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債券與金融危機的關系
債券(Bonds / debenture)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債券的本質是債的證明書,具有法律效力。債券購買者或投資者與發行者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債券發行人即債務人,投資者(債券購買者)即債權人 。
債券是一種有價證券。由於債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確定的,所以債券是固定利息證券(定息證券)的一種。在金融市場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債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國,比較典型的政府債券是國庫券。人們對債券不恰當的投機行為,例如無貨沽空,可導致金融市場的動盪。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或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金融資產價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或某個金融市場如股市或債市暴跌等。系統性金融危機指的是那些波及整個金融體系乃至整個經濟體系的危機.
『貳』 可轉換債券在金融危機中是怎樣的表現
那是一種攻守兼備的投資品種,比較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當股市形勢看好,可轉債隨二級市場的價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價時,投資者可以賣出可轉債,直接獲取收益;當股市低迷,可轉債和其發行公司的股票價格雙雙下跌,賣出可轉債或將轉債變換為股票都不劃算時,投資者可選擇作為債券獲取到期的固定利息。當股市由弱轉強,或發行可轉債的公司業績看好時,預計公司股票價格有較大升高時,投資者可選擇將債券按照發行公司規定的轉換價格轉換為股票。
『叄』 大量拋售國家債券為什麼會導致金融危機
我雖然沒看過這個電影,但我覺得樓主把邏輯沒理順。 首先,要知道每個國家的債務從來都沒有說有還完的那一天:就是說每個國家的政府都是在發新債,換舊債。 第二,企業為什麼會拋售美國債券?如果美國政府真的有風險,那麼這個動作合理,那麼內因是美國經濟首先出現問題,拋售債券只是表面化反映了這個事實,並不是說拋售債券導致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內涵一定是國家的經濟出現問題了。 那麼,如果美國經濟好著呢,企業賤賣美國債券,不是給別的公司送錢嘛? 所以不要本末倒置~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一個企業大量拋售債券,別的機構會恐慌,以為這家企業知道什麼內幕,所以才拋售。 也許會導致大量機構追隨。 但是!恐慌永遠都是短暫的,必定會被修復的。
『肆』 什麼是金融危機,次貸危機是什麼
要說全部你才會動,可能會比較長,但是我相信你看了就會懂啦^_^
美國有很多人買不了房子,因為他們在銀行的信譽的評價很差,銀行不給他們貸款,但是當房產很好的時候,銀行覺得房產這么好放貸給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就算這些人到時候不付貸款了 銀行還是可以拍賣他們的房子來補帳的,所以很多銀行就給這些人放貸,但是銀行放貸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資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就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債券,而且這個還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債券(購買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銀行收這些屋主的利息來的),這些債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還有投行的投資組合,銀行靠著"兩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債券市場發完債券有了錢以後就再去放貸,然後再發債券,這樣一個循環,基本來算 貸款16天就能包裝成債券脫手了,很多的投行還有個人都購進了不少這樣的債券來做投資組合.但是當房價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就開始沒人要了,當房價更低,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賣 也贖不回這些債券了,在投資次貸的這些的投行和個人里頭,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國家或是個人融資去持有這些債券的,所以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廢紙.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 所以他們根本跑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倒閉的都是投行 雖然銀行還是有些損失的 但是壞債都是投行吞了.
最後總結就是 很多次級信用的人貸款不還,最後讓債權人損失了,金融市場的流通性就惡化了 這個就是次貸危機
『伍』 金融危機的影響
由次貸誘發的美國金融危機大火熊熊燃燒,波及世界經濟,我國經濟也未能倖免。
當前,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直接影響主要表現為中國投資者的資產損失。中國金融機構、企業,包括個人在美國持有一定規模的證券資產,其中多數是機構和公司債券、股票等。比如雷曼公司債券是全球主要固定收益產品之一,根據已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資銀行持有雷曼債券或對雷曼的貸款債權。雷曼公司破產導致其股權價值近乎化為烏有,據有關測算,雷曼高級債券可能的損失為票面價值的20%-40%,次級債券將高達96.5%。中國工商銀行是國內最大的受害者,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債券及與雷曼信用相掛鉤債券余額也僅有1.518億美元(其中高級債券1.39億美元)。這一數字相當於工行資產總額萬分之一,或工行債券投資規模的萬分之三,或工行上半年稅後利潤95億美元的1.6%。由此看來,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直接影響將是十分有限的。
值得重視的是,美國金融危機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累及世界經濟,使得我國宏觀經濟的外部環境更顯嚴峻,這種對我國經濟的間接影響不可小窺。因為這場危機不僅直接加劇了世界金融體系的動盪,還必將波及實質經濟部門,加劇信貸緊縮,給世界經濟復甦投下更多、更濃重的陰影。由於中國外貿依存度高達60%,我國經濟增長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出口,美國又是我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引發國內出口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及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而這種間接損失,將是巨大的,無法估量的。因此,我們要高度關切這種影響的不確定性,積極採取措施,擴大內需;同時,在開放中,加強金融監管,保持我國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作者為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陸』 金融危機為什麼會導致債券大漲
Yield和Price是反向的,當利率下降,債券價格會上漲。在金融危機時候,各國紛紛降息政策,導致固定收益產品上漲
『柒』 金融危機時能持有債券嗎解釋一下謝謝
在金融危機早期,股票等高風險資產跌,高信用評級債券和黃金等避險資產漲。但在金融市場杠桿及被動投資佔比過高的情況下,快速下跌引發正反饋效應,流動性趨於緊張,投資者被迫拋售避險資產套現。央行救市改善流動性後,避險資產才重受青睞。
『捌』 為什麼2008年金融危機債券價格暴跌..債卷價格一般不是穩定的么。
虛擬經濟依託實物經濟..中國也一樣
『玖』 金融危機下企業發行債券好不好
好,金融債券能夠較有效地解決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源不足和期限不匹配的矛盾。一般來說,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有三個來源,即吸收存款、向其他機構借款和發行債券。存款資金的特點之一,是在經濟發生動盪的時候,易發生儲戶爭相提款的現象,從而造成資金來源不穩定;向其他商業銀行或中央銀行借款所得的資金主要是短期資金,而金融機構往往需要進行一些期限較長的投融資,這樣就出現了資金來源和資金運用在期限上的矛盾,發行金融債券比較有效地解決了這個矛盾。
債券在到期之前一般不能提前兌換,只能在市場上轉讓,從而保證了所籌集資金的穩定性。同時,金融機構發行債券時可以靈活規定期限,比如為了一些長期項目投資,可以發行期限較長的債券。因此,發行金融債券可以使金融機構籌措到穩定且期限靈活的資金,從而有利於優化資產結構,擴大長期投資業務。
由於銀行等金融機構在一國經濟中佔有較特殊的地位,政府對它們的運營又有嚴格的監管,因此,金融債券的資信通常高於其他非金融機構債券,違約風險相對較小,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