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江蘇省泰州市金融服務區

江蘇省泰州市金融服務區

發布時間:2021-10-20 15:32:01

① 泰州市招商銀行網點

您好,泰州有招商銀行,在海陵區迎春東路28-8號。您可點擊map.cmbchina.com查看我行最新的各地網點分布,也可以通過手機一網通(
http://m.cmbchina.com )、手機銀行iphone版、android版金融助手網點查詢功能,隨時隨地定位您附近的營業網點。若您仍有疑問和意見,歡迎登錄在線客服https://forum.cmbchina.com/cmu/icslogin.aspx?from=B&logincmu=0進行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感謝您對招商銀行的關注與支持!

② 江蘇省泰州市在江蘇哪個位置

泰州的經度范圍在119

③ 泰州福貸邦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注冊號:****所在地:江蘇省注冊資本:6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董安淳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狀態:在業登記機關:泰州工商行政管理局醫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注冊地址:泰州市江洲南路90號(泰州市開發區勝家賓館二樓)
法定代表人:董安淳
成立時間:2013-03-13
注冊資本: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200000032377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泰州市江洲南路90號(泰州市開發區勝家賓館二樓)

④ 江蘇泰州簡介

泰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長江沿岸,為長三角經濟區16座中心城市之一,有鳳凰城的美譽,具有 2100多年的歷史。全市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基本概況滔滔長江,奔流不息,在萬頃波濤即將入海之際,她放緩匆匆東行的腳步,用溫甜的乳汁滋潤著美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泰州。
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漢初置縣,東晉設郡,南唐建州,先民祈盼「國泰民安,龍鳳呈祥」,泰州之名從此而始。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之稱的古之海陵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飲譽神州。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泰州境內名勝古跡眾多,現存古遺址、古建築、古石刻數百處,其中列為省市級文物保護的有134處,全市建有5座博物館,珍藏文物萬余件,不少為稀世珍品。千年古剎光孝寺在海內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日涉園、崇儒祠、岳王廟、安定書院、施耐庵陵園、鄭板橋故居、梅蘭芳紀念館等人文景觀俱是泰州歷史文化的瑰寶。
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儒風之盛、夙冠淮南」,書法評論家張懷瓘、教育家胡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泰州學派」創始人哲學家王艮、評話宗師柳敬亭、「棋聖」黃龍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地質學家丁文江等,均是泰州歷代名賢中的傑出代表。宋代名相呂夷簡、晏殊、范仲淹、抗金名將岳飛、《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鏡花緣》作者李汝珍、民族英雄林則徐、書畫大師齊白石等均在此主政或興業。2100多年的歲月流轉、滄海變遷,泰州,越發顯得神定氣閑,清新脫俗。徜徉在泰州的大街小巷,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千年文化的遺跡彷彿粒粒珍珠,遍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連綴成一幅波瀾壯闊、神采畢現的歷史畫卷。
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近代以來,波瀾壯闊的歷史風雲彰顯著泰州人不屈的意志,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泰州人民與外國侵略者展開了浴血奮戰,用鳥銃與抬槍擊沉英國軍艦。泰州又是一個有著光榮傳統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共產黨員沈毅在這里發動了「五一起義」;抗日戰爭時期,陳毅三進泰州城,唇戰國民黨頑固派,挫敗了他們假抗日真反共的陰謀,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率部挺進蘇中,建立了蘇中抗日根據地;粟裕在這里指揮了著名的蘇中「七戰七捷」戰役;彪炳史冊的「黃橋決戰」在這里拉開戰場,泰州人唱著《黃橋燒餅歌》浴血支前。1949年4月,張愛萍將軍受中央軍委之命在泰州白馬廟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正式成立。人民解放軍在這里開始了氣勢磅礴的渡江戰役,揚起了渡江第一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放了南京,宣告了蔣家王朝的覆滅。
泰州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人民海軍從這里駛向大海。
泰州市戰略地位重要,自古以來,泰州就是里下河地區通江達海的門戶,對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過重要作用。泰州市地處沿海和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有良好的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和經濟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發以來,泰州社會經濟全面發展,成為一座以工業為主的工商業城市。
1996年8月,泰州發展的歷史篇章掀開新的一頁,經國務院批准,地級泰州市組建,下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面積5793平方公里,人口504萬。2001年末,泰州市行政區劃設海陵、高港2個區,興化、靖江、泰興、姜堰4個縣級市,共有91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338個居民委員會、1578個村民委員會,其中海陵區、高港區下轄9個鎮、2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87個居民委員會、127個村民委員會。泰州作為一個區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日趨完善,對推動區域工業化進程的作用日益明顯。
作為長三角16座中心城市之一,泰州站到率先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新起點。泰州工業經濟基礎雄厚,現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形成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三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銷售突破10億元或利稅過億元企業。其中,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近20年來,年平均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所轄市、區有5個先後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區)的行列。2003年,全市實現GDP580億元,財政收入66.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65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608億元。2005年,泰州市在全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序中列第57位。2006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過1000億元,財政收入過150億元,泰州進入城市綜合實力五十強名列第47位。
泰州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科研基地,醫葯經濟總量已連續4年、經濟效益連續8年居全國第一位。揚子江葯業集團則是全國最大的醫葯生產企業,2005年銷售收入、利稅和綜合競爭力三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位。
2006年10月,佔地面積20平方公里的「中國醫葯城」----泰州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正式掛牌成立,一批全球領先、世界第一、世界唯一的高科技醫葯技術項目相繼在園區落戶,標志著泰州「醫葯航母"增添了「核動力」。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泰州是一個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文明城市。
泰州素有「教育之鄉」的美譽,全市擁有各類學校 1134所,其中國家級、省級重點高中20多所,高等院校5所。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泰州職業技術學院、泰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泰州廣播電視大學不斷發展壯大。
科技事業成績斐然,泰州被列為全國技術創新試點城市。截止2003年底,全市擁有各類科技人才20多萬人,創辦市級以上廠辦科研開發機構105家,其中博士後工作站9個;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18家,高新技術產品448項,創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9家。
泰州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發展迅速,建成3個省級文化先進市、4個省級衛生保健先進市和3個計劃生育先進市、1個計劃生育模範市。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80個,醫院床位1.68萬張,衛生技術人員1.57萬人。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躋身於三級醫院行列。建市以來,全市運動員參加省級以上比賽累計獲得金牌85枚,銀牌66枚,銅牌65枚。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離退休人員和失業人員保險金實施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醫療保險覆蓋率不斷擴大,社會救災、救濟、互助、福利等社會保障事業繼續發展。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 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5.6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日本三井物產、雅馬哈、久保田公司、韓國LG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
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泰州是一個投資環境優良的美麗城市。泰州水陸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蘇中入江達海的 5條重要航道在此交匯,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結合部。以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為主體的內河港口群初具規模,萬噸級以上泊位5個,泰州港集裝箱碼頭年吞吐能力達到10萬噸標箱。
泰州引江河集引、排、航等功能於一體,被譽為「中國的萊茵河」。江陰大橋使長江天塹變通途,是泰州與上海、蘇南的快速通道。328國道、寧通高速公路、廣靖高速公路、寧靖鹽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以及新長(新沂——長興)鐵路、寧啟(南京——啟東)鐵路在泰州境內縱橫交錯。泰州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古泰州城與水緊密相連,城內外水網密布,街渠相依,形成了以稻河為南北長軸,兩座城池為其雙翼,外城河與城內的玉帶河交錯環繞,水繞城、城抱水、街河並行、水城一體的城市格局,因其形似鳳凰,泰州又有鳳凰城之別稱。泰州社會生活環境優良。民風淳樸,勤勞善良,遵紀守法。近年來,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泰州市被評為江蘇省文明城市。誠信泰州扎實推進,企業誠信平台正在建立。平安泰州建設活動深入開展,社會治安保持穩定,靖江市、高港區被評為省級安全市區。泰州各級政府服務快捷高效。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以其高效的運行機制、權威的調控機制、嚴格的監督機制逐步形成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的政府工作模式。泰州率先在全省推行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減426項行政審批核准事項,組建了市行政服務中心,19個部門建起「便民服務大廳」,39個部門和單位向社會作出優化服務公開承諾。開放開明的政策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嚴明規范的法律環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環境,讓外來投資者賓至如歸。
中國的新興城市——泰州,必將對泰州地區乃至蘇中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影響。

⑤ 泰州海陵區哪裡有建設銀行啊

中國江蘇省泰州市區海陵區附近的建設銀行類別: 金融保險服務;自動提款機;中國建設銀行ATM, 金融保險服務;銀行;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泰州分行

⑥ 江蘇省泰州市的簡介是什麼

泰州市是江蘇省長江北岸的水陸交通樞紐,新興工業城市。位於揚州市與南通市之間,地當澛汀河、東泰運河、南官河與通揚運河交會外,通揚公路經此,扼省境長江北岸東西間水陸交通樞紐,里下河地區入江門戶。

這里春秋時代開發,長期隸屬吳國。漢代置海陵縣。與揚州幾度分合。1988年改為省轄地級市,並管轄靖江、泰興、姜堰、興化四市和海陵、高港兩區,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總人口503萬。

境內地勢平坦,總體上呈現從南到北中間高、兩頭低的形勢,沿江地勢稍低,西北部低窪,河網密布,稱為「里下河水鄉」。自古以農業豐盛、鹽業發達著稱。西漢吳王劉濞設「海陵倉」於此。五代南唐和宋代均於此設海陵監。明代設鹽運使分司,管理淮南鹽業生產和運輸。自淮南鹽業衰落後,泰州經濟亦趨衰落。傳統手工業發達,特別以銀器打造為地方特色行業。

20世紀50年代以來發展了紡織、機械、化工、電子、食品等工業,所產空調器、機動泵、發電機組、錦綸簾子布、機制紙和紡織品等均享有較高市場聲譽。工藝美術品以地毯、刺綉、絹花著名。20世紀80年代之後,泰州家 電業發展較快,春蘭牌空調曾經領軍中國空調業10年。

泰州市名勝古跡和旅遊景點較多,有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誕生地紀念館、渡江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新四軍黃橋戰役紀念館及東進談判舊址、楊根思烈士陵園、中共江浙區泰興獨立支部紀念館等現代革命歷史紀念場館,有泰興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興化垛田千島濕地奇觀、興化水上森林、鳳凰河國家水利風景區、河橫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區等自然風光,有泰州學政試院、興化船廳、興化鄭板橋故居紀念館、梅蘭芳故居紀念館、慶雲禪寺、曲江樓、上方寺溱湖明日涉園(又名喬園)、岳武穆祠和五代銅鍾等文物古跡。

泰州市 - 自然地理
泰州綠韻泰州地處江蘇中部,長江北岸。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
泰州南臨長江,北通鹽城,東鄰南通西接揚州,是蘇中里下河地區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長江與內河的「T 」型結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長江港口。

全市區域呈南北長條狀,南北長而東西窄,南北最大直線距離約124公里,東西最窄處約19公里,最寬處也僅55公里。全市總面積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8平方公里。總面積中,陸地面積佔82.74%,水域面積佔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兩頭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在5~7米,北邊里下河地區真高在1.5~5米。

泰州晨曦全市區域內唯一的獨立山丘——靖江孤山,位於靖江市區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鎮,海拔55.6米,周長1.5公里,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東北延伸的余脈之一。全國四大孤山,鄱陽湖畔大小孤山以雋秀聞名,廣東肇慶孤山以俏麗聞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嫵媚聞名,靖江孤山卻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孤」山——長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蘇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頗具盛名。
泰州境內河網密布,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里的湖泊眾多,水網密布,是古代射陽湖的殘余。

江淮分水線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把揚州至淮安的運河稱為里河,里河與下河之間的地區稱為「里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而里河與下河之間的水位落差較大。里下河地區以興化地勢最低,俗稱「鍋底窪」。

泰州引江河泰州市在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季風性特徵。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具有無霜期長,熱量充裕,降水豐沛,雨熱同期等特點。泰州市的氣溫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
泰州常年主導風向以東南風居多,春、夏兩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以偏北風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進入春季,6月上、中旬進入夏季,9月中旬開始進入秋季,11月中旬轉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個多月,夏季有3個多月,春、秋季各2個多月。一般情況下,該市四季的氣候特徵比較明顯。

春季,該市天氣多變。春季冷暖氣團互相爭雄,旋進旋退,因此天氣就時寒時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話所說的那樣:「春天孩兒面,一天有三變」。春雨對三麥、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長,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時下種和萌
發都是極為有利的,這真是「春雨貴如油」。

初夏,來自太平洋上的暖濕氣流會帶來一段高溫多雨的天氣。該市夏季最典型的兩種天氣是梅雨和伏旱天氣。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現陰雨連綿的天氣,這是由於冷暖氣團在江淮地區勢均力敵,形成准靜止鋒天氣系統。這時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節,所以稱為梅雨(亦稱「黃梅雨」、「霉雨」)。古詩「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正是梅雨季節的景象寫照。梅雨天氣一般持續23天左右。梅雨有利於水稻、玉米、棉花等農作物的生長發育。但由於夏季風強弱不一,雨期來臨有早有晚,持續期有長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現「空黃梅」或「旱黃梅」、「澇黃梅」、「遲黃梅」等不正常現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氣最易出現旱澇災害,這對農作物的生長發育有著嚴重的影響。

泰州人民公園梅雨過後的盛夏,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出現炎熱乾燥的天氣,這時正值三伏季節,人們稱之為「伏旱」。伏旱天氣多出現旱災,尤其是對「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區威脅最大。盛夏,正值稻穀生長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開始揚花結籽,棉花開始吐絮,甘薯塊根開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應。
秋季天高氣爽,冬季風逐漸南遷,冷空氣慢慢占據該市,氣壓也逐漸升高,多出現晴朗天氣,這時的風力也不大,有利於此季的農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節,該市也常受到台風的侵害。台風出現時,多強風、特大暴雨等災害性天氣,這也會給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等帶來嚴重的災害。

冬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易受到寒潮侵襲。當冷鋒過境時(即北方冷空氣南遷時),全市普遍降溫,氣壓上升,有時還會出現大風、雨雪、霜凍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天氣轉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氣變化過程。如果遇到強冷空氣爆發南下(即冬季風強烈作用),48小時內氣溫驟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氣。寒潮是該市冬半年主要的氣象災害。寒潮入侵時,會造成劇烈降溫,有時還會出現大風、大雪、凍害等災害性天氣,這對農業生產、水陸交通、市政建設及人民的生活等都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泰州市 - 歷史沿革

過江陰大橋就進入泰州境內泰州,古稱海陽、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時稱海陽,東晉設海陵郡,與金陵(南京)、廣陵(揚州)、蘭陵(常州)齊名華夏,素有「漢唐古郡,淮海名區」美譽,南唐時建泰州,寓意「國泰民安」。據馬令《南唐書》中記載,南唐開國之初「供億公費,不知限極,烈主喜之,以海陵為泰州」。即由於泰州上繳國家的鹽稅很多,又是蘇北地區的水陸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將海陵由縣升為州,取國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來。這里江海交會、氣勢磅礴,唐代詩人王維為之驚嘆:「浮於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噴於乾坤,江城入於泱漭」。

周代,稱海陽,屬吳國。

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

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

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

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

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

泰州望海樓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

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

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

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後增設齊昌、海安2個縣。

南梁時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復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

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並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並入海陵縣,如皋縣並入寧海縣,臨澤縣並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並入海陵縣。

海陵區,泰州老城區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復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並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並入海陵縣。

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政權將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

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設置泰州路,屬淮東道,至元十九年屬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為泰州,屬揚州路。泰州轄海陵、如皋2個縣。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縣省入泰州。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

清代,泰州屬揚州府,轄如皋縣。世宗雍正三年,如皋縣改屬通州,從此泰州不再轄縣,成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東北境設置東台縣。

古民宅記錄了遙遠的過去
民國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北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北行營與蘇北綏靖主任公署。

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7個縣。

泰州古巷子1950年1月,蘇北泰州行政區與蘇北揚州行政區合並為蘇北泰州行政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2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征。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行政區,東台、台北兩縣劃屬鹽城行政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行政區,揚州市直屬蘇北行政區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並,稱泰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泰州行政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行政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行政區。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

1958年7月,泰州市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並,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

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

1996年8月12日,經國務院批准,調整揚州市行政區劃,「揚泰分設」:縣級泰州市從揚州市劃出,組建地級泰州市,下轄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興化市。

1997年,海陵區、姜堰市、泰興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組建高港區。

由此,泰州下轄四市兩區和泰州經濟開發區。

泰州市 - 人口民族

泰州海光廣場夜景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泰州實際登記總人口為4785759人。

在普查登記的常住人口中,有本地戶籍人數為4742737人,其中農業戶口3569774人,非農業戶口1172963人,農與非農人口的比例為3∶1。全市總人口中,男性人口2403310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50.22%;女性人口2382449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49.78%。

每十萬人擁有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數為:大學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6469人,小學程度人口34849人。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學程度佔2.51%,高中程度佔12.75%,初中程度佔38.50%,小學程度佔36.79%。

泰州市總人口共由38個民族構成,漢族人口為4779742人,占總人口比重為99.87%;少數民族6017人,佔0.13%。有8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壯族570人,回族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滿族267人,彝族222人。

泰州市 - 經濟概況
泰州是一個快速崛起的新興工貿城市。1996年地級泰州市組建以來,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2004年,全市實現GDP705.20億元,財政收入86.47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4元,年末各項存款余額712.09億元。

泰州農業資源豐富,素有「魚米之鄉」、「銀杏之鄉」、「水產之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優質棉、瘦肉型豬、淡水產品、優質銀杏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加工出口基地。興化市被國家環保局認定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姜堰市被江蘇省認定為省級生態農業試點縣(市),姜堰市河橫村被聯合國環境署授予「全球環境500佳」稱號。

「魚米之鄉」泰州擁有32.6萬公頃耕地、11.3萬公頃水面灘地,是國家重點糧棉、蔬菜和水產品生產基地。以無公害大米為主的河橫綠色食品基地被聯合國環境署認定為「全球500佳」,「大佛指」銀杏是昆明世博會指定的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被譽為「長江三鮮」的刀魚、鰣魚、鮰魚蜚聲中外、名滿天下。5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著泰州農業實現由傳統向現代轉變的歷史性跨越。

泰州工業經濟在江蘇省處於中上游水平。有各類工業企業3.4萬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83家,以機電、化工、紡織、食品、輕工、醫葯、建材等為主體的支柱行業。

春蘭集團曾經占泰州經濟「半壁江山」
全市近100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其中56個產品的產銷量居全國同行前3位,17個產品成為「單打冠軍」,涌現了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陵光集團、中丹集團、興達鋼簾線、新世紀造船等一批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或年利稅過億元企業。

工業經濟是泰州的主導產業和特色經濟。擁有輕工、紡織、冶金、食品、建材等傳統產業,醫葯、機電、船舶、化工等四大優勢主導產業,戴南不銹鋼、靖江微特電機、泰興減速機、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產業集群,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及生物產業等新興產業。培育了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新世紀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陵光集團、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鋼簾線公司等一批規模企業團隊。中成葯、VC、鋼簾線、汽車零部件、離子膜燒鹼等產量全國領先,空調、冰箱、微特電機、船舶成為全國重要的生產基地。以醫葯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為核心,創成國家火炬計劃醫葯產業基地、國家科技興貿出口創新基地和國家生物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全力打造「中國醫葯第一城」。

春蘭(集團)公司是全國最大的50家企業集團之一,揚子江葯業集團規模總量和效益指標自1996年起連續7年在全省同行蟬聯榜首。

泰州工業基礎扎實,規模工業是泰州經濟的顯著特色。以春蘭集團、揚子江葯業集團為代表,全市擁有大中型企業集團2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1000多家,50多個產品的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之首。機電、醫葯、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群隨之迅速崛起,進一步提升了泰州企業的配套能力。春蘭集團,其發展之路被中國經濟學界稱為「春蘭現象」、「春蘭模式」、「春蘭奇跡」,已成為高科技支撐、多元化揚子江葯業集團,30年前還只是一個作坊式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中成葯提取生產基地,綜合效益連續數年在全國6000多家醫葯企業中名列三甲。緊跟春蘭和揚子江發展的步伐,陵光集團、LG公司、梅蘭集團、林海集團、興達集團、新世紀造船廠等企業脫穎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強工業企業營業總收入將突破1000億元。

泰州城區泰州建築業發展較快,目前擁有房屋建築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2家,一級資質企業3家,二級資質企業59家,多次摘取全國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魯班獎」,在國內外建築市場贏得了「神兵」、「鐵軍」的稱號。

泰州服務業發展迅猛。全市擁有各類市場360個,其中超億元市場25個,商貿餐飲等傳統產業持續增長,交通、郵電、市政服務基礎產業高速發展,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社區服務、房地產等產業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個開發開放步伐加快的濱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後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泰州投資興業,累計興辦三資企業1700多家,實際利用外資累計19.77億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如韓國LG公司、雅馬哈、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國GMT公司、荷蘭阿克蘇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戶。進出口貿易增勢強勁。全市現有自營進出口獲權企業256家,出口市場發展到137個國家和地區。對外經濟合作進一步擴大。全市勞務輸出遍及亞、非、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與美國紐波特紐斯市、澳大利亞拉特羅布市、韓國陰城郡、芬蘭科特卡市等4個城市締結友好城市。

泰州境內長江岸線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較為穩定的深水岸線60公里,正成為沿江開放開發的重要板塊。目前,沿江開發總體規劃編制完畢。楊灣海螺水泥、陵光重交瀝青——燃料油等重點產業項目已落戶沿江,沿江高等級公路、泰州電廠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中石化(泰州)開發園區、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區、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等重點園區發展勢頭良好。

⑦ 泰州市博翔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泰州市博翔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02月14日,主要經營范圍為許可經營項目:無一般經營項目:從事金融配套業務的信息咨詢服務,計算機網路技術咨詢服務,經濟與商務咨詢服務等。
法定代表人:張玉梅
成立時間:2014-02-14
注冊資本:3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129100002709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泰州市醫葯高新區春風路108號東辦公樓第三層東南部分

閱讀全文

與江蘇省泰州市金融服務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產品銷售招聘 瀏覽:780
銀行理財樂享天天 瀏覽:842
普惠家理財收益高嗎 瀏覽:257
包鋼北方股份央視 瀏覽:952
莊家布局建倉指標 瀏覽:431
公司章程沒有規定銀行融資 瀏覽:422
實物貴金屬賬戶貴金屬 瀏覽:906
上海國際信託總經理 瀏覽:582
近年出版期貨預測書 瀏覽:299
躍嶺股份雲南信託 瀏覽:718
活期黃金購買 瀏覽:268
最近的科創板股票 瀏覽:633
中國建設銀行的理財靠譜么 瀏覽:203
如何查持倉 瀏覽:847
農行貴金屬交易時間 瀏覽:378
甘肅消費金融公司有哪些 瀏覽:367
炒貴金屬分 瀏覽:448
1704螺紋鋼期貨價格 瀏覽:655
我國期貨交易所漲跌停板 瀏覽:538
15年6月5日黃金行情 瀏覽: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