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某國,一些國家的服務出口額比上年的增長率如下。美國-3.4%,德國-0.9%,英國-5.3%中國2
日本最低,因為它的增長率是負的,而且最大。單獨比較數就可以了,-7.3最小。
在談判的初期,發展中國家堅持認為服務貿易僅僅指越境服務貿易,即不涉及消費者和生產者物理接近才能發生的服務貿易。發展中國家之所以持這種觀點。
主要是由於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尤其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服務貿易上處於劣勢地位,擔心如果服務貿易和范圍過寬會增加本國貿易自由化的負擔,給國內經濟和政治造成不利影響。
(1)2013年世界金融服務出口額擴展閱讀:
中國服務貿易處在較快增長區間。產業洞察網統計資料《中國知識型服務貿易研究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2.3%,超過世界服務進出口平均增幅10.3個百分點。
佔世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的5.6%,同比提升0.5個百分點。2011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4191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3.9倍,年均增長19.3%。
服務貿易結構漸趨優化。部分高附加值服務進出口增速迅猛。與上年同比,高附加值服務出口快速增長,其中咨詢服務增長17.8%,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增長18.2%,廣告宣傳增長18.6%,金融服務增長122.5%,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增長40.1%。
❷ 誰能告訴我2012年保險服務的出口額和進口額,還有金融服務的出口額和進口額是多少
中國進出口總額是27928億美元,進口額是13948億美元,出口額是15779億美元
浙江進出口總額是2535億美元,進口額是730億美元,出口額是1805億美元
希望採納
❸ 2013年世界貿易額排名前五位的是那些國家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發表的最新全球貿易報告,2006年全球商品進出口額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
出口:德國(1.112萬億美元)、美國(1.037萬億美元)、中國(9690億美元)、日本(6470億美元)、法國(4900億美元)、荷蘭(4620億美元)、英國(4430億美元)、義大利(4100億美元)、加拿大(3880億美元)、比利時(3720億美元)。
❹ 世界貿易的出口額和進口額
2008-2009年世界經濟貿易發展概況
(一)世界經濟增長概況
2008年底和2009年初,世界經濟(GDP)增長陡然放緩,堪與最糟糕的1930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相比。由資產價格下跌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增加導致的發達經濟體需求疲軟使得世界總產出增長率從2007年的3.5%下降到2008年的1.7%,為2001年以來的最低點,遠遠低於10年來的平均增長水平2.9%。
2008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率僅為0.8%,2000-2008年平均增長率為2.2%。另一方面,2008年發展中國家總產出增長5.6%,雖較2007年7.5%有所下降,但與2000-20008年間平均水平持平。
2008年,石油輸出國經濟以5.5%的增長率快速增長,特別是中東地區出口增長速度達到6.3%。2008年不發達國家(LCDs)的經濟增長快於其他國家,增長率為6.6%,高於達到6.3%的2000-2008年的年均增長率。
2008年,歐洲與北美經濟增長率僅為1%。與之形成對比,中美洲的石油輸出地區、獨聯體國家、非洲以及中東地區經濟增長率均為5%以上。
2008年,亞洲GDP增長率僅為2%,很大程度上受到日本經濟負增長(-0.7%)的影響。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除去日本、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外的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率達5.7%,其中中國經濟增長最為強勁,增長率達9.0%。
總的說,首先,2008年下半年全球經濟保持增長,特別是石油出口國受益於油氣價格的攀升。其次,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經濟不穩定乃至嚴重衰退已從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開始,正逐步蔓延到發展中國家。
(二)主要貨幣的匯率和商品價格的變化
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由於美元對美國貿易夥伴貨幣堅挺,美元對許多國家貨幣的實際有效匯率升值。2008年上半年,歐元對美元升值7%;緊接著7月到10月,歐元對美元貶值了14%。從2006至2008年7月間,歐元對美元升值了30%,並在2008年7月達到最高點。同樣,英鎊、加元和韓元都呈現出相似的趨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美元升值後於2008年下半年急劇貶值。
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日元和人民幣則表現不同。無論日元還是人民幣近年來對美元都呈現升值態勢。金融危機發生後,日元對美元匯率驟然上漲,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相對穩定。
2008年諸如石油、天然氣等初級產品的物價大幅動盪。2007年以來,能源價格穩步上升,並在2008年中期達到了創紀錄的140美元每桶;隨後便暴跌至2005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石油進口國的需求疲軟。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燃油價格上漲了144%,增加了一倍以上。但是,從2008年7月至2008年底,燃油價格下降了63%。
其他初級產品價格,包括金屬和食品,也已從2008年初的峰頂下跌。
(三)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量
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量(剔除價格上漲和匯率浮動指數,下同)增長了2%,同2007年的6%相比有所下降,同樣也低於1998-2008年間的年均增長率5.7%。而與以往商品貿易增長往往超過GDP增長相比,2008年,世界商品貿易的增長與GDP增長很接近。預計2009年商品貿易增長將落後於GDP增長。
2008年,中南美出口增長1.5%,進口增長15.5%,其中進口增長在世界各區域中排首位。進口增速超過GDP,而出口增速滯後於產出增長。
2008年,獨聯體國家以比2007年增長6%的水平成為全球出口增長最快的區域,以15%的進口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二。
2008年,中東地區的出口和進口增長均驟然萎縮:出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4%下降為3%;進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14%下降為10%。2008年非洲地區的進出口量增長同樣放緩,出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4.5%下降為3%,進口量增長從2007年的14%下降為13%。
2008年亞洲進出口量增長率急劇下滑。出口量增長從2006年的13.5%和2007年的11.5%下降到2008年的4.5%。2008年進口量增長速度降低的很快,從2007年的8%降為4%。
在眾多區域中,歐洲地區出口增長率最為緩慢,2008年出口量僅增長0.5%,比2007年的4%大幅下降。更嚴重的是,2008年,歐洲地區進口量呈現負增長,進口總量下降1%。此外,2008年北美出口量增長5%,而進口量則下降2.5%。進出口總量增長較2007年均有大幅下滑。
2008年世界商品與服務貿易
(一)主要商品價格的變化
2008年,燃油價格不斷攀高,年中每桶油價一度到達140美元,7月後油價開始下降;在世界燃油需求疲軟和經濟衰退的影響下,到年底油價已低於每桶50美元。同2007年相比,2008年大幅上漲的能源價格對世界商品貿易額(未剔除價格上漲因素,下同)及增長的影響很大。2008年,能源價格上升了40%,而食品與飲料價格同樣上升了23%。同時,農產品價格下降不到1%,而金屬價格下降了8%。
(二)世界商品貿易
北美商品進出口增長最為緩慢;2008年出口額為2萬億美元,同2007年比增長10%,而進口額為2.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經濟蕭條是導致美國對外貿易情況相對弱勢的原因。
中南美洲則表現出更強勁的增長,商品出口額為602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21%,進口額為5950億美元,增長30%。
2008年歐洲商品貿易增長放緩:出口額為6.5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2%;進口額為6.8萬億美元,增長12%;增長放緩的部分原因是2008年歐元對美元匯率的貶值。
獨聯體國家商品進出口額均增長穩健,主要得益於該地區採掘工業的實力。2008年出口額為703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35%;而進口額為4930億美元,增長31%。
和其他擁有自然資源稟賦的地區一樣,2008年非洲地區商品進出口額大幅增長。其中出口額達561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29%;進口額達4660億美元,增長27%。2008年,中東地區商品出口增長最為強勁,出口總額為1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36%,;進口總額5750億美元,增長23%。此外,亞洲地區商品出口額為4.4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5%;進口額為4.2萬億美元,增長20%。
2008年,盡管佔世界貿易出口比重由2007年的9.5%下降到9.1%,但德國仍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的地位,出口額高達1.47萬億美元。中國僅次於德國,排名第二,出口額為1.43萬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的比重為8.9%。排名第三的世界出口大國是美國,2008年出口額為1.3萬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的比重為8.1%。日本與荷蘭分列第四和第五位,日本商品出口額為7820億美元,佔比為4.9%;荷蘭商品出口額為6340億美元,佔比為3.9%.
美國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商品貿易進口國的地位,進口總額高達2.17萬美元,佔世界進口額的比重為13.2%。德國居次,進口額為1.21萬億美元,佔世界進口總額的比重為7.3%。中國(1.13萬億美元,佔比6.9%)、日本(7620億美元,佔比4.6%)和法國(7080億美元,佔比3%)分列第三、四和五位。
如果把歐盟的27個成員國看成整體(不包括歐盟內部貿易),則2008年排名前五位的出口國和地區為:歐盟(佔世界出口比重15.9%),中國(佔比11.8%),美國(佔比10.7%),日本(佔比6.4%)和俄羅斯(佔比3.9%)。2008年歐盟出口總額達1.93萬億美元。
(三)世界服務貿易
2008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額為3.7萬億美元,同2007相比增長11%。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是交通運輸類,增長率高達15%;其次是旅遊類增長10%,其他服務類也增長了10%。包括金融服務在內的其他服務出口額佔全球服務貿易出口的比重為51%,而旅遊和交通運輸類則各佔四分之一,其中旅遊類出口佔比為25%,而交通運輸類出口佔比23%。2008年,北美服務貿易出口額為603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9%;進口額為4730億美元,同比增長6%。從北美服務貿易的季度統計數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數據顯示,2008年前9個月,北美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快速增長,出口額同2007年相比增長13%,進口額同比增長10%;而第四季度該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額驟減,出口額下降2%,進口額也下降3%。在北美服務貿易領域中,旅遊業受金融危機影響最為嚴重,出口額下降2%,進口額下降了6%。
2008年,歐洲地區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9萬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1%;進口額為1.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同樣,歐洲地區服務貿易也深受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前三季度,歐洲地區服務貿易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而第四季度驟減11%。
2008年,中南美洲服務貿易出口額為109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6%;進口額為1170億美元,同比增長20%。獨聯體國家服務貿易出口額為830億美元,增長率高達26%;進口額為1140億美元,增長率為25%。
2008年,非洲服務貿易出口額為88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3%;進口額為1210億美元,增長率為15%。中東地區服務貿易出口額為940億美元,同比增長17%;進口額為1580億美元,增長率為13%。亞洲地區服務貿易出口額為8370億美元,同比增長12%;進口額為8580億美元,增長12%。
2008年,美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為522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10%,位居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出口國,佔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為14%。英國服務貿易出口額為2830億美元,佔比7.6%,位居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出口國。2008年分列第三到五位世界服務貿易出口大國的是德國、法國和日本:其中德國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為2350億美元,佔比6.3%;法國出口總額為1530億美元,佔比4.1%;日本則以1440億美元的服務貿易出口額取代了西班牙,居世界第五大服務貿易大國,佔比3.9%。
據世界貿易組織秘書處估計,中國服務貿易出口1370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大服務貿易出口大國,佔世界服務貿易出口總額的比重為7%。印度則以1060億美元的服務貿易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九大服務貿易出口大國,佔比2.8%。此外,荷蘭取代愛爾蘭成為世界第十大服務貿易出口國。
在進口方面,美國仍保持著世界第一大服務貿易進口國的地位,進口額為3640億美元,同2007年相比增長7%,佔全球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為10.5%。德國位居第二,進口額為2850億美元,佔比8.2%。位居第三到五位的服務貿易進口大國分別為英國、日本和中國。其中,英國服務貿易進口額為1990億美元,佔比5.7%;日本進口1660億美元,佔比4.8%;中國進口1520億美元,佔比4.4%。2008年世界十大服務貿易進口國排列唯一的變化是韓國取代了荷蘭,位居第十大世界服務貿易進口國,荷蘭則屈居第十一位。
❺ 2011-2013年世界農產品出口總額,以及主要農產品進出口總額分別是多少
最好附帶2005-2012年湖南主要農產品:活豬、豬肉、大米、水果、茶葉、烤煙的進口額。。謝謝大家了~~
❻ 中國進出口服務貿易數據
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服務貿易進入新的版發展階段,規模迅速擴權大,結構逐步優化,排名也進入世界前列。旅遊、運輸等領域的服務貿易增勢平穩,建築、通訊、保險、金融、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有權利使用費和特許費、咨詢等領域的跨境服務以及承接服務外包快速增長。2001年至2010年,中國服務貿易總額(不含政府服務)從719億美元增加到3624億美元,增長了4倍多。中國服務貿易出口在世界服務貿易出口中的比重從2.4%提高到4.6%,2010年達1702億美元,從世界第12位上升到第4位;服務貿易進口比重從2.6%提高到5.5%,2010年達1922億美元,從世界第10位上升到第3位。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❼ 誰能給我提供2000--2009年世界金融服務貿易進出口數據啊。我查了WTO,UNCTAD資料庫都找不到。就要寫論文了
(金額單位:億美元,中國海關統計)
年份 總額 我出口 我進口 中方逆差
2000 31.4(↑.4%) 14.6(↑6.2%) 16.8(↑84.8%) -2.2
2001 35.7(↑13.5%) 16.2(↑10.6%) 19.5(↑16%) -3.3
2002 52.6(↑47.5%) 20.4(↑26%) 32.2(↑65.4%) -11.8
2003 94(↑78.7%) 30.9(↑51.5%) 63.1(↑96%) -32.2
2004 133.3(↑41.8%) 42.7(↑38%) 90.6(↑43.6%) -47.9
2005 175.6(↑31.7%) 46.9(↑9.8%) 128.7(↑42.1%) -81.8
2006 234.1(↑33.3%) 57.4(↑22.4%) 176.7(↑37.3%) -119.3
2007 306.2(↑30.8%) 75(↑30.7%) 231.2(↑30.8%) -156.2
2008 285.8(↓6.7%) 90.8(↑21.1%) 195(↓15.6%) -104.2
2009 205.3(↓28.3%) 85.8(↓6%) 119.5(↓38.8%) -33.7
這是非禮賓和 我國的 不知道能不能幫上你
❽ 某年世界出口貿易額為3.2萬億美元,進口貿易額為3.3萬億美元,該年國際貿易額為( )
以上解答是錯的,答案是C,統計國際貿易額,必須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折算成同一貨幣後相加。同時要特別注意不能簡單地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對外貿易額相加,而只能是把世界各國(地區)的出口額相加。因為,一個國家的出口就是另外一個國家的進口,所以,如果把世界各國(地區)的進出口額相加,就會造成重復計算。
❾ 2010年國際貨物的排名數據前十國際貿易最近五年旅遊,運輸,金融,保險,服務,工程承包出口額及排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當代國際服務貿易新特點及發展趨勢
一、當代國際服務貿易發展的特點
國際服務貿易是指服務業(第三產業)的對外貿易,即發生國際收支行為的服務業經營活動,如國際間運輸、保險、金融、旅遊、技術等勞務的有償提供和接受。國際服務貿易是本世紀70年代以來突破傳統意義上的國際商品活動領域而迅猛發展的。隨著《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訂並生效,國際服務貿易日益得到各國的重視,已成為世界經貿競爭的又一熱點。據世界貿易組織1997年12月發表的1997年世界貿易年度報告顯示,全球服務貿易發展迅速,1996年增長5%,1997年預計增至7%,總額將達2.7萬億美元。縱觀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呈現如下趨勢:
1、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不斷加大。服務貿易的發展是產業進步的標志。二戰以後的半個多世紀當中,特別是70年代以來,由於國際分工的深化,產業結構不斷調整,科技革命加劇以及跨國公司的崛起,促使國際服務貿易以高於貨物貿易增長的速度迅速發展。1970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只有710億美元,而到1980年則猛增至3830億美元,10年間增長5倍多。1980年以後,國際服務貿易依然保持著迅猛增長的勢頭,年平均增長率約為5%,是同期國際貨物貿易年平均增長率2.5%的兩部。到1993年,世界服務貿易額達到1.03萬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人們預計,隨著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協議的實施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正式運行,各國將進一步開放服務市場,服務貿易也會隨之進一步發展,到本世紀末將會佔全球貿易總額的三分之一。
2、國際服務貿易的領域不斷擴大。目前,國際服務貿易涉及的范圍包括:(1)國際運輸(海運、空運和陸運);(2)國際旅遊;(3)國際金融服務(包括保險);(4)國際信息處理和傳遞軟體資料服務;(5)國際咨詢服務(包括會計、律師等);(6)建築和工程承包等勞務輸出;(7)國際電訊服務;(8)廣告、設計、會計管理等項目服務;(9)國際租賃服務;(10)商品的維修、保養、技術指導等售後服務;(11)國際視聽服務(12)教育、衛生、文化藝術的國際交流服務;(13)商業批發與零售服務;(14)知識產權(工業產權和版權)服務;(15)國際投資服務;(16)其他官方國際服務等。
3、國際服務貿易的發展不平衡。首先,工業化國家在國際服務貿易中佔有絕對優勢。一般說來,大多數工業化國家是國際服務貿易的順差國。據統計資料顯示,1986年工業化國家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所佔的比例為78.6%,其中運輸、投資凈收益、旅遊收入等均占各項目的75%以上。1996年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的排名榜上,工業化國家佔了15位,美國則以出口額2,026億美元高居傍首。其次,行業發展不平衡。隨著服務貿易業全球市場的迅速擴展,在服務業的行業區別越分越細的同時,行業發展速度則高低不同。傳統的全球運輸服務業仍在增長,但增速已趨緩,年增長率僅為2%;旅遊業則增長了6%,而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及專利等的增長率則達到了7%。再次,新興發展中國家發展勢頭良好。就總體而言,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領域處於明顯的劣勢,除了旅遊業和勞務匯回款等個別項目(即基於勞務輸出之上的項目)之外,它們在服務貿易上幾乎全部是逆差。但是,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興發展中國家的迅速崛起,其國際服務貿易也得到了迅猛發展。1996年亞洲各國和拉美地區服務貿易出口增長率都達到了8%,高於北美和西歐各國。新加坡、韓國、中國、泰國和中國的香港、台灣地區均跨入了全球服務貿易出口前20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