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別呢
可以從以下兩點來區分這自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2. 園區金融是做什麼的
給園區企業提供融資的啊!
3. 什麼是社區金融服務
社區金融是指社區公眾及其組織中所產生的一切金融(銀行、證券、保險)需求和銀行等金融機構滿足其需求的一切活動。社區」在《辭海》里是這樣定義的:以一定地域為基礎的社會群體。而我們現在通常理解的社區則是:聚居在一定地域中的人群的生活共同體。具體說,我們要研究的,在城市是以街道、居委會為基本單位的社區,在農村是以鄉、村為單位的社區。由於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銀行、離不開金融服務,所以社區也是一個或大或小的金融業務市場,是銀行有所作為的地方。
社區金融」的出現,是、多元化的發展趨勢,金融機構以客戶經理制為基礎,投資理財為中心,高科技手段為條件,以滿足社區內業主、組織在金融產品及金融服務的全方位需求為目標,並與開發商合作創建、提供具有創新意義的社區及相關的金融產品及服務。
與一般意義上的「社區銀行」不同,「社區金融」有效地整合了銀行、開發商及社區業主的供給及需求,能夠提供全功能的銀行業務並滿足其在銀行、證券及保險等方面的需求,如銀行提供企業授信、結算、外匯業務及面向業主的儲蓄存款、消費信貸、居家理財、代收代付等各項業務。「社區金融」其首要的一個目標是可以構築在穩定、可靠的信用條件下的金融運行環境,重建市場經濟的信譽機制;其次,是為某一個社區固定的客戶提供金融產品與服務,從而使其為實現其個性化、多元化、網路化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基礎和條件。因此,有位專家概括:「社區金融」的模式,就是東方親情信譽加西方商業信譽。
4. 為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各金融機構推出了哪些創新的金融產品服務
金融機構在服務小微企業、農戶、貧困人群等普惠金融重點服務對象時,往往面臨客戶分散、資信水平不高、信息規范化標准化不足、缺乏有效抵質押物等問題。針對小微企業、農戶、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等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短、小、頻、急」的金融需求,金融機構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打造專屬產品服務體系。
一是運用新型信息技術手段,拓展銀行服務渠道。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服務渠道發展迅猛。截至2017年末,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賬戶數已達32.8億戶,主要電子交易筆數替代率平均達到79.6%,其中,手機銀行交易筆數佔主要電子交易筆數的31.8%。
二是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手段,提供線上信貸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涌現出一批依託互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的創新普惠金融產品。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創新大數據模型風控模式,精耕個人小額消費貸款、電商貸款等細分領域。建設銀行探索全流程線上融資模式「小微快貸」,2017年新增客戶超過14萬,當年放款1466億元。互聯網保險迅速發展,2017年互聯網保險簽單124.91億件,較上年增長102.60%。
三是開展續貸業務創新,緩解小微企業貸款到期資金周轉難題,提高貸款資金使用效率。目前,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儲銀行均已開展續貸業務,泉州銀行創新續貸產品「無間貸」,截至2017年末累計為客戶節約融資成本2.5億元。
四是發展供應鏈金融,與核心企業合作對供應鏈上下游的小微企業進行批量授信、批量開發。農業銀行「數據網貸」通過「核心企業推薦+歷史數據分析」,向核心企業上下游小微集群客戶提供全流程線上化的供應鏈融資服務。
五是完善貸款審批流程,探索運用零售業務管理技術,優化小微企業貸款審批政策和流程,壓縮獲得信貸時間。中國銀行「信貸工廠」模式將授信流程從200多個步驟減少至23個,審批時間從2-3個月縮短為5-7個工作日,最快當天即可完成審批。
六是豐富抵質押品類型。在農村地區開展了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開展林權抵押貸款,開展注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抵質押貸款,緩解「缺擔保」難題。
七是促進扶貧小額信貸健康發展。明確「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的政策要點,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增收脫貧。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496.96億元。
八是服務科創企業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科技企業特點,探索建立有別於傳統信貸業務的科技金融組織架構、管理機制、業務流程、風控手段以及保障體系。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已設立科技支行、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等645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科創企業貸款余額分別為1.7萬億元和0.6萬億元;銀行業金融機構外部投貸聯動項下科創企業貸款余額225.6億元。
九是創新農業保險產品,豐富價格保險、指數保險、制種保險的種類。2017年共開發出農業保險產品1714個,涉及215類農產品。價格保險標的擴大到4大類72個品種,指數保險已備案19個省(區、市)57款天氣指數保險產品,制種保險開辦省份達29個。
十是創新農產品期貨期權產品,降低農業價格風險。已上市23個農產品期貨品種和2個農產品期權品種,覆蓋糧、棉、糖、林木、禽蛋、鮮果等主要農產品領域。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目前已包括天然橡膠、玉米、大豆、棉花、白糖等5個品種,試點項目達到79個,試點區域包括黑龍江、新疆、雲南等多個省(區、市)、覆蓋近40個貧困縣,各期貨交易所支持資金總額達到1.23億元。
本答案由 關數e 海關數據科技服務平台 整理自銀保監會就首次發布普惠金融白皮書答記者問
5. 如何為開發園區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這個比較復雜,首先確定從哪方面入手。保險,資金提供,技術提供等等
6. 聽說天陽有金融科技產品服務,具體是有哪些呢
是說天陽科技吧?它在風險、信貸、信用卡、供應鏈、營銷等方面的市場是排名前列的,可以提供包括信貸、風險管理、交易銀行、信用卡、零售、營銷、大數據、徵信監管、智能渠道和通用技術等金融科技產品服務。
7. 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這兩個概念如何區分
可以從以下兩點區分這兩個概念:
1、兩者的定義不同:金融產品是指投資標的,即為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是指投資者參與整個投資所享受道德服務。
2、兩者的內涵不同:金融產品是指股票、期貨、外匯、現貨、貴金屬等投資項目。而金融服務,包括在做投資之前,給予投資者所需要投資的項目產品介紹,開戶,後期服務等。
8. 智慧園區有什麼特點
為調整經濟產業結構,集聚產業優勢,我國大力發展的園區經濟,形成了我國地域經 濟的增長極。在園區建設過程中,傳統的建築智能化管理存在著以下問題。(1)設計、建設、應用同質化,難以滿足個性化需求。(2)建築物與建築物之間,建築物內各子系統間相對獨立,存在"信息孤島",智能化 水平低。(3)數據採集孤立,系統聯動難以實現。(4)應用可擴展性差,擴展成本較高。(5)無法實現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運營成本高。(6)重要設備運行狀態無法實時監控,事故預警難以實現。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從更高的公共數據應用、異構網路的共享、多重數據的融合的層面出發,解決了以上面臨的問題。
物聯網與智能建築的物理架構具有很多相似性,各個子系統相當於物聯網的數據採集節點,利用物聯網技術,將數據匯集到數據服務平台,由平台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從而提供更高級的動態數據應用服務,將使得傳統智能化系統發 生根本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基於物聯網數據服務平台提供了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解決方案,同時對大樓的智能化管理系統進行了整體規劃,保證了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實現。(2)充分發揮物聯網開放性的基本特點。傳統的園區內樓宇智能化系統是自成一體的 獨立封閉的系統,而物聯網是開放的,具有連通性。採用這一技術,可以在世界上具備互 聯網接入條件的任一地點,與自己的物聯網相連,從根本上解決了"信息孤島"問題。(3)把各個子系統集成在一個統一的數據平台上,實現各系統之間實時數據的交流和 共享,彌補了傳統智能建築數據採集孤立的缺陷,解決了系統難以聯動的問題。(4)物聯網數據服務平台中匯集了海量的數據信息,應用開發平台靈活且功能齊全, 使其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各種軟硬體應用已經瀚如煙海,開發人員具備成熟的技術積累,終端用戶能享受到各種便利。(5)基於物聯網技術,只需構建一個統一的數據服務平台,將各系統的運行數據信息 匯總,既可實現高效、便捷的集中式管理,又降低了運營成本。(6)物聯網平台所擁有的專家系統引擎,能夠進行對從各子系統採集到的實時數據進 行整合、分析和計算,並結合預案,對非正常狀況作出判斷,並實施預警聯動。 因此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園區建設必將是未來智能園區的發展趨勢,而物聯網應用平台 就是從數據接入、數據處理、數據應用 3 個層面,為智能園區提供統一的應用與管理平台。
9. 金融產品有哪些特徵
1.使用價值歸於價值:一般的消費品具有直接滿足人們某種物質需求的功能,而金融產品卻不具備。不過,金融產品代表著財富,它可以變成貨幣進而用貨幣購買其他商品和服務。因此,相對一般消費產品來說,金融產品的最大特點在於它的使用價值歸結於價值;任何金融產品本質上都有一定的價值。與金融產品的價值相聯系,金融過程是價值運動的過程,資源配置只不過是價值運動過程中的一個客觀過程。
2.無形性:一般消費產品是指有形產品,大多數金融產品是不能預先用五官直接感觸到的特殊消費,無法像實物產品一樣通過觀察其外觀及測試其性能,快速、准確地判斷其質量和價格是否合理。由於金融產品在使用價值上不存在不同的物質屬性,所以金融產品在原則上都可以「非物質化」。由於金融產品可能不具備某些鮮明的物理特徵,所以具有較強的抽象特徵,這使得金融產品在擴展方面具有比較廣泛的想像空間。因此,如何通過某些有形的形式與特點設計使金融產品具有吸引客戶的巨大魅力,是金融產品設計開發的關鍵性因素。
3.不可分割性和廣泛性:由於金融產品的無形性,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產品時需要把各種相關過程,如金融產品的銷售過程與服務過程等聯系起來,從而使得金融產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金融產品在整個營銷過程中需要特別注重各個環節的相互關聯。
4.產品之間的相互替代性:不同消費產品的使用價值不同,因此不同類的消費產品通常是不可替代的,或者只存在非常有限的替代關系。然而對於金融產品來說,由於具備有償價值和價值合二為一的特點,不同金融產品不存在質的區別,也不存在完全的不可替代性。金融產品的同質性和可替代性決定了金融管理的一大特性,即金融產品之間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互替代。
5.易模仿性:金融業作為第三產業,雖然經營對象是貨幣資金這種特殊產品,但是也像其他服務業一樣,具有服務需求彈性大、提供的產品基本無差異的特點,由此導致金融產品極易被模仿,而且大多不受知識產權的保護,同質性和趨同性特徵非常明顯。整個金融業呈現出金融產品「你有,我也有」的局面,產品「克隆」的速度非常迅速,這就使得某一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很難區別於其他金融機構的產品和服務。而且,由於引進金融產品的金融機構,其產品開發費用較低,引進速度較快,所以導致這類產品的增幅大大提高。再加上現代信息社會及資金市場的區域化與全球化,資金價格的傳遞迅速並且廣泛,所以同類金融產品在國內金融市場甚至國際金融市場上出現價格趨於基本一致的情況,也使得各類金融機構之間的產品競爭更加激烈。
10. 產業園區提供金融服務嗎
廣漢的產業園裡面六脈產業園就提供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