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機關能否成為銀行的借款人
行政機關無法成為貸款主體及借款人,亦無法獲得貸款卡,如已借款,合同為無效,借款人返還出借人,並給與責任人相應的處罰。
中央政府可以成為借款主體,地方政府從理論上不能直接成為借款主體,但可以指定借款主體來完成借款達到財政籌措的目的。政府借款是指我國同外國簽訂的政府貸款協定借貸的資金。
根據《貸款通則》的規定:貸款對象應當是經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主管機關)核准登記的企(事)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或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1)行政機關與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擴展閱讀
地方基本建設項目投資主體是地方政府,按誰用款誰借款原則,借款主體也只能是地方政府,按照《貸款通則》對借款人的條件有嚴格的限定,排除了地方政府直接向商業銀行借款的可能。
為解決地方基本建設項目資金,由地方政府指定借款主體,以地方政府未來預算資金作為還款來源,用地方政府信用作為擔保的借款可稱之為地方政府借款。地方政府指定的借款主體向銀行借款已成為地方政府籌措資金的主要手段。
B. 國家機關與企業簽訂的借款協議有效么
好像有規定不許企業間借貸的。應當是違法的無效合同。後果是返還財產,恢復原狀
政府借企業名義簽訂貸款合同,應當屬於無效合同,政府一般情況下是不能直接向金融機構貸款,以其他企業為名,可以看作是以合法形式達到非法目的,並且,政府從企業借款也是違法行為,該合同應當是無效合同。
財政部關於清理整頓部門有償使用資金具體實施意見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整頓周轉金方案的通知
關於對企業借貸合同借款方逾期不歸還借款的應如何處理的批復
貸款通則
C. 金融機構與自然人之間簽訂的借款合同何時生效法律條文
1、如果採用口頭形式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為貸款人提供借款之時。從這點來看,自然人之間的口頭形式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 2、如果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自簽訂借款合同時或者依照借款合同的約定的生效時間生效。
D. 怎樣申請個人小額無息貸款
小額貸款辦理流程:
1、由借款人攜帶相關材料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
2、銀行受理貸款材料齊全的借款人的貸款申請,並且對抵押品的價值進行評估,根據評估值核定貸款金額。
3、借款人與銀行簽訂借款合同,簽訂相應的抵押合同。
4、銀行發放貸款。
小額貸款貸款申請資料:
1、貸款申請審批表。
2、本人有效身份證件。
3、有效的住址證明。
4、穩定的收入證明。
(4)行政機關與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擴展閱讀:
小額無息貸款辦理條件:
1、年齡18周歲至45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中國公民;
2、有固定住所和營業場所證明。固定住所的證明可以是房產證(父母名字的房產證也可),營業場所的證明應該持有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核發的營業執照及相關行業的經營許可證,說明正在從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3、資金證明。貸款申請人的投資項目要求已經有一定的自有資金。這是銀行衡量是否借貸的一個重要條件,因為創業貸款金額要求一般最高不超過貸款人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所需流動資金,以及購置(安裝或修理)小型設備及特許連鎖經營所需資金總額的70%。
4、結算賬戶。貸款申請人必須在所貸款銀行開立結算賬戶,營業收入要經過銀行結算。而且貸款用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和本行信貸政策規定,不允許用於股本權益性等其他投機性投資項目。
5、貸款擔保。貸款申請人需要提供一定的擔保,包括房產抵押、存單質押以及第三方擔保三種形式,另外盡可能提供一些自己的信用狀況、還款能力以及貸款投資方面的信息給銀行,這樣會增加貸款誠信度,以便於順利地獲得貸款。
6、信譽良好,無不良記錄;
7、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業者如果想申請,可到當地勞動部門咨詢。目前,是由個人先付利息,然後財政補貼,還是財政預付利息,相關方案還沒有確定,不過財政貼息是肯定的。
E. 行政機關能否作為合法的借款主體對外借款知道的請說明白點,並提供相關法律依據,謝謝
行政機關可以作為合法的借款主體對外借款,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舉借債務的方式籌措。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三十五條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除本法另有規定外,不列赤字。
經國務院批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預算中必需的建設投資的部分資金,可以在國務院確定的限額內,c舉借債務的規模,由國務院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依照國務院下達的限額舉借的債務,列入本級預算調整方案,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舉借的債務應當有償還計劃和穩定的償還資金來源,只能用於公益性資本支出,不得用於經常性支出。
除前款規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舉借債務。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為任何單位和個人的債務以任何方式提供擔保。
國務院建立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以及責任追究制度。國務院財政部門對地方政府債務實施監督。
(5)行政機關與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第九十四條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舉借債務或者為他人債務提供擔保,或者挪用重點支出資金,或者在預算之外及超預算標准建設樓堂館所的,責令改正,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撤職、開除的處分。
第九十五條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追回騙取、使用的資金,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單位給予警告或者通報批評;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改變預算收入上繳方式的;
(二)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預算資金的;
(三)違反規定擴大開支范圍、提高開支標準的;
(四)其他違反財政管理規定的行為。
F. 什麼是金融機構借款合同等金融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是指經過國家銀監會和保監會批準的經營金融業務的單位對外借款所簽訂的合同。金融機構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
只要是金融機構簽訂的借款合同,都屬於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不能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最高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因發放貸款等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本規定。
G. 行政機關借款給直屬企業,借款合同是否有效
如果不違反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借款合同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