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舊動能轉換是什麼時候提出來的
新舊動能轉換的提出時間是:2015年10月,李克強總理在召開的政府會議中對當時中國經濟進行了初步判斷:「我國經濟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艱難進程中」,「新舊動能」開始正式出現在國家領導人講話中。
全面理解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主要原因
1、資源稟賦優勢的改變
2、需求結構和水平的變化導致對供給結構和水平要求的提高
3、重大技術革命和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到來帶來新機遇新挑戰
4、對生態文明的不斷追求引發經濟增長模式的改進
5、金融高杠桿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潛在威脅倒逼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發展新動能,一是必須堅持「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並舉,既要培育發展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也要化解淘汰過剩落後產能、運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實現「老樹發新枝」,促進社會生產力整體躍升。
二是要推動有效投資和消費升級互促共進,把國內巨大市場需求作為「導航燈」,大力補上短板,促進產品和服務創新,實現更高水平上供需結構的匹配和優化。三是不僅立足國內市場,也要主動參與國際競爭,抓住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積極培育對外開放新優勢,拓展發展空間。
李克強指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廣大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增強主動意識和緊迫感,因地制宜,敢為人先,奮發有為,真抓實干,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新舊動能轉換的澎湃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在轉型升級中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Ⅱ 如何推進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有效防
從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看,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改革推進結構調整和新舊動能轉換:
(1)去管制。通過去管制,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減少關鍵要素如資本的跨企業資源配置的扭曲。
(2)減稅降負。通過減稅降幅,解決微觀激勵問題,把原有分權體制下地方競爭帶來的績效加以系統化整合,建立新型政商關系。
(3)改革所有制結構。以所有制結構改革為抓手,撬動結構變化,逐步實現經濟結構的自調整機制。
Ⅲ 政府在新舊動能轉換中是如何發揮作用
新舊動能轉換,企業是主體,政府發揮好引路人、保育員、服務生的作用。
一、立足本地實際,結合上級政策,合理確定發展方向、轉換方式和中長期目標,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出台相關制度規定,科學編制規劃方案,完成頂層設計。
二、成立相關工作機構,明確牽頭領導、責任單位和工作人員,按照既定的發展思路推進工作。
三、深入研究上級政策導向,及時獲取上級政策扶持,並有針對性地出台適合本地的相關配套政策。
四、引導企業轉變思想、及時跟進,為新企業新項目落地生根、老企業轉型發展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提供金融、人才、科技、土地、政務環境等全方位服務,及時解決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出現的困難問題,全力以赴助推企業創新發展。
五、進一步深化供給側機構性改革,擴大開放力度,強化創新驅動,以改革、開放和創新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總抓手。
…………………………
政府要乾的事情太多了。
Ⅳ 企業進行新舊動能轉換面臨的問題
時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出現,推動著新舊動能的轉換,在這場轉換之戰中,企業也面臨著諸多的挑戰,比如是否進行數字化轉型、是否上雲等。
綜上而言,企業上雲和數字化轉型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根本,在轉型過程中,或許遇到各種問題,比如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缺失,並不足以支持企業的轉型所需。在這個時候,就要尋求第三方的幫助,從而實現上雲的目的。
對此,大型的雲服務廠商,例如阿里雲、浪潮雲,針對中小企業發布了眾多的雲服務產品,從企業業務的各個層面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比如財務雲、人力雲等。值得一提的是,財務雲規避了傳統報銷流程的弊端,從雲上報銷,極大便捷了公司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