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涉外禮儀的日常禮儀
在西方國家,用正餐的時間比中國要晚。請柬上註明兩個時間:晚7:30到場,8:00用餐(7:30 for 8:00p.m.),意即7:30到場,8:00晚宴開始。在此情況下,可在上述兩個時間之間到場。如果請柬上只寫一個時間,便應在該時到場。晚宴開始前通常備有淡酒,一般是雞尾酒或雪梨酒。這時,應邀的賓客邊飲酒,邊走動,與人交談,等到宣布晚宴開始時便步入餐廳入座。
★座次安排
餐桌為正方形或長方形,西方國家中唯一擁有圓桌的乃是神話中的亞瑟王。亞瑟王是英國的一位傳奇性的國王,他在西歐神話中所享有的地位有如皇帝之在中國的地位。雖然根據神話所說,亞瑟王是英國國王,但大多數關於他的故事卻載於法國及法國文學著作之中。亞瑟王有一個圓桌,這樣他手下那些文武百官便誰也不感到比別人低人一等:他們的等級都是相同的。
★感恩禱告
千萬注意!還不到用餐的時候,在正式晚餐上,而且有時在家庭晚餐上,要做飯前感恩禱告,為所用飯食而感謝上帝。這種禱告可用任何語言進行,而時常用拉丁文。在此場合,如果其它客人起立,則應起立,否則不用起立,仍坐原位。如果你不信仰宗教,你就目光向下,雙手合十。感恩禱告時間不長。
★用餐器皿(刀、叉、勺、盤、杯)
在正式晚餐上,用餐器皿為數甚多。據悉,全人類有三分之一使用筷子,三分之一用刀、叉、勺,三分之一用手取食。
在法國,刀常常是吃完一道菜之後繼續使用,他們凈刀放在刀架上,如同在中國將筷子放在筷架上那樣。在英國和美國,刀不放在刀架上。但在美國有另一個關於用刀的習慣。那就是,在菜盤中切割食物,然後將刀放在菜盤左邊,再將叉子轉到右手。這種作法已經不多見了,但是如與一個美國家庭聚餐,或與年長的美國人用餐,便可能看到這種使用刀叉的方式。
靠左邊的小盤是盛麵包用的,有時用於放色拉和水果的盤子也擺放在那個位置。與某道菜相關的刀具或則放在主菜菜盤之前,或者放在最後側,放在最中間的匙和叉是供飯後用甜食時使用的,不然就從外邊向里邊接著用。
如果餐桌上有你不喜歡的食物,可以拒絕食用。將盤中的食物全部用光被視為有禮貌;除非你要求再加一些食物,否則不會添加。在正式宴會上,從不給添加食物。在這方面,應當很注意中國和西方禮儀上的差距:在中國,主人自然認為客人的菜盤應當盛滿菜餚,在西方則不然。
食物由侍者端上,總是從左方擺上,空盤於每道菜餚用畢後自左方撤下。
★菜餚和酒的順序
記住菜餚和酒的順序是重要的,因為,如果是非正式的自助餐要依同樣順序用餐。與有的人的想法相反,在宴會上,菜餚的順序與中餐宴會一樣嚴格,但原則有所不同。在不是很盛大的宴會上,菜餚的數目常常有所削減,但是上菜的順序總是相同,即使減去很多道菜,也是如此。然而,在大型宴會上,菜餚的數目又增加了。上述菜餚的順序為:
(冷或熱開胃菜)
湯 雪梨酒
魚 干白酒
果汁雪糕 紅酒
肉食及蔬菜
色拉 甜白酒或香檳
甜布丁 紅葡萄酒(葡萄牙產) 或烈性甜酒
香薄荷
乾酪
水果
咖啡(另有卷煙或雪茄) 白蘭地或甜露酒
在法國,乾酪在布丁之先食用,這種情況在其它國家也常見。除此以外,菜餚的順序各國都是一樣。干白酒和甜酒或香檳酒經冷卻後飲用,紅酒則根據所食肉食的類別而定。濃紅酒與厚味肉食相配,較淡的紅酒則供食用略為清淡的肉食時飲用。紅酒在室溫下飲用,並在事先開瓶,酒的年代愈小,愈應早些開瓶。
濃紅酒可以串杯,葡萄牙產的紅葡萄酒,烈性甜酒和雪梨酒總是要串懷。總的原則是酒的香味與飯菜的美味相得益彰。
在美國,總有冷水可供飲用,在歐洲則不一定。
還應當注意另一點,即在北歐,女客在女主人飲酒之前不應飲酒。
★吸煙
絕不應在正式祝酒之前吸煙,僅可在為國家祝酒之後吸煙。永不在食桌上吸煙這一習慣現已變得普通了。咖啡、白蘭地和露酒在另一個房間飲用。在少數情況下,女士們先離開餐室並去往另一房間。在此情況下,男士便在餐桌吸煙。
★祝酒
祝酒是另一個容易出錯的事,在西方國家,在用餐當中非正式祝酒,如同人們在中國和其它亞洲國家所看到的,直到150年以前都是常見的習俗。這個習俗現已不復存在,當面對你認識的客人舉起酒杯,啜飲一小口而不談話,這種方法還是可以的。男士若對女士作這樣舉動應當注意,因為這種姿態寓有確定的涵義,如果該女士對這一舉動不予贊同,那就把她大大得罪了。
在祝酒前,將紅葡萄酒放在桌子上的串酒懷中。與其它酒不同的是,紅葡萄酒不是由侍者侍飲,而是由來客傳送,其次序總是由右向左,具體方式是將本人的酒杯斟滿,然後將串酒杯向左傳出。
紅葡萄酒在向國家祝酒之前絕不應飲用。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有欠明智,因為可能有另一次甚至數次祝酒。在每次祝酒之前會有一次講話。講話可能很長,達30分鍾,或者很短,僅兩個字。有的祝酒時應當起立,有的則可保持坐姿。
有些盛大的宴會上,將一個流動杯依次傳遞。這是一個古老的飲酒禮節。這種酒杯是一個大杯,每位賓客都從杯中飲用。這種禮節之以現代的形式建立起來整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如果在這種場合做得正確,不啻為自己爭光。當你的鄰座客人接過酒杯時,他轉向你,要向你鞠躬,你鞠躬還禮,用右手將杯蓋取下,將杯高舉,飲酒的人以雙手接杯,飲用,然後以系於杯底的餐巾擦拭杯口。此時你將杯蓋蓋上,然後將杯傳到你手中,這套禮節便重復一遍。當你已將酒杯傳出之後你得保持站立,直到你的鄰座已經飲酒,然後坐下,可以看出,這種禮節源於蠻荒時代的飲酒儀式。位於飲酒者兩邊的人要站立,以保持飲酒者免受敵人侵害。以右手持杯蓋,因為右手乃是持劍的手。
在主賓離席之前而離席是不對的。如有必要先行離席,應先向主人說明。
還有三種其它形式的社交聚餐形式,即在餐館室用餐,在俱樂部用餐及在某人家中聚餐。飯菜的順序和飲酒的順序總是同樣的,但要簡單一些。除非是正式宴會,菜餚的數目不超過四道,少則兩道,色拉不能用以代替第一道菜。
★餐館用餐
在西方,在餐館就餐所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每人選取自己的飯菜,因而在開始用餐前應當對自己喜歡哪樣飯菜有所考慮。再者,在最好的餐館,菜單是用法語印製,這就要求有專門的知識才能看懂。在點菜之前向人請教,完全不成問題;問問侍者有什麼可以推薦的菜,也毫無不妥之處。
在西方餐館里遇到的另一個問題乃是如何對待酒單的問題。這種酒單與在中國餐館里的菜單相同的方式對待,即將酒單傳來傳去,因為誰都不願意要為大家點酒這個面子。如果你運氣好,點酒的人精於此道,那就好了。精於酒道是很風光的事,甚至比精於菜餚更為風光。中遠集團有些領導在這方面樹立了榜樣,他們對外國酒知之甚多。關於酒,有許多書籍可供研讀。
不懂怎樣正確飲酒,就不能好好品味醇酒佳釀,便很難登大雅之堂。花費很多錢財點來名酒,卻飲而不知其味,實屬失禮之至,因此而引起他人不悅,乃是意料中事。中國人在這方面常常遭受西方人士批評。即使是與友人共飲,而且酒款已付,以為可以自行其是,然而飲酒而有失禮儀,也被視為粗俗可鄙,對此,同一餐館就餐的其它賓客因而倍感震驚,甚至發出怨言。
點酒是在點菜之後。這是因為點酒的人可以針對座上不同賓客所已選定的菜餚而選用與之相配飲的酒。
酒類侍者(他本人是或者應當是酒品專家)在將酒開瓶之前將其拿到前(向點酒者展示該酒的標簽正確無誤),然後開瓶。白酒放在冷酒器中,紅酒則在桌上開瓶,並在飲用之前放訖。點酒的人先品嘗酒味,然後將酒倒入各位賓客的酒杯之中,其目的在於確認該酒未在貯藏期間變質,如已變質,則將其撤去,另點一瓶。
如果你自己是點酒的人,但卻心中無數,便可徵求侍者的意見,而如該侍者對你愛莫能助,則作為一般的原則可為點魚的客人選用一瓶干白酒,而為選用肉食的客人點紅酒。不要從酒單上專選價格最低的或價格最高的,而要選第三便宜的酒,很多人點價格第二便宜的酒,而那常常不是好酒,餐館正欲將它賣掉。
如果飲起酒來好像飲用啤酒或白酒那樣,那可太有失體統了。飲酒的樂趣部分來自酒的芬芳,部分來自酒的甘醇,部分來自酒的外觀,而只有一小部分來自其中所含的酒精。設想一下你在品嘗極佳的香茗。首先是鼻聞榮香,然後是口償榮味,輕握杯柄,小口啜飲,則飲榮之樂莫大焉。如果你對飲酒並無樂趣,則裝作開懷亦無傷大雅。如果不喜歡酒,則不必多飲。
如在餐飲時需要將你的電話手機打開,則應向在場賓客表示歉意。當然,將手機關閉方為上策。
★俱樂部用餐
俱樂部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以及其它受過這些國家影響的地區如香港和新加坡是普通的餐飲、聚會之處。(night club)這種真正的俱樂部可以分為兩類,即社交俱樂部及健身俱樂部。社交俱樂部中設有餐廳、一個或兩個酒吧、一個圖書室,有時還為前來的會員提供卧室。健身俱樂部設有進行某一專項體育活動的設施,(這從該俱樂部的名稱便可看出),但也設有餐廳及酒吧。
例如在香港,香港俱樂部及中國俱樂部是社交俱樂部,賽馬俱樂部、足球俱樂部及高爾夫球俱樂部等則為健身俱樂部。在紐約,商業區健身俱樂部是健身性質的俱樂部。其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健身中心,但它常被紐約航運界人士用為社交俱樂部。
如果你應邀在你主人所屬的俱樂部用餐,這與在其家中用餐頗為相似,因為俱樂部是私人聚會之處,只有其成員及其賓客可以進入。俱樂部的規則必須遵守。大多數俱樂部規定,不準攜帶公務文件入內,並嚴禁使用電話手機。俱樂部常有關於衣著的嚴格規定,例如許多俱樂部不準穿牛仔服等。
在俱樂部用餐與在餐館用餐相差無幾,但在俱樂部用餐不提付賬的事,因為只有主人付帳。
★在家用餐
在他人家裡用餐比較不太正式,除非這家人極其富有。應邀在他人家裡用餐時給主人帶些花束,是很得體的,但不應帶白花(白花是喪禮用的),而且也不應帶紅花,除非你有意向女主人表示浪漫之情。
應該注意,在很多場合手持花束獻給對方是很得體的,這不僅限於喪禮。出售花束的店鋪比比皆是。在這種場合攜帶一盒巧克力,也是常見的禮品。
★雞尾酒會及冷餐會
在西方國家和香港,但不包括中國的其它地方,一種典型的社交聚會是雞尾酒會。這種招待會有幾個有利之處,它舉辦起來花費較少,而且能比請吃一次飯邀到更多的人。賓客到場後即從大盤中取酒飲用,然後在廳中走動,相互交談。這種社交方式使許多人得以相聚並進行談話。在雞尾酒會上,總會有不含酒精的飲料,比如果汁之類可供飲用,而且有小食品。時間以18:30為典型,有時甚至在白天舉行,否則來賓將會去別處用餐。雞尾酒會將僅持續一或二小時。
冷餐會與此有些類似,只是食物(常為冷餐)是擺放在房間一側的桌上,來客自取菜盤、自取飯菜。如果設有座位,則位次的安排是非正式的。
B. 金融專業的ppt可以講什麼內容
可以將單方面的東西,比如金融的三駕馬車,銀行保險證券
C. 涉外禮儀的概念
禮,是知禮、講禮、明禮,尊敬別人。儀,是儀容、儀表、儀式,表現形式。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由於受歷史傳統、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時代潮流等因素而形成,既被人們所認同,又被人們所遵守,是以建立和諧關系為目的的各種符合交往要求的行為准則和規范的總和。簡言之,禮儀就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和准則。
D. 涉外禮儀的七個原則
1、維護國家利益
在參與涉外交往活動時,應時刻意識到在外國人眼裡,自己是國家、民族、單位組織的代表,做到不卑不亢。自己的言行應當端莊得體,堂堂正正。
在外國人面前,既不應該表現得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應該表現得自大狂傲、放肆囂張。應表現得既謹慎又不拘謹,既主動又不盲動,既注意慎獨自律又不是手足無措、無所事事。
2、基本要求:儀表
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凈。男子的頭發、胡須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指甲要經常修剪,一般與指尖等長,不留污垢,保持手部清潔,若手部有疾症或疤痕要戴手套。
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鈕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禮服、領帶或領花應結好,佩戴端正,並備潔凈手絹與梳子。皮鞋應擦亮。
不要在人前做剔牙、摳鼻、掏耳、剪指甲、搔癢等不雅的小動作。也不要在人前打哈欠、伸懶腰、打噴嚏、擦鼻涕、咳嗽,打噴嚏時應用手帕、餐巾紙捂口鼻,面向一旁,避免發出大聲響。
3、行為舉止
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4、說話語氣
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5、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在圖書館、博物館、醫院、教堂等公共場所都應保持安靜。在隆重的場合,如舉行儀式、聽講演、看演出等,要保持肅靜。
6、守約遵時
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准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
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萬一因故不能應邀赴約,要有禮貌地盡早通知主人,並以適當方式表示歉意。與人約會不能失約,不能超時。失約和超時是很不禮貌的行為。承諾別人的事情不能遺忘,必須講「信用」,按時做好。
7、信守約定
當前,在國際交往活動中,人們將尊重對方,即將對交往對象的重視、恭敬、友好作為涉外禮儀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要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
E. 涉外禮儀的原則
涉外禮儀的基本原則:
1、講究儀表與衣帽整潔,面、手、衣履要潔凈。男子的頭發、胡須不宜過長,應修剪整齊。衣著要整潔筆挺,不能有褶皺,紐扣均應整齊,褲扣不能在室外或公共場合整理。襯衣一般為白色硬領,袖與下擺不露出外套,並放入褲內。要按交際場所或交際需要著裝。
2、舉止大方得體,態度和藹端莊,精神飽滿自然,言行檢點。站、坐、走都要符合常規,任何失禮或不合禮儀的言行者會被視為有失體面。
3、說話客氣,注意身份。說話時神情衿持和藹,面帶微笑。隨便與人攀談是失禮行為,萍水相逢,應在有人介紹後方可交談。
4、遵守公共秩序,不打攪、影響別人,尊重別人。不隨意指責別人或給別人造成麻煩或不便。發表議論與指責別人會被認為缺乏教養。
5、守約遵時。這是國際交往中極為重要的禮貌。參加各種活動,應按約定時間到達。過早抵達,會使主人因准備未畢而難堪;遲遲不到,則讓主人和其他客人等候過久而失禮。因故遲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
6、信守約定。當前,在國際交往活動中,人們將尊重對方,即將對交往對象的重視、恭敬、友好作為涉外禮儀的核心。在一切涉外交往中,都必須認真而嚴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諾,說話務必要算數,許諾一定要兌現。
7、尊重隱私。對於西方人來講,凡涉及經歷、收入、年齡、婚戀、健康狀況、政治見解等均屬個人隱私,別人不應查問,即在交往中「有所不為」。
資料來源:網路-涉外禮儀
F. 關於金融的PPT
金融指貨幣的發行、流通和回籠,貸款的發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專,匯兌的往來等經濟屬活動。
金融(FIN)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專業的說法是:實行從儲蓄到投資的過程,狹義的可以理解為金融是動態的貨幣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