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行廣西分行如何強化責任擔當做好「三農」金融工作
農行廣西分行作為廣西金融業的重要力量,牢記服務「三農」的使命,近年來,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責任擔當,突出服務重點,不斷提升三農服務水平和質量。
該行始終堅持走市場化改革道路,結合實際大力推動轉型創新發展。深入研究農業農村發展形勢,及時制定、完善各項涉農信貸政策,逐步形成了「以農總行年度『三農』信貸政策指引為引領,以涉農行業信貸政策和專項信貸政策為基礎,以涉農區域信貸政策為重點」的「三位一體」差異化的「三農」信貸政策體系。每年根據不同時期「三農」發展特點出台「三農」信貸政策,明確服務重點、調整信貸政策、提出保障措施,以達到指導「三農」和縣域業務發展目的。
為滿足農村農業發展需求,該行結合廣西實際創新推出了金穗甜蜜貸、農民安家貸、個人漁船抵押貸款、農民工創業貸款、政府增信農戶貸款、灕江旅遊船舶抵押貸款、網捷貸等產品。全力支持「產業回家,留住媽媽」工程,為4.3萬婦女提供創業貸款,共投放22.41億元的產業貸款。推動「三農」重點領域發展,累計投放縣域貸款1824.78億元(不含票據),投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321.72億元、縣域城鎮化貸款192.26億元、水利貸款73.44億元,農戶貸款342.74億元。
B. 組織開展針對返鄉農民工的招聘會,怎麼組織
提高農民工的素質,可以從3個方面著手:一是國家及地方政府應出台資助返鄉農民工進行職業教育與職業培訓,促進返鄉農民工就業和創業的專門政策。二是要將用於返鄉農民工培訓的財政資助經費,以培訓券的形式發到農民工手中,農民工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需求,憑培訓券自主選擇職業教育機構參加職業培訓或接受職業教育。三是明確高、中等職業院校(包括技工學校)為承擔返鄉農民工職業培訓或職業教育任務的基地,讓農民工學到真本事、實技能。
C. 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該如何去引導和扶持
政府部門在相關手續方面要為創業者特辦才行
D. 如何做好農民工異地金融服務
農民工金融理財知識匱乏,理財意識淡薄;異地金融服務渠道少,回且持卡人比重較低答,「有卡難用」現象較為普遍。用卡環境較差不僅影響農民工辦理銀行卡的積極性,而且是造成農民工被動選擇安全系數較低的現金攜帶方式返鄉的重要原因。
如何為農民工這一龐大而特殊群體提供全面、綜合、優質的金融服務,這是擺在金融服務機構面前的一個現實問題。無論是農民工戶籍所地的金融機構,還是創業所在地的金融機構,都要切實關注農民工在就業、創業方面存在金融服務問題,努力為農民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我們認為,應當做好以下工作:
有針對性地開展金融宣傳,提高農民工的金融知識水平。
加快信貸產品創新,不斷推出適合農民工的貸款品種。
根據農民工理財需要,設計符合農民工理財需求的金融產品。
改善銀行卡受理環境,開展農民工特色金融服務。
E. 在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下,如何保障農民工就業
對於成千上萬在東部沿海地區謀生的「農民工」來說,他們並不是官方傳統定義中的「工人」,既沒有體制的束縛,也沒有體制的保障,這家企業垮了,收拾行裝,再投奔另一家是常事。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這裡面有無產者的豪邁。但是,如果一場覆蓋整個經濟體的蕭條襲來,是否還有足夠的工廠為他們提供工作?在這個初冬,發生在遙遠異國的一場金融風暴,裹挾了千萬中國農民工的命運,讓他們今年提前回家的路程,不是那麼的溫馨……
沿海城市部分以出口為主業的企業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降薪、裁員或倒閉,這給農民工就業帶來沖擊。據媒體報道,西部一位勞務輸出大市的市委書記曾這樣說道:「我們有200多萬人在外打工,最怕這些人都倒流回來,成為社會問題。」我理解,這位市委書記所說的「社會問題」,就是「在金融危機下返鄉農民工激增怎麼辦」的問題。農民工是流動的,每年都會有返鄉現象,比如農忙、過年的時候等。據我們10月份對11個省120個村的調查統計,今年返鄉的人數比往年明顯增多,占外出勞動力的6.2%,其中約一半是因為企業停工而返鄉。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機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導致部分沿海地區一些企業裁員甚至倒閉。當無工可打或者收入嚴重降低的時候,農民工返鄉也是理性的選擇。
農民工的年齡結構變化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我國的「農民工進城務工潮」已興起十餘年。很多早期出來的農民工隨著年齡的增長,返鄉後不再出來,這部分農民工的數量會逐年增加。
另一方面,國家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如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農民工返鄉。
我們發現,當前農村還存在著大約七八千萬的剩餘勞動力,總量雖然比前些年明顯減少,但規模依然龐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非常規的大規模農民工返鄉,會進一步加劇已有的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答案補充
我們發現,當前農村還存在著大約七八千萬的剩餘勞動力,總量雖然比前些年明顯減少,但規模依然龐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非常規的大規模農民工返鄉,會進一步加劇已有的農村勞動力過剩的問題。
止2008年12月底,農民工外出務工人數達86.7萬人,占農民總人口的21.6%,由於全球金融危機導致我國沿海地區企業破產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人數達14.3萬人,占外出務工人數的16.49%。
答案補充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對返鄉農民工的監測引導,要正確宣講引導,樹立返鄉農民工再次創業的信心和決心,確保社會穩定。二是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跟蹤服務水平。針對當前外出務工人員面臨的形勢,地方政府勞務輸出部門要切實跟蹤了解外出務工人員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及時解決,消除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三是加大優惠政策支持力度。
答案補充
地方政府要通過發展第二、三產業,加快小城鎮建設,拓寬當地就業渠道,增加就業空間,提高當地返鄉農民工的吸附力,切實提高返鄉農民工創業水平。四是提升技術培訓水平。建議勞動部門根據市場需求,通過減免費用等措施對返鄉農民工再次進行技術培訓,切實提高返鄉農民工技術水平,以適應當前企業經營模式的需要,進一步擴大就業門路
答案補充
五是提高返鄉農民工創業金融服務水平。金融機構要在資金結算、信貸支持等方面加大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支持力度,可通過召開項目推薦會、銀企交流會等形勢建立和完善適合返鄉務工人員創業特點的評級和授信制度,通過創新信貸品種支持農民工回鄉創業。
答案補充
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珠三角等地區出現了企業倒閉、裁員和減薪的現象,一批來自欠發達地區的農民工就業發生困難。一個多月來,廣州、合肥、重慶、武漢、長沙、南京、南昌等地的車站迎來大批客流,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返鄉的農民工。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6月份以來,在全國2.1億農民工中,已有近千萬人「提前」返鄉,其中湖南、河南、江西、四川等省份的農民工返鄉率在20%以上。在江蘇,金融危機的傳導效應也初現端倪,連年增長的農民工轉移就業突遇「隱形失業」困局。
F. 農民工返鄉創業,國家有沒有優惠政策
各省的優惠政策不一樣的。
部分省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和做法
山東省:
農民工返鄉創業土地使用權可作為貸款抵押品。為加強創業政策扶持,解決農民工創業初期的資金困難,山東省政府近日出台規定,1、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拓寬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抵(質)押標准,創業人員的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機器設備、大件耐用消費品和有價證券以及注冊商標、發明專利等均可作為抵(質)押品。2、對登記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吸納登記失業人員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按實際創造就業崗位個數給予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有條件的地方可對創業成功人員首次領取營業執照並正常經營1年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山東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還將為創業者提供招工服務、代存檔案、代繳社會保險費等一系列便利服務。
江蘇省:
要求各地採取有力措施引導農村勞務輸出人員返鄉創業,鼓勵各類服務和培訓機構為返鄉創業者開展法律法規、經營管理、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農民的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各地根據情況對返鄉創業者參加創業培訓給予補貼,積極為創業者提供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咨詢等服務。積極探索建立農村創業貸款擔保機制,為農村勞務輸出人員返鄉創業提供投融資服務。同時規范收費行為,進一步清理和規范涉及創業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收費項目,對不合理的堅決予以取消。
河南省:6大紅包派送給回鄉創業者。1、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對農民工回鄉創業,除國家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和限制的行業或領域外,均允許進入,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不得自行設置限制條件。鼓勵、支持回鄉創業農民工平等參與國有(集體)企業改制改組和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社會公益性項目建設等。降低工商登記門檻,允許回鄉創業農民工的家庭住所、租借房、臨時商業用房在符合安全、環保、消防等要求的前提下,作為創業經營場所。同時,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制度,簡化審批程序,為農民工回鄉創業開通「綠色通道」。2、資金:推出貸款貼息制度。對農民工創辦的符合農業產業化貼息條件的企業,適當降低貼息審批條件,優先給予貼息;對農民工在貧困地區創辦的企業,符合扶貧貸款貼息條件的,優先給予扶貧項目貸款貼息。同時,農村金融服務機構要推進農村信用工程建設,拓寬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放寬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積極給回鄉農民工發放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期內由財政按規定予以貼息。3、待遇:與外地客商相同 。對農民工回鄉創業者,在登記注冊後給予3年扶持期,扶持期內參照就業再就業政策的規定實行稅費和小額擔保貸款優惠。對從事個體經營的,適當提高營業稅起征點,對不征營業稅、增值稅的回鄉創業農民工不再徵收個人所得稅。符合有關條件的,要按規定享受國家和當地扶持發展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企業、農產品加工業以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4、場地:可用集體建設用地。允許把集體建設用地用於農民工回鄉創業。引導和鼓勵回鄉創業者利用閑置土地、廠房、鎮村邊角地、農村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荒山、荒灘等進行創業。通過建立農民工回鄉創業基地,發展創業園區、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商業街、商貿城等,解決農民工回鄉創業的經營場地。鼓勵各類開發區、工業集聚區和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創業服務,引導回鄉創業者集中經營、聚集發展。回鄉創業農民工創辦符合環保、安全、消防條件的小型加工項目時,允許在宅基地范圍內建設生產用房。5、提供信息和技術。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特別是縣、鄉(鎮)政府要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公共服務,通過建立創業信息發布平台,公布各項行政審批、核准、備案事項和辦事指南,傳送法律、法規、政策和各類市場信息,加強對回鄉創業者的信息服務;依託當地科研機構或高等院校,幫助創業者同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建立經常性聯系,為農民工回鄉創業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6、提供免費創業培訓。 各地要對回鄉創業農民工免費開展創業培訓,依託現有機構成立回鄉創業農民工指導(服務)中心,免費為創業農民工提供項目信息、開業指導、小額貸款、政策咨詢等服務,提高其創業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組織有資金、懂技術、會管理、立志回鄉創業的優秀農民工到省內外重點企業、龍頭企業、大型企業學習鍛煉,幫助他們拓展創業思路。
安徽省:
可享受稅收減免。為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安徽省各級財政部門將建立農民工創業扶持專項補助資金。同時,對農民工創業有關稅收進行減免。對農民工返鄉創辦服務型企業(除廣告、房屋中介、典當、桑拿、按摩、氧吧外),吸納下崗失業人員或農村富裕勞動力,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實際安置人數定額依次減免其當年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企業所得稅。外出務工農民回小城鎮從事工業生產,凡符合條件的按當地規定享受外商投資優惠政策。
湖南省:
湖南省各級政府先後都成立了招商引資回鄉創業服務領導小組,紛紛出台優惠政策與措施,通過放寬市場准入政策,盡量給予資金扶持,優化企業投資環境,發揮典型示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氛圍,積極引導和鼓勵務工農民回鄉創業。如岳陽市出台的《關於鼓勵和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若干意見》規定:對農民工返鄉創業興辦的經濟實體,3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並在用地、用水、用電上優先保障。各級領導每年利用春節和長假務工人員集中返鄉的時機,開展各種慰問活動:如召開民營企業家茶話會、座談會,宣傳家鄉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鼓勵、引導「遊子」回湘創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農民工在外學到了技術、積累了資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結交了商界朋友,通過回鄉辦廠興業,帶動湖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G. 農民工返鄉創業貸款需要什麼條件
具備以下農民工創業無息貸款條件,方可申請:
1、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
2、有固定的經營場地和一定的自有資本金;
3、從事項目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
4、自籌資金不低於項目所需資金的40%;
5、無不良記錄,信用良好;
6、應通過創業培訓,取得創業培訓合格證。
為支持創業擔保貸款發展,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針對有創業要求、具備一定創業條件但缺乏創業資金的就業重點群體和困難人員,提高其金融服務可獲得性,明確支持對象、標准和條件,貸款最高額度由針對不同群體的5萬元、8萬元、10萬元不等統一調整為10萬元,由各級財政全額貼息。
(7)在分行組織開展返鄉農民工金融服務擴展閱讀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提出了支持返鄉創業的五方面政策措施:
1、降低返鄉創業門檻。
2、落實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政策。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可享受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徵增值稅、營業稅等稅費減免政策。
3、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人員,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具備享受支農惠農、小微企業扶持政策規定條件的納入扶持范圍;經工商登記注冊的網路商戶從業人員,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未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可同等享受靈活就業人員扶持政策。
4、強化返鄉創業金融服務。運用創業投資類基金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加快發展村鎮銀行、農村信用社和小額貸款公司,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加大對返鄉創業人員的信貸支持和服務力度,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創業擔保貸款。
5、完善返鄉創業園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