授信等工作,大力發展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同時,可以依託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的清算和支付結算功能,將農民的存款和消費記錄等現金存量和流量數據納入農村小額信貸和商業銀行支農貸款的信用評級系統,作為輔助手段,擴大信用評級的參考依據,更加真實地反映農民的信用程度和還款能力。
四是加強農村人民幣流通管理與服務。以助農取款為基礎,開辦殘缺污損人民幣兌換、小面額人民幣餘缺調劑以及反假宣傳、反假監測和通信聯絡代理項目,為偏遠農村群眾使用現金、兌換零錢、兌換殘損人民幣提供便利,同時擴大金融宣傳,打擊制販假幣等犯罪行為。
五是開辟農村金融消費維權的新通道。積極開展金融消費維權宣傳,協助金融機構辦理金融消費投訴,按類別指導農民的金融消費投訴維權,解決農民投訴難的問題,進一步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業健康快速發展。
六是構建農村經濟金融動態監測網路。建立常態化的信息搜集和反饋機制,協助金融機構開展經濟金融運行監測分析與調查研究工作,形成農村覆蓋面廣、情況真實可靠、信息反饋快速的監測網路。
七是依託銀行卡助農取款服務點開展金融知識的宣傳工作。普惠金融體系向貧困和偏遠地區深入的過程,實際上也是金融知識普及、農民金融意識不斷增強的過程。農村金融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農村金融知識的宣傳普及,可以使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和偏遠地區,逐漸認識並接受各類現代金融服務,共享現代化支付體系的發展成果,推動農村金融服務不斷升級,以此彌補金融供給和需求的缺口,使每一個社會成員能夠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務的權力,將中央提出的「發展金融普惠體系」落到實處。
⑹ 金融機構如何助推小微企業發展
金融機構要助推小微企業發展,主要應該在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上著手回。小微企業答發展的一大障礙就是資金短缺,而向銀行貸款時常面臨著復雜的手續和繁瑣的流程,不僅牽扯精力,還有可能耽誤發展時機。所以金融機構應該在保障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簡化貸款流程,並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強大的經濟支撐。
⑺ 如何助小微企業發展
據福建省銀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建省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在全省各類市場主體中佔比超過85%,小微企業在發展中常會遇到資金不足和融資難問題。企業難於獲得貸款的核心在於金融機構與小微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為控制信貸風險,金融機構在授信時往往要求企業提供抵押擔保,而小微企業一般經營規模較小,沒有太多可供抵押的資產,這是之前企業貸款時遇到的最大難題。
2015年2月起,國家稅務總局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探索在全國推廣「銀稅互動」守信激勵措施,並於當年7月與銀監會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活動。
遵照國家稅務總局要求,結合省內實際情況,福建省國稅局、地稅局與省銀監局加強溝通協調,聯合建立了銀稅合作聯席會議制度,並在全省范圍內建立銀稅數據交換機制及「點對點」數據共享通道,共享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和信貸融資信息,構建起銀稅互動合作長效機制。同時,福建稅務機關與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興業銀行等銀行以協調會、碰頭會等方式,共同商討部署銀稅合作事項。
此外,福建省銀稅部門還聯合下發《關於深入開展「銀稅互動」助力小微企業活動的通知》和《關於開展「銀稅互動-稅易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省內各地區銀稅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協作,進一步擴大銀稅互動合作金融機構范圍,以推出更多幫助小微企業發展的銀稅合作服務項目。
福建省國稅局總會計師林國鏡對記者表示,納稅信用作為一種高含金量的信用憑證,是企業信用的重要組成要素,是企業經營狀況和實力的直接反映,是權威性較高的信用信息。銀稅互動項目的推出,有利於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同時有助於稅務機關、銀行、小微企業三方共贏,是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一項創新性服務措施。
⑻ 平安租賃的小微金融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平安租賃的小微金融發揮了積極作用,比如已經服務全國29個省市的21000餘家小微企業、8000多家設備商,投放規模超190億,並向200多個園區進行了近300場的小微企業融資專題路演,已合作的客戶創造了25萬余個就業機會,實現稅收超15億元,從這些數據都可以看出平安租賃的小微金融對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堅實助力,並且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⑼ 12月1日起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放貸取得利息免增值稅是真的嗎
為推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印發《關於支持小微企業融資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明確自今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將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徵增值稅政策范圍由農戶擴大到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
此外,為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財政部、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於延續小微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繼續對月銷售額2萬元(含本數)至3萬元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減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