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國企金融機構

國企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9-29 15:52:37

① 中國的金融機構屬於國企嗎

很多貸款公司屬於金融機構,但是個人所開設,並非國有性質!國家為掌控經濟命脈,對多數銀行牢牢掌控,中行、工行、人民銀行等都是國有企業!

隨著經濟發展和開發程度加深,很多外資銀行業涉足本土業務,但他們也不屬於國企!

② 國企銀行有哪些

國企銀行:

1.中國銀行(國家佔70%以上,匯金+社保金)

2.中國工商銀行(國家佔75%以上,財政部+匯金+社保金)

3.中國農業銀行(未上市),

4.中國建設銀行(H股,紅籌公司,匯金為第一大股東)

5.交通銀行 (財政部+匯金+社保金所佔股份遠大於匯豐,再加上地方的國有法人股,因此是國有銀行)

6.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未上市)

7.中信銀行(中信集團占約63%,性質為國家股)

③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3)國企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

④ 我國的金融機構有哪些

回答來自:V大張(價值立方)
國內金融機構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首先是金融業五大業,金融五大業是指銀信保證基
1. 商業銀行。銀行業包括外資銀行、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
2. 信託。信託與銀行、證券、保險並稱為金融業的四大支柱。信託的本來含義是「受人所託、代人理財」,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至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行業內的主要金融機構主體是信託公司,目前已衍生出了很多類型的投融資業務。目前上市場上存在的是68家信託公司。
3.證券業。證券業是指從事證券發行和交易服務的專門行業,是證券市場的基本組成要素之一,主要由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業協會及金融機構組成,並為雙方證券交易提供服務。
4. 保險業。保險業是指將通過契約形式集中起來的資金,用以補償被保險人的經濟利益業務的行業。
5. 基金業。基金業是指從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行業。行業內最主要的主體是基金管理公司(公募)
其次是其他金融子行業。其他金融子行業包括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監會及其下屬監管機構;其他還包括金融控股集團,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期貨、金融租賃、擔保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

⑤ 中國有哪些銀行,都是國企嗎

1、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屬於國企)

簡稱郵儲銀行,於2007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中國第五大銀行。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

2019年2月11日,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在機構類型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被列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與工農中建交同列。

2、中國農業銀行(屬於國企):

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農業合作銀行,是在新中國時期成立的第一家專業銀行,也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國有商業銀行。

2016年7月20日,《財富》發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強排行榜,中國農業銀行名列第二十九名。2017年9月10日,中國農業銀行在2017中國企業500強中,排名第七。

3、中國工商銀行(屬於國企):

成立於1984年1月1日,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43位。

4、中國建設銀行(屬於國企)

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國家副部級單位。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多個大型企業集團及中國經濟戰略性行業的主導企業保持銀行業務聯系,營銷網路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31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203位。

5、中國銀行(屬於國企)

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於1912年2月5日正式成立。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

中國銀行是中國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中國國際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獨家編制的2018年度(第十五屆)《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在美國紐約揭曉,中國銀行排名第198位。

⑥ 中國國企銀行有幾家

國企銀行一共有10家,分為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三種,分別是: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2、商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3、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⑦ 省級國有金融機構對外可稱國企嗎

可以。
國有企業,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⑧ 國企下屬金融機構是什麼

可能是下屬的從事金融行業的子公司。比如中信集團下屬的中信銀行、中信證券、中信信託,都屬於這種情況。

⑨ 國企銀行有哪些

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共4549家,全國共有銀行網點22.87萬個。

不過這么多銀行當中種類是五花八門的,大家知道有哪些類型的銀行嗎?我們今天就來跟大家詳細聊聊:

在4549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當中,除去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公司、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之外,名字中真正冠以「銀行」字樣的以及農村信用社,一共是4034家,這就是我們大家通常理解的「銀行」,這些銀行的分類和數量如下:

一、央行(1家)

央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銀行業的領導機構,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成部門,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

二、政策性銀行(3家)

政策性銀行不同於一般的商業銀行,他們主要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目前我國主要3家政策性銀行分別是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三、國有商業銀行(6家)

國有銀行即由國家直接控股的商業銀行,目前共有6家,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有財政部直屬的匯金投資公司直接控股,而郵政儲蓄銀行則是由中國郵政集團直接控股。

這6大金剛是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在國家戰略和民生服務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

生活中這么多銀行,哪些屬於國有銀行,你了解嗎?
四、股份制銀行(12家)

目前股份是銀行分別是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民生銀行、廣發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恆豐銀行、渤海銀行。

其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渤海銀行為國企或地方政府等國有法人單位控股;民生銀行是我國首家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安銀行、浙商銀行和恆豐銀行由民營企業控股。

這12家銀行是我國銀行業創新的主體,很多新玩意都是由他們推出的,對於促進我國銀行的發展和改革非常重要。

五、城市商業銀行(134家)

城市商業銀行就是在各個城市發展起來的銀行,一般以城市冠名,比如北京銀行,上海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等等。

這些銀行構成比較復雜,既有新成立的銀行,也有很多是在原有農村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組建而成,至於控股方,很多都是有地方政府控股,也有的是由一些大型企業直接控股。這些銀行對於服務地方經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六、農村商業銀行(1262家)

農村商業銀行一般都是在信用社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有很多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也很好。

七、農村信用社(965家)

農村信用社是我國農村地區核心的金融機構,對於促進三農產業的發展功不可沒。這些金融機構雖小,但是非常接地氣,一般每個省設立省農信聯社進行管理。

八、農村合作銀行(33家)

農村合作銀行是農村信用社的升級版,其功能和屬性和信用社差不多,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後可以升級為農村商業銀行。

九、村鎮銀行(1562家)

村鎮銀行目前是我國機構數量最多的銀行類金融機構,這些村鎮銀行一般都是由大銀行作為發起人創立的,主要在農村地區設立,服務農村地區的經濟和居民。

十、民營銀行(17家)

民營銀行是由民營企業作為發起人的銀行機構,是最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目前17家民營銀行分別為深圳前海微眾銀行、上海華瑞銀行、溫州民商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浙江網商銀行、重慶富民銀行、四川新網銀行、湖南三湘銀行、安徽新安銀行、福建華通銀行、武漢眾邦銀行、江蘇蘇寧銀行、山東威海藍海銀行、吉林億聯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遼寧振興銀行、梅州客商銀行。

十一、外資銀行(39家)

閱讀全文

與國企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筷子的杠桿五要素示意圖 瀏覽:159
美國金融軟體公司 瀏覽:680
土地投資理財產品 瀏覽:533
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和銀行理財產品 瀏覽:382
深圳通用振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官網 瀏覽:606
金融學論文題目上市公司 瀏覽:900
紐西蘭金融服務 瀏覽:532
中學生怎樣投資理財 瀏覽:767
影響期貨價格的數據 瀏覽:632
長沙漢元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 瀏覽:799
債權融資計劃綿陽科技城 瀏覽:493
加強兩會期間金融服務保障 瀏覽:916
微信理財通沒到賬收益 瀏覽:890
全球金融機構的新挑戰一交易對手 瀏覽:758
金融代理公司 瀏覽:727
興業金融租賃公司年報 瀏覽:257
在保險公司買理財產品是不是劃不來 瀏覽:251
270億理財上海銀行張揚路店 瀏覽:547
平安銀行代理貴金屬收費 瀏覽:222
許昌市融資的獎勵機制 瀏覽: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