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科技時代下打造什麼樣的銀行
金融科技時代下的銀行發展之路
核心提示: 曾幾何時,我們對金融的印象還僅限於西裝革履的精英人士和高貴冰冷的銀行櫃台,轉眼間,我們的電腦里,手機上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金融交易,科技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金融行業的變革,金融科技已然開啟了一次新的金融產業革命。
作者單位:江蘇銀行上海分行
一、金融科技時代已經到來
曾幾何時,我們對金融的印象還僅限於西裝革履的精英人士和高貴冰冷的銀行櫃台,轉眼間,我們的電腦里,手機上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金融交易,科技的進步很大程度上推動了金融行業的變革,金融科技已然開啟了一次新的金融產業革命。
金融科技:FinTech,即finance(金融) technology(科技)的縮寫,寓意金融的科技化,科技與金融的結合。現如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已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支付習慣,隨著阿里金融、微信支付、京東金融等新興金融產業的誕生,傳統金融機構也在網路環境中尋求新的增長點,傳統的銀行業務已經逐漸或者不能夠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這一切都向我們表明:金融科技時代已經到來。
二、金融科技時代銀行業的新變化
(一)互聯網企業向金融領域滲透
在金融科技時代,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正在往傳統金融業態滲透。近年來,各類互聯網公司不斷地從非金融領域向金融領域轉型,尤其是互聯網企業有著收集和分析用戶數據的便利,加之數據挖掘技術的發展完善,這些基於用戶數據的分析使得網上支付變得極為方便,這也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迅速,如圖1數據顯示[ 註:數據來源於易觀智庫發布的相關數據整理所得,下文所提數據來源相同;],2011年-2015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從2011年的8.4萬億元發展到2015年的31.2萬億元,5年時間增長了近4倍。這些第三方支付機構擁有的數據資產是銀行業面臨的重要挑戰,客戶數據的缺失最終將導致客戶流失、給商業銀行帶來損失。
圖1. 2011-2015年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交易規模
(二)網上交易規模不斷壯大
近年來,隨著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產品在互聯網上出現,客戶參與線上支付與理財的積極性逐步提高,信息加密技術的升級使得客戶減輕了網上交易風險的顧慮,商業銀行的網上交易迎來了大好時機。2011年以來,網上銀行新增客戶數量逐步增長, 如圖2所示,中國網上銀行市場整體交易規模呈逐年遞增的趨勢,交易規模也從最初的596.7萬億元增長到2015年底的1600.85萬億元。短短幾年間的發展,用戶對於網上銀行的接受程度與前期已有較大提升,而電商的持續火熱與網路渠道理財產品的日漸豐富,將推動網上銀行交易規模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圖2.2011-2015年中國網上銀行交易規模
(三)移動終端成支付新渠道
金融科技時代,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高速發展,使得人們獲取信息變得非常便捷,這在一程度上增加了人們對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依賴程度。另一方面,微信、支付寶等新型支付方式的興起,使得移動支付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隨著傳統金融機構、移動運營商以及第三方支付機構攜手合作,移動金融領域加速崛起,銀行業進入了嶄新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正在從根本上重構社會生活方式,也終將改變銀行的經營運作模式。數據顯示(見圖3),2011年,中國的智能手機保有量為2億台,而到2015年,這一數據達到9.5億台,移動設備作為移動支付的載體,為銀行和客戶之間建立起全新的橋梁,打破了銀行固有的經營模式,使得銀行能夠運用來自移動終端的用戶數據,從而調整自己的業務結構和產品特性,為客戶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創造更大的價值。
圖3.2011-2015年中國智能手機保有量
(四)智能科技進駐銀行網點
金融科技時代,不僅是互聯網給銀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傳統的銀行營業網點,科技也已經無處不在。小到工商銀行的一張取號單,上面的代碼詳細反應了客戶的基本信息及他所要辦理的業務類型,大到部分銀行已經藉助先進設備實現了自助開卡服務,更有甚者,在廣州珠江新城的交通銀行營業大廳,一個半人高的說話嬌滴滴的白色機器人開始擔任大堂經理,不僅熟悉業務,還會說學逗唱,萌翻全場。不僅是交行,據了解,建行等多家銀行也將在網點推出機器人。隨著機器人專業知識的豐富,還將會隨同工作人員進社區宣傳。如今銀行網點給人的印象已不再是往日的熙攘與繁瑣,而是智能和現代化的氣息。
三、金融科技時代的銀行發展之路
(一)重視大數據時代的數據驅動
在金融科技時代,數據是信息科技的重要載體。大數據是用來描述規模巨大、類型復雜的數據集合,一度被譽為是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科技產業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對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上文所述,隨著第三方支付的快速發展,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面臨嚴峻挑戰,銀行本身逐漸成為了一些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資金通道,而第三方支付則處於能夠獲取客戶數據的核心位置,在數據就是一切的時代,商業銀行不能掌握用戶數據,無疑會造成客戶的流失,因此,未來的銀行發展之路上,一定要重視數據的驅動作用。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與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外部資源合作,形成銀行、客戶、第三方支付一體的新型服務體系,基於客戶的使用數據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二)控制互聯網時代的銀行風險
商業銀行是現代金融體系的主體。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商業銀行通過資金融通和結算便利實現全社會絕大部分資金的周轉流動並發揮價值創造的功能,在現代金融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商業銀行的風險事關經濟金融體系的穩定。
在金融科技時代,互聯網企業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金融搜索平台,充當資金信息中介的角色。資金供、求方可直接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網路進行溝通,甚至可以同時進行多對多交易,客戶信用以及風險管理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來完成。但是我們也應看到,互聯網金融在為居民提供便捷投資理財渠道的同時,仍存在例如資金鏈斷裂引發的信用風險、挪用第三方賬戶資金形成的操作風險、資金詐騙導致的聲譽風險和非法集資風險等風險問題,需要我們時刻警惕,在發展中完善。
(三)注重移動互聯時代的客戶服務
金融科技時代,商業銀行正經歷著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隨著這種大環境的變化,商業銀行的服務也面臨著重要的機遇和挑戰。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移動互聯正逐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獲得便利的同時,客戶往往更加渴求優質的服務。對商業銀行來說,除了要緊跟科技進步為移動互聯創造良好的硬體之外,還應在服務水平上有所提上。例如招商銀行推出的可視櫃台服務,可視櫃台是招商銀行深圳分行自主開發的新型非現金自助設備,配備身份證識別器、攝像頭、觸摸屏、話筒、讀卡器等硬體,客戶可通過設備與招行後台集中運營中心的櫃員直接進行視頻溝通,替代傳統網點高櫃、辦理需櫃台「面簽」的復雜業務,建立「交易替代型+銷售服務型」渠道。未來的銀行發展之路上,隨著指紋識別、電子掃描等方式的日漸普及,客戶以前需要繁瑣的證件審核、親自到營業廳簽署協議這一流程有望被簡單的鑒權身份替代。
(四)向著專業化、智能化銀行的步伐邁進
專業化銀行顧名思義是希望通過專業化服務和風險控制,降低運營成本和經營風險,並依靠自身的專業特長和優勢,在某一細分領域取得長遠的發展。在金融科技時代,面對海量客戶和競爭對手,未來銀行只有致力於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和體驗,才能更好的吸引客戶。
智能化則是以開放心態主動擁抱互聯網,深入挖掘大數據,推行智能服務、智慧操作和指揮管理,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全方位服務,實時感知到任何客戶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需求或潛在需求,並能及時對客戶需求做出響應,在任何場景下提供快捷、個性、跨界的綜合服務,才是真正的智能所在。
一家專業化的銀行在很大程度上也一定是智能化的,在金融科技時代,未來銀行需在專業化的基礎上推行智能化,在智能化的基礎上強化專業化,找到專業和智能的融合點,認真做好建設,用心提供服務,一定能在未來銀行的發展之路上越走越遠。
『貳』 金融壹賬通的金融科技服務都有哪些
金融科技這個詞其實包含的還挺多內容的,以題主的金融壹賬通為例,這個公司有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平台等各種先進金融科技能力,也開發出了很多適用於銷售、產品服務、風險控制以及運營等眾多場景下的金融科技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銀行、保險、投資及其他金融領域,幫助中小金融機構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痛點。舉幾個例子:
1、智能認證
金融壹賬通上個月剛發布的智能保險雲服務里有個智能認證技術,就是利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技術為客戶建立起獨有的生物檔案,從而可完成對人、相關行為及屬性的快速核實,可以運用於所有實人認證的場景。這個技術大大簡化保險行業在現有模式下復雜低效的客戶身份認證流程,實現了方便快捷的「實人、實證、保單」三合一的「實人認證」。
2、智能閃賠
上面說的智能保險雲服務里還有個智能閃賠技術,利用的是圖片定損、自動定價、智能風控技術高效准確完成對車輛的查勘定損。這個技術可使車險理賠時效由行業平均的兩三天縮短至兩個小時,並顯著減少由人工操作帶來的管理風險,是目前國內車險市場上唯一投入真實運用的人工智慧定損與風控產品,平安擁有其100%自主知識產權。平安車險快速理賠應該用的就是這個。
3、智能投顧(智能財富管家)
另外,金融壹賬通還有個智能投顧產品叫智能財富管家,是基於百萬級已有風險偏好的客戶數據,使用機器學習方法建立獨創的風險偏好識別模型,改變了傳統模式中繁雜的風險問卷流程,將大數據技術與問卷結合,精準化風險偏好識別能力,並能夠根據用戶數據變化定期調整評分結果,旨在結合長期積累的市場經驗,根據用戶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財務目標等,運用智能演算法及投資組合優化等理論模型,為用戶量身定製財務投資模型。
其他的智能支付、智能貸款、壹賬鏈、直銷銀行雲服務平台、金融機構一賬通,可以去金融壹賬通官網找找看。
『叄』 匯承金融科技有哪些合作銀行
目前他家有十幾家合作的銀行,有票據貼現需求的企業可以到他家平台查看銀行報價哦,貼現成功後資金到賬很快的。
『肆』 國內的金融科技服務哪家做的比較好銀雁科技怎麼樣
當然銀雁科技啊,你看他家服務客戶就知道了,目前包括全部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政策銀行,大部分主要城農商行、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在科技服務領域,針對營銷增長、卓越體驗、降低風險等客戶需求,提供涵蓋營銷、風控、運營、技術的科技服務。
『伍』 金融科技對銀行表內業務的蠶食將是必然的嗎
「金融科技第一個蠶食的對象是商業銀行的表外業務。從現在的技術來看,金融科技可以幾乎完整的蠶食所有的表外業務。下一步就是對表內業務的蠶食。」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9日在2017三亞·財經國際論壇上表示。
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的顛覆力度極大,對金融業的七大基礎功能都產生了沖擊,包括存款、貸款、支付、融資、投資管理、保險、信息咨詢管理等等。
具體而言,對傳統商業銀行來說,金融科技改變了銀行的客戶管理、渠道、成本、服務;它改變了信息,因為商業銀行的信息維度太單一;它改變了業務流程,從人工流程變成了機器的流程;它挑戰了銀行的風險管理。所以,金融科技對銀行內部的管理也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朱民表示,金融科技對傳統金融的顛覆和蠶食不可避免。金融科技第一個蠶食的對象是表外業務。從現在的技術來看,金融科技可以幾乎完整的蠶食所有的表外業務。下一步就是對表內業務的蠶食。「存款、貸款、資金管理、支付,現在金融科技已經都在做,所以,對傳統的表內業務的蠶食,我覺得也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陸』 銀行的金融科技崗位的前景如何哪些銀行這方面走在前面
在傳統的金融市場的背景下,銀行除了做一些傳統的金融業務之外,也考慮把原先比較粗化的金融模式變得比較細化,這期間,銀行致力於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更好地了解客戶,更好地為客戶推薦他們所需要的產品,從而實現贏得更多訂單、贏得顧客信賴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的就需要一些金融科技的知識,包括一些統計類的知識以及計算機類的,有的公司可能還會有專門的金融科技部門。金融科技崗一般招計算機、數理統計、軟體工程等專業的學生。主要做大數據挖掘分析、大數據營銷,技術研發等工作。各銀行情況不一樣
『柒』 誰給說說金融壹賬通的那個「金融科技服務自助式開放平台」
今年5月起,金融壹賬通國內面向中小銀行推出了金融科技服務的自助式開放平專台。中小屬銀行客戶可在平台上自助選購相應產品與服務,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業務接入,無縫對接或嵌入到自身的運營體系中,以此快速提升金融科技的實力與服務水平。
根據當時公布的數據,已有十多家中小金融機構正式簽約該開放平台。
金融壹賬通有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雲平台等各種先進金融科技能力,也開發出了很多適用於銷售、產品服務、風險控制以及運營等眾多場景下的金融科技產品,可廣泛應用於銀行、保險、投資及其他金融領域,幫助中小金融機構解決發展中遇到的痛點。
上個月,金融壹賬通還開放了自身的金融科技核心能力,發布「智能保險雲」服務,面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保險經營中的最核心技術。「智能保險雲」服務是基於全球最前沿AI技術的「智能認證」、「智能閃賠」產品,將為保險公司提供一個以較低成本實現與最先進保險科技並軌的機會。
『捌』 金融科技服務都有哪些類別在深圳做這方面業務比較知名的企業是哪些
很多科技類的企業藉助網路、機器、數據、用戶信息、交易行為提供創新的金融服務,傳統金融行業也在不斷轉型,比如說,各大基金、保險、證券公司也逐漸開始重視在互聯網領域的戰略布局。深圳是個注重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城市,在90年代就已經有一批金融科技企業誕生,比如銀雁科技,有深圳人行結算中心的金融背景,早期為銀行提供軟體開發與業務流程服務,現在強調以科技賦能,服務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