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融租賃的發展前景如何,都有哪些發展方向呢
嗯前景很好。
主要是因為國內企業要想貸到錢太難了,對融資的需求很大。
金融租賃這塊主要還是做一些大型設備和交通能源相關的崗位,喜歡理工科的同學,未來的話無非就是同行業跳槽,或者往其他部門跳,做業務出身的轉中台還是很受歡迎的。
價值立方
B. 金融租賃業如今的現狀是怎麼樣的呢
國內金融租賃市場的同業狀況
1.銀行業金融租賃公司
1997年央行明確規定:商業銀行不得混業經營,要求已開辦或參加融資租賃業務的商業銀行退出融資租賃公司。2007年2月,銀監會發布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銀發〔2007〕第1號)允許商業銀行作為主要出資人組建金融租賃公司。截至2012年6月,工行、建行、交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先後設立了金融租賃公司。
2.資產管理公司類金融租賃公司
在銀行加緊建立金融租賃公司之際,資產管理公司也開始涉足金融租賃行業。目前,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都開展了融資租賃業務。在資產管理公司的商業化轉型和綜合經營方面,監管部門持開放及支持態度,積極推動資產管理公司類金融租賃公司的發展。
3.外資、合資融資租賃公司
據統計,僅在2007年一年,商務部就批准了14家外商租賃公司。原尚在持續經營的外商租賃企業,積極採取增資擴股等措施,適時加大中國租賃市場的投資力度。有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公司已達210家。
4.內資融資租賃公司
內資企業融資租賃試點始於2004年底。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內資企業開展融資租賃業務試點的達到了共66家。許多企業在業務創新、市場拓展和內部管理等方面取得明顯業績,呈現出良好勢頭,開始在業內發揮示範作用。
C. 從事融資租賃行業前景如何
資信審查和風險控制工作主要還是需要經驗來辦理,不過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資信審查很重要,有些資料,甚至你看到的東西都是不真實的,要善於識別。
行業發展前景應該是比較好的,目前在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是熱門的職業。
D. 金融租賃行業 發展前景如何
自2007年金融租賃業務開閘以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租賃企業迅速擴張,融資租賃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十一五"期間,中國融資租賃業一直呈幾何基數式增長,業務總量由2006年約80億元增至2010年約7000億元,增長了86倍。2011年,由於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加上國家有關部門對金融租賃企業的業務發展採取規模控制的政策,增長速度有所放緩。到年底,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約9300億元人民幣,比年初7000億元增加約2300億元,增長幅度降為32.9%,行業進入理性的代數式增長時代。2012年全國融資租賃合同餘額再次上漲66.67%,達到1550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融資租賃業的收益率可分為三檔,較低的一般在8%-9%,主要是銀行系金融租賃公司,他們往往只做單筆在億元以上的優質大單;中檔的為10%-13%;較高的為15%-17%(一般是小企業、小設備)。
可以看出,融資租賃公司的利潤均達不到17%,這種情況下,先交全額17%的稅,使得融資租賃公司不僅看不到收益,而且連部分本金也要先期納稅,極易造成融資租賃企業現金流中斷。環比增長為零是對"營改增"最明確的回應。
融資租賃首現停滯,正說明行業發展仍處於成長初期,需要政策的持續扶持,理性增長掩蓋不了行業內里的稚嫩。然企業定不會任其延續,目前業內的呼聲引起財政部的高度重視。9月13日,財政部《關於融資租賃營改增政策修改的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已下發到多家融資租賃公司,行業財稅政策有望回歸"營改增"之前。無論如何,融資租賃行業將會繼續發展,行業前景十分良好。
總之,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前景十分廣闊。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E. 你覺得當前融資租賃行業發展的現狀如何
目前,國內具備法人資格的融資租賃公司有100餘家,資產規模超過百億的有十多家。雖然發展時間短,但是市場規模和企業規模的增長確是一日千里。而且,中外合資背景的融資租賃公司占據了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
從總量上看,融資租賃已經成為繼銀行業後,國內重要的企業融資渠道。但是其先天不足的狀況,也是顯而易見的。畢竟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只有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融資業務發展迅速,但是融資租賃公司快拿牌照、快速展業的情況比比皆是。有的外資公司,尚未拿到牌照,已經開始用代表處招攬客戶,只待公司一開張便迅速簽單。與業務風風火火的局面相比,企業內部管理的工作卻顯得滯後很多。
一方面融資租賃屬於新興行業,人力資源相對薄弱。各融資租賃公司的核心人員多來自於銀行信貸部以及幾家較早開業的融資租賃公司。業務人員和執行人員的從業經驗單薄,導致業務發展的內在支撐力不足,影響企業發展後勁。另一方面,國內經濟環境隨著金融危機起起落落,各行業發展呈現較大的不均衡。很多融資租賃公司內部風險管控流程照搬銀行信貸流程。要麼失之過嚴,造成丟單,要麼失之過松,造成壞帳。加之業務發展思路不夠明確,項目分散繁多,影響對項目資金、資產、客戶償還能力等的有效監控。
除了業務流程的滯後和混亂,融資租賃公司內部的信息系統建設也大多處於初級階段。對於主營業務系統,目前主要採取兩種模式。合資公司多採用外資方在國外的系統,再進行本地化開發,但是由於國內外相關稅收、法律的不同,以及用戶文化和操作習慣的差異,系統存在水土不服現象。另一種情況,採取國內自主開發的業務系統。目前國內具備開發和實施融資租賃系統的IT企業少之又少,技術儲備充分,業務經驗豐富的供應商更是鳳毛麟角。一般企業開發的融資租賃系統多有財務軟體轉化而來,很難根據融資租賃企業的業務需求實現風險管控等復雜功能。加之企業快速擴張帶來的組織結構快速調整,更使信息系統無法跟上企業的業務發展。
以上種種業務發展與內部管理的錯位和滯後,都是目前國內融資租賃公司正在面對和將要面對的問題。
國內融資租賃企業發展盲區
內資租賃公司相對於外資公司來說,還存在一些自身的發展歷史導致的問題。首先,相當數量的內資租賃公司由國有大型製造企業出資建立。其母公司建立融資租賃公司的初衷,是為了在風險控制和資金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有效刺激母公司產品銷售的增長。因此,這些融資租賃公司先天就打上了母公司原有經營模式的烙印。在實際經營中,受限於母公司的經營策略和范圍,融資租賃公司在業務拓展和客戶選擇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由此也限制了租賃公司的發展潛力,導致一些公司存量業務收益過低,但是又無法開拓新市場以增加企業利潤。
另一方面,國內信用環境尚處於起步階段,在法令法規方面還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客戶資信透明度較低,客戶風險控制難度大。融資租賃公司一方面需要業務不斷增長,另一方面更需要時刻控制收款風險。但是兩方面的平衡非常難把握。一旦公司為了刺激業務增長,授信政策放寬,則問題客戶的數量也將隨之增加。公司內部管理水平的不足,無法及時評估、管理、調整積累的資金風險,容易發生大金額壞賬,給企業帶來致命一擊。特別是在金融環境不穩定的今天,行業性衰退帶來的壞賬風險時有發生。例如,國家調控房地產導致相關產業的衰退。
但是,如果企業過於謹慎,導致大量業務機會喪失,也將危及企業的生存。特別是在當前國家刺激經濟發展實施的低利率政策背景下,各融資租賃公司正在你爭我搶跑馬圈地。一旦市場份額過低,上不了經營規模,今後的發展也是大問題。即使是存量業務,也存在積累的現象。客戶如果未能按期回款,租賃公司是否真的能夠按照合同要求客戶支付逾期罰息和非租金罰息,也是有待商榷的問題。現在市場上資金充裕,客戶完全有可能由於一筆罰息而轉向其他租賃公司。
所以說,有句老話叫作「不賒帳等死,賒賬找死」。面對這樣的兩難境界,融資租賃公司必須通過系統手段化解風險。
F. 融資租賃行業的現狀如何,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
近年來,由於我抄國經濟襲進入換擋期,經濟增長動力從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移,促進了製造業的升級換代。融資租賃作為集融資與融物、貿易交易與技術更新於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在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模式、調整產業結構所帶來機遇與挑戰中逆勢上揚,保持著較高增速。
2008年至今,隨著行業監管政策的變化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國融資租賃業逐漸成熟,開始走向規范、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融資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至今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總數增長近8倍,達到8218家。
從國內融資租賃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體現了較強的順周期屬性。在過去宏觀經濟高速增長階段,我國融資租賃業務規模也隨之迅速提升,由2007年的240億元增長至 2017年的5.6萬億元。
盡管如此,我國當前的租賃市場發展程度距離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在歐美等發達國家,融資租賃行業的市場滲透率大約在15%-30%之間,對照國際先進租賃市場,我國的融資租賃行業仍然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G. 融資租賃業務目前有市場前景嗎
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登記在冊的融資租賃企業共2045家,比上一年增加959家,增幅88.3%,比上年提升12.9個百分點。行業從業人數總計 28247人,比上年底增加2455人,增幅9.5%。注冊資本金總量5564.6億元,比上年底增加2680.4億元,增幅92.9%。資產總額 11010.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6.2%,首次突破萬億元。合同餘額32000億元,增幅52.3%。
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公司的資金來源絕大部分是銀行短期貸款,雖然金融債等渠道也日益受到重視,但鑒於融資條件、跨境使用的限制,以及考慮綜合融資成 本等因素,它們為融資租賃公司提供的資金量非常有限。同時,融資租賃業務大多為中長期業務,銀行短期貸款與租賃業務期限的不匹配性,也給融資租賃公司帶來 很大的流動性風險隱患。為降低流動性風險,一些租賃公司開始謀求新的融資出路,如開展租賃資產證券化、發行信託產品、引入保鮮資金、通過自貿區融入境外資金、通過P2P平台出售租賃債權等,這些嘗試為融資租賃公司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限於各方面的限制,還未能被租賃公司大規模使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07 年至 2012 年我國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進入快速增長期,到 2011 年達到 4.81%,平均增速超過 30%,但目前發達國家融資租賃的市場滲透率大約在15%-30%,融資租賃已成為僅次於銀行信貸的第二大融資方式。我國融資租賃市場滲透率只有發達國家 平均水平的 1/4,甚至不到美國的 1/7,融資租賃規模與現有的經濟規模不夠匹配,仍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H. 中國金融服務業的未來發展融資租賃行業的行業前景
前段時間和很多家融資租賃公司打交道,大概了解了一下裡面的情況,就我知道的簡單說一下:
發展現狀:
1、發展速度快:幾乎每幾天就有一家新融資租賃公司注冊成立,整體規模成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整體行業非常火爆。就像樓主說的,已注冊的已經有660多家,金融租賃公司已經有22家(邦銀金融租賃前幾天剛剛把材料報到銀監會了,再有幾個月就開業了。)各家公司在不停的增資,信達金融租賃幾乎每年增一次。所有融資租賃公司都在爭搶這個龐大的市場,客戶經理的任務是沖規模。
2、人均創利高:融資租賃公司幾乎成為人均創利最高的行業,金融租賃公司普遍人均創造六七百萬的利潤。
3、監管缺失:內資由工商總局批,外資由商務部批,金融租賃由銀監會批。監管部門過多反而對整體融資行業缺乏有效監管。這兩天稅務總局也出來搗亂,想從這個高利潤的行業里分一點稅出來,回租業務的本金部分也要收增值稅,目前整個行業都在討論營改增對回租業務的影響。多頭監管導致租賃行業發展混亂。
4、行業有些混亂: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有錢的都想來分一杯羹,懂不懂的都來湊熱鬧。搞拆遷的、私企大老闆、挖煤的,都來搞融資租賃公司,他們把這個行業看成了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好機會。
未來預測:
1、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門檻會提高:很多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鑽政策空子在境外股東都是殼公司,違反了商務部引進外資的初衷,未來這種現象會受到約束。
2、行業火爆程度會減弱,行業會洗牌。國家放縱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其實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很多公司打著租賃的幌子去做通道、政府融資平台甚至房地產,違反上面的意思。未來會從監管上限制那些並未支持實體經濟的業務,一部分投機的租賃公司會因此受影響。
3、做的專的發展好,做得雜的不好過:我個人仍然認為雖然是融資租賃,但項目的風險基本等同於承租人自身信用授信,對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如果選擇專一做一個方向,對行業更了解,風控水平也會更高,會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