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資金融 > 國務院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國務院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發布時間:2021-10-22 23:07:32

⑴ 中央關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文件有哪些

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文件精神,近期以來,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在南京市牽頭召開系列會議,研究部署和推進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中國銀保監會法規部、江蘇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蘇省金融辦、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南京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出席會議。各有關金融債權機構及三胞集團代表參加會議。
在2018年9月5日召開的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成立會議上,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正式組建,並選舉產生了債委會主席團。會議對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進行了充分討論,指出各債委會成員要統一思想,切實按照中國銀保監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有關工作要求,積極穩妥推進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會議明確,要發揮債委會積極作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共同協商,一致行動,維護好全體債權人的合法權益。會議要求,三胞集團要履行主體責任,積極開展自救工作,在各債權金融機構的支持下,開展瘦身、降低負債和轉型升級。
2018年10月10日,三胞集團金融債委會第二次全體會議暨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座談會順利召開。會上,中國銀保監會法規部相關負責人傳達了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三胞集團債務風險化解有關工作會議紀要》精神,並就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提出了六項具體工作要求。會議強調,各債委會成員要步調一致、統一行動,不得隨意抽貸、壓貸、斷貸,不單獨採取訴訟、查凍賬戶、強行處置資產和平倉質押股票等不利於風險化解的措施;要穩定存量融資,並切實研究新增流動資金支持的措施,在發展中化解債務風險。隨後,會議聽取了債委會部分成員的相關意見和訴求,大家做了充分的政策咨詢和互動溝通;南京市人民政府、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相關負責人作了表態發言。根據會議要求,債委會正在研究建立工作和報告機制,為下一步風險化解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和支撐。
此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三胞集團要切實履行債務風險化解的主體責任,積極開展自救,規范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積極配合債委會開展工作。債權金融機構和三胞集團都要按照「求大同存小異」和「公平公正」的原則,做好各項風險化解工作。
會議還建立了以中國銀保監會、江蘇省人民政府牽頭,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省金融辦、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省銀行業協會、南京市金融辦、相關金融機構共同組成的工作機制。目前,債務風險化解的各項工作正穩步、有序推進落實中。

⑵ 當前,政府大力倡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並且把金融上升至國家核心競爭力,至善基金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以具體事例來看,2018年,至善基金先後在麗水、紹興、金華等地攜手當地金融辦,開展「鳳凰行動」學習計劃暨私募股權投資巡講活動,邀請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案例中心主任、金融學教授沈紅波、浙江省股權投資行業協會秘書長鄭鈞元、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王月鵬等專家智庫、行業精英,就「鳳凰計劃」和私募股權投資現狀及發展趨勢作深度解析這也是至善基金支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一大體現吧。

⑶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什麼時候提出的

成熟的理論已經出現很久了
金融必須依附於實體化經濟體系,我們察覺到了實體與金融融合的時代將要來臨,這個時代我們已經很少看到一個純粹的實體化經濟企業。而在金融與實體化結合的過程中,一個新產業將會崛起,這個產業就是供應鏈金融。——柴院巍

⑷ 國務院: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

國務院總理4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落實落細今年以來出台的支持企業政策措施,助力企業渡難關;部署採取有力有效舉措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確定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決定延續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會議指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今年以來為支持疫情防控保供、企業紓困和復工復產,及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減稅降費方面,採取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增值稅、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延長交通運輸和餐飲住宿等企業虧損結轉年限、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緩繳住房公積金、免收收費公路通行費、降低企業用電用氣價格等措施,加上去年減稅降費政策翹尾,這些可為企業減負1.6萬億元。同時按程序提前下達今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1.29萬億元。在金融支持方面,通過3次降准、再貸款再貼現向金融機構提供3.55萬億元低成本資金,用於向企業發放低利率貸款,另外截至3月底已對約8800億元企業貸款本息實行延期。下一步,要在擴大實施前期有效政策基礎上,多措並舉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並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研究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支持。幫扶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緩解房租、用工等成本壓力。強化對困難群體兜底保障。
會議指出,高校畢業生是國家的未來,是祖國建設新生力量。今年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受疫情影響,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一要加大力度支持穩企業、拓崗位,吸納畢業生就業。強化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帶動新業態發展和靈活就業。二要開發科研助理崗位,充實基層教師和醫護人員隊伍。更多採用市場化辦法,政府給予政策支持,鼓勵畢業生圍繞社區各類服務需求創業就業。三要加強就業服務。研究助學貸款延期還款、用好失業保險基金等政策,對困難家庭未就業畢業生等給予傾斜支持。對湖北高校畢業生就業實施特殊支持政策。
會議指出,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改善居民居住條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比去年增加一倍,重點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區。各地要統籌負責,按照居民意願,重點改造完善小區配套和市政基礎設施,提升社區養老、托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的機制,中央財政給予補助,地方政府專項債給予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運營。
為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穩定企業長期發展預期,會議決定,對今年底到期的對設在西部地區的國家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政策,延長實施期限。同時,降低享受政策的門檻,將鼓勵類產業項目當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限制比例由70%降至60%。

⑸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 最早什麼時候提出

應該是以前荷蘭在做全球貿易的時候,為了防止輪船在航海時遭遇事故個人損失太大,當時的荷蘭人就想了個模式,讓多人投資造船,風險共擔,收益共享,慢慢的就出現了投資家,金融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⑹ 央行:金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

11月6日,國新辦舉行金融機構合理讓利落實進展有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
有記者提問,有預測認為,四季度的GDP增速將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那麼金融機構讓利政策下一步會不會考慮作出調整?明年是否會延續這一政策?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堅持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的方向,以制度和政策的確定性應對高度的不確定性。前期由於疫情原因,不確定性非常大,政策要有確定性,貨幣政策主要是三個方面,首先是量上要有一定的數量,當然不能太多,不能溢出來。另外,資金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要有確定性的預期。還有,資金要去實體經濟,不要去玩「錢生錢」的游戲。讓這三個確定性應對高度不確定性,效果是好的。
他繼續指出,當前國內經濟復甦態勢良好,央行的政策利率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均保持穩定,企業貸款利率持續下行,並處於歷史較低水平。隨著LPR改革,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順暢,1.5萬億元的讓利目標今年是可以完成的,這些政策為「六穩」「六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劉國強認為,目前看,國際上總體呈現出經濟復甦的態勢,雖然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即使疫情出現反復,也不大可能回到一季度的全面停擺狀況,所以總體恢復的方向應該是確定的。這是國際經濟的環境。這一段時間,國際上都在討論未來應對措施退出的問題,特殊時期的政策也不能長期化,大家都在考慮這個問題。一致的意見是,退出是遲早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退出的時機和方式需要進行認真評估,主要是根據經濟恢復的狀況進行評估。金融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經濟狀況決定金融的政策應該怎麼去適應。

⑺ 國務院有金融辦這個部門嗎職能是什麼

金融辦不是國務院的部門,是地方機構。

金融辦,即地方政府金融服務(工作)辦公室的簡稱,是代表地方政府負責金融監督、協調、服務的辦事機構,其主要工作職責為: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銀行、證券期貨、保險、信託等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以及地方黨委、政府有關地方金融工作的政策和各項決定、決議等,督導、檢查落實執行黨委、政府有關金融工作的重要工作部署。

二、研究分析宏觀金融形勢、國家金融政策和本地區金融運行情況,制定本地金融及金融產業發展的中短期的規劃和工作計劃。提出改善金融發展和安全環境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對金融業、證券業、保險業的服務,促進地方經濟協調發展和穩定。

三、積極協助上級政府和監管機構對本地金融機構的管理或監管。

四、負責組織協調規范、整頓和維護本地區金融秩序,防範化解地方金融風險,促進地方國有金融資產的監督管理,維護地方國有金融資產出資人的權益;

五、負責本地區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重大事項,研究制定本地區資本市場的發展規劃和有關政策措施,協調處理有關發展和利用資本市場的重大問題,積極協助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和扶持上市公司的工作,並對資本的資金運作進行監管。

(7)國務院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擴展閱讀:

「金融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液」和重要支撐。作為服務金融的職能部門,縣金融辦強化金融服務,服務實體經濟、銀行機構、社會公眾,切實履行金融部門職能,助力全縣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在全縣金融工作座談會上,建湖縣金融辦負責人說。

強化服務實體經濟。加大銀企對接力度,主動向銀行推介「三有一缺」企業和80個新增長點項目,引導銀行機構早介入、早服務、早投放,實現精準對接。

加快企業上市,組織掛牌上市企業現場會診活動,建立健全企業上市服務體系,重點圍繞劍牌、振華、歐吉爾3家「金種子」企業完善提升「一企一策」培育推進方案,著力解決企業上市過程中工商、稅務等方面問題,實行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程幫辦。

強化服務銀行機構。針對財政部印發的《關於規範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組織各銀行機構加強學習研究,主動策應政策形勢變化,改變間接融資傳統思維,對符合條件的企業推廣和使用綠色債券、雙創債券、可續期公司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

強化社會公眾服務。充分利用「金融知識宣傳」「送戲下鄉」「法制宣傳」「校園宣傳」等載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增強群眾防範和抵禦金融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組織開展打非專項行動,重點對小貸公司、農民資金互助社、民間借貸等重點領域開展自查自糾、集中整治,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早處置。依法打擊逃廢債,協調公安等部門,深入持續開展打擊逃廢債專項行動,切實維護全縣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強化履職服務職能。大力開展「資本招商」活動,引進風投創投等社會資本參與江淮生態經濟區建設、工業振興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推動經濟與金融的同頻共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辦

參考資料來源:建湖人民網-縣金融辦強化服務推進實體經濟發展

⑻ 銀監會發布《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的內容是什麼

4月8日,為進一步指導銀行業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相關工作,尤其是在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加大支持力度,銀監會於近日印發了《關於提升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

為給銀行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營造有利條件,《指導意見》提出,監管機構、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銀行業自律組織要積極推動和配合有關部門,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和優化外部環境,重點工作有:一是加強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與守信聯合激勵。二是完善多方合作的增信和風險分擔機制。三是加大逃廢債打擊力度。

為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指導意見》還在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考核評估、促進溝通交流三個方面提出明確要求,以暢通政策傳導路徑,做實做細工作機制,促進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

閱讀全文

與國務院關於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捷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天眼查 瀏覽:34
分期樂樂花卡金融機構上線 瀏覽:36
嘉實基金的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609
現在民生信託值得去嗎 瀏覽:65
10000寮國兌換人民幣匯率 瀏覽:278
你家的理財年收益率是多少 瀏覽:707
可以融資開一個奶茶店嗎 瀏覽:811
借殼會和再融資相沖嗎 瀏覽:288
如何快速融資30萬 瀏覽:804
大學生創業貸款電腦 瀏覽:467
p2p理財和基金哪個好 瀏覽:286
光大銀行保險理財產品有哪些 瀏覽:286
投資理財教程 瀏覽:995
黃韋中股票 瀏覽:11
第一套朝鮮幣價格 瀏覽:448
今日烏魯木齊鋼坯價格 瀏覽:559
信託投資房地產限制 瀏覽:674
銀行定期理財產品收費 瀏覽:335
10的後置傭金 瀏覽:788
少兒平安福保險傭金是每年返嗎 瀏覽:294