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業務上的區別是什麼
序言:近期的發展也推動著金融行業的發展,因此,由金融市場所引申出來的相關金融公司也在不斷的發展之中,那麼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業務上有哪些區別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三、注冊資產管理公司的條件。不論是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還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都屬於的是資產管理公司的范圍。設立資產管理型公司,首先需要擁有足夠的資金,並且還需要擁有符合法律規定的經營場所。同時,資產管理型公司所執行的公司章程要遵守中國相關的公司法。同時想要成立資產管理公司的話,還需要應聘具有專業金融知識和金融經驗的專業型人才。
㈡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概述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簡稱AMC)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共有兩類:從事「優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和「不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前者外延較廣,涵蓋諸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證券公司設立的資產管理部或資產管理方面的子公司,主要面向個人、企業和機構等,提供的服務主要有賬戶分立、合夥投資、單位信託等;後者是專門處置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我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為主要經營目標,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我國有4家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於1999年4月成立,其他三家於1999年10月分別成立。
㈢ 什麼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是指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是由國家全資投資的特定政策性金融機構。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簡稱AMC)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共有兩類:從事「優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和「不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前者外延較廣,涵蓋諸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證券公司設立的資產管理部或資產管理方面的子公司
主要面向個人、企業和機構等,提供的服務主要有賬戶分立、合夥投資、單位信託等;後者是專門處置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3)非金融類資產管理公司的形成擴展閱讀:
我國資產管理公司的產生背景
1、產生的國際背景
(1)經濟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機
20 世紀以來,各生產要素逐步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不斷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持續融合成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以IT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
(2)危機根源:銀行巨額不良資產。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學界對金融危機進行了多角度研究。這些研究發現,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在危機爆發前有一些共同點:銀行不良資產金額巨大。
發生危機的國家宏觀和微觀經濟層面均比較脆弱,這些基本面的脆弱性使得危機國家經濟從兩方面承受壓力,首先是外部壓力,巨額短期外債,尤其是用於彌補經常項目赤字時,將使得經濟靠持續的短期資本流入難以維系。
(3)解決銀行危機:AMC產生的直接原因。為了化解銀行危機,各國政府、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採取了各種措施,以解決銀行體系的巨額不良資產,避免新的不良資產的產生。
㈣ 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業務上有什麼區別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原則上特指信達、華融、長城、東方,但近年來,隨著經濟不景氣,地方債務和不良資產風險不斷開始大規模形成. 大,有些人有足夠的心,但沒有足夠的能量。 在這種情況下,本地版本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運而生,目前被稱為本地版本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有十幾家。 AMC可以定義為專業處理不良金融資產的公司。
目前來看,不管是四大還是這些地方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都不可能走向國際市場的。所以,從這個層面來講,這些地方性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很難成為國際的金融資產管理標桿。
㈤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產生背景
美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直到九十年代初,曾經發生過一場影響很大的銀行業危機。當時,美國約有1600多家銀行、1300家儲蓄和貸款機構陷入了困境。為了化解危機,聯邦存款保險公司、聯邦儲蓄信貸保險公司竭盡全力進行了援助,美國政府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設立了重組信託公司(ResolutionTrustCorporation,以下簡稱RTC)對儲貸機構的不良資產進行處置。RTC在1989—1994年經營的五年多時間,在化解金融風險,推進金融創新等方面多有建樹,被公認為是世界上處置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成功典範。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正是自RTC開始,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了各國化解金融風險,處置不良資產的通行做法。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全球銀行業不良資產呈現加速趨勢,繼美國之後,北歐四國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也先後設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銀行不良資產進行大規模的重組。隨後中、東歐經濟轉軌國家(如波蘭成立的工業發展局)和拉美國家(如墨西哥成立的FOBAPROA資產管理公司)以及法國等也相繼採取銀行不良資產重組的策略以穩定其金融體系。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東亞以及東南亞諸國也開始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例如,日本的「橋」 銀行,韓國的資產管理局(KAMCO)、泰國的金融機構重組管理局(FRA)、印度尼西亞的銀行處置機構(IBRA)和馬來西亞的資產管理公司 (Danaharta)]對銀行業的不良資產進行重組。因此,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實質是指由國家出面專門設立的以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為使命的金融機構,具有特定使命的特徵,以及較為寬泛業務范圍的功能特徵。 1992年爆發了英鎊危機,然後是1994年12月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最為嚴重的是1997-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此次金融危機頗具戲劇性:當1997年泰國政府動用外匯儲備保衛泰銖的艱難戰役失敗而不得不讓其貶值的時候,許多人甚至在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偏僻小國的位置,但是,風起於青萍之末,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沒有預測到,一場規模浩大的金融危機爆發了。金融危機如颶風一般席捲東南亞各國,然後順勢北上,在1998年波及剛剛加入OECD的韓國。這場金融危機的波及范圍甚至到了南非和俄國。接著金融危機的颶風跨越大西洋,又襲擊了阿根廷。
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滄海橫流,似乎唯獨中國經濟屹然不動。確實,中國的穩定極大地遏制了金融風暴的蔓延,為亞洲經濟乃至世界經濟的復甦創造了契機,中國的貢獻或者叫犧牲贏得了各國政府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高度評價。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CHAMC)、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GWAMCC)、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CINDAMC)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COAMC),分別收購、管理和處置四家國有商業銀行和國家開發銀行的部分不良資產。
我國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為同時達到以下三個目的。一是改善4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狀況,提高其國內外資信。同時深化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革,對不良貸款剝離後的銀行實行嚴格的考核,不允許不良貸款率繼續增加,從而把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辦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商業銀行。二是運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特殊法律地位和專業化優勢,通過建立資產回收責任制和專業化經營,實現不良貸款價值回收最大化。三是通過金融資產管理,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實施債權轉股權,支持國有大中型虧損企業擺脫困境。 1、產生的國際背景
(1)經濟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機
20 世紀以來,各生產要素逐步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不斷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持續融合成一個難以分割的整體;以IT為中心的高新技術迅猛發展,不僅沖破了國界,而且縮小了各國和各地的距離,使世界經濟越來越融為整體。但是,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在推動全球生產力大力發展、加速世界經濟增長、為少數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提供了難得歷史機遇的同時,亦加劇了國際競爭,增加了國際風險。進入90年代以來,金融危機頻繁爆發:先是在1992年爆發了英鎊危機。
(2)危機根源:銀行巨額不良資產
1997 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經濟學界對金融危機進行了多角度研究。這些研究發現,爆發金融危機的國家在危機爆發前有一些共同點:銀行不良資產金額巨大。發生危機的國家宏觀和微觀經濟層面均比較脆弱,這些基本面的脆弱性使得危機國家經濟從兩方面承受壓力,首先是外部壓力,巨額短期外債,尤其是用於彌補經常項目赤字時,將使得經濟靠持續的短期資本流入難以維系。不管由於何種原因使得資本流入減緩或逆轉,經濟和本幣都會異常脆弱;其次是內部壓力,銀行監管的薄弱,導致了銀行尤其是資本不充足的銀行過度發放風險貸款。當風險損失發生時,銀行缺乏資本以發放新貸款,有時甚至破產。借款方不能償還貸款時,銀行部門的不良貸款(NPL)就引發了銀行危機。
(3)解決銀行危機:AMC產生的直接原因
為了化解銀行危機,各國政府、銀行和國際金融組織採取了各種措施,以解決銀行體系的巨額不良資產,避免新的不良資產的產生。20 世紀80年代末,美國儲蓄貸款機構破產,為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美國政府成立了重組信託公司(RTC)以解決儲蓄貸款機構的不良資產,從此專門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出現。進入90年代以來,全球銀行業不良資產呈現加速趨勢,繼美國之後,北歐四國瑞典、挪威、芬蘭和丹麥也先後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對其銀行不良資產進行大規模的重組。隨後中、東歐經濟轉軌國家(如波蘭成立的工業發展局)和拉美國家(如墨西哥成立的FOBAPROA資產管理公司)以及法國等也相繼採取銀行不良資產重組的策略以穩定其金融體系。資產管理公司的實質是指由國家出面專門設立的以處理銀行不良資產為使命的暫時性金融機構,具有特定使命的特徵,以及較為寬泛業務范圍的功能特徵。
2、我國AMC的產生
中國的貢獻或曰犧牲贏得了各國政府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高度評價。然而,作為中國金融業根基的國有銀行業,存在著大量不良貸款,人行的一項統計表明,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總額大約為22898億元,約占整個貸款25.37%。巨額的不良資產,對銀行自身的穩健與安全將產生直接損害。為了化解由此可能導致的金融風險,國家於1999年相繼設立了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CHAMC)、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GWAMC)、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CINDAMC)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COAMC)。
㈥ 非金融類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金可以認繳嗎
各地要求不一樣,建議以當地工商局為准。
比如天津那邊資產管理、投資管理這類公司就屬於特殊行業需要發改委審批,工商局才給注冊。
在北京資產管理公司就屬於很普通的公司,可以直接認繳。想注冊多少就寫多少,出資時間寫2045年就行。在30年期限內有錢了就從你股東的銀行卡往公司基本戶里將注冊資金轉入。拿到入資單就可以辦理驗資報告。然後在企業信用網上申報下實繳信息即可。
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管理、投資咨詢都可以認繳
㈦ 投資公司與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區別是什麼
投資公司是一種金融中介機構,它將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投資於眾多證券或其他資產之中。「集中資產」是證券投資公司背後的核心含義。在投資公司所建立起來的證券組合之中,每個投資者按照投資數額比例享有對資產組合的要求權。廣義投資公司,是指匯集眾多資金並依據投資目標進行合理組合的一種企業組織。既包括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投資銀行、基金公司、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投資部門等金融機構,也包括涉足產權投資和證券投資的各類企業。其業務范圍包括購買企業的股票和債券、參加企業的創建和經營活動、提供中長期貸款、經營本國及外國政府債券、基金管理等,資金來源主要是發行自己的債券、股票或基金單位,從其他銀行取得貸款,接受委託存款等。狹義的投資公司,則專指公司型投資基金的主體,這是依法組成的以營利為目的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經由購買公司股份成為股東,由股東大會選定某一投資管理公司來管理該公司的資產。
非金融企業指主要從事市場貨物生產和提供非金融市場服務的常住企業,它主要包括各類法人企業。所有非金融企業歸並在一起,就形成非金融企業部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共有兩類:從事優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和不良資產管理業務的AMC,前者外延較廣,涵蓋諸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以及證券公司設立的資產管理部或資產管理方面的子公司,主要面向個人、企業和機構等,提供的服務主要有賬戶分立、合夥投資、單位信託等;後者是專門處置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我國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為主要經營目標,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因此投資公司和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概念和業務范圍以及營利為目的是不同的。
㈧ 非金融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由哪個部門監管
非金融類資產管理公司如果大公司的話是有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管理,小公司有銀保監協會
㈨ 什麼是資產管理公司
資產管理(asset management),通常是指一種「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信託業務。從這個意義上看,凡是主要從事此類業務的機構或組織都可以稱為資產管理公司(asset management companies)。
一般資產管理公司經營范圍為:投資管理,企業管理,受託資產管理;投資顧問;股權投資;企業資產的重組、並購及項目融資;財務顧問;委託管理股權投資基金;國內貿易;投資興辦實業。(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
(9)非金融類資產管理公司的形成擴展閱讀:
資產管理公司可以分為兩類,一類進行正常資產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公司,沒有金融機構許可證;另一類是專門處理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持有銀行業監督委員會頒發的金融機構許可證。
1、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都通過設立資產管理業務部或成立資產管理附屬公司來進行正常的資產管理業務。它們屬於第一種類型的資產管理業務。基於這種正常的資產管理業務分散在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證券經紀公司等金融機構的業務之中。
2、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管理和處置銀行的不良資產是國際上的通行做法。
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是經國務院決定設立的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管理和處置因收購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國有獨資非銀行金融機構。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以最大限度保全資產、減少損失為主要經營目標,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我國有4家資產管理公司,即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分別接收從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剝離出來的不良資產。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於1999年4月成立,其他三家於1999年10月分別成立。 自2007年,四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開始商業化運做,不在局限於只對應收購上述幾家銀行的不良資產。
2010年「國新資產管理公司」已獲得國務院的正式批復成立,同時隨著國務院即將對原有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批復,銀紀資產管理公司此時應運而生,2010年,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改革與發展將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