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銀行表外業務有哪些
表外業務是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
表外業務按其業務內容可分為承諾類業務、擔保類業務、委託代理類業務、衍生金融工具類業務及咨詢服務類業務。承諾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未來某一時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客戶提供約定的信用業務,如承諾貸款業務。擔保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對第三方承擔連帶付款責任的業務,包括擔保、信用證、承兌等業務。委託代理業務是指商業銀行以收取一定手續費等為目的,接受客戶委託,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為客戶提供代理、分銷、代客理財等金融服務的業務,包括委託貸款、代理債券、代理資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財、基金託管等業務。衍生金融工具業務是指建立在基礎金融工具或基礎金融變數之上,其價格取決於後者價格變動的派生產品,是交易雙方通過對利率、匯率、股價等因素變動趨勢的預測,約定在未來某一時間按照某一條件進行交易或選擇是否交易的合約。包括金融期貨、金融期權、金融遠期、互換金融等。咨詢服務類業務是指以銀行擁有的專營許可權或行業優勢,為客戶提供的純咨詢服務性質的業務。包括理財顧問、委託代保管等業務。表外業務按業務性質可分為委託代理類業務、衍生金融工具類業務、或有負債類業務和咨詢服務類業務。其中,或有負債類業務包括承諾、擔保、保函、信用證、承兌等業務。
2. 銀行業務中的表內、表外業務分別是指什麼
1、表內業務指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業務。比如銀行存款、貸款等,這個很好理解,銀行每吸納一筆存款、放出一筆貸款,都會在資產負債表上註明。
2、表外業務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現行的會計准則不記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形成現實資產負債但能增加銀行收益的業務。簡單來說,表外業務就是銀行大力發展的,資產、負債業務以外的其他業務。這部分業務也能給銀行帶來收益。
表外業務主要有擔保類業務,如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何承兌等,承諾業務和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承諾業務與擔保業務類似,都與銀行信用有關。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等需要而進行的貨幣(包括外匯)和利率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業務。
(2)金融機構表外業務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銀行的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的區別比較簡單:體現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的業務是表內業務;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的業務就是表外業務。
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可以相互轉換,並不是完全獨立的:
假設銀行為某個企業擔保,收取一定的擔保費。如果企業正常兌付,銀行在擔保過程中獲得了相應的服務費,但不會改變資產負債表。
但如果該企業不能按時兌付,銀行作為擔保機構極有可能要承擔相應責任,比如替該企業兌付。此時銀行要支出一筆資金用於兌付,顯然會減少銀行的資產,這筆錢就需要在資產負債表上體現。這時,表外業務就納入資產負債表,轉換成了表內業務。
3. 銀行的表外業務有哪些什麼叫表外業務為什麼會有表外業務
一、未列入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業務,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通行的會計准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影響其資產負債總額,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
二、表外業務主要包括:
信用類業務:票據、信用證、保函等
承諾類業務:貸款承諾函等
委託類業務:委託貸款、代理清算、代收代付、代理產品銷售等
三、發展表外業務的原因:1.適應利率下調,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2.化解不良貸款,減少金融風險。3.降低運營成本,提高資產報酬率。4.利用表外融資技術,增加資金來源。5.通過業務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4. 商業銀行常見的表外業務有哪些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按照通行的會計准則不列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影響其資產負債總額,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改變銀行資產報酬率的經營活動。
它可以給銀行帶來收入,減少風險。
常見的表外業務有:(一)擔保業務
擔保業務是銀行應某一交易中一方的申請,允諾當申請人不能履約時由銀行承擔對另一方的全部義務的行為。
這類業務工具主要有履約擔保書、投標保證書、預付款保函、貸款擔保書和備用信用證等。
(二)互換業務
互換業務是指交易雙方為規避利率、匯率風險,通過中介人將自己所使用的可能遭受風險損失的貨幣或利率調換給對方的行為。
商業銀行在其中充當貨幣互換中介人。
中介人的職責是負責按互換合約收集應付的利息及貨幣將其支付給應收入的一方。
通過這一活動,商業銀行可從中收取一定數量的手續費。
(三)金融期貨業務
金融期貨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期貨交易所按標准化原則競價買賣金融期貨合同的行為。
金融期貨交易包括利率期貨交易、股票指數期貨交易等交易品種。
商業銀行參加金融期貨交易有助於規避風險和獲得收益。
(四)金融期權業務
金融期權交易是指買賣雙方達成某種協議,買方向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後,取得了在一定時間內按照一定的價格買進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資產的權利;而買方收取一定的費用後,則承擔在一定的時間內按照一定的價格賣出或買進一定數量的這種資本的責任。
金融期權主要包括利率期權、股票期權和外匯期權。
在金融期權業務中,商業銀行一般處於賣方地位,因而有利於降低其在資產負債活動中的利率和匯率風險。
5. 商業銀行表外業務有哪些基本類型
按目前人行的規章是大致分為擔保類、承諾類和金融衍生交易類三種類型的業務。
擔保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接受客戶的委託對第三方承擔責任的業務,包括擔保(保函)、備用信用證、跟單信用證、承兌等。
承諾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在未來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約定的條件向客戶提供約定的信用業務,包括貸款承諾等。
金融衍生交易類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滿足客戶保值或自身頭寸管理等需要而進行的貨幣和利率的遠期、掉期、期權等衍生交易業務。
按照現行的會計准則不記入資產負債表內,不形成現實資產負債,但能改變損益的業務都是表外業務。
6. 金融機構表外業務有哪些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表外業務是指那些雖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的資產業務或負債業務關系密切的業務。廣義的表外業務除包括上述狹義的表外業務外,還包括結算、代理、咨詢等業務。表外項目也被稱為「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項目,或者叫「或有資產和負債」。
按照中央銀行的有關規定,中國把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分為十一類進行管理: (一)等同於直接信用形式。 (二)特定交易項下的或有項目。 (三)短期內可以自動清償和與貿易有關的或有項目。 (四)回購協議。 (五)有追索權的資產銷售。 (六)買入遠期資產。 (七)票據發行和循環包銷便利。 (八)初始期限為一年以下的、可隨時無條件取消的承諾。 (九)初始期限為一年或一年以上的其他承諾。 (十)利率、匯率合約。 (十一)部份繳付款項的股票。
7. 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有哪些
銀行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但能影響銀行當期損益的經營活動。表外項目也被稱為「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項目,或者叫「或有資產和負債」。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一、狹義的表外業務是指那些雖未列入資產負債表,但同表內的資產業務或負債業務關系密切的業務;
二、廣義的表外業務除包括上述狹義的表外業務外,還包括結算、代理、咨詢等業務。
8. 銀行的表外業務有哪些
信託業務和結算業務都是表外業務。
根據200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實施的《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暫行規定》,商業銀行中間業務(Intermediary Business)是指中介的、代理的業務,即不構成商業銀行表內資產、表內負債,形成銀行非利息收入的業務,包括結算類、代理類、擔保類、承諾類、交易類中間業務和其他中間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