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特點

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特點

發布時間:2021-10-15 22:13:02

❶ 金融行業在近幾年的發展趨勢有哪些明顯的特徵

最新的劃分是這樣的:
第一產業是物產業。包含農業、礦業、石油等。這當中的礦產和石油原來屬於重工業。共同特點是產生資源稅,現在農業資源稅已經減免了。
第二產業是加工業。如:糧食加工,礦業加工煉鋼、石油加工製成汽油、柴油等。這原來的糧食加工在農村是屬於第一產業,在城市又成了第二產業。共同特點是直接產生增值稅。
第三產業是服務業。包括,銀行、一般服務型企業等。一般特徵是不能直接產生增載入體的價值,而依附於載體而體現服務者的勞動價值。既服務價值。
下一步就要進行的稅制改革,基本要按照這個思路進行。

❷ 新常態下金融業發展趨勢與特徵是什麼

「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什麼影響?中國金融業面臨什麼樣的發展機遇和挑戰?近日,在「第十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張承惠對於「新常態」下的金融業發展機遇和挑戰進行詳細地分析和解讀。
金融業所處環境發生改變

張承惠認為,「新常態」將給中國金融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體現在經濟增速放緩上,並將成為一種新常態。經濟增速的放緩對於金融機構的經營活動會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速度減緩帶來客戶群體的重大改變;另一方面,對金融業的資產質量也會帶來影響。
同時,工業增速下降,驅動動力轉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呈現減緩趨勢;另一方面,民間投資比重上升,過去很長時間依靠國有經濟和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是經濟的主要驅動力,現在這種力量正在發生質的轉換。

另外就是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的變化。消費支出增加,產業結構開始轉向服務業為主導。今年經濟在明顯放緩的基礎上,第三產業到三季度的比重上升到
48.8%,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百分點。這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告別了以工業為主體的時代,開始進入以服務業主導的新時代,這將對金融業產生重大影響。
第四個是貨幣政策基調由相對寬松進入穩健的新常態。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們的M2增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為15%以上,在金融危機期間更加驚人,曾經達到過接近40%超寬松的狀態。現在M2在10月份已經降到12.6%,最近連續幾個月以低於15%的增速在運行,這個態勢非常清晰。
第五個是利率的市場化、匯率市場化。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在逐步推進,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來說,利差存在著縮小的趨勢。除了中國銀行以外,上市銀行利差都是在縮小,上市銀行凈利潤增幅從2010年的31.4%降到今年上半年的10.67%。
第六是新的競爭者加入帶來的變化,互聯網以及類金融機構加入,無形中加劇了競爭。
第七是人口老齡化,這將對金融業產生巨大影響。中國老年人口呈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的特點,中國未富先老這樣一個特殊的國情,也會給金融業帶來挑戰和機遇。
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張承惠指出,大環境的改變,使得金融業在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和消費金融領域、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對於跨國公司投資走出去的信貸服務、人民幣國際化的跨境業務支付、城鎮化基礎設施投資信貸等方面也面臨相當機遇。
從證券業來看,未來的發展機遇在於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可以從場內、場外兩個角度進行。現在場內正在推進,但是速度不夠快。場外大量的金融創新出來的類資產證券化不是標準的證券化,但是實際也是在做資產的流轉,並且還有大的發展空間。
另外,作為中國金融市場上的短板,金融衍生品如果發展不佳,對於穩定金融市場運行、擴展金融市場都是不利的,也不利於實體經濟的風險管理。
保險領域的發展空間主要體現在農業保險。農業保險從2008年農保補貼政策從試點到全國推廣,規模不斷擴大,但是深度和廣度不夠,還有發展空間;另外,保險業中的責任險佔比很低,未來會有大的發展;隨著中資機構走出去,未來海外保險也會得到大力發展。
企業在走出去時,總體反映金融服務不足。大量企業走出去,需要融資以及特定金融服務,所以,對於走出去企業的金融服務需要加強。

面對機遇和挑戰,金融業應該做一些調整和改變。一是改變傳統的以工業及大企業為服務重點的做法,要把自己的經營重心下沉;二是改變傳統的以抵押和擔保作
為風險防範主要工具的做法,創新信貸模式;三是通過創新改變同質化競爭的格局向差異化競爭過渡;改變長期壟斷經營形成的心態,放下身段為客戶服務;四是改
變以我為中心的做法,增加一些跨機構和跨領域的業務合作,建立起大銀行和小微信貸機構的合作機制。

❸ 金融市場的特點有哪些

金融市場可以將眾多投資者的買賣意願聚集起來,使單個投資者交易的成功率大增,即在接受市場價格的前提下,證券的買方可以買到他想買的數量,賣方可以賣出他想賣的數量。交易所的這種屬性其實就是流動性,交易所的流動性使得資本在不同的時間、地區和行業之間進行轉移,使資源得以配置。 金融市場出現的目的是提供交易的便捷,因而流動性就是金融市場的基礎經濟功能所在,沒有了集中流動性的功能,金融市場就失去存在的基礎。

流動性的作用還不僅在此,作為交易成本還體現在市場對交易機制的選擇和變遷的決定作用,因為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時代,各個金融市場面臨著激烈的競爭,而流動性是其競爭力的最直接體現。「流動性是委託量大小和頻率的函數,當有些買賣委託輸人特定的交易系統時,將會吸引其他買賣委託進人該系統,可以說,流動性能吸引流動性。"(Ruben,1998),因此搶得先機者可用流動性來創造更大的流動性,從而在競爭中佔有明顯的戰略優勢。金融市場的特點包括借貸活動的集中性、交易場所的廣泛性、交易對象的特殊性、交易方式的特殊性、市場價格的一致性。

❹ 金融服務業與一般產業相比,存在哪些明顯的特點

中介性,還有,它與實體產業最大區別是它本身不能生產東西和創造東西

❺ 金融服務質量有哪些特點

金融服務是服務營銷學的基礎,而金融服務質量則是金融服務營銷版的核心。無論是生產權企業還是金融服務業,服務質量都是企業競爭中制勝的法寶。金融服務質量的內涵與有形產品質量的內涵有區別,消費者對金融服務質量的評價不僅要考慮服務結果,而且涉及金融服務的過程。金融服務質量應被消費者所識別。金融服務質量的構成要素、形成過程、考核依據、評價標准均有別於有形產品。

金融服務質量是產品生產的服務或服務業滿足規定或潛在要求(或需要)的特性和特徵的總和。特性是用以區分不同類別的產品或服務的概念,特徵則是用以區分同類服務中不同規格、檔次、品位的概念。金融服務質量最表層的內涵應包括服務的安全性、適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等一般要求。

預期服務質量即顧客對服務企業所提供服務預期的滿意度。感知金融服務質量則是顧客對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實際感知的水平。如果顧客對服務的感知水平符合或高於其預期水平,則表明顧客獲得較高的滿意度,認為企業具有較高的服務質量;反之則會認為企業的服務質量較低。從這個角度看,金融服務質量是顧客的預期服務質量同其感知金融服務質量的比較。

❻ 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的特點有哪些

以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為主要內容的服務經濟的迅速崛起,成為二十世紀中葉以後世界經濟發展的顯著特徵。
著名服務經濟學家鄭吉昌指出:現代服務業是促進其他部門增長的過程產業
(process
instries)。是經濟的黏合劑(glue),灰泥(mortar),是提高經濟效率和產業競爭力的動力源。
中國要實現「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就必須充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走出一條服務業與製造業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盡快使服務業發展成為中國「十二五」時期的主導產業。
國務院2007年7號文規劃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佔gdp超過50%,基本實現經濟結構向服務經濟為主轉變。

❼ 金融服務有哪些特徵

1.金融服務投入少:金融服務的實物資本投入較少,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物理單位來度量金融服務的數量,這也就無法准確定義其價格,從而無法編制准確的價格指數和數量指數,因此金融服務業的產出難以確定和計量。

2.金融服務融資中介:傳統金融服務的功能是資金融通的中介,而現代金融服務則具有越來越多的與信息生產、傳遞和使用相關的功能,特別是由於經濟活動日益「金融化」,因此,金融信息越來越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資源之一。

3.金融服務勞動密集型:金融服務傳統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隨著金融活動的日趨復雜化和信息化,金融服務逐漸變成了知識密集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人力資本的密集度和信息資源的多寡在現代金融服務業中已經成為決定金融企業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金融企業生存和發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4.金融服務自由化:在當今這樣一個國內和國際競爭加劇的時代,金融服務正處於大變革的過程中,信息技術、放鬆管制和自由化的影響已經改變並在不斷塑造著金融服務業領域,而且這種趨勢還將持續下去。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業的發展特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哥爾股份股票 瀏覽:336
反收購和融資手段 瀏覽:240
天津交易所現貨鉑金手續費 瀏覽:500
2014年全國融資擔保行業 瀏覽:58
葡幣對港幣幣匯率計算 瀏覽:678
通常股票講的杠桿是什麼 瀏覽:116
同花順我的持倉在哪裡 瀏覽:103
下列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說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218
初學者適合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745
東融資產延期 瀏覽:923
英國韋德外外匯 瀏覽:523
中國股市有幾個股票 瀏覽:251
今天股票回漲嗎 瀏覽:92
中信證券與中信集團 瀏覽:491
項目融資評估目的 瀏覽:350
理財產品出事怎麼報案 瀏覽:164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