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首次執行新金融准則的公司

首次執行新金融准則的公司

發布時間:2021-10-13 21:27:08

『壹』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與新企業會計准則的關系

《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由舊的《企業會計准則》(1993)和舊的《企業財務通則》(1993)進行規范,是在2001年《企業會計制度》的基礎上為適應金融企業的特點制定的,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2006年新的《企業會計准則》頒布以後,金融企業已陸續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財政部也再沒有頒布新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這是對前《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的重大改革。

我覺得你的論文立意必須明確,不能將新准則與舊的《金融企業會計制度》混為一談。建議你的題目是否定為:「新《企業會計准則》在金融企業會計核算中的缺陷與完善」

『貳』 請問首次執行日應按新准則規定對企業所以資產.負債的所有者權益進行重新分類.確認和計量

按照該准則規定,在首次執行日,企業應當對所有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進行重新分類、確認和計量,並編制期初資產負債表。 一、對會計要素項目的調整 在首次執行日編制期初資產負債表時,要求對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產、固定資產、職工薪酬、股份支付、或有事項、所得稅、企業合並和金融工具等項目涉及賬面價值及留存收益變動的,都要進行追溯調整。 (一)對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的調整 在首次執行日,有的企業不分情況,將長期股權投資差額(不管是借差或貸差)全額沖銷期初留存收益(未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以沖銷股權投資差額後的賬面余額作為首次執行日長期股權投資的認定成本。 「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對於長期股權投資,應先識別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產生的長期股權投資,若是,則長期股權投資差額(不管是借差或貸差)全額沖銷期初留存收益,以沖銷後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作為首次執行日認定成本;除此之外,其他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則只能將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的貸差沖銷,調整留存收益,以沖銷後的長期股權投資賬面余額作為首次執行日認定成本;而長期股權投資差額的借差則不沖銷,直接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作為首次執行日的認定成本。 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確定,應按照「第20號——企業合並」准則的規定,採用權益結合法核算,其長期股權投資直接以占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作為初始投資成本,初始投資成本與支付對價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計入當期損益,不單獨核算股權投資差額,故應在首次執行日,把原股權投資差額(不管是借差或貸差),全額沖銷,調整期初留存收益,以沖銷股權投資差額後的余額作為首次執行日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其他採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直接以實際支付的價款或對價(公允價值)及支付的相關費用作為投資成本,即以實際支付的全部價費為投資成本,不涉及股權投資差額,原賬上長期股權投資差額(借差)含在購買價里,應在首次執行日作為投資成本計列,故不沖銷;而原賬上長期股權投資差額(貸差),是原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減項,給予沖銷,調整期初留存收益,體現謹慎性原則要求。 (二)對企業合並形成商譽的調整 「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原已確認商譽的攤余價值應當全部沖銷,並調整留存收益;屬於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的,應當將商譽在首次執行日的攤余價值作為認定成本,不再進行攤銷。有的企業對原賬上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因難以區分是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還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的,就全部按照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處理,將商譽余額從「無形資產-商譽」簡單調整為「商譽」。 對於是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形成的商譽,如果沒有在首次執行日沖銷,則會虛增商譽賬面價值,在以後年度的減值測試中要測算其減值,計入當期損益,影響日後當期損益的真實反映。為准確反映商譽的賬面價值,應對首次執行日「無形資產-商譽」的賬面余額進行追溯分析,看其來源,將賬面余額分為同一控制下合並形成的商譽與非同一控制下合並形成的商譽,再按照規定分別調整。 (三)對所得稅的調整 按照「第38號——首次執行企業會計准則」,要求對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不同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進行追溯調整,並將影響金額調整留存收益。有的企業在首次執行日調整時,因怕麻煩或對第18號所得稅准則理解不透,不知如何計算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的,只是簡單地將原資產負債表遞延稅款借項轉入遞延所得稅資產,將原資產負債表遞延稅款貸項轉入遞延所得稅負債。原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的,沒有計算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 原按照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的遞延稅款借項與貸項,並不等同於新准則的遞延所得稅資產與遞延所得稅負債。原制度中,企業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的債務法或遞延法核算所得稅,是從利潤表調整會計利潤計算的所得稅費用與稅法規定的實際應納所得稅的差異,從而形成遞延所得稅借項或貸項。而新會計准則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以資產負債表觀為理論基礎,要求從資產負債表核算每項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並與其賬面價值比較,從而確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調整年初數時,應先調整有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然後按調整後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比較,確定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採用適用的所得稅率,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原採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費用的,直接調整期初留存收益,原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核算所得稅費用的,還應同時沖減原已確認的遞延所得稅借項或貸項;再按照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金額之間的差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四)對金融工具分類的調整 「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准則,將企業金融資產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貸款(金融企業)和應收款、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四類,不再將股票、債券投資按照持有時間長短分為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在首次執行日調整時,有的企業簡單地將「短期投資」調整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將「長期債權投資」調整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將「長期股權投資」中的股票投資調整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而且直接將期初賬面價值轉列到新科目,作為期初數。 (五)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調整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包括企業用於出租的建築物與土地使用權以及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土地使用權。在首次執行日調整時,有的企業對投資性房地產理解偏差,將持有準備出售的建築物(一般企業賬上體現為固定資產-房屋,房地產企業為存貨-開發產品)、還有房地產企業准備用於開發的儲備土地(賬上體現為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開發時轉入存貨-開發成本)也調整為「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這是錯誤的。 投資性房地產准則明確指出,自用房地產及作為存貨的房地產不屬於投資性房地產。企業只能把用於出租的建築物以及用於出租或准備用於出售的土地使用權轉為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留存收益。 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計價時,有的企業對於難以取得類似市場價的部分,則採用成本模式計量,即同一企業的投資性房地產,部分採用公允價值、部分採用賬面價值計量,這同樣是錯誤的。對於同一會計事項,不能同時採用兩種計量模式,對於無法取得確切證據表明公允價值可以持續可靠取得的資產,准則規定可以採用賬面價值計量的,則不應勉強採用公允價值計量。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企業,對公允價值的取得,需要企業各部門共同配合,做好基礎工作,取得可靠證據來證明公允價值的可靠性。 二、對報表的調整 企業在具體執行新會計准則體系時,首份中期財務報告和首份年度財務報表的列報,要求按照新會計准則體系列報上年度可比中期及上年度全部比較信息,即不管是2007年中期財務報告還是2007年度財務報表,均要求按照新准則同口徑編制比較會計報表,不僅要對2007年資產負債表年初、年末數及2007年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權益變動表等的本年數按照新會計准則進行確認與計量,還要求對2006年度中期及期末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期末的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及其附註按照新准則規定進行調整,如果企業已對2005及2006年度相關會計報表進行了模擬測試,則其模擬報表可作為2007年編制比較會計報表之用;未進行模擬測試的企業,則應按照新准則的要求調整比較期間報表數據。 另外,執行新准則後,企業集團對合並財務報表的調整,一是應該注意納入合並的子公司,不管其是否執行企業會計准則,其報表均應按照企業會計准則規定調整,以確保合並口徑的一致;二是要注意少數股權列報的變化。 新准則中,合並報表基本理論從側重母公司理論轉為側重經濟主體理論,對少數股權的列報產生以下變化: 第一,新合並資產負債表,「少數股東權益」不再放置負債與權益之間,而是作為權益項目,與母公司權益一並計入所有者權益合計欄。 第二,新准則中資不抵債的子公司的虧損在母公司權益和少數股東權益之間進行分配,新合並資產負債表與合並利潤表中均不再單獨出現「未確認投資損失」項目。 第三,新合並利潤表中不再將「少數股東損益」作為利潤總額的減項列示,而是作為凈利潤的組成部分列示,即凈利潤包括「母公司損益」及「少數股東損益」。

『叄』 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分別在什麼時間在那些企業必須被要求執行

新的《企業會計准則》在2006年發布,新企業會計准則體系在充分借鑒國際慣例的基礎上完善了我國准則規范體系,具體包括1項基本准則、38項具體准則和應用指南。其中基本准則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實質性修改、補充和完善。具體准則涉及領域從過去偏重工商企業擴展到橫跨金融、保險、農業等眾多領域,覆蓋了各類企業的各項經濟業務,填補了我國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經濟業務會計處理規定的空白,對於加強投資公司的會計管理工作,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真實、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收益等,維護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在上市的公司必須被要求執行

『肆』 A股上市公司最晚在哪一年實施新金融工具准則

最晚2019年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以及在境外上市並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或企業會計准則編制財務報告的企業施行;− 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其他境內上市企業施行;− 自2021年1月1日起在執行企業會計准則的非上市企業施行。• 鼓勵企業提前施行•保險公司執行新金融工具准則的過渡辦法財政部將另行規定

『伍』 新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所有企業必須執行嗎

沒有要求所有企業必須執行新的《企業會計准則》,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執行,非上市大中型企業,自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執行新准則。

除此以外的企業,可以執行新准則,也可以執行原會計制度,但一經選擇不能改變。不過小微企業可以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

如果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准規定》的企業,可以執行《小企業會計准則》,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5)首次執行新金融准則的公司擴展閱讀:

基本准則提綱包括總則;會計信息質量要求;財務會計報表要素;會計計量;財務會計報告等十一章內容。

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的指導下,處理會計具體業務標準的規范。其具體內容可分為一般業務准則、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財務報告准則三大類,一般業務准則是規范普遍適用的一般經濟業務的確認、計量要求,如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職工薪酬、所得稅等。

特殊行業和特殊業務准則是對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的會計問題做出的處理規范;如生物資產、金融資產轉移、套期保值、原保險合同、合並會計報表等。財務會計報告准則主要規范各類企業通用的報告類准則;如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合並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等。

應用指南從不同角度對企業具體准則進行強化,解決實務操作,包括具體准則解釋部分、會計科目和財務報表部分。

閱讀全文

與首次執行新金融准則的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信託資管稅 瀏覽:968
信託銀行的日語 瀏覽:223
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宣傳活動 瀏覽:555
理財中屬於基金公司的 瀏覽:830
適合新手的基金理財 瀏覽:770
paypal付美元匯率 瀏覽:548
平安鑫誠理財有限公司 瀏覽:274
期貨計算題視頻百度雲 瀏覽:881
大陸去香港做外匯 瀏覽:756
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融資困境 瀏覽:64
河南環境能源交易所 瀏覽:246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