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來煜標是否倡導要順應發展形勢,圍繞「綠色金融」的理念,在對接服務新經濟 上開拓思路、創新舉措
是的啊 。
B. 如何更好地貫徹綠色金融的發展理念
第一,明確綠色債權在全部債權中具有優先受償權。如果綠色債權具有優先受償權,就相當於資產證券化中的優先順序,其信用風險更低,由此就可以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吸引更多投資人。當然,如果綠色債權具有優先受償權,那麼,就意味著其它債權人的權益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但由於綠色金融具有廣泛外部性,因而,整個社會為之負擔一定的成本是合適的。
第二,為綠色融資設定更低的風險權重。綠色融資意味著其已排除了環境風險,因而,其風險應該比按其他一般標准所進行的融資更低,因而,在商業銀行進行綠色融資時,設定更低的風險權重在風險控制的邏輯上是嚴謹的。特別地,建議還應允許商業銀行基於自身綠色金融的數據,比照巴塞爾協議的內評法開發綠色金融風險模型,在經監管部門驗證確認後在日常業務中執行。
C. 綠色金融是什麼意思
綠色金融是指為支持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和資源節約高效利用的經濟活動,即對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綠色交通、綠色建築等領域的項目投融資、項目運營、風險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有兩層含義:一是金融業如何促進環保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指金融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前者指出「綠色金融」的作用主要是引導資金流向節約資源技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引導企業生產注重綠色環保,引導消費者形成綠色消費理念;後者則明確金融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避免注重短期利益的過度投機行為。
D. 風證券倡導綠色金融,應該點贊綠色金融「」
天風證券可以說是綠色金融的先行者了,2016年,天風證券就將綠色金融納入了公司戰略,積極倡導並實踐綠色金融服務理念,前兩天還承辦了2017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的環保產業投融資論壇。
E. 深圳:加強銀行業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
6月30日,深圳市政府公布印發《關於加強深圳市銀行業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根據《指導意見》,綠色金融機構原則上應當滿足經營規劃、人力資源、經營規模、產品創新等方面建設要求,其中包括綠色融資余額占該綠色金融機構全部公司業務融資余額的比重不低於25%,且綠色融資余額較年初增速原則上不低於該綠色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速的120%。
據了解,《指導意見》是為了加強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符合國際國內綠色金融發展趨勢,能助力實現國家戰略目標;加強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是深圳市吸收和推廣國家綠金改試驗區綠色金融發展成功經驗的重要舉措。
綠色金融機構原則上應當滿足以下建設要求,經營規劃:制定未來三年綠色金融發展規劃;人力資源:成立專門的綠色金融團隊,負責人具有兩年以上綠色金融相關業務經驗,配有不少於2名具備金融、環境等復合型知識的專職綠色金融客戶經理,並根據業務發展及時增配人員;經營規模:綠色金融機構的綠色融資余額占該綠色金融機構全部公司業務融資余額的比重不低於25%,且綠色融資余額較年初增速原則上不低於該綠色金融機構各項貸款增速的120%;產品創新:在總(分)行的指導下,持續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積極總結綠色金融典型案例。
經認定為綠色金融機構或者下設分支機構被認定為綠色金融機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總(分)行,可以享受以下支持政策: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優先支持綠色金融機構;各銀行的綠色金融專營體系建設情況將作為加分項納入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對各銀行的綠色金融績效評估體系;市、區人民政府及各部門在選擇合作金融機構和開展綠色金融相關試點工作時,可以將綠色金融機構建設情況作為參考依據之一。
此外,還有市、區人民政府的綠色企業(項目)、綠色融資主體及相關政務數據將優先與綠色金融機構對接;綠色金融創新項目可以申請我市金融創新獎貢獻獎或者特色獎,單個項目最高可以獎勵100萬元;市、區人民政府可以結合財政情況,通過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綠色金融人才培養和引進、綠色債券獎補等方式給予綠色金融機構支持;綠色金融機構創新示範意義較好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案例,將編製成冊面向各方宣傳推廣。
F. 深度研究構建綠色金融體系,應遵循怎樣的思路
我們倡導:轉變觀念和思路,加強引導,樹立綠色低碳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促進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部門要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引導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引導、支持社會樹立綠色發展和低碳發展的理念。以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實踐和探索為起點,尋求適合國情的綠色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為遏止氣候變化不斷惡化的勢頭,積極採取自主行動,從多種環節入手,節能減排降耗,減輕環境災害,切實履行量化減排義務我們希望:加強科技創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設生態環境。世界各國、全球應負擔起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應對資源環境壓力。以已開展的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為榜樣,尋求經濟發展新模式,承擔社會責任,加大節能減排和低碳技術的研發,加快節能環保和裝備的推廣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推行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綠色GDP核算等研究,建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和低碳社會生活消費模式我們期待:開展低碳技術國際交流,發展碳排放權交易國際合作。加強間國際合作,進而推動合作,有序推進低碳生態產業轉移,促進低碳和生態經濟在全球的合理分布和共同發展。積極建立環境權益交易市場,探索清潔發展機制,推動全球統一碳交易市場形成,改善發展中國家的碳定價權我們努力:推廣發展低碳綠色金融的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投融資途徑,不斷探索創新投融資機制,將減排降碳納入金融體系的服務范疇,制定和完善符合國情的促進低碳產業發展的經濟激勵措施,利用碳金融體系的支撐使碳減排獲得持續不斷的融資,從碳減排權中提高能效及可持續發展的收益,努力爭取全球低碳經濟競爭的主動權
G. 建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對治理霧霾有哪些作用和意義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當前的霧霾問題主要是受政府對市場扭曲、市場失靈、企業與消費者缺乏社會責任感等因素影響產生的,因此需要以經濟和金融政策推動結構轉型,從根本上治理霧霾。他指出,其中建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可發揮重要作用。
盡管官方已出台若干治理大氣污染的政策與措施,但中國環境保護部日前公布的華北地區重點城市大氣污染治理綜合督查整改情況顯示,整改成效明顯但「仍不到位」。在去年中國空氣質量最差的十座城市中,便有八座位於京津冀地區。
為此,官方正將綠色金融作為應對大氣污染的重要政策工具加以研究和推進。此前,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已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可持續金融項目聯合發起成立了由馬駿領銜的綠色金融工作小組,並在多個機構共同參與下完成了一份研究報告。據介紹,這份報告不久後將正式出版。
馬駿表示,與單純的提升清潔技術和排放標准相比,推動經濟結構轉型能更有效促進PM2.5減排。其中可供使用的經濟與金融政策包括改革導致工業用地價格過低的體制、糾正間接稅稅負在行業間扭曲、大幅提高煤炭資源稅稅率、大幅提高對清潔能源的補貼、建立PM2.5減排的區域間補償機制等。
針對當前綠色環保項目融資難的困境,他特別闡述了建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的意義,「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激勵綠色投資的綠色金融體系,來引導大量民間資金進入綠色行業。十八大強調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綠色金融體系就應該是這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具體而言,馬駿指出,綠色金融可以包含綠色貸款、綠色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基金、綠色ETF和共同基金等。他並在報告中提出了成立專業性從事綠色貸款和投資的機構、發行綠色債券、加大財政對綠色貸款的貼息力度等一系列關於如何在中國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的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