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類網如何盈利
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迅猛發展中國財經信息服務業也呈現高速增長,財經類網站作為提供財經信息服務的垂直網站也推動著中國網路經濟的發展。黃相如於2007年10月開始對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業的發展進行研究,研究重點在於對垂直財經網站的產品服務和盈利模式重點進行分析,具體對各種財經服務的業務特點、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對中國財經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一)網路財經信息服務: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證券、股票、基金、投資理財等經濟類相關信息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具體服務內容包括:免費財經資訊服務、收費信息服務、軟體服務、無線增值信息類服務等。
(二)近兩年受股市的火熱推動影響,中國垂直財經網站迎來了良好的市場發展態勢,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業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在這個階段,財經網站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漸趨於相對成熟和穩定,證券分析軟體成為財經信息服務商提供的重要財經服務模式之一,眾多競爭者的進入網路財經信息市場並爭奪用戶資源,市場競爭淘汰日趨激烈,主要強勢品牌網站通過品牌戰略和優質服務吸引客戶,門檻進入難度逐漸升高。
(三)隨著中國財經類網站發展高速成長,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對中國經濟和金融發展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最主要的運營模式以財經類網站為運營主體,向用戶提供財經資訊、分析軟體和信息咨詢服務等。在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領域內真正發揮影響力的是幾大綜合門戶財經頻道和財經類門戶網站,如和訊網、金融界、東方財富等。
(四)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市場保持了穩定的增長,2006年的高速度增長主要源於股市的繁榮,廣告主的數量增加明顯,尤其是基金理財類、銀行類廣告主的投放增加。2007年股市余熱仍將繼續,2007年中國網路財經信息服務市場收入達到8.9億元,預計08年將達到13.4億。
(五)除了廣告以外客戶端軟體和收費信息服務也有突破性的增長。在2007年的收入規模中,垂直類財經網站的收入已超過40%,其餘為綜合門戶網站或其它網站財經頻道的收入。門戶網站財經頻道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互聯網廣告,而垂直類財經網站的廣告收入只佔到其總收入的30%。
根據艾瑞的網民連續用戶行為研究系統iUserTracker最新數據顯示,2007年12月,訪問次數最高的前十大服務中除博客和財經資訊服務的月度訪問次數呈下滑趨勢,其餘服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C2C平台服務自4月以來就一直保持上升趨勢。視頻分享服務在12月增速較快,訪問次數從9.9億次上升至13.1次,增長率達32.3%.受金融市場的影響,財經資訊服務的訪問次數連續第三個月下滑。
2007年1月以來,以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為代表的中國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用戶數一直保持增長態勢,9月用戶數增幅達到最高點,覆蓋人數達2962千萬人;自10月份開始,金融廠商網路媒體覆蓋用戶數出現明顯下滑,11月下滑幅度達14.2%。黃相如分析認為,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人數受股市影響十分明顯。當前中國的股市處於調整期,11月,中國滬深股市仍大幅震盪,很多的基金、股票都一改往日的持續高漲趨勢,出現了下跌和徘徊,絕大多數投資者受市場震盪的影響,投資態度和行為趨於理性,必然導致追加投資的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11月金融廠商媒體覆蓋人數今年首次大幅下滑。黃相如認為,盡管股市目前處於調整期,但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08年奧運會的臨近等良好因素,都將拉動中國股市的回升。金融廠商網路媒體的覆蓋人數未來仍將保持增長趨勢。
2008年1月中國網路服務覆蓋總人數1.41億人,其中網頁搜索以1.34億用戶排在首位,知識搜索、視頻分享和財經資訊服務增長十分迅速。其中財經資訊服務用戶數從2007年2月的6070萬人增長至2008年1月的9616萬人,增長率達58.4%,且連續12個月保持增長趨勢。
2008年2月,金融軟體用戶集中度最高的網路服務為金融廠商,財經資訊等金融相關網路服務。其中金融廠商的覆蓋人數TGI達160,訪問次數TGI略低,為146.財經資訊服務正好相反,覆蓋人數TGI為132,訪問次數TGI則高達184.艾瑞咨詢認為,使用金融軟體的用戶大部分對金融市場較為熟悉,更多的需要了解市場上最新的消息,因此對財經資訊類服務的訪問次數TGI高於金融廠商。
此外,汽車房產與電子商務服務也是金融軟體用戶集中的網路服務類別。汽車資訊和房產資訊的覆蓋人數TGI均達到118.而金融軟體用戶在B2C商城服務中集中度高於C2C平台。黃相如認為,對汽車資訊和房產資訊的訪問特徵顯示金融軟體用戶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汽車及房產的需求高於網民的平均水平。
國外網站值得借鑒的盈利策略 :
網路收費是一種必然趨勢。這方面國外財經類媒體網站有一些值得借鑒的盈利策略:
第一: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
在確定採用何種盈利手段之前,必須對網站所依託的母媒體及網站本身的優勢、劣勢作細致分析,找到網站所有可能的利潤增長點,切不能跟風和盲目模仿。
第二: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可以嘗試在有內容優勢的方面開拓收費服務的新領域。
第三:服務優質化、個性化。為訂戶提供其所需要的高品質的服務,這是實現收費的根本。
第四:精心選擇恰當的收費項目,一定要是受眾願意付費的服務,否則將有可能因進入門檻提高而嚇走一批忠實用戶。
第五:在價格的制定和付費方式的選擇上要人性化,要考慮所針對目標群體的實際收入情況、消費習慣和消費水平。
財經媒體網站為何更具盈利空間?
首先,財經新聞和信息本身具有特殊價值。「商場如戰場」,及時、准確、可靠和高品質的商業信息之於商業決策具有戰略價值,因此,優質的財經新聞和信息如同商業情報,其本身就能賣個好價錢。
其次,財經新聞和信息具有專業性。一般網站通常提供適合於廣大用戶的大眾化服務,相互間替代性強。而財經媒體網站所提供的有相當部分是專業化服務,具有不可替代性,必有用戶願意付費。
再次,財經媒體網站的用戶具有特殊性。使用這類網站的多為商業機構或業內精英,如據2003年《華爾街日報》網路版訂戶研究報告顯示,其當年的訂戶中有26%為項目管理專家,更有54%為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往往具有較強的經濟實力,所付費用只佔其收入極小的部分,只要服務能帶來價值,且收費在合理的范圍之內,他們一般願意付費。
最後,財經媒體網站通過收費,將普通用戶和專業用戶區分開來,所形成的受眾群相對穩定,特徵明顯,是廣告商最為看重的那類消費人群,相對於免費網站受眾隱匿、蕪雜的狀態,收費網站雖相對「小眾」,卻更能吸引廣告商有目的、有效果地投放廣告。
㈡ 中小型的互聯網公司主要經營什麼,怎麼贏利
隨著夢網規范的進一步完善、服務提供商陣營日見龐大、用戶消費心理日漸成熟,新生的中小SP的生存和發展提出嚴峻的挑戰。在這樣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如何尋找突破口,創立獨特的贏利模式,將是所有SP,特別是中小SP密切關注並尋找解決的問題,否則將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本文將從設計「殺手級」經典簡訊;尋找行之有效的市場渠道;尋求行業合作是一個新方向等方面來為中小SP尋找突破口。設計「殺手級」經典簡訊優秀的新穎的經典的簡訊產品總是會受用戶喜歡的。而且一旦被運營商看中的話,甚至會被運營商主動收為自身的產品而大力支持、加以推廣。例如騰訊的移動QQ、深圳市美思科技有限公司的簡訊保管箱、龍音數碼開發的「魔幻新大陸」等,都被中國移動看中而加以扶持。由此可見,簡訊產品的創意和設計非常重要。例如在設計游戲類的夢網產品時,應以娛樂為導向,對現有的思想進行創新、轉化、整合。簡訊產品在創意和策劃時就應該反復考慮產品的新穎度、實用性、市場推廣的可行性等問題,並遵循簡訊產品的基本規則和能使其成為特色產品的重要規則。
基本設計規則:
1.按照簡訊基本特性設計:如簡訊字數限制在70個漢字以內,簡訊的上下行均衡合理;
2.符合用戶使用習慣:例如簡訊內容的輸入和回復,長號碼的使用,與USSD等其他技術的無縫接合等,都要從用戶角度出發;
3.信息費合理:不管是按條計費還是包月計費都應該在一個合理的區間之內,在用戶接受范圍與企業最大盈利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4.使用方便:用戶了解、知悉產品內容並進入實際操作時,都應該明確且簡單可行;
5.保障用戶權益:幫助信息、取消方法明示,用戶可以以自身的意願決定是否接受此業務,並可以隨時隨地取消或獲取進一步的幫助,給用戶安全的心理保障。
重要設計規則
1.產品創新:名稱新穎易記,內容精彩,這是產品創意需要注意的;
2.考慮市場渠道:產品在設計時就應該考慮到如何進入市場,如何推廣應用;
3.內在的擴張性:所設計的產品最好是具有群體性或交互性,並有利於用戶之間相互推薦;
4.獎勵推動:將市場策略內置到產品本身以內,使得市場策略更有主動性和滲透性。簡訊產品給用戶帶來的是一種快樂的體驗。不管是簡訊文字的奇妙,還是游戲的精彩,鈴聲的悠揚,都是給用戶美和快樂的享受。在產品設計思路上可以撇開現有按形式分類(信息定製、短語、圖鈴、問答類游戲、角色扮演類游戲、聊天類游戲等),從新的角度綜合考慮,
例如:
1.在產品中加入亮點。可以讓明星成為簡訊游戲或簡訊產品的主要承載體和宣傳熱點;或在產品中摻入實物的因素,讓實物成為游戲獎品和追逐對象等。
2.吸收古今中外各種故事情節,民俗民風,仿製相應的情節,讓簡訊參加者互動,從中娛樂。
3.利用多種無線技術組合,例如定位+游戲+聊天服務,一定會給用戶全新的體驗,讓聊天、溝通變成游戲。
4.創造新的統一的企業形象,如美通公司創新的泡泡小新卡通形象,這種思路值得中小SP借鑒。尋找行之有效的市場渠道對簡訊產品的市場推廣要關注多種營銷因素:目標用戶、市場定位、包裝、市場渠道、銷售策略等。
在這些營銷因素中,市場渠道是最重要的一項,因為潛在的用戶能否接觸到產品信息,將決定這個產品能否被用戶廣泛知道並使用。即便是簡單陳舊的簡訊產品也可以通過恰當的市場渠道贏得收入,畢竟每一種簡訊產品都能在市場上找到其用戶。目前市場宣傳渠道主要集中於:簡訊群發和小區廣播; 營業廳展示; 單張派發; 話單夾寄; 報刊等媒體渠道這些市場資源是有限的,撇開SP的宣傳資金和談判能力,能否搶佔到最有利的市場宣傳渠道將決定這個公司的產品能否具有先入為主的競爭力。誰擁有這個資源誰就會勝出。
目前SP獲得市場資源的方式有:
1.SP本身就是傳統媒體:例如三大門戶網站、雲南日報社,再如有著深厚的媒體關系的陽光加信等。這些SP天生具有這些宣傳優勢,其產品可以快速有效進入市場。
2.運營商支持:例如廣東移動除自身的資源外,還買斷一些報紙版面以支持SP的優秀業務。SP獲得運營商支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宣傳途徑,見下詳述。
3.與媒體合作:SP與媒體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合作,以換取媒體的推廣資源。例如江蘇點點通與各種媒體(報紙、電視台等)合作非常成功,作為此種合作的經典案例,值得借鑒。
4.尋找適合媒體,投放適當的廣告。簡訊的推廣以市場渠道為中心。
已有的簡訊產品要尋找合適的推廣渠道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反過來為渠道所及的潛在用戶設計相應的簡訊產品,才能取得最佳的營銷效果。例如在大眾化的月刊雜志上登載鈴聲圖片下載等,一定能取得這期間穩定的下載量。在電台播發簡訊點歌濃情傳遞服務也一定能火一把。
在同一張報紙上短期內重復刊載同一種簡訊游戲,以不斷吸引用戶注意力,其注冊量和簡訊流量也會不斷上升。讓市場說話,實現1+1>2產品主導還是營銷主導,這問題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要把產品設計和市場策略緊密結合起來考慮,那就會實現1+1>2的目的。那種將簡訊產品策劃出來後,就一味地等著營銷經理把產品推給用戶雖然直接但也是愚蠢的。在設定產品的用戶時,就應該考慮其市場,瞄準主要的目標用戶,使得產品設計具有針對性;產品用戶界面(即互動簡訊語句)要根據目標用戶的習慣設計,讓他們體驗到最貼切的服務;在設計產品的使用方法的時候,也要考慮到媒體的選擇,如何讓用戶最大限度地嘗試、接受並喜愛,有策略地調整產品的設計思路、流程和注冊方法等。
當然,市場營銷策略也可以主動出擊,重新微調或組合現有的產品,以最理想的競爭狀態贏得用戶。例如,當發現一部分人聊天內容有某種方向的偏向時,可以以其為條件或分類標准,單設服務類別,向更多的人開放,引導市場。再如,按人群屬性(包括性別、年齡、社會階層等)、按節慶、按重大事件、按其他特性將各類簡訊產品(鈴聲、圖片、短語、游戲)打包,為各種類型的消費者其量身定做各種套裝的簡訊服務、甚至包括彩信服務等。尋求行業合作是一個新方向隨著SP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化,隨著簡訊產品同質性越來越強。一些SP必然會積極拓展,將思維延伸到其他行業內,將自身從現在單一的簡訊娛樂產品提供商轉變為無線技術提供商、簡訊傳送通道提供商或其組合。以簡訊為主的無線增值業務來改造傳統行業,為其提供隨時隨地、無處不在的信息溝通方式將成為今後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不僅大大增強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水平,而且也可以為SP帶來較為可觀的信息費收入。媒體行業(如電台、報紙、電視等)是簡訊最先改造的行業。
此外還可以有八大行業應用,如:教育、金融、運輸、檢疫、電力、人才、零售等。可見SP之間的競爭將從現有的產品市場循環突破競爭逐漸轉變為對行業的選擇和提供接入平台資格的競爭。越早介入這個領域,將越能獲得能先行優勢。除此之外,提高信譽,設計優秀產品,爭取運營商支持也是中小SP獲得突破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於中小SP來說,如果能成為移動夢網品牌下的典型應用,將大大有利於自身企業的發展,因為運營商在宣傳上將提供免費簡訊群發、報刊軟文、小區廣播、營業廳擺放、話單夾寄還有其他媒體支持等宣傳資源。這些資源中,簡訊群發和小區廣播是運營商掌控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宣傳手段,但是資源有限,所以也成為各家SP爭奪的焦點了。
從各省的夢網運營經驗來看,中小SP想要獲得運營商支持,必須滿足以下種種條件:
1.公司信譽優良,且雙方溝通合理順暢;
2.產品優越,業務流程設計合理,不欺詐消費者;
3.可以成為一種典型應用,推動夢網品牌發展;4.能產生大量的流量,帶來經濟效益;當然,也要注意,運營商支持只是市場推廣的一個條件,而非必要條件,中小SP在積極爭取運營商的支持的同時,也不可以過分依賴運營商,應該注重自身其他實力的進一步挖掘。總之,每個SP在思考自身的突破和發展時,應該立足於自身優勢,堅持以用戶為中心,發展特色服務為目標,努力實現產品和市場的協同發展,最終走出惡性循環,進入良性軌道。另外,相對於較大的SP來說,中小SP有著機動靈活的優勢,可以跟隨市場風向,迅速調整戰略,抓住合適機會,實現快速成長。
㈢ 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火爆也不禁讓人們考慮一個問題:如此火熱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各大企業和投資者們真的都賺到錢了嗎?賺錢的具體方式是什麼呢?接下來的時間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
一:推薦費
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直接向金融公司推薦貸款客戶,從中收取推薦費。此種模式需要一個龐大的資料庫,來整理不同的貸款客戶的信息,並進行分析。這種方式好處在於,金融機構省去了發掘客戶的高額成本,重心可放在核心業務上。
二:手續費
該收入來源是整合了交易與手續費收入。目前,在用戶申請貸款過程中,互聯網金融企業幫助用戶完成整個貸款流程。貸款獲批後,收取貸款額的對應比例作為返佣。如變為P2P網貸平台,在不同平台需要貸款人繳納相應費用,屬於純平台的主要收入資源。對於支付公司來講,手續費也自然是主要盈利手段。
三:廣告費
對於傳統互聯網公司再熟悉不夠了,即金融機構投往互聯網金融網站的廣告費。在金融網站上的廣告,對於主動訪問網站的股民來說是精準投資,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在互聯網金融網站上的廣告位置,也可以向廣告主收費,取得營收。
四:定價費
這里的定價費指的是風險定價。給金融公司做客戶的信用評估的收費服務,或者是協助金融公司對風險定價。對用戶行為的數據來進行分析和挖掘,再給有所需求的金融公司。業內人士指出,風險定價並不是什麼新概念,銀行的核心就是給風險定價,但是究竟能不能做好,很多拿不到貸款的中小企業資質其實是不錯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是通過互聯網和金融的垂直搜索來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難題,未來定價費會成為互聯網金融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
互聯網金融盈利模式有幾種就介紹完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會有不同的盈利模式。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各類盈利模式直接回此消彼長,各企業側重點也會不同。互聯網金融的盈利模式還有很多沒有被挖掘出來,前景值得期待,更多互聯網金融知識請到公司視頻直播間學習。
㈣ 現在互聯網金融非常火爆。但是我想請問到底有多少公司是盈利的。
互聯網相關的很多產業,在短期內很多都是不賺錢的,多數都是用風投的錢來搶占市場。
電商的主要費用還是在運營和推廣上面。
15年度京東Q1季度的財報顯示,京東還是處於虧損的狀態。
㈤ 互聯網金融盈利沒
很少盈利的,這是個燒錢的行業,互聯網金融民貸網公司都讓利給客戶,墊付手續費給第三方
㈥ 互聯網金融公司如何賺取利潤
互聯網金融公司作為信息中介 主要是靠借款人和投資人的利息差價來盈利的
比如小明向平台借款10萬元借1年,利息是15% 到期還款115000元。 另外小紅投資該平台10元w,每年利息10%,到期可以獲得11000元。那麼作為平台撮合這次交易從中賺取差價就是每年可以賺5%也就是5W元
㈦ 是個互聯網金融,靠譜嗎他靠什麼盈利
相當於一個金融信息中介,中間資金流不經他們手,有專門存管的銀行,靠譜的。
㈧ 投融界:互聯網金融平台如何盈利
從整體上看來,互聯網產品盈利的獲得渠道可以分為兩種——從上游商家獲得和從下游用戶獲得。從上游商家獲得盈利又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是對商家的推介,大概有以下幾種方式: 1. 廣告 這是所有互聯網產品最常見的盈利方式。
㈨ 互聯網金融洗牌後,想要盈利需要攻克哪些問題
備案問題,保證平台符合規范。
做好風險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