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內部審計機構人員有哪些
1、審計部是公司專職內部審計機構,是公司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工作的執行機構。
2、審計部在業務上向董事長及審計委員會報告,在行政上向總經理報告。
3、審計部根據公司發展規劃,逐步建立多層次、多功能等內部審計體系。
4、公司下屬單位可視情況設置內審機構或內審專員。下屬單位的內審機構或內審專員接受公司審計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確保其規范、有效地發揮審計職能。
5、審計部應配備符合工作要求的內部審計人員,作為一個整體應該擁有或獲取履行職責所需的知識、技能和其他能力。
6、審計人員應具備一定的政治素質、專業能力、審計經驗及恰當地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的人際交往能力,以保證有效地開展內部審計工作。
7、內部審計人員應通過職業後續教育和培訓來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8、審計部長的任命、替換或解職,應由董事會一致同意之後確定。內部審計人員的任命、替換或解職,應由董事長在考慮審計委員會的意見之後正式作出。
② 請問一般上市公司審計部門會設幾個內部審計人員公司有近2000人
看公司領導對審計的重視,我覺得至少得3-4個吧。一個做財務方面的審計,一個管理流程方面的審計,然後加上經理、文控。就四個了
③ 1SO企業內審的內審員人數規定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只是要求內審員不能審核自己的工作,那至少要兩個。內審員培訓拿證要不了多少錢,一般企業不差這個錢,多培訓幾個有利於質量體系的推行。如果只是為了拿證,那又是另一回事。
④ 當前中國內部審計人員數量有多少有多少不是財會人員出身
我聽我們公司的財務說,中國的內部審計人員現在很缺,全國大概也就20幾萬吧,不是財會出身的大概佔百分之三左右,我自己不是做這個的,也不知道她說的准確不準確,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內部審計人員的要求
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在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素質的基礎上,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於1972年開始實行注冊內部審計師制度。取得國家注冊內部審計師資格需通過以下科目的考試:內部審計程序、內部審計技術、管理控制和信息技術、審計環境等。根據中國內部審計學會與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的協議,我國已在廣州、濟南、北京、天津等地舉行了該考試。我國已有部分內部審計人員取得了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的資格。
⑥ 企業內審的內審員人數規定
iso管理體系要求組織必須按規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內部體系實施和運行情況的審核,要求審核人員必須有內審員證書。內審員證書是經過有資質的認證機構或咨詢機構培訓並且考試合格以後頒發的。
iso管理體系標准沒有規定內審員人數,不過標准中內審的條款要求確保審核的客觀性與公正性,所以在實際審核中就不能形成自審和互審,一個企業最少要有三名內審員才能達到這一要求,只考慮審核員不審核自己的作的話最少也需要兩名內審員。
一個企業需要培養多少內審員和公司的規模大小、部門及產品的復雜程度有關,內審員也是人力資源,滿足需要就行。條件允許的話,有體系相關工作的部門都培訓一兩個內審員專門負責督促和引導本部門的體系相關工作,體系工作在各個部門推進起來就會很容易,執行和監督情況會相對到位。有本職工作的人兼做內審員應該適當增加酬勞。
如果要培訓較多的內審員可以邀請認證機構到公司做內部培訓,一般費用比外訓會低一點。
⑦ 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可由什麼部門承擔
為了衡量內部財務控制的合理性、健全性和有效性,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必須制定並執行完善的內部財務控制自我評價體系和內部審計制度。
一方面,建立一套科學可行的財務內部控制衡量標准,將內控制度的自我評價制度化,對內控制度的檢查有章可循,減少主觀性和隨意性。
設立具有相對獨立許可權的來負責財務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評價各級管理部門是否嚴格執行內控制度並提出獎懲意見,完善和健全相關制度漏洞,糾正可能存在的內部控制失效問題。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內部審計,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增強內審部門的獨立性,充分發揮其內部監督的職能,對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進行有效監督。良好的自我評價和監督機制能夠確保切實、良好地執行財務內部控制制度,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效果。
⑧ 審計人員按照員工總人數的多少配備
銀行內部審計人員原則上按員工總人數的1%配備,並建立內部崗位輪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