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機構風險信息報送

金融機構風險信息報送

發布時間:2021-09-27 00:34:51

①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的第四章 案件(風險)信息台賬

第十四條銀監局在首次接到案件(風險)信息報告後,應當及時向銀監會案件稽查部門報告,並建立台賬登記有關內容;銀監會案件稽查部門在接到銀監局報告後也應當建立台賬。第十五條案件(風險)信息台賬分為案件風險信息台賬和案件信息台賬。
案件信息台賬應當包括:
(一)案件信息:發案銀行業金融機構名稱、案發時間、涉及金額、基本情況、案件登記的時間、承辦部門和主辦人員等。
(二)案件調查情況:案件性質、涉案金額、風險金額、案件調查報告及公安、司法機關的偵查情況等。
(三)案件審結情況:銀行業金融機構整改方案、責任人追究意見及審核意見,採取的監管措施,案件審結報告等。
(四)後續整改情況:後續整改報告、責任追究及後續評價情況等。
第十六條案件風險信息經《案件信息確認報告》確認為案件後,銀監會相關部門和銀監局應當將原案件風險信息台賬轉登記為案件信息台賬。
第十七條案件風險信息經《案件風險信息撤銷報告》撤銷後,銀監會相關部門及銀監局應當立即在台賬中登記撤銷。
第十八條台賬登記原則上應當在各環節工作結束後及時完成,登記內容應當要素完整,且與向上級機關和公安、司法機關的報告內容相一致。
第十九條台賬是案件處置工作檔案的起始部分,應當與此後案件處置各環節形成的記錄、紀要、報告和分析資料等,作為案件處置工作檔案材料,統一存檔。

②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的介紹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案件風險信息台賬應當包括:事發銀行業金融機構名稱、事發時間、涉及金額、基本情況、事件登記的時間、承辦部門和主辦人員等。

③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的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管理,規范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程序,提高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質量和時效,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分為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以下簡稱案件風險信息)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以下簡稱案件信息)。
案件信息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統計制度》所規定的兩類案件的信息。
案件風險信息是指已被發現,可能演化為案件,但尚未確認案件事實的風險事件的有關信息,主要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員工非正常原因無故離崗或失蹤、被拘禁或被雙規;客戶反映非自身原因賬戶資金發生異常;收到重大案件舉報線索;媒體披露或在社會某一范圍內傳播的案件線索;大額授信企業負責人失蹤、被拘禁或被雙規;銀行業金融機構員工可能涉及案件但尚未確認的情況;其他由於人為侵害可能導致銀行或客戶資金(資產)風險或損失的情況
第三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應當堅持及時、真實的原則。
第四條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省級派出機構(以下稱銀監局)負責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和案件風險信息的報告工作。
銀監會直接監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部負責本系統案件信息和案件風險信息的報告工作。
第五條銀監局應當對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發生的案件和風險事件,指定專人全程負責案件(風險)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報告工作。

④ 金融機構反洗錢內控修訂多少工作日向銀行上報

金融機構發生下列情況的,應當及時(發生後10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報告:
(一)主要反洗錢內控制度修訂;
(二)反洗錢工作機構和崗位人員調整、聯系方式變更;
(三)涉及本機構反洗錢工作的重大風險事項;
(四)洗錢風險自評估報告或其他相關風險分析材料;
(五)其他由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要求立即報告的涉及反洗錢事項。

⑤ 按照《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金融機構發生哪些情況應及時向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報告

按照《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金融機構發生主要反洗錢內控制專度修訂;屬反洗錢工作機構和崗位人員調整、聯系方式變更等情況應當及時向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報告。

根據《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第十三條 金融機構發生下列情況的,應當及時(發生後10 個工作日內)向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報告:

(一)主要反洗錢內控制度修訂;

(二)反洗錢工作機構和崗位人員調整、聯系方式變更;

(三)涉及本機構反洗錢工作的重大風險事項;

(四)洗錢風險自評估報告或其他相關風險分析材料;

(五)其他由中國人民銀行明確要求立即報告的涉及反洗錢事項。

(5)金融機構風險信息報送擴展閱讀:

《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第十條 中國人民銀行建立金融機構反洗錢定期報告制度。定期報告制度的具體內容和報告方式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規定、調整。

反洗錢報告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指定專人向負責監管的中國人民銀行或其分支機構報送反洗錢工作報告及其他信息資料,如實反映反洗錢工作情況。反洗錢報告機構應當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負責。

⑥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哪三大風險

金融機構的風險主要包括金融市場風險、金融產品風險、金融機構風回險。

一家金融機構發生的風險所帶答來的後果,往往超過對其自身的影響。金融機構在具體的金融交易活動中出現的風險,有可能對該金融機構的生存構成威脅;

具體的一家金融機構因經營不善而出現危機,有可能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健運行構成威脅;一旦發生系統風險,金融體系運轉失靈,必然會導致全社會經濟秩序的混亂,甚至引發嚴重的政治危機。

(6)金融機構風險信息報送擴展閱讀

金融風險的基本特徵有以下幾個:

(1)不確定性:影響金融風險的因素難以事前完全把握。

(2)相關性:金融機構所經營的商品—貨幣的特殊性決定了金融機構同經濟和社會是緊密相關的。

(3)高杠桿性:金融企業負債率偏高,財務杠桿大,導致負外部性大,另外金融工具創新,衍生金融工具等也伴隨高度金融風險。

(4)傳染性:金融機構承擔著中介機構的職能,割裂了原始借貸的對應關系。處於這一中介網路的任何一方出現風險,都有可能對其他方面產生影響,甚至發生行業的、區域的金融風險,導致金融危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風險

⑦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動態風險信息的收集與報送工作,鞏固提升信息質量

針對風險防控重點,合理組織適宜培訓 ,提高風險防範能力。
(一 )培訓的方式上突出靈活、多樣性,確保有的放矢。 由於培訓對象為本企業員工 ,培訓的內容針對性強,為提高培訓的實效,培訓l方式應不局限於說教形式的培訓,可以結合實際工作中的風險因素,採用如 :體驗式培訓l、討論式培訓I、案例式培訓、啟發式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讓員工通過培訓多角度加深風險防控的意識,知道並了解個人行為風險點在哪裡,如何正確操作,真正達到風險防控的目的。
(二 )在培訓范圍上要針對不同人群、不同需要進行培訓I。體現不同崗位人 員的需求 ,做到全員培訓I,共同防控風險。如將培訓l對象劃分為管理人員、操作人員 、機關工作人員 、網點工作人員 、新入行員工、老員工等不同類型,針對不同人員的風險點組織相應 的專題培訓,做到有的放矢。
(三 )在培訓f內容上兼顧管理 、操作 、思想 、生活等多方面風險防控的要求 ,針對員工行為風險的四個主要風險點 ,有針對性的組織實施 。
1.針對 員工思想觀念 方面的風 險可組織 以素質提高為 內容 的培 訓。 結合 銀行企 業文化 教育 ,強化 員工依 法合規經營意 識 ,培養員工覺遵守法律法規的行為習慣 ;加強 員工道德 、法律 、經濟』 、營銷 、文學藝 術等各方 面知識 的學 習,提升 員工綜合素質,增強行為的規范性;組織樹立合規價值觀 ,提高管理者合規經營意識的培訓 ,使各級管理者把合規理念和合規價值觀根植 於心 ,充分認識各種風 險。 另外 ,還 可以深入開展一 系列的法制與思想道 德專題培訓。 通過典型案例和請服刑人 員現 身說 法的方式進行警示教育 ,使 員工深刻反思 ,汲取教訓 ,築 牢道德 防線 ,並提高風險防範意識。
2.針對管理風險 ,要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專題培 訓。 牢固樹立風險無處不在 、風險無時不在 、嚴格防控純粹風險 、審慎處置機會風險和 崗位風 險管理責任重大等意識和理念 。特別是要針對管理人員在管理、協調 、執行等 工作 中的薄 弱環節組織相應的培訓 ,如組織加強執 行力 、提高辦事效率 、有效溝通 等方面 的培訓 ,輔之以工作流程 、操作規范 、崗位職責等內容的培訓及跟蹤檢 查 ,從而提高管理人員管理水平 ,實現管理程的暢通,確保現有制度准確無誤地落實到位 。
3.針對操作風險可以讓員工從了解規章入手,組織規章制度的學習,使員工明確工作職責與要求,從而自覺執行。其次,開展業務知識培訓,通過全行統一培訓與專業部門單獨培訓相結合的形式 ,加大員工業務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 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主題講座、現場演練、模擬考試等形式,努力提高各崗位人員的監管能力和履職意識,使每位員工熟知相應的操作流程、內控要求和主要風險點;提高全行員工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和操作風險識別能力,嚴防操作風險發 生。
4.對於制度風險的培訓主要圍繞規章 制度培訓I、新業務、新產品學習、流程制訂、考核 管理等 內容進行培訓 ,通過提相關人員的管理水平 ,達到增強其制定、執行 、疏理 、修改、完善制度的能力。同時,結合新業務、新產品和新規則的出現,不斷補充和更新培訓內容,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和激勵約束機制建設 ,完善各項工作的考核評價機制 ,做到有獎有罰,突出機制的正面激勵作用 ,有效地避免制度風險 ,為經營保駕護航 。除此之外 ,還需注意加強對員工的人文關懷培訓 。 主要是對員工中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 ,引導員工加強心理品質修養和鍛煉,正確對待困難 、挫折和榮譽,以良好的人文環境實現低風險經營的目標。

⑧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的第三章 案件信息報送流程

第十一條案件風險信息經調查確認為案件的,或者銀監局、銀監會直接監管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總部未經報送案件風險信息直接確認為案件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銀監會案件稽查部門報送《案件信息確認報告》(附件二)。案件信息報送的時點為案件確認後24小時之內。
案件的確認標准為:公安、司法機關立案偵查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向公安、司法機關報案並立案的;銀監局或其他行政執法部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並立案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因涉案被公安、司法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的。
第十二條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確認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發案銀行業金融機構名稱、案發時間及案情概況;涉及人員及情況;涉案金額及風險情況;已經或可能造成的影響;本機構或公安、司法機關已採取的措施;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第十三條案件涉及金額以立案時公安、司法機關確認的金額為准。

⑨ 金融機構應根據反洗錢風險評估需要,信息來源有哪些

1 .金復融機構在與客戶建立業務關系制時,客戶向金融機構披露的信息;
2 .金融機構客戶經理或櫃面人員工作記錄;
3 .金融機構保存的交易記錄;
4 .金融機構委託其他金融機構或中介機構對客戶進行盡職調查工作所獲信息。
5 .金融機構利用商業資料庫查詢信息;
6 .金融機構利用互聯網等公共信息平台搜索信息。
金融機構在風險評估過程中應遵循勤勉盡責的原則,依據所掌握的事實材料,對部分難以直接取得或取得成本過高的風險要素信息進行合理評估。為統一風險評估尺度,金融機構應當事先確定本機構可預估信息列表及其預估原則,並定期審查和調整。

⑩ 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報送應當堅持什麼原則

根據《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風險)信息報送及登記辦法》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案件信息報送應遵循及時、真實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風險信息報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融資杠桿比例計算 瀏覽:977
外國金融機構 瀏覽:63
期貨杠桿是怎麼計算的 瀏覽:370
江蘇金融服務外包 瀏覽:762
介紹客戶到銀行理財有抽成嗎 瀏覽:178
金融服務業的實施細則 瀏覽:159
微信裡面的基金理財安全 瀏覽:98
太平洋理財基金是真的嗎 瀏覽:465
金融公司貸款工作人員有風險嗎 瀏覽:881
漢口銀行九通理財怎麼樣 瀏覽:136
金融服務措施及成效 瀏覽:282
余額寶七天理財基金 瀏覽:779
金融公司平衡計分卡表格 瀏覽:653
供銷兼股東 瀏覽:412
融資租賃經理 瀏覽:120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