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9

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9

發布時間:2021-10-18 16:58:54

1. 2019河南農信社考試,研究生可以跨專業考試

2019年的具體公告暫時還沒有公布,因此我們不能確定19年考試哪些要求會有變化,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去參考一下18年的公告要求
2018年河南農信社公告要求如下:

2018河南農信社招聘考試:研究生學歷不限制專業?
招聘專業為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法學類、社會學類(社會工作專業)、哲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外國語言文學類(英語相關專業)、新聞傳播學類(網路與新媒體專業)、數學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植物生產類、動物生產類、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林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電子商務類、土木工程與建築類、心理學類。各專業類報名專業見《河南省農村信用社2018年員工招聘專業目錄》。
考生需根據本人所學專業選擇擬報考專業類別,考生所學專業(以學歷認證報告或學信網查詢的專業名稱表述為准)與招聘專業目錄中的專業一致的方可報考。具有兩個層次全日制學歷的,有一個專業符合要求即可;具有雙學位的,其中一個學位所學專業符合要求即可。
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或「雙一流」建設高校全日制大學本科學歷的考生(點擊查看:「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不受上述招聘專業限制,可從招聘行社中(南陽市卧龍區農信聯社、鄭州市郊農信聯社、鄭州市區農信聯社、洛陽農商銀行、新鄉平原農商銀行、輝縣農商銀行、新鄉市鳳泉區農信聯社等7家行社除外)任選一個招聘專業報考。

2. 2019年北京市順義區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發展進步的情況和經驗介紹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美國是當今世界農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糧食年產量超過1噸的國家,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除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以農立國」的傳統和完備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是促進美國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美國農業的特點
(一)世界領先水平的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生產率
隨著工業的發展,農業在美國經濟中的比重逐漸下降,但政府對農業採取了支持和保護的政策,使美國農業在世界上依然具有最強大的競爭力。生產量名列世界前列的主要產品有大豆、穀物、家禽、豬牛肉、奶類等。2007年美國農產品出口總額達770億美元,出口收入占所有農產品現金收入的四分之一。
(二)以高度商業化的家庭農場為基礎
年制定的「宅地法」,奠定了美國家庭農場的基礎。目前全國有204萬個農場,其平均規模為193.4公頃193.4公頃;農業勞動力有200多萬人,佔全國勞動力總數的2%左右。小型農場的數量超過90%,占整個農業資產的70%。目前「公司農場」的數量在不斷上升,大約有7萬多個,雖然數量不大,但其面積和銷售額在美國農場中所佔的比例卻較大。
(三)農業生產高度區域化和一體化
1914年,美國農業就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種植專業化。農業產銷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美國的農業體系被稱作「農工綜合企業」,就業人數佔全國勞動力的17%,大大高於農業本身所能吸收的勞動力。
美國農業協會是一個農民自發組織,成立於1919年,至今已有近100年的歷史。現有600萬名會員,主要是農民(全國有80%的個體農民參加協會)和與農業有關或對農業感興趣的小型生產商或個人。農協的主要職責是:通過遍及全國各州的協會收集會員意見、建議,每年1月份召開年會,制定相應的、代表多數農戶意願的政策,如農業稅收、環境保護、政府投入等,代表農戶到國會游說,力爭使農戶的建議變為聯邦政府的政策支持。協會是非政府組成部門,無政府經費資助,日常開銷依靠會員繳納的會費維持。
二、美國農業支持保護體系
農業保護制度作為一個政策體系,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初的美國。目前美國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收入支持制度
直接補貼。是根據歷史上的單產和種植面積對生產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蓋的農產品包括小麥、飼料糧食、大米、陸地棉、油籽和花生,享受直接補貼的農民有權自主決定種植何種作物,補貼與農民的種植計劃無關,每個農場每年最多可獲取4萬美元的直接補貼。
反周期補貼。是指有效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對生產者提供的收入支持。覆蓋的農產品與直接補貼相同。目標價格由國家法規確定,有效價格是指生產者所得到的直接補貼加上市場價格或者交易貸款計劃所獲得的較高一項收入之和。每個農場每年最多可獲取6.5萬美元的反周期補貼。
國家奶製品市場損失補貼。用於給奶製品生產者提供的收入安全網。如果某個等級奶的月度價格低於確定價格,可按月獲得直接補貼。每個牛奶場每年最多可有240萬磅奶(相當於135頭奶牛的產奶量)享受這種補貼。
特別災難援助。用於發生惡劣天氣、延期災害或不利經濟形勢之時,向生產者提供部分經濟補償。該計劃啟動年份占過去20年中的10年。
交易援助貸款和貸款缺額補貼。覆蓋范圍較廣。允許生產者在市場價格低於貸款本息之時,以市場價格償還,從而為生產者帶來一種被稱為「交易貸款收益」的好處。如果不想加入交易援助貸款計劃,生產者可獲取另一種直接補貼即貸款缺額補貼。
作物與收入保險。政府對從事農業保險的機構提供大規模的保費補貼,從而使生產者能以較低的費率普遍參加農業保險。當生產者的單產或者收入低於平均水平之時,為其提供損失補貼。
(二)價格支持制度
美國目前實施的價格支持制度僅適用於糖、煙草、奶及奶製品等少數農產品,主要包括以下4種:
農產品貸款計劃。生產者以尚未收獲的農產品作抵押,從政府的農產品信貸公司取得一筆維持農業正常生產的貸款。當市場價格高於目標價格時,農場主可按市價出售農產品,用現款還本付息,如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農場主可把農產品交給農產品信貸公司。
政府采購。用於嚴格控制市場上的牛奶供應量,確保用於生產黃油、乾酪、或者脫脂奶粉的原奶價格與所確定瓶裝奶政府支持價格相一致,以支撐奶製品的市場價格。
關稅和稅率配額。通過限制低價產品進口為農產品提供價格支持。美國農產品進口關稅率平均僅為12%,在世界貿易組織所有成員中是最低的。但美國對奶製品、甜味劑和煙草的進口關稅則較高。稅率配額則主要適用於花生、煙草、牛肉、奶製品、糖、棉花及其他部分商品。
出口補貼。指美國政府為鼓勵農產品出口,制訂的一系列旨在擴大出口的制度措施,如通過給農產品進行價格補貼,降低美國出口農產品的價格,擴大出口需求計劃。為出口商提供信貸擔保,以擴大美國農產品的出口規模。
(三)信貸支持制度
美國的農業信貸體系分為國家信貸系統和商業信貸系統。國家信貸系統隸屬於聯邦政府,包括國家農業信貸總局和農業信貸機構兩個體系,具有較強的政策性投融資功能,主要為農場主提供長期、中期和短期貸款和生產貸款。美國農業部的農產品信貸公司主要提供農場主以滯銷農產品為抵押的短期貸款,進行農產品價格支持,以穩定農業生產者收入,利用這種金融手段對農產品銷售和生產實行政府幹預和調節,為農場主提供籌措和運用資金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和手段。
(四)其他支持制度
如「交易訂單」和「環境計劃」。前者適用於奶製品及特定的水果蔬菜,以創造良好的交易環境,後者是鼓勵生產者遵守相關的資源保護要求,以獲得各項政策補貼。又如政府提供資金支持,建設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降低農產品的交易成本。
三、美國農業存在的問題
美國農業具有很高的勞動生產率,在持續穩定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和不足。一是大量消耗能源,能源利用率低。美國現代化農業是典型的「能源集約農業」,美國每人一年中消費的食物,大約是用1噸汽油生產的。不但大量消耗不能再生的能源,而且能源的利用率也很低。二是農業對國際市場的依賴性很大。美國的農產品約有1/5供出口。三是大量穀物用於製造乙醇將增加世界農產品供求平衡的壓力。四是農業生產在品種方面缺乏多樣性,加大了生物病害風險。五是農業用地和農民還在減少。由於受農業效益影響以及稅收等原因,目前美國的農業用地也在減少,一些年輕人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農民老齡化趨勢嚴重。
作為世界最發達的美國農業,其自然條件等客觀優勢我們自是無法相比,但其發展思路和理念以及對於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一)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建立健全保障農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支持保護政策不斷得到加強,但與美國等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支持保護水平還很低,支持保護機制還很不完善。首先,農業國內支持總量偏低。其次,支持結構也不盡合理。三是補貼名目多,成本高。四是我們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農業支持保護政策體系。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形成城鄉社會經濟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奮斗目標,我們必須進一步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促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投入保障機制,加快建立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繼續實行並加大對農民的各種直接補貼,完善農資綜合直補制度。積極研究改進補貼辦法,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應盡量簡潔高效。要改變單純依賴政府直接救濟的做法,積極試點農業保險與災害救助結合的自然災害補助。
(二)加大農業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農業支持保護的核心是投入支持。在美國,基本看不到城鄉差別,一個很重要的標志就是城鄉享受社會公共服務的等同性。為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美國政府每年都出資興建維護大型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水利水電工程,防洪、環境部分的投資一般由聯邦政府負擔,不要求償還。灌溉部分投資只要求收回本金,發電和城市供水部分投資則要收回本金和利息。
我國農業生產基礎條件薄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落後。加強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將是今後相當長時期內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任務。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發展的要求,國家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等事業經費和固定資產投資增量應主要用於農村,並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的比重。借鑒美國的經驗,在資金投入上要根據項目不同的性質,採用政府直接補助和信貸投入相結合的辦法,同時加大投資整合力度。下大力氣抓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和大中型渠系配套等農田水利建設,加強中小河流治理。加快提高耕地質量,建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准農田。加強農業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建立上下暢通、靈敏快捷的信息網路體系,讓農民充分利用社會信息資源,解決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推動農業發展。大力推動城市基礎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努力形成城鄉銜接的公共交通、供水供電、廣播電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網路。
(三)建立和完善農業生產風險防範與保險機制
美國政府對農業保險,特別是種養業保險都比較重視,對農業保險實行低收費、高補貼優惠。從美國等世界發達國家的經驗看,建立健全農業保險體系,通過實行農業保險制度,規避農業風險非常必要。
農業風險防範機制的建立與完善,有助於減少農民突遇自然災害的損失。為此,建議國家應首先制定災害救濟制度。對於非人為因素造成的自然災害,政府應給予農民往年平均收成一定比例(如60%)的補貼,以便維持農民的正常生活及來年對生產的再投入。其次,可以推行多種災害保險制度。政府可以實行多種形式的補貼,使農業保險成為有別於一般商業保險的政策性保險,最大程度地降低農民投資風險。
(四)促進生態文明,發展可持續農業
美國農業部通過實施土地休耕、水土保持、濕地保護、草地保育、野生生物棲息地保護、環境質量激勵等方面的生態保護補貼計劃,以現金補貼和技術援助的方式,把這些資金分發到農民手中或用於農民自願參加的各種生態保護補貼項目,使農民直接受益。長期以來,我們在經濟建設上走過不少彎路,以犧牲環境的代價獲取經濟利益,已經有了沉痛的教訓,特別是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建議借鑒美國經驗,在繼續抓好生態重點工程建設,積極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在大力推廣循環經濟模式的同時,研究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業生態保護補貼政策,充分發揮農業合作組織的作用,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保護、培植和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和減少環境污染,形成農林牧副漁良性循環,保持大農業穩定發展。
(五)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
美國政府一直把農業的教育、研究和技術推廣作為自己重要的職責,形成了極有特色的「三位一體」的體系。即:(1)由州農學院(即19世紀建立的所謂「贈地學院」)同時承擔教育、研究和推廣三項任務,(2)每年的研究推廣計劃由基層向上申請,推廣站提供的服務應盡量滿足農業生產的需要;(3)推廣經費由聯邦、州和縣共同負擔。美國農業科學研究經費主要來自公共和私人(公司)兩大系統,二者互相補充。前者側重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後者側重於新產品開發和應用研究。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只有49%,大大低於發達國家平均70—80%的水平,農村勞動力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3.43%。為適應21世紀農業發展的要求,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必須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進農業技術創新步伐,改革目前我國農業科研與推廣相脫節的體制和機制,積極創新,使農教科緊密結合。加大對農業基礎科研的投資,有重點地完善一批農業基礎科研設施建設,保證農業有充足的技術儲備。加強農業科技推廣應用,逐步形成國家扶持和市場引導相結合、有償服務與無償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農業信息化,提升農機裝備水平,健全農業信息收集和發布制度。加強農民教育培訓,提高現代農民的素質。適應市場競爭需要,加快培育有較強市場意識、較高生產技能、一定管理能力的現代農業經營者。進一步改善農民外出務工環境,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加快發展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村成人教育,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民轉移就業培訓,增強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能力。
(六)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建立社會化的農業服務體系
美國的農協作為農業的最廣泛組織,除為農民提供各類信息服務外,代表農民成為政府農業政策制訂的重要力量之一,對促進美國農業經濟發展、減少政府的社會管理成本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要探索適合我國農業和農村發展特點的農民合作組織形式,提高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者在千變萬化的大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也要特別重視發展為農民提供綜合服務的社區性合作經濟組織,只有這樣才能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同時要大力支持農產品流通市場建設,建立農產品期貨市場、專業市場及冷鏈物流配送等為主要內容的市場體系。
(七)加快農業立法進程,保障農業發展
在近百年的時間里,美國國會通過了大量有關農業的法律,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指導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法律體系。近年來,我國政府在宏觀調控中對農業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和支持農業的政策措施,在市場化和國際化背景下,與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相適應的國家支農政策體系輪廓初步形成。我們認為,把農業國內支持納入法制化軌道,這是保持農業國內支持政策連續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政策目標、預算額度、操作程序、部門分工、法律責任等,並盡量公開化,接受社會監督,有利於提高政府支農投資的效率,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同時,要從我國農業小規模經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量採取簡便易行的方法,充分利用各種組織資源,降低管理成本,建立可操作性的農業支持體系。

3. 2019年普惠金融科技行業分析報告

目前,民眾能夠更廣泛地享有金融服務,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的運用,使得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不斷提升。

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持續擴大,金融機構通過設立網點、布設機具、設置便民服務點、流動服務站、助農取款服務點等多種手段,創新覆蓋方式。

普惠金融重點領域供給持續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降本、控險平衡發展,金融支持鄉村振興力度不斷加大,金融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各項服務可得性進一步提升。

金融服務廣泛性和便利性不斷提升

賬戶和銀行卡的普及是民眾獲得金融服務、消除「金融排斥」的第一步。目前我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量和持卡量均處於發展中國家領先水平。

根據中國中國人民銀行數據,2013-2019年上半年,我國人均擁有銀行賬戶數量及銀行卡人均持卡量不斷上升,截至2019年6月末,我國人均擁有7.6個銀行賬戶、持有5.7張銀行卡,較2014年末分別提高60%和50%。



——以上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閱讀全文

與農村金融服務報告2019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建設用地價格 瀏覽:110
九問投資理財 瀏覽:225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
公司章程沒有規定銀行融資 瀏覽:422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