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實業類和金融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
我之前在中大咨詢的官網上了解了一些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相關的內容,其中提到在商業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中,可以再細分為實業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和金融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實業類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在所投資企業中可以採取相對集中持股,發揮戰略投資者角色,除了獲取資本增值外,還對投資企業的業務發展起到一定促進作用,關注企業的長期發展,採用純粹控股模式,通過股東大會或董事會的表決權來參與投資企業的重大決策。
❷ 有沒有金融投資公司是國資的
肯 定 有 很 多 啊
❸ 中國國有投資公司有哪些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是國家授權經營國有資本的公司制企業。公司的經營模式,是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通過投資實業擁有股權,通過資產經營和管理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履行出資人監管職責。
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匯金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公司)等。
❹ 目前有哪些是國有創業投資公司呢
國內可以選擇的創業風險投資公司有,深圳創新投資集團,上海聯創投資,深圳高新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安彩創業投資公司等等,可以到網上一家家的查看。
❺ 中國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國企嗎謝謝
不是的,是外資企業
❻ 哪些p2p金融企業屬國企控股
國家開發銀行全資子公司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省國有大型企業共同投資的開鑫貸
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北京眾信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5月,由陝西省金融辦主導,陝西金融控股集團和國家開發銀行陝西分行聯合成立的社會金融服務平台金開貸正式上線。
緊接著,6月,由安徽省供銷社投資的專職運營管理金融板塊的安徽新力投資有限公司控股和管理、具有國資背景的P2P平台德眾金融上線運營;7月,中國農科院旗下的中農高科推出的武漢首個國資背景網貸平台京金聯正式上線;8月,由紫金普惠金融信息咨詢江蘇有限公司打造的,隸屬於南京國資背景紫金投資集團的紫金所也上線運營。
❼ 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後有什麼優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國有資本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四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都開展了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兩類公司」)改革探索,取得了積極進展,但是還有不少爭議和困惑,需要釐清。
「兩類公司」改革的重要意義
釐清為什麼要推進「兩類公司」改革是順利推進「兩類公司」改革的前提,需要深刻把握改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兩類公司」要成為體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的分水嶺。三中全會《決定》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要大幅度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推動資源依據市場規則、市場價格、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進行配置。目前市場經濟規則與秩序已進入最後完善的階段,國有企業應通過「兩類公司」改革,構建政府與企業的「一臂之距」,更加清晰和明確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使「兩類公司」成為法治化市場環境配置資源的合格市場主體。
但中國國有資本還存在配置上的結構性問題,國有企業的高杠桿和相對較低的資本回報,表明存在「資本結構性錯配」,在趕超模式下國有企業的投資沖動和增長偏好被強化,預算軟約束問題沒能有效解決。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決定》提出要「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組建若干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支持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這也說明了兩類公司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承擔著重要責任,是國家所有權代理鏈條上的一個關鍵節點,是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從代理鏈條向上追溯,必然要規范國家所有權政策,優化國有資本配置規模、范圍、優化方向和策略,以及政策意願的法制化傳導機制;向下延伸自然是功能定位、權責邊界、治理結構、管控體系、機制創新。因此在產權層次上應鼓勵「兩類公司」所屬企業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員工持股改革,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
第二,「兩類公司」要成為市場經濟中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的重要平台。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混合所有制、以管資本為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以及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會保障基金四個問題放在一起集中表述,不僅是歸類的需要,而且有內在的邏輯,特別是明確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要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其邏輯是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強化頂層國有資本控制,動態調整國有資本配置,逐級放大國有資本的影響力,重塑大型國有企業的微觀結構,釋放體制機制變革的活力,探索引領戰略新興產業,提高國有資本回報造福社會公眾。從各國經驗來看,通過政府投資承擔探路成本搶占產業制高點,是包括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在內的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
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佔領「制高點」,控制經濟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領域,其載體是「兩類公司」。要通過「兩類公司」,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去一降一補」,充分發揮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效應,積極追蹤技術革命的浪潮,快速引領推進國民經濟新引擎的發展形成,激發經濟新動力、新活力,提高國有資本發揮主導作用的效率。
第三,「兩類公司」要探索中國特色產融結合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國有企業成立之初,很多都是政府一紙批文,沒有資本金注入,直接融資比例低,這也是導致企業負債率杠桿率過高的重要原因。從國際經驗來看,資本市場隨著經濟發展在金融體系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是普遍規律。2012年底,中國直接融資佔比為42.3%,不僅低於美國(87.2%)、日本(74.4%)、德國(69.2%)等發達國家,也低於印度(66.7%)、印度尼西亞(66.3%)等發展中國家,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需求不相匹配,且這種失衡一直處在加強的趨勢。而2007—2012年,銀行資產占金融總資產的比重由53%上升至76%。在經濟下行階段造成金融風險高度集中於銀行體系,客觀上也加重了實體經濟融資難和融資貴、居民投資渠道有限等問題。解決上述問題,除了要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外,一個重要措施是培育發展一批大型產融結合直接投資的投資運營公司。
從國際上看,產融結合有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這兩種模式。英美模式以美國、英國為代表,奉行自由市場經濟,側重金融立國,企業偏好金融使命,投資銀行起到強大的中介作用,企業融資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為主,企業股權分散,採取以股權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實施較為激進的勞資政策。英美模式資本轉化率高,對資產的增量調整和存量優化都快速實現,比較有利於宏觀風險的規避,但面對市場失靈和長周期產業缺乏解決問題的力度。萊茵模式以德國、荷蘭為代表,日本師從德國,韓國學習日本,具有更強的政府主導特徵,將市場作為繁榮經濟的工具,側重產業立國,企業偏好產業使命,一般是銀行主導型,商業銀行主導產融結合,公司以間接融資為主,法人資本的力量超過私人資本,商業銀行等法人機構持有企業最大股份,股權相對集中。比如德國大企業85%的股份由銀行、退休基金等法人機構持有。從1949—1989年,日本法人持股從15.5%上升到72%,大型企業形成了銀行相互持股的產權結構。萊茵模式中以銀行為導向的公司治理結構,經濟目標均帶有社會性質,關注勞資協同和社會福利,社會各階層分享繁榮福利。但銀行主導容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有放大銀行體系和企業經營連帶風險的擔憂。法國在上述兩種模式之間選擇了折中。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要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以銀行為基礎的經濟體轉向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經濟體的階段。同時,經濟發展不平衡、龐大的人口和老齡化的壓力使得中國尚不具備高福利的積累和支付能力,因此應結合英美模式和萊茵模式的優點,在產融結合方面選擇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的有機結合,重視產業立國,適度使用金融杠桿。在此過程中,「兩類公司」的制度設計具有很強的金融屬性,屬於類金融公司,是具有中國特色產融結合的最佳載體。「兩類公司」應實施國家經濟戰略,大力開展股權投資,對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化機制,提高企業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比例,提高企業資產證券化率,對規避系統性金融風險也具有全局意義。目前,很多大型國有企業逐步從財務公司演進到產融結合階段,積累了不少產業控股和金融控股經驗,具備了改組組建兩類公司實踐基礎。且產融結合是大型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實現規模擴張和產業多元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幫助企業有效降低交易費用、節約運營成本、創造協同價值
❽ 國投集團是個什麼性質的單位
國投集團為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性質的單位。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投」)成立於1995年5月5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中央企業中唯一的投資控股公司,是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單位。
2018年11月23日,社科院發布2018企業社會責任排名,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位居第8位。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1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77位。
2019年9月1日,2019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榜單在濟南發布,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排名第63位。
(8)國資控股的金融投資公司擴展閱讀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行母子公司管理體制,黨組書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國投總部設有9個職能部門、國投直屬黨委、中國投資協會國有投資委員會辦公室;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7家。
擁有三級以上全資和控股投資企業145家,其中7家控股上市公司:國投電力、國投中魯、國投資本、中成股份、亞普股份、華聯國際、中新果業,形成了在資本市場有一定影響力的「國投」品牌。
❾ 我國國有控股金融機構有哪些
我國主要有四大國有控股金融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
金融機構(Money corporation)是指所從事資金融通部門的統稱。我
1、貨幣當局,也叫銀行,即如中國人民銀行。
2、非銀行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國有保險公司和股份制保險公司,城市,農村,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財務公司,租賃公司,郵政儲蓄,典當行等.
3、境內開辦的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金融機構,包括外資,僑資,中外合資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